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导学案1.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925950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导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导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导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导学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导学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改实验 1第二单元确定位置导学案内容 确定位置(第 1 课时) 课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小主人姓名 学习目标1、我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和理解行与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几个条件。2、我知道数对的含义,并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比如我在班上的座次。重点 理解行、列、数对的含义;明白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难点 会用数对确定在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 案 备 注自主学习我能行一、自我思考: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 15 页。1、我知道( )叫做列,( )叫做行;并知道确定第几列一般从( )往( )数,确定

2、第几行一般从( )往( )数。2、在数学上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 )表示法。3、数对表示法中第一个数表示( ),第二个数表示( )。4、我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 )列第( )行;用数对表示是( , )。思考:确定位置需要几个条件?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改实验 2合作探究一、谈话导入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很重要,我们全校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的位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2、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位置。学生汇报学案第一题。从刚才大家所用的方法来看,确定好位置需要几个条件?3、揭题。怎样才能准

3、确、简洁地表示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继续来研究有关确定位置的问题。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二、层层推进,探究新知(一)教学例 11.认识“列”和“行”这是小军班上同学的座位图,我们该怎样来描述小军的位置呢?你知道什么是“列” ,什么是“行”吗?(竖着的一排是列,横着的一排是行)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和“行” ,那哪儿是第一列?第一行又在哪里了?我们是怎样确定“行”和“列”的吗?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改实验 32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现在你能描述一下小军的位置吗?对,现在我们就可以说小军的位置在第 3 列第 2 行。(板书:第 3 列第 2 行)3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现在用“第几列

4、第几行”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跟我们刚才的方法相比,怎么样?你能把“第 3 列第 2 行”换成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吗?数学上先写一个 3,表示第 3 列,再写了一个 2,表示第 2 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因为他们是共同来表示一个位置,还需要用一个括号括起来。数学上把这样的两个数叫做数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板书:用数对)现在我们来看屏幕,这两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你会吗?这两个数对一样吗?同样都用到了 2 和 4,为什么却表示了两个不同的位置呢?谁能解释一下?看来数对中两个数字的顺序是有讲究的,能随便调换吗?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字呢?表示第几行。说明数对中的两个

5、数是具有顺序性的。4、怎样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三、检测提升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改实验 41.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刚才我们都是在用数对表示别人的位置,如果用数对表示你自己的位置,你会表示吗?谁来说说看,你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2、下面咱们换一个玩法,我出示一些数对,请相应的同学站起来。(3,4)(4,3)(2,5)(5,2)3、师在座次表中涂示出一个圆圈,相应位置上的同学起立。四、课外延伸1、介绍笛卡尔同学们,我们今天所学的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的知识,这都归功于法国数学家介绍笛卡尔。用数对描述图形是法国人笛卡尔的伟大创造。传说 1637 年笛卡尔(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病卧床,有一天,他看见一

6、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儿,蜘蛛又顺着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它在屋子里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下来呢?这是可以做到的。平面上的一个点也可以用一组二个有顺序的数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数对。笛卡尔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改实验 5无意中一次思考为数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2、介绍生活中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实例如象棋、围棋棋盘(屏幕出示)。三、自我提升1、从下图中找出第 2 列第 4 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 ) 。再找出第4 列第 2 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 ) 。2、 (6 , 5)在图中表示第( )列第( )行的位置。 (5 ,

7、6)在图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改实验 6中表示第( )列第( )行的位置。3、请自己任意选一个位置标好,然后用数对表示:( , ) 。4、请自己写出一个数对,然后在图中标出。四、自我评价你对今天的学习的评价是:存在的不足有: 。五、教学反思:通过课堂实践,感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情绪高涨,全班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一、总结这节课的优势有以下几方面。1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有改变,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2创设合理有趣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全员参与,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深度和广度。3结合生活

8、实际,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回到生活中去,再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了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的新理念。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改实验 7、学习环节清楚,过渡语言到位,衔接自然。练习形式多样,有趣味性。注重使用电教设备为教学服务,起到了直观、激趣、助学的作用。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一:对于教材的研究和把握不足,教学细节的设计不精细。如:本节课设计的一个环节从老师提供的点子图上标出自己的新座位(数对)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这部分知识既要用到前面刚刚学到得如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又要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表示位置,这是由立体实物到平面图片的抽象过程,学生不易理解。对于在平面图上某个

9、人的位置是表示在横竖线的交叉点上呢还是格子里,学生意见统一不下来,老师引导不得力,其实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因为表示在格子里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在这张平面图上由于、标在线上,而不是标在格子里,所以把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表示某个同学的位置。还有列从左到右数的时候到底是根据什么为参照物来确定左右呢?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没有跟学生阐述。其二:课堂教学的能力还需要磨练。对于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的问题不能及时捕捉,作为生成新课堂的材料。其三:课堂语言不够优美动听,小结及提问的语言不够清晰,评价语言不够丰富。通过以上的反思,使我明确了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要注重预设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要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重视提问语言的设计。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展示离不开这些方面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