1、 黔环评估书2011号关于对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造气系统富氧连续气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估意见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你公司报来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造气系统富氧连续气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经审查,提出如下评估意见。、 关于对报告书的总体评价该报告书编制依据充分,评价内容较为全面,图件较规范、工程分析清楚,主要环境问题介绍基本符合实际,环境保护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明确,基本完成了大纲及其审查意见所规定的工作内容。 报告书经上报批准后,可以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环境管理的依据。二、项目概况及主要建设内容2(一)项目概况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
2、限公司位于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目前,公司现有生产能力为 20 万 t/a 合成氨,30 万 t/a 尿素,10 万吨甲醇、5 万吨二甲醚以及副产品硫磺;现有造气炉 43 台,其中12 台 2600、3 台 2800、28 台 3300,采用固定床 YH 粉煤成型常压连续气化技术。公司无燃煤锅炉,所需蒸汽除自有余热锅炉提供外,其余补充蒸汽由贵州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经蒸汽管道输送;现有420m3/h 污水处理站,处理公司及贵州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废水。为节约能源,减少原有工艺产生大量的放空气对大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本项目拟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富氧连续气化装置替代公司原有的部分固定床 YH 粉煤成型常压
3、连续气化装置。本项目大纲阶段现场踏勘时未进行施工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较好。该项目总投资 10904.53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32 万元,占总投资的 0.3%。(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本项目在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不新增土地,不新增职工及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本项目拟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富氧连续气化装置替代公司原有的部分固定床 YH 粉煤成型常压连续气化装置,不增加公司产能。2、本项目将对公司 20 台 3300的造气炉进行改造,新增设3备主要为造气设施、风机、制氧站等,造气设备布置在原造气厂房的西面,风机布置原有造气厂房的风机房内,制氧站布置现有3#造气系统南面的空地上,项目实施后公司剩于的
4、 23 台造气炉停用(即 12 台 2600、3 台 2800、8 台 3300停用)。三、环境现状与项目实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现状项目位于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南端,距马岭镇 0.8km,距兴义市 12km。1、水环境项目所在地地表水为马岭河。根据报告书结论,目前马岭河水质已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质要求,主要是由于兴义市、顶效镇、马岭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进入马岭河,并且桔山和坪东部分工业污水直接排入马岭河,导致 NH3-N 超标。2、空气环境根据报告书结论,评价区内各监测点 SO2、TSP 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功能区标准要求
5、;氨 小时 浓 度 不 能 满 足 工 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要求,超标原因主要是监测期间贵州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进 行 部 分 工 艺 调 整 ,导 致 设 备 运 行 不正 常 所 致 。3、声环境4现状监测表明,公司四周厂界昼间和夜间的噪声现状监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限值要求。(二)项目所在地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评单位通过现场踏勘,并结合当地环境特征,对本项目周围环境目标进行了调查,详细内容见下表: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要素 保护目标 方位 距场界距离(m) 户数(户) 保护等级马岭镇 N 400 9
6、871乌拉 WN 1000 500新寨居民 NW 500 254上那白居民 E 450 187环 境空 气中那白居民 E 850 17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 马岭河 NE 180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声环境 马岭镇 N 400 9871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生态环境 马岭河风景区 E 200 风景(三)项目实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实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事故排放对马岭河的影响;各类风机、压缩机及制氧机开停车放空气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变压吸附、余热锅炉尾气、吸收塔放空气等
7、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各工段废催化剂、造气炉渣、造气灰渣等固废储存、运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四、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一)产业政策符合性1、本项目采用富氧连续气化工艺技术及设备,符合国家发5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第 40 号令)要求。2、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贵州省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黔经信技改备案201053 号),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确认。(二)清洁生产报告书按照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HJ/T188-2006)的分级标准对本项目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本项目含氰废水回收利用率
8、为 98%、氨废水回收利用率为 95%、含 H2S 气体回收利用率为 98%、CO 再生气回收利用率为100%、废催化 剂处置率为 100%、综合能耗为 52.8GJ/t 氨、新鲜水用量为 45t/t 氨、氨利用率 96.5%、水循环利用率为 96%。报告书通过清洁生产分析,认为该项目达到了清洁生产三级水平。(三)节能减排本项目不新增土地,不新增职工及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后无造气炉,不再有造气吹风气产生。每年可以减少外排 SO2115.37t、烟尘 173.05t,减少原料煤消耗 15 万 t,减少造气炉渣 6 万 t,对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五、总量控制报告书根据工程实际,
9、提出该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6制指标建议值粉尘为 119t/a。评估原则同意报告书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供地方环境管理部门参考。六、公众参与报告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在调查中,共回收公众意见征询表个人及团体共 99 份。在被调查人员中99%的个人和 100%团体支持该项目的建设,无反对意见。公众最关心的是废气及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估要求业主方按照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进行落实,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强化事故风险管理,杜绝事故发生,同时加强环境管理,确保环境安全。七、环境保护措施评估原则同意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一)公司现有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经
10、环评单位实地踏勘,目前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环保设施运行稳定,所排污染物均可做到达标排放,因此不存在环保问题。评估要求项目业主应加强环境管理、维护设备正常运行,杜绝事故排放。(二)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按照施工计划,文明施工,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理。弃土弃渣应规范堆放并修建挡墙。施工期原材料的运输及废弃土石方的运输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应采取封闭运输、湿润喷洒、及时清洗轮胎泥土等有效措施,将7环境影响减少至最小程度。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并及时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处置。2、进一步作好地质详勘工作,根据详勘资料对防渗方案进行优化论证,采取合适可行的防渗漏处理
1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夜间施工噪声,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经环保部门批准后按许可证规定时段要求施工,并进行公告,通过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减振措施,确保施工期环境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规定要求。3、施工工人生活利用公司已有的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期在施工场地修建沉淀池,将设备清洗水、施工废水集中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施工。(三)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1)变压吸附制氧放空气变压吸附制氧在均压降压结束后,为使吸附剂得到彻底的再生,用真空泵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床层抽真空,进一步降低杂质组分的分压,使被吸附的杂质完全解吸,吸附剂得以彻底再生,解
12、吸气中主要成份为无污染的 N2、CO2等,直接排放。(2)余热锅炉尾气技改后造气工艺由间歇制气改为富氧连续气化,不再有造气吹风气产生。项目氨罐驰放气和二甲醚工段不凝气全部送入余热锅炉燃烧,确保燃烧后废气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GB 13271-2001)燃气锅炉标准后经 24m 烟囱排放。2、水污染治理措施项目技改后将减少脱盐水用量 25.25m3/h(减少脱盐水站新鲜水补充量 28.06m3/h)。但项目技改前后 废水排放量未发生变化,现有污水进入公司污水处理站(采用 A/O 工艺+HSBEMBM 高效微生物处理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要求后排入马岭
13、河。3、噪声防治措施建设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来各类风机、水泵、压缩机及制氧机开停车放空气产生的噪声等。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用在各噪设备上安装消音器、隔音罩,设备基础安装减振器,风机布置在原有造气厂房的风机房内,制氧机排气放空消声器采用三级节流加一级小孔喷注的节流减压小孔喷注复合型结构消声器,采用各种隔声、降噪、减震等措施,保证厂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2 类区标准要求。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本技改实施后每年减少产生造气炉渣量 6.0 万 t/a,将新增变压吸附制氧废分子筛 6t/2a(每 2 年更换 1 次)。造气炉渣、煤渣、造气循环水池沉渣全部送至水
14、泥厂进行综合利用,废分子筛由生产厂家回收再利用。八、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项目工艺改造后富氧制气生产半水煤气过程中涉及的危险9化学品主要为富氧和半水煤气,造成的主要环境风险主要为富氧连续化造气系统中半水煤气泄漏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以及火灾、人员中毒事故。项目业主应加强环境风险的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杜绝事故发生。严格按照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GB50106-92)进行厂区布置和建设;严格控制半水煤气中的氧含量,防止氧比例失调造成爆炸;生产过程的有毒物料,均应在密闭的状态下在工艺过程中流动,防止跑、冒、滴、漏造成污染或事故发生;在富氧连续化造气车间的主要装置、输送管道处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检
15、测报警装置,以及时发现半水煤气的泄漏,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如人员上岗应按规定着装,戴好防护用具;严格按照工艺设计参数要求认真操作;发现泄漏及时解决。在报告书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 600m 内禁止设置居住建筑;加强公司现有 20000m3的事故池的维护及监管,确保事故状态下废水可自流入事故排放贮池。九、对项目建设的意见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公司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对公司节能减排,提高当地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项目建设在认真落实报告书及评估意见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严格执行环保“三同 时” 制度,在确保各 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评估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工程建设是可行的。10二 一一年三月十八日主题词:项目 环评 报告书 评估 意见 抄报:贵州省环境保护厅。抄送:黔西南州环保局,兴义市环保局。 贵州省化工研究院。 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2011 年 3 月 18 日印发11共印 19 份 附件:项 目 经 理:周 智 环评负责人 :张 薇 联系电话:13608511626业 主:熊 斌 联系电话:13985966609 专 家 组 成:陈豪立 何国志 方重华 江川 史润选 李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