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度感觉温度所谓冷、热,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 。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风在感觉温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是加快空气蒸发,从而影响人体排汗的散热效率。这两点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或低于皮肤温度,而有所不同。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对流换热而施热于人体,另一方面却增强了蒸发,提高了人体散热效率。所以在夏季。当有热风吹来时,人体感到干热的同时,也有一种
2、清爽的感觉。反之,当冬季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对流换热加快,散热效率也提高,所以同是零度气温,有风时人会感到很冷,无风时则不是太冷。湿度对感觉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它决定着排汗的散热效率。在舒适温度以下时,湿度的影响不是太明显,但在气温偏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湿度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当气温为 26、空气相对湿度为 90%时,人体的感觉温度就犹如气温为 32、湿度为 20%的情况一样。当湿度较大时(如夏季雷阵雨来临前),皮肤处于潮湿状态,而空气蒸发能力相对较小,散热效果很差,感觉温度自然较高。事实上,风和湿度常常是综合影响人体的感觉温度的,如果湿度大、风速小,感觉温度就会大大高于实际气温。
3、所以在夏季,当气温在 35以上时,如果湿度在 70%以上,风力在 1 级以下,就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中暑现象的发生。而在冬春季节,温度即使在 5以上,但有 3 级以上的偏北风,外出时就必须注意保暖,以防直接引起包括感冒在内的上呼吸道疾病。(选自 2009.1.24上海老年报)阅读训练、1、读第一段,用简明的语言给“感觉温度”下一个定义。_2、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_3、第一段特别提到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有何作用?_4、文中画线句说:“同是零度气温,有风时人会感到很冷,无风时则不是太冷。 ”这是为什么?_5、文末最后一句话用的是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_参考答案、1、感觉温度就是一种人为的对空气冷、热现象的一种感觉。2、风、湿度对感觉温度的影响。3、说明风和湿度常常是综合影响人体的感觉温度;引起下文。4、有风时感觉温度较低,无风时感觉温度较高。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了风和湿度是如何综合影响人体的感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