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幼儿家庭双语教育浅论2.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911807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家庭双语教育浅论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家庭双语教育浅论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家庭双语教育浅论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ttp:/ “这是狗狗,狗狗。 ”下次又见到狗,大人马上抱着婴儿跑过去,一边指一边说:“看,狗狗。 ”婴儿的大脑原来一片空白,既没有对狗的认识,也没有“狗”这个语音。但经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后, “狗狗”这个声音是什么就掌握了。在对大脑的检测实验中发现,发现在小时后就学会双语的人,两个语种语言区在大脑中是位于同一个区域,几乎重叠的;而在成年(十一二岁)以后才学会外语的人,两个语言区在大脑中是分开的,可明显分辨两个不同的语言区,而在使用其中一个语言时,该种语种语言区是活跃的,而另一个语种语言区是关闭的,反之亦然。有研究结果显示,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是最好的年龄是 25 到 30 岁,而年纪越小记忆力越

2、差,3 岁时实际上长期记忆力几乎是零。也有医学证据证明,脑部受伤后失忆的人,依然能够使用语言,因此,语言不等于记忆。让幼儿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在大脑中建立语言区,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来达成这个目标。根据以上幼儿学习语言的方式,可以得出以下语言教育的方法。一、让幼儿学英语,首先要幼儿不讨厌英语,进而对英语产生兴趣。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优美的英语学习环境。家庭是幼儿英语环境的重要组成者。父母是幼儿的启蒙老师,相互配合让幼儿时时不忘说英语。平时,家长应多给幼儿看一些英文原版动画片,锻炼幼儿的听说能力,培养幼儿的英语语感,要相信,即使是很小的幼儿,只要有了兴趣,学好英语也并不难。每个幼儿都是喜欢听故事的

3、人,让幼儿在听故事的乐趣中学习英语单词。选择一个幼儿熟悉的童话故事,选取里面的一个主要角色,例如一只小鸟。然后用图片告诉幼儿, “bird 就是这个样子” ,也许这时幼儿并不能完全明白这两个的关系。但在之后的故事讲述过程中,把里面所有的“小鸟”都换成“bird”这个词。由于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熟悉,使得整个故事听完后,鸟的形象和“bird”在幼儿的脑中就形成了一种关联,以后再看到小鸟,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bird”这个词了。二、大量使用视觉辅助工具,直接建立“画面”与“声音”在大脑中的“联系” 。幼儿学习语言时,是左右两个脑并行使用的,右脑能够很快的处理图像数据,并与声音联系起来。所谓“看图识音”

4、 (不是看图识字) ,是在看图片的同时听与图片相关的英语声音:例如,每天早上给幼儿喝牛奶时,可以指着杯子里的牛奶说“milk” ,使得幼儿在触觉和听觉上都有一个印象。这样做,不是为了刻意让幼儿记住这个单词,而是要他在脑中有这样的一个印象,以后再接触时,便可以自然而然地想起来。无论是什么性格的幼儿,都会对游戏情有独钟。那就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双语教育。像涂色游戏就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爸妈可以在幼儿给画涂色时,把英语中的“red” 、“green”、 “blue”等颜色说给幼儿听,幼儿就会在画太阳时很自然地想到“红色red” ,画天空时便能想到“蓝色blue” 。三、 “全身肢体反应”(TPR

5、)。全身肢体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肢体动作教外语。学习外语应该遵循少儿掌握母语的学习规律。儿童在学会说母语之前都有一个长期的听、观察和理解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全身肢体反应法就强调首先培养儿童听、观察和理解并即时通过肢体动作做出反应的能力。 家长用全身肢体反应法教幼儿外语时,幼儿需要相应地做出肢体动作。全身肢体反应法可以用于练习和教授各种东西。它不但有助于幼儿学习和日常动作相关的词汇,也可以用于讲述外语情景故事。 全身肢体反应法有一个最直接的优点是:幼儿可以在家里一边学习一边运动,有利于开发幼儿的运动智能。对于,那些不爱动

6、的幼儿,这种方法好处显而易见了。 然而全身肢体反应法也有其缺点。全身肢体反应法对害羞的幼儿是一个挑战。另外,这种方法尤其强调使用祈使句,例如“起立、坐下”之类的命令语。这类的命令语对于初学外语的幼儿应当慎用,因为,它很容易导致幼儿在使用刚学会的外语时言行粗鲁。运用全身反应法学英语,小孩一般先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使身体反应与语言反应联系起来,就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例如:(1)家长说出指令(sit down)并做示范动作,幼儿边听边观察。(2)家长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请幼儿跟着做。(3)家长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请幼儿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4)家长示范动作,要求幼儿复述指令。

7、(5)幼儿说出指令,幼儿执行指令。四、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1) 千万不要着急让幼儿学文字,语言掌握的关键解决“声音” 。有些家长在很小的时候就教小幼儿字母,音标,这其实是不正确的。语言的本质是思维,更准确地说,是以声音为主的思维,所以语言能力,首先建立的是用这种语言的声音交流的能力。掌握任何语言,都应该先掌握其语音的交流,然后再学习文字。英语文字,是可以根据语音的规律自然掌握,不需要学认字。 (2)不要给幼儿语法知识和中文翻译,重点是“猜测”着听。 “翻译”和“语法”不但不帮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碍英文思维。一旦使用翻译的方法,那么幼儿使用的不是大脑的语言区域,而是对英文和中文的记忆。事实上,

8、没有人能够完全依靠对词和语法的记忆来学会一门外语的。让幼儿“猜测”某个词的意思,有助于大脑语言区域的形成。(3)适当放宽对幼儿英语表达的要求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概念,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允许幼儿对问题用汉语或体态语做出反应,对幼儿在运用英语表达时的语言错误也持宽容的态度。只有这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才不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潘光玲.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化的方法J.早期教育,2004(2). 作者通讯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衡南六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