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膝盖酸痛1、造成下山时膝盖痛的原因听说这种膝盖痛目前医学上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病状呢?大体上应该是以下三种情况造成的。一是长时间超负荷行走造成;二是过量负重造成;三是下山时不正确的姿势或奔路造成。还有就是本身就有些旧伤引起等原因。总的来说都是属于冲击性过大造成的劳损慢性伤,一旦发现一般都比较严重了。2、膝盖伤预防预防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吧(一)走路的姿势是十分重要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特别是下山的时候,有些人喜欢跑着下山,有些人喜欢跳来跳去,这些都是造成膝盖受伤的最直接原因。正确的方法是,下山或走较陡的山路时重心偏后并稍降低,前脚站好才把重心移过去,这样造成的冲击性会比
2、站直跑和跳下去的姿势减少几倍或十几倍。特别是负重时更应该注意这种行走姿势,要不然过不了多久你的膝盖就会向你提出抗议,另外下山时一般下蹲着跑可以把冲击力减到更小。正确的行走姿势对膝盖的保护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二)正确对待科学的负重,过量的负重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主要的伤害是脚膝关节和腰等。负重的标准大致就是不要超过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一,路程较长的负重不要超过人体的四分之一。具体情况要视个人的自身情况而定,不要用教条的形式去理解。长时间的徒步负重要尽量减少,要作适当的休息,可以配用护膝和登山杖。(三)平时多做一些体能上的训练,特别是脚部的锻练,一定要循续渐进。(四)为保护你的膝盖尽量保持平
3、和的心态,尽量避免没必要的比猛斗快,也没有必要非要背得比别人的背包更重。3、膝盖伤的治疗一般发现病状时很多人都会用一些喷剂、药酒、药膏等治疗,这些药品只能起到暂时缓和的作用。物理治疗也只能是起到治标的作用,休息一段时间可能有一点效,但以后走狠了症状同样还会出现。每种药物对每个人的疗效是不同的。我觉得药物治疗不是目的,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上去。二、常用药物抗生素类药物 头孢氨苄胶囊、乙酰螺旋霉素片、四环素片、复方新诺明 适用于各种炎症,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感染。黄连素片 适用于肠道感染 牛黄解毒片 适用于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口腔溃疡等抗病毒类药物 板蓝根冲剂 适用
4、于清热解毒,有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抗过敏类药物 息斯敏片、扑尔敏、扑热息疼呼吸系统常用药 速效伤风胶囊、银翘解毒片、复方甘草片、复方川贝片、六神丸 适用于消肿解毒,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内服外敷。 草珊瑚含片 适用于抗菌消炎、止血止痛,用于口腔及咽喉炎症消化系统常用药 胃舒平、胃复安、多酶片 适用于胃溃疡、胃痛、呕吐、暖气、胃酸过多、胃胀,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等防晕车药 乘晕宁、乘晕静镇静、安眠药 安定防暑药 仁丹、清凉油、十滴水、风油精等伤科药 正红花油、驱风油、云南白药、麝香跌打风湿膏 适用于扭伤瘀肿、跌打刀伤、烫伤烧伤、四肢麻木、腰骨痛、蚊虫叮咬等。三、野外常见
5、的伤病的防治昆虫叮咬的防治:在野外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昆虫。被昆虫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卡痒消毒。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部队行进中,应经常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为 48 小时。此外,将大蒜汁涂抹于鞋袜和裤脚,
6、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作用。昏劂:野外昏劂多是由于摔伤、疲劳过度、饥饿过度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脸色突然苍白,脉搏微弱而缓慢,失去知觉。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一般过一会儿便会苏醒。醒来后,应喝些热水,并注意休息。中毒:其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胃疼、心脏衰弱等。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触咽部引起呕吐,然后吃蓖麻油等泻药清肠,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药及其他镇静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为保证心脏正常跳动,应喝些糖水、浓茶,暖暖脚,立即送医院救治。中暑:其症状是突然头晕、恶心、昏迷、无汗或湿冷,瞳孔放大,发高烧。发病前,常感口喝头晕,浑身无力,眼前阵阵发黑。此时,庆立即在阴凉通风处平
7、躺,解开衣裤带,使全身放松,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药。发烧时,可用凉水浇头,或冷敷散热。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容穴使其苏醒。蜇伤:被蝎子、蜈蚣、黄蜂等毒虫,伤口红肿、疼痒,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要先挤出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氨水、烟油、醋等涂擦伤口,或用马齿苋捣碎,汁冲服,渣打外敷。也可用蜗牛洗净捣净后捣碎涂在伤口上。此外,蒜汁对蜈蚣咬伤伤有疗效。四、急救箱一、急救箱在野外,没有人能够预料发生什么事情。一个急救箱可以延长你的生命,务必随身携带。急救箱存放着以下各项物品,以备基本急救之用 绷带不同的阔度及质料,以处理不同面积及种类的损伤。一般有:纱布滚动条绷带:适用于处理一般伤口,主要作固
8、定敷料之用。弹性滚动条绷带:具弹性,除应用于处理伤口外,更可应用于处理一般拉伤、扭伤、静脉曲张等伤症,以固定伤肢及减少肿胀。三角绷带:三角绷带可以全幅使用,或折迭成阔窄不同的绷带。通常作手挂使用,承托上肢。 敷料由数层纱布制成,质地柔韧。主要用作覆盖伤口及吸收分泌物;流血及分泌物较多的伤口,可加厚覆盖。 敷料包敷料包由棉垫和滚动条绷带组成。用棉垫即敷料覆盖伤口,然后用附带的滚动条绷带加以固定。 消毒药水介绍几种常用消毒药水的用途: 1.龙胆紫( 紫药水):加快伤口结痂,加快伤口愈合。2.红汞( 红药水):保护伤口并具有抗菌的作用。3.酒精和碘酒:用作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不可用于破损伤口的消毒
9、。4.双氧水:用于受污染的黏膜或破损伤口的基本消毒。 洁净的棉花球用于清洁伤口,使用时蘸透消毒药水。 消毒胶布:通常用来处理面积较小的伤口。贴上胶布前,必须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干爽清洁,否则不能贴得牢固。 胶布:用来固定敷料、滚动条绷带或三角绷带 各种药丸:如康泰克、感冒通、黄连素、牛黄解毒片、必理通、藿香正气、丸、胃药等 蛇药:真空抽毒器、上海蛇药、季德胜蛇药 其它:眼药水、万花油、止血贴、清凉油、驱风油等二、求生盒在野外穿越或探险时,除了要配备那些专业装备外,还建议你带上一个小小的野外急救盒(或者你也可以称它为“野外求生盒”)。别看它小,在关键时刻说不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盒: 最好选择一个铝
10、制或不锈钢制的饭盒(最好是带把手的)。因为饭盒本身可以用来加热、提水或者化雪,都能发挥作用。塑料盒虽然轻,但无法加热,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同时,饭盒的金属盖可以当做反光镜使用,关键时刻可以发出求救信号。 工具刀: 在野外配一把多功能的工具刀是绝对有必要的。虽然不一定要使用类似兰博用的丛林格斗刀,但是瑞士军刀是必不可少的。它除了集成常规的小刀、起子、剪刀以外,还有锯、螺丝刀、锉刀等,甚至还带有一个放大镜! 针线包: 无论是红军长征的年代还是现代化的军队中,针线包一直是军队的野外必备品。当然,现代针线包的功能已经不仅是原来单纯的缝缝补补,针不但可以挑刺,更能在有些时候弯成鱼钩,改善伙食,甚至是救命(
11、当然你的针线包里起码得配两根钓鱼线)。 火柴: 在野外,火种几乎是一切。带上防风防水的火柴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买不到这样的火柴,也可以自己 DIY 一些。方法很简单,先将蜡烛融化,均匀地涂在普通火柴上,使用的时候,将火柴头上的蜡除掉即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我们 DIY 的火柴 “强大”的防风防水功能,可以把它们放在空的胶卷盒内。磷皮(就是擦火柴用的)也绝对不能忘了的,否则我们 DIY 的努力就白搭了。 蜡烛: 一小节蜡烛在野外是绝对有用的。你所带的手电、头灯等现代化照明装置,随着电池的耗尽而变成摆设。这时的蜡烛就显示其“英雄本色”了。蜡烛除了照明,还可以取暖(不过别把手指头当成要烤的土豆)、引火
12、。如果你把一个矿泉水瓶剪去底部做成灯罩,你就拥有了一盏野外使用的防风灯,它的“功率”够大,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 求生哨: 其实就是一般的哨子,不过在野外,哨子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在球场上吹的黑哨。现在它可以救你的命。当你遇险时,可以用哨声引来救援,或者吓走一些小野兽(不过如果是老虎、熊等猛兽的话,不吱声是最佳选择)。 铝膜: 这是一张 2x2 米的镀铝的薄膜,有金色和银色两种。它不但可以防风防雨,也可以支起来做成一个凉棚,防止太阳直射。在寒冷地区,可以用它裹住自己,保持体温。铝膜的最大作用是可以反光,使救援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你。平时也可以把它铺在地上当地席使用。 指北针: 即便你带上了 GPS,你的
13、手表也带有电子罗盘,有些原始的指北针还是必不可少的。在野外,谁都无法保证先进的设备不出岔子,这时,小小的指北针可以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医疗胶布: 不要小看任何一件小玩意儿,它可是最快的修补剂。当你外衣被划破、帐篷被吹裂时,它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虽然它的基本功能是粘贴纱布,但稍微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你能发现它能派上的用处会大得多。 燕尾夹: 虽然是很普通的办公用品,但在野外,它能在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曾经被用来夹过断裂的背包带、开线的裤子、脱了底的鞋虽然我们并不想让它发挥作用,但多备上几个,也许会有用。 铅笔: 在野外想写点东西,用什么笔?派克吗?不,最昂贵的未必是最好的。野外严酷的
14、环境,使得铅笔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建议选择 2B以上的铅笔。 纸:最好是即事贴,如果是白色更佳。 几个瓶子: 分别放上食盐、水果糖、维生素 C。这些不起眼的食品在危急关头可能是救命的良药。五、应急用品应急用品种类繁多,下列用品仅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1)照明与点火 例如,火柴,以防水火柴为好,但要解决体积大带来的不便;如携带普通火柴,可用熔化的蜡烛油包住火柴头,以确保安全;为节约空间,可将火柴后半截去掉。还有蜡烛,要削成条形以便摆放;牛羊脂做成的蜡烛可以在应急时食用,但要注意炎热天气不易贮存的问题。再有火石,即使在潮湿环境下仍可以发挥作用;微型电筒,亦可用于照明,要安装功率大、
15、寿命长的锂电池。放大镜,用于聚光生火、拔刺穿针等。 灯,用于夜间查看地图、或垂钓。信号灯(板),携带红绿迷你型闪光信号灯头和钢笔大小的放电体,携带荧光材料制成的条板等。(2)生活用品 譬如,针线,用于缝补和挑刺;要准备不同型号的针,至少有一根是大号的,选择坚韧耐磨的线并绕在针上。鱼钩和鱼线,用于钓鱼和捕鸟;小号鱼钩既可钓大鱼又可钓小鱼;而大号鱼钩只能钓大鱼;钓鱼线尽量长一些,以便捕鸟(但要注意不能违法)。指南针,用于辨别方向,要求刻度清晰、体积小,以液态填空型为好,没有漏隙和气泡,指针能自由转动。圈套索线,用于布置陷阱或圈套等,要选用 6090cm 长的精细铜线。锯条,锯条两端的把手可用木质栓
16、扣之类的东西代替,注意在锯条外面浸油,以防生锈。刀具,如折叠刀、月牙型弯式砍刀等;睡袋,当环境潮湿时,选择人造织物真空棉睡袋;当保持干燥时,选择羽绒睡袋;当然均可选择透气材料制成的露营袋。背包,选择结实舒适、承重力强、不易磨损、配备构架,附有内衬、防水防漏、安装安全拉链的背包,装物时遵循急用在上、重上轻下、不要过高的原则,炊具炉子放入边袋,食物要保证营养平衡。 (3)急救药具 急救药具包括诊断用的体温计、血压计;预防用品漂白粉、高锰酸钾、酒精、碘酒、蚊香、灭害灵等;治疗用品胶布、绷带、多用镊、止血带;以及药物如解热、镇痛、镇静药,抗菌、抗敏药,降糖、解痉药,中枢兴奋药,清凉、解暑药,健脾消食药
17、,抗风湿药,外用药,抗疟疾药等;救生箱(袋),所有急救药具要集中于此箱,系在腰带上;并把凝固态燃料、食品、救生包、信号盒放入铝制饭盒内。 六、急救常识止 血 法 1.直接加压法:直接在伤口或周围施以压力而止血。2.升高止血法:将伤肢或受伤部位高举,使其超过心脏高度。3.止血点止血法:直接施压於伤口近端的动脉上。4.强屈患肢止血法:只可使用於肘关节或膝关节以下的肢体,将棉垫置於肘窝或膝窝,再强屈其关节,并以绷带紧缚之,每二十分钟要放松十五秒,并记录最後一次放松时间。5.止血带止血法:因为此法有引起末梢神经麻痹和血流障碍甚至肢体坏死的危险,如能用其它方法止血,就不要用此法止血。 要诀:a.止血带系
18、於伤口上端,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b.止血带不可直接缠绕於皮肤,其间应垫以布片或棉花,并置一卷垫物於动脉位置上,以 加强效果;缠绕时,不容有皮肤皱折摺存在。c.每隔 15 至 20 分钟要放松 15 秒。放松时应在伤口上用敷料压迫止血,凡经 15秒不复出血时,可将止血带放松置於原位,以备不虞。d.伤者额头上注以”T”明显标记,伤票上要填明止血带使用时间,以供他人随时注意。e.暴露止血带,不可以任何物体覆盖或包扎,以免其他的救护者忽略止血带之存在。f.嘱咐护送者,遇有医护人员时,告知有止血带。骨 折 急 救 处 理 症状:1.由於软组织受伤所致,如出血,水肿等。2.由於骨头断裂所产生移位,如变短
19、,成角度。 处理:1.应用适当副木来固定,用夹板固定患处附近及两端关节,以保持骨折部位及两端关节不动,夹板必须超出两端关节,无夹板时,以硬板、竹板或折叠的报纸代替。2.止痛:用止痛药物如吗啡或度冷丁肌肉注射,但头部受伤及呼吸困难者禁用,且送医时要告知用多少剂量。3.若为开放性骨折,应优先处理伤口,止血後再固定。4.露出肢体末端,便於观察血液循环。5.保暖并预防休克的可能。6.若无法判定是扭伤、脱臼或骨折应以骨折方法固定之。7.患部可用冰敷以减轻疼痛,并尽速送医。 毒 蛇 咬 伤 处 理 症状: 神经毒:侵犯神经系统为主,局部反应较少,会出现脉弱,流汗,恶心,呕吐,视觉模糊,昏迷等全身症状。 血
20、液毒:侵犯血液系统为主,局部反应快而强烈,一般在被咬後叁十分钟内,局部开使出现剧痛,肿胀,发黑,出血等现象。时间较久之後,还可能出现水泡,脓包,全身会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发烧等症状。混合毒:同时兼具上述两种症状。 处理:1.保持冷静千万不可以紧张乱跑奔走求救,这样会加速毒液散布。尽可能辨识咬人的蛇有何特徵,不可让伤者使用酒、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2.立即缚扎用止血带缚於伤口近心端上五至十公分处,如无止血带可用毛巾,手帕或撕下的布条代替。扎敷时不可太紧,应可通过一指,其程度应以能阻止静脉和淋巴回流不妨碍动脉流通为原则(和止血带止血法阻止动脉回流不同),每两小时放松一次即可(每次放松
21、一分钟)。而以前的观念认为 15 至 30 分钟钟要放松 30 秒至 1 分钟,临床视实际状况而定,如果伤处肿胀益形扩大,要检查是否绑得太紧,绑的时间应缩短,放松时间应增多,以免组织坏死。3. 冲洗切开伤口,适当吸吮在将伤口切开之前必须先以生理食盐水,蒸馏水,必要时亦可用清水清洗伤口。在将伤口以消毒刀片切开成十字型,以吸吮器将毒血吸出,施救者宜避免直接以口吸出毒液,若口腔内有伤口可能引起中毒。4.立即送医除非肯定是无毒蛇咬伤,否则还是应视作毒蛇咬伤,并送至有血清的医疗单位(山区卫生所或县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预防:1.进入有蛇区应着厚靴及厚帆布绑腿。2.夜行应持手电筒照明,并持竹竿在前方左右
22、拨草将蛇赶走。3.野外露营时应将附近之长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类躲藏。4.平时应熟悉各种蛇类之特徵及毒蛇咬伤急救法。 鼻出血不止怎样处理?鼻出血也称鼻衄。常见原因以下几种:面部、鼻外伤或用手抠鼻孔,使鼻腔内的血管破裂;鼻腔异物或鼻腔的急慢性炎症,鼻粘膜破裂出血;急性传染病,如流感、猩红热等,血液病也常表现为鼻出血;维生素 C、维生素 K 缺乏症;高烧、空气干燥、鼻粘膜充血,一碰也易出血;高血压病人常因咳嗽、打喷嚏使血压急剧增高诱发鼻出血。正确的止血方法应该是,让病人安静,让其坐下,头稍向后仰,然后采取措施:压迫止血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的鼻翼(软部)并向鼻腔中央施加一定压力,持续数分钟,
23、同时让病人张口呼吸片刻。也可用药棉或软纸(卷结实)填塞鼻腔止血。冷敷止血法在鼻梁处或颈部两侧大血管处放上冷水浸湿的毛巾做冷敷,以止血或减少出血。药物止血法可用麻黄素液、肾上腺素液滴鼻,但高血压患者除外。止血后尽量不要咳嗽,打喷嚏,也不要擤鼻涕、做剧烈活动,以免再出血。若经上述方法不能止血时,应速送医院救治。扭伤的急救手指扭伤活动中不慎扭伤手指,应立即停止运动。首先是冷敷,最好用冰,但一般没有准备,可用水代替。将手指泡在水中冷敷 15 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指位置。如果一周后肿痛继续,可能是发生了骨折,一定要去医院诊治。脚扭伤如果踝关节扭伤,首先是要静养,用枕头把小腿
24、垫高,第一天用冰敷,第二天可用茶水或酒调敷七厘散,敷伤处,外加包扎。腰扭伤腰部扭伤也是要静养。应在局部作冷敷,尽量采取舒服体位,或者侧卧,或者仰平卧屈曲,膝下垫上毛毯之类的物品。止痛后,最好是找医生来家治疗。毒蛇咬伤1、不要惊慌乱跑,减少活动,尽可能延缓蛇毒扩散。2、迅速用止血带或布条,在伤口的上端(近心脏的一端)捆扎,间隔半小时放松 3 至 5 分钟,以减缓毒素吸收入血。3、用小刀把伤口切开,用清水、茶水冲洗伤口。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火柴、烟头烧灼伤口,破坏毒素。4、在自救的同时,要迅速送有救治经验的医院抢救,千万不要到处乱转而延误了救治时间。烫伤1、小面积轻度烫伤:小面积的轻度烫伤,早期未形成水泡时,可用食盐、茶油、麻油、豆油等涂敷烫伤部位。如果家中种有仙人掌、芦荟,可切薄片贴敷。2、水泡不能刺破:如果已经形成水泡,不能刺破,避免外界病菌从破处侵入感染。可外涂茶油、麻油、菜油或烧伤膏,用薄层纱布保护。然后使用抗菌素,或上医院治疗。3、大面积严重烫伤,必须立即送医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