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德和园展室讲解词一展室第一展室是扮戏楼,这里是当时演员们化妆、扮相、休息的场所,现在展室中展出的是外国使节送给慈禧太后的礼品。中间这部分是慈禧太后的专用车乘。其中这辆黑色的是汽车,生产于 1898 年,据说是袁世凯送给慈禧的贡礼。它的外形保留马车的痕迹,但实际的内部驱动原理已经和今天的汽车完全一样了,它也是中国所引进的第一部汽车。慈禧太后坐在车的后排座位上,前面是司机的位置。(在司机座位的下方,您可以看到一个圆洞,它是用来放置摇棒的,通过摇动摇棒发动引擎)四周黄色的人力车,是日本送给慈禧太后的。车灯产于英国的伯明翰,慈禧太后驻园期间曾乘坐人力车由太监拉着她在园内平坦的地区游玩。前边地上摆放的
2、是肩舆,它相当于是四川的滑杆。这是慈禧太后登万寿山时乘坐的,抬轿的是八名太监。后面摆放的是紫檀雕龙大衣柜,是慈禧太后来园时存放衣物的。这架钢琴(西北角)是 1903 年慈禧太后六十九岁时美国人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当时由宫廷“女官”为慈禧弹奏钢琴(慈禧本人不会弹) 。中间这是一架八音琴,它是由英国赠送的,相当于今天的八音盒。上满发条后可以演奏出当时的十六首世界名曲,包括蓝色的多瑙河等。八音琴两边摆放的是景泰蓝制成的麻姑献寿。麻姑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长寿而美丽的仙女,她身边的仙鹤和小鹿也分别代表飞禽和走兽中的长寿动物。这也是慈禧太后做寿时,大臣们送给她的寿礼,祝她万寿无疆。麻姑手中拿的是灵芝,被认为
3、是救命的仙草。她肩上扛的是锄头,传说她曾三次使沧海变为桑田(可参照长廊彩画第 134 页) 。这架黑色的钢琴(东北角)是在 1862 年由德国送给清朝宫廷的。它的琴键都是用象牙制作的,现在仍然可以弹奏,音质悦耳动听。这张画像是 1905 年美籍荷兰画师华士胡博为慈禧绘制的一张2油画像,画像上方写的是“大清国慈禧皇太后” ,慈禧太后头上戴的叫“冠” ,是满族特有的发饰。手中拿的是团扇,上面绘有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指甲上戴的是纯金制成的护甲套,那是为了保护指甲使用的。身上穿的这件衣服绣有“团寿”图案,每个寿字的中间还有一颗珍珠,因此这件衣服叫做百寿珍珠衫。西方油画非常讲究立体感,这张画像您仔细观
4、看,其他部分立体感很强,惟独面部显得平实,原因是画师在画像时,慈禧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脸上的皱纹,因此画师就将脸部的皱纹除去了。慈禧看上去像一位 40 多岁的妇人,但当时她的实际年龄已经近 70 岁了。二展室这里曾是看戏廊,是清朝王公大臣陪慈嬉看戏的地方。现在这里是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室。前两组展柜展出的是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的春、夏、秋、冬四季服饰。第三个展柜里是皇帝的秋装。这些服装都是复制的。接下来展柜里展出的都是慈禧在园内生活使用过的物品,都是真品。第四展柜的中间展出有慈禧太后使用过的梳妆台,左下方有德国送给她的香水。第五展柜里展出有外国送的果盘,用来盛放水果。果盘上边的展品是日本赠送的漆宝烧
5、花瓶,是仿照中国景泰蓝工艺制成的。下方左侧为手把镜,右侧是胭脂盒。第六展柜中间摆放的是灵芝,由 9 颗小灵芝组成,非常稀有,也是慈禧做寿时,大臣们送给她的寿礼。在中国古代灵芝非常难寻,这样大的灵芝更是非常珍贵。灵芝下方展出的是慈禧用过的檀香扇、手电筒,电筒中间包着纸的长筒是电池。下方左侧是镀金的蜡台。第七展柜中间摆放有镀银的西餐具,这是在宴请外国使节时使用的。刀、叉把儿 是由象牙制作的。第八展柜中间摆放有中餐具,这是中国江西景德镇产的瓷器,右侧下方是由玉石制成的碗和勺子。左侧摆放的黄釉碗、瓷盘都是皇家御用的。第九展柜中摆放的是日本送的金漆多宝组合柜,它是用来盛放珠宝的首饰盒。四周摆放有写毛笔字
6、用的文房用具。第十展柜中摆放有黄杨木雕刻的八仙。八仙过海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可参照长廊彩画第 9 页) ,八仙从左往右依次是: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张果老、蓝采3和、汉钟离。黄杨木木质非常细腻,看不到树木本身的棕眼,其根雕作品可与象牙作品媲美。第十一组展柜中展出的是日本送给慈禧的猎枪,还有德国送的“千里眼” ,又称望远镜。右下方摆放的是书档,两面立起,中间可摆放书籍。三展室第三展室是光绪皇帝看戏期间临时休息的地方,现在里面展出有光绪皇帝的蜡像。光绪皇帝生于 1871 年,死于 1908 年,一共活了 38 岁。他是慈禧太后的侄子也是外甥,在慈禧太后的一手安排下,他四岁时就做
7、了清朝的第九位皇帝。光绪皇帝在园内的寝宫是玉澜堂,我们到那里再做详细介绍。四展室第四展室叫做庆善堂,晚清时期慈禧曾邀请美国女画家卡尔来园为她绘制油画像,这里就是为她画像的地方。您可以看到茶几上摆放有调色板、颜料盒,再现了慈禧太后画像时的场景。对面可租古装照相,您可以身着清代帝后服饰,亲自体验一下当年帝后的感觉。五展室第五展室是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皇后的休息室。炕床上的床单上绣着金凤的图案,房内摆放的蜡像就是隆裕皇后。慈禧太后看戏时,隆裕皇后经常陪伴在她的身边。隆裕是慈禧的亲侄女,是慈禧弟弟的女儿。她在颐和园内也有自己的寝宫叫宜芸馆,我们到那里再做详细介绍。六展示第六展室叫颐乐殿,是慈禧太后看戏的
8、正殿。中间为慈禧看戏方便设有一个大宝座,与宝座相配套的围屏叫做金漆珐琅九龙百鸟朝凤大围屏,屏风上方刻有七条龙,下方左右各有一条龙,合为“九龙” 。屏中央的“凤”代表的是君,就是慈禧太后,两边的孔雀4和仙鹤分别代表的是王公、大臣。孔雀上方的寿带鸟代表父子,仙鹤上方的八哥代表兄弟。右下角水中的鸳鸯代表夫妻,左边树上的一对锦鸡代表姐妹,其他小鸟则代表朋友。整个画面包含了人世间的各种关系,被称做“五伦” 。表明在慈禧太后的统治之下,百姓过着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宝座两边的笼鸟是十八世纪末法国送的,笼中的小鸟上满发条后可以象真鸟一样的鸣叫。笼鸟旁边是红铜九桃大香炉,由九个桃子所组成。颐乐殿的东侧
9、是慈禧的茶点室,室内的条案上依次摆放着水法八音象钟,捧盒是用来盛糕点用的,太狮少狮插屏上有天然大理石形成的图案。室内还有张鱼桌,里面有象牙雕刻的小鸟图案,可以在桌内放水养鱼,相当于鱼缸。西侧是慈禧的午休室,是她看戏累了临时休息的地方。除了在宝座中间看戏,慈禧有时也在西侧的炕床上看戏(床上的物品都是复制的,家具都是清代宫廷使用过的)据说这里是观看演员出台亮相的最佳位置。颐乐殿内宝座上方匾额荣镜登宏:正大光明的意思从后门出颐乐殿火道口:木板底下都是火道口,由太监将优质的木炭放到火道口里,暖气会顺着殿底下的通道传到殿里,供殿内取暖。七展室第七展室是西看戏廊,现在是玻璃器皿陈列室。里边展出的都是一些玻
10、璃和洋瓷器皿,都是欧洲国家送给清朝宫廷的。第四展柜里展出有意大利送的一对儿瓷制香皂盒,上面点缀有丁香花,还有两个小天使安琪儿的造型,它是用来装香皂的。第五展柜下方为希腊送的一对儿印花彩蛋,它是用来盛放香粉的。第八展柜下方是日本送的汤盆,它巧妙地运用了三条鱼的鱼尾做为支撑点,而且鱼的造型也是非常逼真的,您可以仔细欣赏。第十展柜上方摆放的是荷兰送的口盂,它的外形是三位荷兰少5年托着一条美人鱼。余下的展柜中都是一些花瓶和花插。花瓶和花插的区别是花瓶可插一束花,而花插只插一枝花。西看戏廊和东看戏廊当年都是大臣们看戏的地方,当时是没有门、窗的。以柱子为界,用木板隔成十二间,大臣们按照官职的大小和辈份的高
11、低从北向南依次排列,只能从侧面观赏到舞台的演出。照片说明慈禧太后的照片是在 1903 和 1904 年之间拍摄的,照片分为单人照、化妆照和合影。二展中的照片是慈禧太后的单人照和化妆照。从照片中您可以看到慈禧晚年的相貌和服饰,每张照片她的服饰都是不同的,而且总是金玉满身。您看第六张,慈禧身上的这件渔网状的披肩是用3500 颗珍珠串联起来的,非常珍贵。第七张是慈禧太后的化妆照,她坐在荷花丛中扮演的是观音的形象,旁边双手合十站立的是观音的护法神韦陀,他的扮演者是慈禧的总管太监李莲英。后面站立的是四格格,她们是晚清时期庆亲王的两个女儿。七展照片共五幅(由北至南)这是一张慈禧太后的合影照。第二排中间是慈
12、禧太后,前排右侧的是隆裕皇后,她是慈禧的亲侄女,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后,也是最后一位皇太后。前排左侧是瑾妃,她是光绪皇帝的妃子。她的妹妹珍妃是光绪皇帝的宠妃。但是在 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慈禧太后命人推到井里害死了。这口井在故宫,名为“珍妃井” 。后排两个宫女模样打扮的是荣龄和德玲,她们的父亲是驻法公使叫裕庚。她们曾随父出访过法国,会说英语和法语。在慈禧身边任贴身女官和翻译。慈禧右侧的那位女士就是她们的母亲。这些照片的摄制者就是她们的哥哥勋龄。他被称作是御用摄影师。您现在看到的照片并不是原件,而是重新扩印的。第二幅合影照。上面的人物从左到右分别是瑾妃、隆裕皇后、慈禧太后、三格格、四格格,前排右侧矮个儿的是李莲英,左侧高个儿是崔玉贵。他们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两名总管太监。慈禧身前趴6伏着她的爱犬“海龙” 。第三幅是慈禧乘座肩舆的照片,1903 年摄于仁寿殿前。第四幅是慈禧乘平底船在中海游湖时的照片,摄于 1904 年。 第五幅是慈禧与外国公使夫人的一张合影,摄于 19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