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猪气喘病及其综合防制技术江苏省农科院兽医所邵国青猪气喘病及其综合防制技术 .11 猪气喘病 21.1 病原 .21.2 流行病学 .21.3 症状与病理变化 31.4 诊断 42 综合防制技术 42.1 目前尚未发现气喘病的种猪场 .42 2 已经发生猪气喘病的猪场 .52 3 目前国外使用的先进防制技术 .63 有临床症状猪的治疗技术 83 1 治喘灵 83.2 盐酸土霉素 83 3 恩诺沙星 .83 4 泰妙菌素( Tiamulin) .93 5 卡那霉素 93 6 林可霉素: (Lincomycin)93 7 泰乐霉素 .104 猪气喘病弱毒冻干苗 104 1 免疫途径 .104 2
2、免疫程序 .114 3 免疫期 .114 4 免疫效果 .115 猪气喘病健康猪场鉴定标准: 11参考文献(略) .12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畜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猪肉总产量 10 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猪的存栏目前占世界的 48.9%,猪肉产量占世界 47.3%,随着畜牧业向商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养猪生产正向集约化发展,我国已建成一批年产几万头到十几万头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大型猪场和养猪基地。由于采取现代化管理技术及规范化防疫措施,许多集约化猪场烈性传染病已得到控制,而以猪气喘病( Mycoplasma Pneumoniae of swine MPS, 亦称 Swine enzootic p
3、neumonia 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2pleuropneumoniae App)感染为主的呼吸道病复合症成为现代养猪业的主要危害。猪呼吸道病复合体(the 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疾病,它使猪生长迟缓、饲料报酬降低,临床表现为嗜眠、厌食、发烧、咳嗽。本病在 1820 周龄育成猪 (grow finish pigs)特别普遍,已成为全世界养猪生产引起较大经济损失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hyopneumoniae Mhp),
4、App,此外,兰耳病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e Pmt)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Bb)等,不同国家地区主要病原有一定差异。1 猪气喘病猪气喘病是由 Mph 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本病发病率高,遍布全球,造成养猪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1.1 病原革兰氏阴性,无细胞壁,姬姆氏或瑞特氏染色呈多形性,有球状、环状、杆状、点状和两极状。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对生长条件要求
5、严格。分离用含乳蛋白水解物、酵母浸出液和猪血清的液体培养基。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在含 5%10%CO2 的条件下培养 67d,可见到圆形、过缘整齐,中央隆起的小菌落。Mhp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不超过 36h,病肺组织块内的病原体在-15可保存 45d,在 14可保存 7d。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均能将其杀灭。Mhp 对青霉素、磺胺类药不敏感,对壮观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林肯霉素和泰乐菌素敏感。31.2 流行病学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
6、性和隐性感染。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病猪及带菌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在猪体内存在的时间很长,病猪在症状消失之后半年至一年多仍可排菌。猪场发生本病主要是从外面购入隐性感染猪所致,哺乳仔猪常从患病母猪感染。呼吸道是本病的传染途径。病原体随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的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但近年来多发生猪呼吸道病复合体,夏季引起发病死亡。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重。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炎球菌等。猪场首次发生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
7、多取急性经过,症状重,病死率高。在老疫区猪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病死率低。1.3 症状与病理变化潜伏期 1016d。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急性型:见于新发猪群,以仔猪、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多发。病猪剧喘,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时发痉挛性阵咳。体温一般正常,有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食欲大减或废绝,日渐消瘦。病程约 1 周,病猪常因窒息而死,病死率高。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长期咳嗽,清晨进食前后及剧烈运动时最明显,严重的可发生痉挛性咳嗽。饲养条件和气候的改变,症状时而缓和。病猪体温不高,但消瘦,发育不良,被毛粗乱。病程长达23 个月,有的在半年以上,病死
8、率不高。此类病最易发生继发性感染,使夏季造成猪群急性死亡的主要诱因。隐性型:不表现任何症状,或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一般正常,剖检4时有肺炎病灶。隐性型猪气喘病在老疫区的病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其作为平行散毒和垂直传播的隐性传染源,是影响疫苗防疫效果的主要危害。病理变化 病变首先发生在肺心叶,粟粒大至绿豆大,然后逐渐扩展到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下缘,形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两侧病变大致对称,病变部肿大,淡红色或灰红色半透明状,界限明显,象鲜嫩的肌肉样肉变。病程延长加重,病变部胰变或虾肉样变。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的纤维素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1.4 诊断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变特征
9、可作出诊断。对慢性和隐性感染的病猪,X 线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还没有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纳入常规诊断。2 综合防制技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坚持综合防制措施,单纯地依赖疫苗的作用,是一种片面的观点,疫苗也只能在综合性防制的配合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疫苗预防、生物安全、药物控制已成为当今最主要的疫病防制三角形体系。2.1 目前尚未发现气喘病的种猪场一般引进国外种猪的新建场和长期进行自繁自养、严格管理的净化场无气喘病发生,此类猪场预防猪气喘病最经济的方法是通过弱毒苗的免疫,配合严格的隔离和消毒卫生措施,具体程序为:(1) 种母猪、种公猪进行右侧肺内注射免疫,仔猪 45-60 日龄左侧肺内
10、注射免疫。(2) 通过长期监测、免疫、隔离、消毒和及时治疗、淘汰保持健康场的净化。5(3) 坚决贯彻“自繁自育”的方针,严禁从外地输入猪只。如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猪时,应认真了解猪源所在地有无本病流行。认为健康的猪,购入后应严格隔离检查 3 个月,在隔离期间,选择本场刚断奶的健康仔猪 34 头进行混群饲养,注意观察有无咳嗽和气喘症状,确认无猪气喘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平时应加强猪的饲养管理,给予优质全价饲料,做好经常性的卫生防疫及消毒工作,保持栏舍的清洁、干燥、通风。从外地引进病猪或带菌猪是引起大部分猪场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坚决执行“自繁、自养、自育”的原则,是阻止病猪或带菌猪进入猪场(群)的首要环节
11、,由此切断了传播途径,也是保护猪场免受感染的重要手段。22 已经发生猪气喘病的猪场(1)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及时消除传染源。加强日常的隔离工作。怀孕母猪实行单圈饲养,使小猪感染本病只能来自本窝母猪,反馈检查母猪是否为带菌母猪或病母猪、抑是健康母猪,逐步确定无本病的健康母猪群,使之扩大为无本病的健康猪场。兽医和饲养员平时加强对猪群观察,从猪群中检出早期病猪,一听咳嗽,特别注意在夜间、清晨打扫猪舍,喂食和运动时,猪只有无咳嗽、喷嚏现象,二查呼吸,在猪群休息时注意呼吸次数和呼吸深度。确定病猪及早挑出集中隔离饲养,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并消毒处理,这是防止扩散、迅速控制本病发展的重要环节。隔离饲养还包括对
12、种母猪实行单圈饲养,做到“母猪互不见面,小猪不窜圈” 。断奶仔猪按窝集中育肥。(2)给种猪和新生仔猪右侧肺内注射接种猪气喘病弱毒冻干疫苗,免疫程序:每年 8-10 月份给种猪和后备猪注射猪气喘病弱毒菌苗 1 次, 阳性场病愈母猪(可能隐性带菌者)临产前一个月以 0.1%土霉素碱饲喂 2 周,或连续口服泰乐霉素和三甲氧苄二胺嘧啶,密集药物治疗也可获得无气喘病母猪,以防垂直传播。(3)仔猪可进行二次免疫以提高猪群免疫力。7-15 日龄首免,60-80 日龄二免。仔猪群中如有已感染病猪须及时隔离,并在二免前 15 天以 0.1%土6霉素碱连续饲喂 1 周。气喘病感染严重的猪场,如哺乳仔猪发病率提高,
13、猪场又必须使用抗生素,则可对吮乳仔猪应用 1-5 日龄首免、10-20 日龄加强免疫的早期免疫程序,同时对猪舍严格监视和发病猪隔离,并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和转群消毒。(4)连续注射疫苗 3 年,可以控制猪气喘病。(5)药物治疗培育健康猪群,利用康复母猪不带菌也不排菌的原理,各种抗生素治疗本病,使得病猪治愈康复。选择康复母猪单个隔离饲养,采用人工授精,产仔连续 2 窝以上;仔猪从哺乳期到架子猪都未出现气喘症状,通过疫苗注射,仔猪亦未发现气喘病的病变,可以定为健康猪群。(6)从集市购买的苗猪或架子猪,临诊上如无咳嗽,又无气喘症状,体温正常(40以下),可以立即进行右侧肋间肺内注射疫苗 1 毫升。在爆发
14、此病猪场,未发病的棚舍,可以进行紧急预防,以降低发病率。(7)部分减群(Partial Depopulation,PD) 当免疫猪群和不同来源混养的猪群发生气喘病及其它慢性呼吸道病病时,可采用监测、淘汰、出售的方法,配合免疫和加药计划,以建立最少疾病猪群。(8)消毒卫生科学饲养:饲养管理的好坏对本病的发生和病猪恢复健康有密切关系。猪舍要做到冬暖夏凉,空气流通。猪舍要干燥,做到圈干食饱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要注意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驱除蚊蝇,饲喂全价饲料。23 目前国外使用的先进防制技术全进全出(All in/All out)全进全出,批量生产。越来越多的猪场采用此饲养方法,尽可能做到同日龄范围
15、内的猪只全进全出。只要不重新引进猪只,在一定时间内出完,也算全出。全进全出并不强调一场一地的大规模全进全出,强调的是一栏(Pen)或一舍(Room)的全进全出。无特定病原(Specified Pathogen Free,SPF)猪SPF 猪是指没特定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的特定健康猪。特定疫病7如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弓形体病等。美国在五十年代开始推广,但仅在部分场坚持下来。加药早期断奶(Medicated Early Weaning,MEW)MEW 将母猪和肉猪的免疫和给药结合起来,进行早期断奶,并按日龄进行隔离饲养。应根据猪群健康情况制订免疫和加药计划。一般母猪进行本地病毒性疫病
16、的免疫接种,仔猪加药。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来源混养的猪只,以建立最少疾病猪群。早期隔离断奶(Segregated Early Weaning, SEW)SEW 是在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尚高,病原菌群增殖较弱时,将仔猪饲养在尽可能少病原菌的环境中(隔离) ,在各类猪群间建立防病屏障,防止猪群内部疾病之间的传播。美国 1992 年开始推广本技术,现已普遍使用。仔猪一般 1521天龄断奶,最早为 12 天龄。SEW 的优点为:(1)仔猪尽早地与母猪所带的病原隔离,有利于控制疾病;(2)保育-肥育期生长更快,上市时间缩短;(3)缩短母猪的非生产期,增加胎数;(4)猪健康水平高,提高了胴体的价值。缺点:(1)
17、健康猪更易感,容易暴发新的疫病;(2)有的老疫病可能更加严重,如猪链球菌病、心包炎、胸膜肺炎等;(3)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如窝仔猪数可能下降,延长断奶-发情间隔等) 。多点生产(Multi site SEW)有的两地生产,配种、怀孕、分娩和哺乳在一地,保育、生长和育成在另一地;有的三地生产,配种、怀孕、分娩和哺乳,然后集中在一起保育,生长及育成又在另一地。现最流行的是三地生产模式。各地相隔几英里至几十里,须交通发达,运猪车辆配有饮水及哺料设备,则猪的移动对猪只影响不大,不会产生大的应激反应。隔离及风土纯化(Isolation and Accilimation,LA)从外地引进的种猪,一般在隔离
18、舍饲养二个月,检疫合格后,每栏猪再混入一头本场的猪,进行风土纯化,使外来猪适应本场的微生物群体,并做好气喘病免疫接种等工作。总之,猪气喘病的综合防制技术关键是:1、后备母猪一年一次的防疫和仔8猪普遍进行两次早期免疫;2、及时检疫、立即隔离发病猪;3、对隐性感染猪和有临床症状猪进行药物治疗,一疗程需 15 天以上;4、有计划的进行场舍的卫生消毒。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和早期隔离断奶(SEW)技术,从系统观念上结合严格的生物防护措施,有助于建立和保持无气喘病净化场。3 有临床症状猪的治疗技术31 治喘灵为了减少注射次数、节省人工、延缓药物效力释放以适合慢性病的治疗要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
19、所研制成多种抗生素油混悬液“治喘灵”5天一针为一疗程,治疗人工感染猪 72 头,平均治愈率为 7987%(指 X 线透视阴性) ,无一头死亡。疗后 54 天再次透视治愈率仍为 70.27%,可见疗效相当稳定。治喘灵具有治愈率较高,疗效稳定,注射局部无炎性肿胀和减食反应,使用方便,药价低廉等优点,深受农村基层兽医站的欢迎。按病猪体重每 5 公斤,颈部两侧肌肉注射 1 毫升治喘灵;一般用量小猪 3-4ml,中猪 6-8ml,大猪最多只需 12 毫升/头,大剂量可颈部两侧行深部肌肉分点轮流注射,每 5 天治疗一次,一般治疗 1-2 次。此外,重病猪配合卡那霉素 4-6 毫升头肌注;20%-50%葡萄
20、糖生理盐水 50-100 毫升,腹腔注射;病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冬季注意保暖,单栏饲养,加喂青绿饲料,温水拌料,多加垫草等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对一般病猪( 见有连续干性咳嗽和有轻度腹式呼吸)可同时一次性进行治喘灵、 卡那霉素颈部肌注,1-2 次即可治愈。轻病猪(排除寄生虫外,仍有连续干性咳嗽的猪只)仅使用治喘灵治疗 1-2 次(间隔 5 天一次),即可收到良好效果。3.2 盐酸土霉素用量按每千克体重日量 3040mg 计算(第一次用量加倍) ,用 0.25%普鲁卡因或 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每日 12 次,连续注射 57d为一个疗程。重症者可适当延长一个疗程。盐酸土霉素按每千克
21、体重 68mg 作气管内注射效果较好。933 恩诺沙星用量 2.5mg/kg 体重,每日 2 次,肌注。34 泰妙菌素(Tiamulin)泰妙菌素的商品名为“支原净” ,系瑞士山道公司制造。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以拌入饲料内给药的。我们对其进行治疗和预防猪霉形体性肺炎的有效剂量、疗程及疗效进行试验获得初步结果,对猪气喘病预防剂量,每天每公斤体重 50 毫克拌料、口服连续 2 周,能在 7386 天内不发病,即肺部透视检查不显现病变阴影。治疗期间一度有明显的疗效,但部分治疗猪仍会复发。治疗猪在在疗后 6 天,剖杀作病原分离,部分治疗猪仍会带菌。如将剂量加大至每天体重 200 毫克,拌料后口服连续
22、 2 天,能使部分健猪中毒致死。从上结果可知:泰妙菌素仅能使有食欲的健猪拌料预防猪气喘病使用或有食欲的轻病猪拌料喂服治病,对于有气喘症状伴有减食和不食病猪,无法使用。泰妙灵和磺胺嘧啶按每千克体重分别加 20mg 拌入饲料,连喂 10d,有较好的气喘病预防效果。35 卡那霉素一种是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0 单位/2 毫升,为无色液体。另一种是“猪喘平” ,系硫酸卡那霉素母液提取的棕色注射液。前者药效较高,一般病猪 20公斤 50 万单位/支肌肉注射,可作为延缓疾病急性症状发作的有效药物。此药治疗见效快,但复发率较高,一般治愈率仅占 50%左右。猪喘平按每千克体重4 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 1 次
23、,5 日为一疗程。轻症者 12 个疗程,重症者34 个疗程,卡那霉素如与土霉素交替使用,可以提高疗效。36 林可霉素:(Lincomycin)林可霉素又称洁霉素。我们使用美国普强公司制造的林可霉素注射液治疗自然发病猪,对杂交猪疗效显著,但需 50 毫克/公斤体重 5 天一疗程,2 周治愈10率为 88.67%;4 周治愈率为 96.30%;而对二花脸猪疗效较差,50100 毫克,连续 23 个疗程治疗康复率仅为 32.72%。疗效与品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对于腹式呼吸明显,已减食的重病猪,除延长林可霉素疗程外,同时须作对症疗法和加强护理。轻病群每吨饲料加入 200g,连续喂 3 周。37 泰乐霉
24、素按每千克体重 10mg,肌肉注射,3d 为一疗程。总之,多种药物对气喘病治疗均有疗效,治疗时须根据发病的严重程度及有无呼吸道病复合体的发生,感染初期一次用治喘灵即可治愈,重病猪一般都有继发感染,须配合轮换使用多种广谱抗菌素,一疗程 5-7 天。 4 猪气喘病弱毒冻干苗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猪气喘病研究三十多年,在猪肺炎霉形体的分离、鉴定、诊断、防制等方面已取得多项成果,其中猪气喘病弱毒株培育取得国际先进水平,为“八五”国家攻关科技项目成果, “九五”以来,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大型猪场推广应用愈 500 万头以上,免疫效果显著。本疫苗采用 168 弱毒株,与稳定剂一起冻干而成。本苗接种后
25、反应小,最适于杂交猪免疫。41 免疫途径我们先后试验过肌肉、静脉、皮下、皮内、腹腔、乳腺内、足下、滴鼻、喷雾、气管等均未见有好的免疫保护率;“苏气”穴位作免疫接种,即肺内免疫途径取得实效,肺脏是猪气喘病的靶器官,肺内免疫途径对猪气喘病免疫力建立是一个突破性进展。猪气喘病的免疫主要以局部细胞免疫为主,应用弱毒株免疫接种途径必须是肺内注射,其他部位免疫效果不确实或无效。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注射用水或 5葡萄糖生理盐水将疫苗溶解,用 12 号短针头与金属注射11器或连续注射枪,注射部位为肩胛骨后缘(中上部)1cm 处肋间隙。吸取疫苗的针头用后每窝更换,防止针头带菌或沾污。免疫猪右侧肋间隙肺内注射 1
26、 头份(1.0 毫升) ,溶解疫苗在 2 小时内用完。42 免疫程序每年 8-10 月份给种猪和后备猪注射猪气喘病弱毒菌苗 1 次,仔猪 7-15 日龄首免,60-80 日龄二免。从集市购买的苗猪或架子猪,临诊无症状可以立即注射疫苗。在爆发此病猪场,未发病的棚舍,可以进行紧急预防,以降低发病率。43 免疫期菌苗免疫注射后 1-2 周血清中能检出抗体;2 周后能抗病猪同栏感染;一个月产生保护力,60 天后产生高水平抗体,抗强毒攻击。免疫期可达 9 个月以上。44 免疫效果(1).此菌苗对杂交猪免疫效果较好,有 80%的保护率,对纯繁土种地方品种猪安全,2 次免疫有一定的保护力(2).大型猪场须据感染情况及养殖特点制订不同的净化方案。5 猪气喘病健康猪场鉴定标准:据农林部颁发的猪气喘病防治办法(修正草案) (1978) ,凡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者,可定为无气喘病猪场。观察 3 个月以上,未发现气喘病症状并同时放入易感健康小猪 2 头,同群饲养,也不被感染者。一年之内整个猪群未发现气喘病状,检查所宰杀的肥猪、淘汰猪、死亡猪的肺部均无气喘病病变者。12一年之内采用 X 光机透视检查全部断奶前后的小猪,间隔一个月左右透视两次以上,均无气喘病病变者。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