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docx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912449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9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甜瓜细菌性叶枯病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英文名称:Muskmelon bacterial leaf spot 病原中文名称:油菜黄单胞菌黄瓜叶斑病致病变种 病原拉丁学名:Xanthomonas campestms pvcucurbitae(Bryan)Dye. 病害类型:细菌 主要寄主:瓜外、西瓜、黄瓜等瓜类作物。地理分布:东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区。 危害部位:叶片 传播因子:种子危害地位:甜瓜生产上的普通病害,一般发病率较低,对甜瓜生产无明显影响,仅部分地区少数棚室或地块发病较重,影响甜瓜的产量和品质。危害症状: 此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幼茎和叶柄。叶片上初现圆形小斑,水浸状褪

2、绿斑,叶背病斑为小水渍状小点,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的褐色斑,直径 12mm,周围具褪绿晕圈,以后坏死,呈黄色至黄褐色,有的很薄。病斑中央半透明,病叶背面不易见到菌脓,周围多具有黄色晕圈,无菌脓。幼茎和叶柄受害后开裂。别于细菌性角斑病。病原形态特征: Xanthomonas campestms pvcucurbitae(Bryan)Dye.称油菜黄单胞菌黄瓜叶斑病致病变种。菌体两端钝圆杆状,大小 0.51.5m,极生一根鞭毛。病菌生长最适温度 2530,36仍能生长,40以上不能生长,致死温度 49。浸染循环: 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蔓延。该菌在土壤中存活非常有限。此病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山西已发

3、现。发病因素:(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4)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5)阴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整枝,或虫伤多,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6)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或长期连阴雨、日照不足易发病。(7)早春温暖多雨或夏天连阴雨后骤晴,气温迅速升高时易发病;连续三天大雨或暴雨易发

4、病;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或寒流来早时易发病。防治方法:(1) 种子灭菌:用硫酸链霉素 500倍液+适量 95敌克松原粉或 50福美双浸种4小时后,冲洗干净催芽、播种。植保专家推荐防治药剂: 挪威劳道克斯公司:86.2% 氧化亚铜(铜大师 WP、WG)1000 倍喷施,连续施用 23 次,间隔 710 天左右喷药一次,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2)发病初期和降雨后可采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 0004 000 倍液;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 1 5003 000 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 300500 倍液+12%松酯酸铜乳油 600800 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47%春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 7001 0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溶性粉剂 1 0001 500 倍液;对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隔 7天 1次。连续防治 23 次。收获前 4天停止用药。(3)保护地栽培:10乙滴粉尘剂,或 5百菌清或 10脂铜粉尘剂,1kg/667m2隔 710 天 1次,连续防治 23 次。采收前 3天停止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