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存货教案.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903957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存货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4.存货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4.存货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4.存货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4.存货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案内页(课堂讲授备课用)序号:2 章节名称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 解读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是比较重要的一章,特别是在各种资格考试中经常对存货的初始计量成本,发出成本,期末计量: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有合同部分和没有合同部分应分开计算)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进行考核,因此在学习中应对该部分内容重点把握的同时应做到融会贯通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1.存货的初始计量: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原则,实际成本的确定(买价、相关税费、运费按 7%抵扣进项税额、运杂费的处理、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与非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采购人员差旅费) ;加工存货成本的计量:材料成本加工费人

2、工费等。2.发出存货的计量: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3.存货的期末计量: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有合同部分和没有合同部分应分开计算)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教学课件名称 传统教学方式(板书) 结合多媒体形式讲授内容 时间分配教学方法:1.讲课(该章节与企业业务联系密切,可以配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加强习题练习,讲解具体案例,分析习题板书设计:详见手写教案.本章主要讲三节内容: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第二节:发出存货的计量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价 重点在于第一节的存货初始计量及第三节的存货期末计价。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

3、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原材料2.在产品3.半成品4.产成品5.商品6.周转材料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不同渠道取得的资产,计量不同。(一)外购的存货1.其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2.相关税费:比如进口材料的关税,不包

4、括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除外) 。3.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搬运费、保险费、包装费、中途的仓储费。4.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比如购买 1000 吨产品,每吨价格 100 元,共计 10 万元,入库时发现有20 吨的合理损耗,则产品的入账价值总额为 10 万元;若有 30 吨损耗,其中20 吨为合理损耗,则 101001000 元应从存货入账价值中剔除。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比如一家海产品加工厂,企业购入海产品后应进行分类整理,该整理费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 解读运用两节课时间对学生作一个讲解.其中:先对课程内容作一个全面讲解,剩余十五钟讲解课本中例题并在课堂中完成部分习题.应计入产品成本。

5、(二)自制的存货其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构成。比如冰箱厂生产冰箱,生产冰箱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其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2.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分别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准则的相关规定确定。3.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在实务中,金额比较重大的存货盘盈,通常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确

6、定存货成本时应注意,下列费用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企业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但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则应计入存货成本。(3)采购人员的差旅费。(4)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例题 1】下列费用中,不应当包括在存货成本中的是( ) 。A.制造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人工费用 B.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C.商品流通企业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D.库存商

7、品发生的仓储费用【答案】D【解析】从 2007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新准则的,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搬运费、保险费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计入所购商品成本。【例题 2】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 。A.委托加工物资B.发出商品 C.在产品D.工程物资E.周转材料【答案】ABCE第二节 发出存货的计量一、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1.先进先出法;2.移动加权平均法;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4.个别计价法。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8、企业销售存货,应将已售存货的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二、确定发出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对发出的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包装物的核算可以分以下四类来掌握:(1)生产领用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生产成本;(2)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比如商场免费提供给顾客的塑料袋,对于商场来说,是销售商品过程中的费用,计入销售费用。(3)随同商品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

9、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4)出租、出借的包装物:出租包装物摊销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租金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出借包装物摊销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例题 8】某公司月初甲产品结存金额 1000 元,结存数量 20 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本月 10 日和 20 日甲产品分别完工入库 400 件和 500 件,单位成本分别为 52 元和 53 元;本月 15 日和 25 日分别销售该产品 380 件和400 件。该甲产品月末结存余额为( )元。A.7000 B.7410 C.7350 D.7500 【答案】B【解析】10 日存货的平均单价(1 00040052)/(20400)51.90(

10、元)15 日发出存货的成本51.9038019 722(元)15 日结存存货的成本51.90402 076(元)20 日存货的平均单价(2 07650053)/(40500)52.92(元)月末结存存货的成本52.921407 408(元)7 410(元)第三节 期末存货的计量本节主要涉及五个问题:1.期末计量的总原则2.减值迹象的判断3.可变现净值的含义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的会计处理5.存货盘亏与毁损的核算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资产负债表日)计价,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存货期末应当以可变现净值反映,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存货项目

11、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时应当扣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分录是: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二、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一)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表明存货发生减值,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二)存货存在下

12、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该类存货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企业期末通常只对有减值迹象的存货进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并不是每期末都对所有存货都进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三、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一)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若存货为可直接对外出售的产品,其可变现净值在计算时不需要考虑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若存

13、货为生产用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在计算时需要考虑扣除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若材料是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属于重点,将在下面进行详细讲解。存货的估计售价分为不同的情况: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用该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用该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计量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3.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

14、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持有的同一项存货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1)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2)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款为基础确定;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二)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来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确凿证明,如产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供货方

15、提供的有关资料、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生产成本资料等。四、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资产负债表日,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成本可变现净值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已提数应予补提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例 42】207 年 11 月 1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8 年 3 月 31 日,甲公司应按每台 15 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 W2 型机器 120 台。207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 W2 型机器的成本为 1960 万元,数量为 140台,单位成本为 14 万元/台。根据甲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丙公司销售的 W2 型机器的平均运杂

16、费等销售费用为 0.12 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 W2 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 0.1 万元/台。207 年 12 月 31 日,W2 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 16 万元/台。在本例中,能够证明 W2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甲公司与丙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有关 W2 型机器的销售合同、市场销售价格资料、账簿记录和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有关销售费用的资料等。根据该销售合同的规定,库存的 W2 型机器中的 120 台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120 台)的 W2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 15 万元/台作为计算基础,而对于超出部分( 20 台)的 W2 型机器的可

17、变现净值应以市场销售价格 16 万元/台作为计算基础。W2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151200.12120 )(1620 0.120)(1 80014.4)(3202)1 785.63182 103.6(万元)【拓展】若实际库存的数量小于合同约定数量,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使用合同价计量;若库存材料是直接用于出售的,可变现净值材料售价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跌价准备的计提应分两种情况:情况一:比较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与产品成本,若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比产品成本高,那么为生产此项产品而持有的原材料按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贷跌价准备,此时可能会出现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的价格在下跌,但产品的价格并没有

18、下跌,即材料价格下跌与产品价格下跌没有必然的关系;情况二:如果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产品成本,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就需要考虑计提跌价准备,但并不表示材料就一定减值,需要经过对比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具体如何处理先看下面的例题: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1)按单项计提。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此种方法下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三种方法中最大者,最能集中体现谨慎性要求。(2)按类别计提。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按总额计提。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

19、价准备。2.转回: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 已提数应以已提的跌价准备为限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例 48】207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 W7 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为 500 万元,但由于 W7 型机器的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 400 万元,由此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00 万元。假定:(1)208 年 6 月 30 日,W7 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为 500 万元,但由于 W7 型机器市场价格有所上升,使得 W7 型机器的预计可变现净值变为 475 万

20、元。【分析】本例中:(1)208 年 6 月 31 日,由于 W7 型机器市场价格上升,W7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5(500475)万元,则当期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75(500475)万元,且小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 万元) ,因此,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75 万元。会计分录为:借:存货跌价准备 750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750 000(2)208 年 12 月 31 日,W7 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为 500 万元,由于W7 型机器的市场价格进一步上升,预计 W7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为 555 万元。【分析】208 年 12 月

21、 31 日, W7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又有所恢复,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 55(500555)万元,但是对 W7 型机器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 25 万元,因此,当期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25 万元而不是 55 万元(即以将对 W7 型机器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减至零为限)。会计分录为:借:存货跌价准备 250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250 000五、存货的盘亏和毁损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各种情况进行处理。盘亏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存货类账户批准后: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其他

22、应收款(责任人、保险公司赔偿)管理费用(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作业1.企业购进货物时发生的下列相关税金中,应计入货物取得成本的有( ) 。A.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B.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商品支付的增值税C.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D.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商品支付的增值税E.订立购货合同的印花税【答案】ABC2.下列项目中,应计入一般纳税企业商品采购成本的有( ) 。A.购入商品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用B.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C.采购人员差旅费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E.支付的增值税【答案】ABD【解析】选项 C 不属于商品采购成本。3.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

23、原材料 5000 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 1200 元,增值税额为 1020000 元。另发生运输费用 60000 元(按税法规定,按 7%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装卸费用 20000 元,途中保险费用 18000 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 4996 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 4 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A.6 078 000 B.6 098 000C.6 093 800 D.6 089 000【答案】C【解析】原材料的入账价值5 0001 20060 000(17%)20 00018 0006 093 800(元)4.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一批

24、商品,进货价格为 100 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17 万元。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 30%,其中合理损失 5%,另 2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商品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A.87.75 B.70C.100 D.75【答案】D【解析】存货的成本100(125% )75(万元)5.某股份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一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生产用的增值税应税材料一批,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下列支出:不包含增值税的买价 200 000 元;向运输单位支付运输费 5 000 元,并取得运输发票,车站临时储存费 2 000 元;采购员差旅费 800 元。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为

25、 6%,外购运费增值税抵扣率为 7%,则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 )元。A.207 000 B.218 650C.219 000 D.219 800【答案】B【解析】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200 000200 0006%5 000(17%)2 000218 650(元)6.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基础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B.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C.用于出售的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E.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答

26、案】ABCE7. 下列项目中,计算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会影响其可变现净值的因素有( ) 。A.产品的估计售价B.材料的账面成本 C.估计发生的销售费用D.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E.材料的售价【答案】ACD8. 甲公司对存货采用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 年年末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资料如下:(1)库存 A 商品,账面余额为 400 万元,0因市场价格下降的原因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 万元。现市场价格已回升,预计售价为450 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 20 万元。(2)库存 B 商品,账面余额为 600 万元,未计提过存货跌价准备。库存 B 商品中,有 60已签订销售

27、合同,合同价款为 400 万元;另 4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格为 220 万元。库存 B 商品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 30 万元。(3)库存 C 材料因改变生产结构,导致无法使用,准备对外销售。C 材料的账面余额为 150 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 130 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 8 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要求: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本章节内容较为简单,并且学生在先修课程中己有接触,因此课堂讲授过程中,互动较好,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也表现出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点在课上能够做好笔记,在提问过程中反映较好.绝大多数同学作业完成情况良好,也有部分同学作业未完成,原因复杂,需要再督促.注:“讲授内容”栏可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