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苗木繁育一、实生根系的苗木繁育:即基砧根系通过利用种子播种繁育而来。(1)、实生砧木繁育A、种子处理选择种子充分成熟,纯度和净度均在 95%以上,发芽率不低于80%。于 12 月底,于背阴、高燥处挖深 40 cm 左右的坑,将种子用温水浸泡 24 小时后,用 200-300 倍多菌灵溶液浸泡半小时,与干净的湿沙调匀(砧木种子和湿沙的比例为 1:31:5,层积沙的适宜含水量在 40%55%,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好),用袋子装好放到低温处冻实后,放到挖好的坑内。定期检查,使保持正常湿度。层积温度以 05为宜。B、播种扣棚按 90 cm 宽做畦,每畦按 2-3 行进行条播,播种 2-2.5
2、 Kg/666.7 m2,播种深度以 2 cm 左右为宜。覆土后喷上除草剂,扣小拱棚。随气温升高,在拱棚上打孔通气降温,待气温稳定后再去掉棚膜。C、移栽在幼苗长出 2-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栽。移苗前 2-3 天对苗圃进行轻浇一次水,以便移栽时根部带土。移苗时应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在幼苗长到 4-5 片真叶时按 15-20 cm 的株距进行定苗。间苗、移栽后及时浇水。(2)、接穗的采集与保存接穗从采穗圃采集。选择圃内生长充实、节间相对较短、芽体饱满的一年生枝为接穗。春季嫁接用的接穗要在苹果落叶后封冻前采集放于保鲜库或挖沟进行湿沙贮藏。夏秋季嫁接最好使用上年保鲜库保存的硬枝进行嫁接,也可采集芽体
3、饱满的当年生发育枝。(3)、嫁接A、嫁接时间春季、夏季、秋季砧穗形成层活动期均可进行嫁接。从生产大苗的角度一般要求春接或秋接,从生产调查上来看还是以春接为最好。春季嫁接的时间一般在 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旬芽子萌动之前进行。夏季嫁接一般在 6 月下旬至 7 月初,嫁接时间宜早不宜晚,越早越好。秋季嫁接一般在 8 月中下旬-9 月上旬。宜早不宜晚,越早则成活率高。B、嫁接方法春季嫁接切腹枝接,即用切腹的 2-3 芽的枝接。方法简单,用磨快的剪树剪,在砧木的上部剪一斜口,同时,把接穗削成两个斜面插入,保留好芽并剪下多余的接穗后用塑料薄膜对接穗及砧木进行包扎(以 0.04 mm 为最好,对芽体进行
4、单层包扎,这样芽可以自动萌出)。春季嫁接的接穗必须用清水浸泡 12-24 小时再嫁接。夏秋嫁接均为生长季节嫁接,多采用嵌芽接。夏秋季嫁接凡是用硬枝嫁接时,均需清泡 12-24 小时以上再进行嫁接,如绿枝嫁接,随采随接。生长季采集的接穗立即剪去叶片,仅留一段叶柄,捆好后置于水盆(槽)中,接穗底部没于水中 5 cm 左右为宜,放置于室内或遮荫处,随接随取。夏季芽接的苗木在接后 10-15 天剪砧,秋季嫁接的芽接苗翌春发芽前剪砧,剪口距芽片 0.3-0.5 cm。解绑、剪砧以后,及时抹除砧木上发出的萌芽。二、 茎源根系砧木苗木繁育体系基砧根系可通过压条、扦插、组培等营养繁殖方法获得,即营养系砧木根系
5、、无性系砧木根系。(1)营养系矮砧苗的繁育分两种方式:A、压条法。选择优良的矮化砧木,按行距 1 m、株距 30-50 cm定植,沿着行的方向使植株与地面呈 30栽植。成活后顺行向将枝条压入 5-8 cm 深 10-20 cm 宽的浅沟内,用枝杈固定。待新梢长至15-20 cm 左右时第一次培土,深度约 10 cm 左右,随着新梢的继续生长,可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使培土高度达到 30 cm 左右,宽度达到 40 cm 左右。培土时,将埋入土中部分的叶片全部摘除。秋天落叶后分株贮藏。(小规模育苗可使用这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不适合于大规模育苗。其优点不如埋土法。)B、埋土法。按行距 120 cm
6、,株距 20 cm 栽植砧木苗定干,当新梢长到 15-20 cm 开始培土,随长随培,最后畦高 40 cm。每年落叶后封冻前剃平分株,剃到一年生基部处。这种方法第一年 3-5 条,以后 6-7 条。要比压条法繁殖系数高。这种方法也便于机械化作业。应选择透气性好沙壤土,建立矮化砧繁育圃。(2)砧木与接穗的贮藏将砧木苗与接穗均须封冻前放到保鲜库或沙藏。保鲜库苗木贮存温度与湿度:0.5-1。湿度 96%;进行沙藏时,选择一个便于看护、背阴不存水的地方挖贮存沟,并使该贮存沟的的温度与湿度保持稳定,该温度为 0-5,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滴水为宜。(3)嫁接与栽植春节后进入 3 月份可以先室内嫁接(嫁接
7、法同上),按照要求砧木的高度,嫁接品种。砧木与接穗需先用清水浸泡 12-24 小时后再进行具体嫁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是,补充其贮存期间的失水,改善调节其生理机能,满足生根愈合对水分的需要。可用切腹枝接后,对枝接部位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分株嫁接后进行田间栽植,培养有花芽分枝的大苗。A、砧木。使用易成花的砧木如 M9T337 等,对于长势旺成花难的品种如富士系要在基砧上嫁接一段中间砧木,再嫁接品种,以确保成花。B、密度。可按 80-10020-30 cm 栽植,行距大能够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同时便于作业。株距小,便于培养标准直立的标准树形。为了使苗木直立生长,苗木要用竹杆等采
8、用株株支架办法支撑。C、促枝。利用能够促进分枝的生长调节剂,进行定位定向定质地促生发枝。要求对 60 厘米以上枝段芽芽发枝。D、促花。在苗圃里完成营养生产向生殖生长的转化,促枝成花。当苗木长到一定高度时,要控制其生长。完成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化的客观形态就是:新梢生长减缓或基本停长。凡是能够使新梢生长减缓或基本停长的措施都是有利于成花的措施,如摘嫩叶,喷打生长调节剂如 PBO、B9 等。(说明:我在生产调查中发现:在一年生的苹果苗木中,特别高的苗木,尤其是一米七以上的苗木,苗非常地高,而根却非常地小,地上与地下生长非常地不对称、不协调;而一米五左右的苗木,虽然苗木高度不太好,但根系却非常地大。
9、很显然是后一种苗木生理更成熟,更容易成花)。E、土肥水管理。细胞激动素的增多及细胞液浓度的增加,这是花芽分化的重要内部条件。这就涉及到土肥水管理:确保表层根不受伤害(地面覆盖、保持地面湿润、忌用除草剂等),及时追施肥分全的肥料,同时要浇小水,忌浇大水。适度干旱,促进花芽分化。凡是难以生根的砧木如 M26、M9 及 M9T337 等均用以上两种方式进行自根砧苗木繁育。三、 营养系砧木苗木的扦插繁育对于适合于扦插繁育的砧木如日本圆叶海棠等采取先室内嫁接再田间扦插方法进行。利用:扦插在适宜的条件下,愈伤组织与不定根相继发生或同时发生。愈伤组织与不定根需要的温度、湿度及其他条件是一致的。扦插与嫁接都是
10、愈伤组织的问题,二者需要同样的内因条件与外因条件,既让它生根又让它愈合,作为扦插与嫁接同时进行的理论根据。扦插与嫁接同时进行,一次性完成。从而建立新的苹果苗木繁育体系:一是,改单芽接为枝接。改单芽接为枝接,枝接长势要明显地好于单芽接长势。二是,改田间嫁接为室内嫁接。室内嫁接和田间扦插同步进行,好处是:缩短一半育苗时间,由两年变为一年;降低生产成本。室内嫁接比田间要省工,同时可在冬季农闲季节进行;实现工厂化批量规模化育苗。三是,加速矮化砧苗木的繁育速度。弥补自根砧的矮化苗木的繁育速度过慢,生产成本大、不能迅速形成规模化生产的缺点。建立新的矮砧苗木繁育体系。四是,改基砧种子繁殖为营养繁殖。基砧由种
11、子繁殖改为营养繁殖,使苹果苗木砧木由种子(有性)繁育变为营养(无性)繁育,即在苗木繁育上全部为营养繁育,从而保证生产栽培上树体大小相对一致,由于育苗时间缩短,加大了我国在苹果普通苗木和中间砧的营养根系苗木的应用速度。五是,改“小苗”生产为“大苗”生产。建立繁育高质量的“大苗”的生产机制。由于根、茎均进行营养繁殖,繁殖材料生理年龄大,成熟度好,除了生长整齐度好外,还具有更好的矮化效果。也更容易繁育出健壮成花的大苗,实现早实丰产。扦插自根砧苗木繁育:A、砧木与接穗的选取:砧木与接穗均需落叶后封冻前从采穗圃采下进行贮存,避免发生冻害。如砧木适宜于扦插如日本圆叶海棠等,当落叶后,选择粗壮的枝条,按生产
12、要求 15-17 cm 进行剪截,(加上嫁接时损耗),进行打捆,每捆 20 根,不要打乱极性,且每根枝条的芽体的朝向相同,下端可剪成楔形,进行贮藏;所用接穗为目前生产栽培的苹果品种与砧木,如矮化砧木 M9、M26 等。B、砧木与接穗贮藏:沙藏或放入保鲜库贮存,对于砧木来说,贮藏的过程就是自然催根的过程。贮藏是生根的必要条件之一,进行沙藏或保鲜库贮存就是进行自然催根。将砧木进行沙藏时,选择一个便于看护、背阴不存水的地方挖贮存沟,并使该贮存沟的的温度与湿度保持稳定,该温度为 0-7,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滴水为宜,在贮存沟的底部放 10-20 cm 细河沙,砧木放好后再放上一层5-10 cm 细河
13、沙,其上再盖上湿土,砧木单层或双层、极性相同且生根面朝上放置,这是因为 3 月份以后的温度上面要高于下面,贮藏的过程就是自然催根的过程。接穗的贮存采用保鲜库贮存,保鲜库温度为 0.5-1,湿度为0.96 RH。如果冬前没有剪截成段,在嫁接前一个月也必须进行剪截,进行沟臧催根处理。如 3 月中下旬进行嫁接,2 月中下旬必须进行完剪截处理。C、嫁接前的处理:砧木与接穗需先用清水浸泡 12-24 小时后再进行具体嫁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是,补充其贮存期间的失水,改善调节其生理机能,满足生根愈合对水分的需要。D、进行枝接:用切腹枝接后,对枝接部位用塑料薄膜(0.04 mm)进行包扎。因
14、为嫁接后、愈合前的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都是由各自的贮藏来供给。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一是,改嵌芽的单芽接,为切腹的 2-3 芽的枝接。生产实际证明:用枝接要比接的长势好。接穗即品种部分越大,长势就能相对越好。具备扦插长势好的物质条件。二是,方法简单,用磨快的剪树剪,在砧木的上部剪一斜口,同时,把接穗削成两个斜面插入,保留好芽并剪下多余的接穗后用塑料薄膜对接穗及砧木进行包扎。三是效果好。由于是 2-3芽的枝接比单芽的体积大,有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同时,接前砧穗又充分的吸足了水分,而又用塑料薄膜进行地上部分的包扎,创造了保持水分的良好的环境条件,大大地满足了其生根愈合的内因条件与外因条件。成活率
15、高,长势好。E、大田扦插:具体为每年的 3 月中下旬进行扦插,要求将地整平、整细,灌水后覆黑地膜。覆黑地膜主要作用提温与保湿。但关键点是:要使生根先于发芽。覆膜可以增加地温,确保根部温度高于接穗的温度;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湿作用,这样一来,地上地下创造其良好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扦插前根部用 1000 mg/kg 的 IBA 液中浸泡 2 秒,用树条在地膜上捅一小口,插入枝接后的砧木和接穗,枝接部位露于地膜之上,行距 30 cm、株距 15 cm 左右,扦插后使含水量保持在保持范围 60-80。扦插不宜过深,深度为 7-12 cm,嫁接口距地面 10-15 厘米左右,但群体扦插深度要一致,一般个体间1 cm 内,并在枝接的部位下,扶起小垄或于一周左右再扣上小弓棚。也可不覆黑地膜,直接扣小弓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