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坝的渗流与防渗.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899977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坝的渗流与防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坝的渗流与防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坝的渗流与防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坝的渗流与防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坝的渗流与防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坝的渗流与防渗摘 要:本文概述了渗流的形成、渗流的危害、渗流计算原理以及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进行渗流控制常用的工程措施,总结目前渗流和防渗的研究成果,认为渗流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于各种挡水、蓄水建筑以及土木工程施工中,无法避免渗流发生。但是随着研究手段、工艺的不断进步,对渗流研究程度不断深入,已能够对不同工程环境下渗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相应采取合适的措施控制渗流,虽然无法避免也掌控之,也能将渗流控制在工程安全的范围之内。关 键 字:渗流 防渗 渗流原理渗流和渗透控制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投资。许多水工建筑物的失事都与渗流有关,例如 1964 年鲍德温山(Bal

2、dwin Hills)坝由于铺盖与基础接触面产生渗透破坏而失事,1976 年堤堂(Teton)坝由于右岸一个窄断层发生渗透破坏,不到 6h 就发生了跨坝事故。1 渗流概述水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称为渗流。水在土中的存在状态有,气态水、附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其中重力水是渗流理论研究的对象 1。在水利工程中,常见到的渗流类型主要有四个方面:通过挡水建筑物的渗流。目前已经建成的水工建筑物和许多挡水建筑物,如大坝、围堰等,广泛采用有一定透水性的材料(如土、堆石)筑成,因此水可以通过建筑物中的孔隙流动, 形成了渗流。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渗流。若挡水建筑物的地基是透水的,如土砂砾石、岩石地基等,都

3、会不同程度的产生渗水。集水建筑物的渗流。在土壤改造及建筑物施工中,为了降低地下水位,常常采用集水井或集水廊道,集中地下水,并将其排走,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创造施工条件。水库及河渠的渗流。水库建成后,水库水位抬高,库区周围的地下水位也相应的抬高,改变了原有地下水的运动状况,可能导致库区附近农田容易沼泽化和盐碱化,使原本不受地下水浸润的建筑物地基变为受浸润状态。这四种渗流情况中,常使用集水建筑物的渗流的原理,在施工场区开挖竖井进行集水,而后将水排到下游,将场区的地下水位尽可能的降低到施工基坑的高程以下,以创造一个合适的施工条件,使基坑的开挖与地基处理及后期的浇注能够在适合的条件下进行。

4、而其他三种的渗流情况,则要尽可能避免出现在工程当中,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将渗流压力和流量减小,防止建筑物失事,造成危害。2 渗流危害渗流会造成水量的损失,影响工程效益,严重的渗流还将引起土体内部应力状态的变化,产生渗透变形、流土和管涌等,从而改变水工建筑物或地基的稳定条件,严重时会酿成破坏事故。水利工程大坝渗流危害以坝身渗流和地基渗流两种渗流为主,堤身渗流大多是由筑堤材料不良或施工缺陷所造成, 而地基渗流则取决于河堤的地基条件 2。从危害程度上讲, 地基渗流发生的次数多, 范围广, 造成决堤的事例也比较多,因此地基渗流的防治是工程中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渗透变形是指渗透水流引起堤防的局部破坏。

5、上图反映了水工结构产生渗透变形的主要条件和成因规律,其中(a) (b)发生在堤基的松散层,渗流部位埋深较浅,易被探测,因而人们的认识比较深刻;而(c)(d)受堤基深部基岩裂隙、溶蚀、断层、强风化带等渗流通道的影响,堤基渗流位置的埋深大,检测难度高,危害更大。这类源自基岩的渗流作用对于堤防安全的危害更应引起重视。渗透变形的演变与地质条件、土粒级配、水力条件、岩土体的渗透性质和排水措施等因素有关,可分为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土四种主要形式 3。其中流土和管涌为两种基本型式。流土:在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顶穿或粗细颗粒同时浮动而流失的现象。管涌:土体中的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从骨架空隙通道

6、流失的现象。接触冲刷:渗流沿着两种渗透系数不同土层的接触面流动时,沿层面带走细颗粒的现象。接触流失:渗流垂直于渗透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相邻土层流动时,将渗透系数较小的土层中的细颗粒带入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中的现象。水工结构渗透破坏,按照堤身、堤基两部分将渗透破坏的有关规律如下:(1)堤身渗透破坏分析堤身的渗透破坏包括三种类型:渗水(散浸)造成的堤坡冲刷、漏洞和集中渗流造成的接触冲刷。堤坡冲刷。堤坡冲刷系由背水堤坡渗水所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堤坡的出逸比降大于允许比降而产生的渗透破坏,另一种是集中渗水造成对坡面的水流冲刷。造成堤坡冲刷的主要原因有:堤身断面宽度不够,堤坡偏陡;堤身透水性强或填筑层面明显

7、,导致堤身水平渗透系数偏大;新老堤身施工接头处存在薄弱结合面等。堤身漏洞。漏水洞集中水流对土体的冲刷力很强,对堤防的危害性极大。产生漏洞的主要原因有:堤身质量差,土料含砂量高,有机质多;有生物洞穴等。堤身接触冲刷。当堤身发生集中渗流且冲刷力大于土体的抗渗强度时,在集中渗流处就会产生接触冲刷破坏。接触冲刷的发展速度往往较快,对堤防的威胁很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除险加固。造成堤身集中渗流的主要原因有:穿堤建筑物与堤身间出现裂缝;堤防分段建设的结合部填筑密实度低等。(2)堤基渗透破坏分析堤基的渗透破坏一般为土力学中的流土破坏。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汛期水位的升高,背水侧堤基的渗透出逸比降增大,一旦超

8、过堤基的抗渗临界比降就会产生渗透破坏。渗透破坏首先在堤基的薄弱环节出现。对近似均质的透水堤基,渗透破坏首先发生在堤脚处。堤基管涌,尤其是近堤脚的管涌,发展速度快,容易形成管涌洞,一旦抢险不及时或措施不得当,就有溃堤灾难发生的危险。因此,对管涌堤段必须进行除险加固。此外河海大学的刘广胜等通过室内试验认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渗流对土体的作用除了力学(静力、动力)作用外,还影响土的力学性状,使土颗粒间产生移动或错位,其对土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且不可忽视 4。同时水库水位的下降也会造成大体结构的不稳定,因而在水库运用管理中应控制水库水位的下降速度以免造成滑坡险情 5。张祥等进行的边坡稳定分析成果揭示,渗

9、流对围堰下游边坡的抗滑稳定影响很大。因此,在对任何土石围堰边坡进行抗滑稳定分析时必须考虑渗流的影响 6。朱崇辉等通过研究还发现粗粒土的渗透变形坡降与颗粒级配存在联系,在某些范围内存在着有一定规律的变化,与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在不同范围内存在不同形式的相关 7。从本质上讲 , 地基内的渗流受到各种条件影响,是一种变化非常复杂的非稳定流。只有了解各种因素所发生的影响, 才能明确渗流的机制,以施行合理有效的加固工程 8。3 渗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实际土体中的渗流仅是流经土粒间的孔隙,由于土体孔隙的形状、大小及分布极为复杂,导致渗流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很不规则,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并不需要了解具体孔隙中的渗流情况

10、,可以对渗流作出如下二方面的简化。一是不考虑渗流路径的迂回曲折,只分析它的主要流向;二是不考虑土体中颗粒的影响,认为孔隙和土粒所占的空间之总和均为渗流所充满。作了这种简化后的渗流其实只是一种假想的土体渗流,称之为渗流模型 。使渗流模型在渗流特性上与真实的渗流相一致,它还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在同一过水断面,渗流模型的流量等于真实渗流的流量;在任意截面上,渗流模型的压力与真实渗流的压力相等;在相同体积内,渗流模型所受到的阻力与真实渗流所受到的阻力相等。(1)达西定律法国工程师(Darcy,H.1856)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渗流水头损失与渗流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后人称为达西定律。1856 年,法国学者达

11、西通过实验,发现在层流状态下,水在砂土中的渗透流速与试样两端的水头差成正比,而与渗径成反比,即上式是水在土中渗透的基本规律,称为渗透定律或达西定律。达西定律虽然只适用于线性阻力的层流运动,但在工程实践中,超过达西定律上下限的局部区域与整个渗流场相比较经常是不大的,且大多数自然状态土中的渗流均能基本上符合层流规律或偏离不远,故一般均可简化为符合达西定律的问题来处理。(2)渗透系数的确定2.1)单层土渗透系数的确定单层土的渗透系数是由现场或室内实验确定的。工程设计中土的渗透系数作为基本资料由地勘专业提供。单层土假定为各向同性土,则土中任意一点、任意方向的渗透系数相等,即 Kx=Ky=Kz。2.2)

12、各向已性土渗透系数的确定实际工程中的土层一般都具有各向异性,如冲积土层、碾压土层等。由于层次的存在,土层的水平向渗透系数长大于垂直向渗透系数。对各种异性土(包括任意倾斜方向的不同渗透性) ,可把渗透区边界(包括建筑物的地下轮廓)的水平尺寸剩以因数 , 转化为各向同性均质地基,其平均渗透系数 。进行渗流计算后得各点水头后,再把水平尺寸除以 ,就恢复为原各向异性土层的图形。2.3)多层土渗透系数的确定一般天然沉积的地层常由渗透性不同且厚度不一的多层土组成,碾压式土坝也会形成多层土,同一层土具有各向同性,而组成的多层土具有各向异性。对多层土渗透系数的确定,首先假定为平面问题进行计算,分别考虑渗流平行

13、于层向和渗流垂直于层向两个方向分别进行计算。平行于层向的等效平均渗透系数 Kx 为:垂直于层向的等效平均渗透系数 Ky 为:式中:k1、k2、kn分别为各层土的渗透系数;T1、T2、Tn 分别为各层土的厚度;总厚度 T= T1+T2+Tn由以上各式可知,Kx 可近似的由最透水的一层的渗透系数和厚度控制,而 Ky 则可近似的由最不透水的土层的渗透系数和厚度控制。所以,多层土的平行层向的渗透系数 Kx 总是大于垂直层向的渗透系数 Ky。3)渗透系数的应用3.1)判别土的渗透性和土的类别根据土体的渗透系数大小对土体渗透性分六个级别。并可依据渗透系数的大小初步判别土层类别3.2)选择防渗土料的依据依据

1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 2001)第 4.1.5 1 条的规定:均质土坝土料的渗透系数不大于 110-4cm/s,心墙和斜墙的渗透系数不大于 110-5cm/s。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第 6.2.13-4 条规定:防渗铺盖所采用不透水土料填筑的渗透系数应不小于i10-6cm/s。3.3)选择渗流量计算的依据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 98)第 8.1.2 2 条的规定:当堤身、堤基土渗透系数 K10 -3cm/s 时,应计算渗流量 9。4 防渗措施堤防防渗方法的确定取决于堤身的土质和填筑质量、堤基土体的地质特性及堤防周围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必要时应采用渗流计算进行复核。堤防

15、防渗加固的基本原则为“上堵下排” 。所谓“上堵” ,就是堵住渗流的入口,如在堤防的临水侧修建斜墙,在堤防的上游采用防渗铺盖、垂直防渗墙等;所谓“下排” ,是指在“上堵”不太奏效的情况下给渗流定的出路,使地基及堤身不至于产生较为严重的渗透破坏,如在堤防的背水侧进行贴坡排水、修导渗沟,在堤防下游修建减压井、减压沟等。4.1 堤身防渗方法4.1.1 黏土斜墙法这种方法是将临水侧堤坡挖成台阶状,然后在其上部铺填一层防渗黏性土,黏性土的铺填厚度一般不得小于 2m,且铺填时应分层压实。黏土斜墙法适用于堤身断面尺寸较小且堤身临水侧有足够滩地的场所。4.1.2 复合土工膜防渗法这种方法是将临水侧坡面的草根、石

16、子清除掉(清除深度不小于 30 cm),并喷射除草剂,然后铺设厚度不小于 10 cm 的细砂,并洒水、整平,再在坡面上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并在其上铺设一层 10 cm 厚的中细砂,最后布设堤防护坡工程。复合土工膜防渗法适用于堤身临水侧滩地狭窄或堤身附近黏土缺乏的场所。如果堤身复合土工膜接堤基垂直防渗墙,则堤身和堤基防渗效果均较好。4.1.3 垂直铺塑法这种方法是在堤顶沿堤轴线方向用开槽机开槽,再在槽中铺设复合士工膜,最后在复合土工膜两侧用黏土回填槽口。垂直铺塑法要求复合士工膜有足够的厚度和强度。如果复合土工膜的底部深入至堤基相对弱透水层中,则可兼顾堤基防渗。4.1.4 砂砾料贴坡排水法这种方法

17、是将背水侧坡面的革根、石子清除掉(清除深度不小于 30 cm),并喷射除草剂,再在背水坡面铺 20 cm 厚的粗砂,再依次铺 20 cm 厚的小石子、20 cm 厚的大石子,最后铺 30cm 厚的块石护坡。4.1.5 土工织物贴坡排水法这种方法与砂砾料贴坡排水法类似。先清除背水侧坡面的草根、石子,再在背水侧坡面上铺一层透水土工织物,然后在透水土工织物上铺设二层 50cm 厚的粗砂,最后在粗砂上铺 30cm 厚的块石护坡。砂砾料贴坡排水法及土工织物贴坡排水法适用于堤身土体沙性较重的场所。4.1.6 透水压浸平台法这种方法是在堤坡的背水侧填筑比堤身透水性大的专才料,透水压浸平台痘高出堤身渗透破坏处

18、 1 m 以上,透水压浸平台顶宽一般为 24 m,坡度为 1:31:5。采用透水压浸平台,增大了堤身断面,从而延长了堤身的渗径,达到稳定堤身的目的。透水压浸平台法一般适用于堤身渗透破坏范围较广、堤身断面单薄、背水侧堤坡较陡、外滩比较狭窄的情况。如果填筑透水压浸平台的材料透水性大,则透水压浸平台的断面可取小一些;反之,应取大一些。如果堤身较高时,则可以采用两级或多级压浸平台。填筑压浸平台之前,应清除堤坡上的草皮和杂物,清除深度一般为 20 cm,并喷射除草剂。另外,填筑压浸平台时应注意分层压实。4.1.7 劈裂灌浆法这种方法是运用堤防应力的分布规律,采用一定的灌浆压力使堤防沿轴线方向劈裂,然后灌

19、注合适的泥浆,从而形成连续的防渗帷幕,以提高堤身的防渗能力。劈裂灌浆的孔距一般为 10 m 左右,在堤段弯曲部位,孔距应适当缩小。劈裂灌浆法一般不适用于沙性较重的堤身防渗,原因在于沙性较重的堤身没有足够的弹性。4.2 堤基防渗方法4.2.1 加盖重在背水侧增加盖重的目的是为了削减背水侧出流水头,防止堤基渗流对表层土产生渗透破坏,增加背水侧土体的抗浮稳定性,此外还可减小出逸比降。对覆盖层较厚且下卧强透水层较深的堤基,可采用背水侧增加盖重的方法。另外,对于透水堤基也可采用该方法予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加盖重时,使用土料的透水性不应小于原地面土料的透水性。如果所需盖重太长,则应考虑与减压井或减压沟联

20、合使用。背水侧为城区或建筑密集区,这种方法的应用往往受到限制。另外,盖重士体的沙性不宜太重,否则极易引起盖重土体的沙漠化,从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盖重的长度和高度可根据渗流计算的结果加以确定。4.2.2 加铺盖在临水侧加铺盖的目的是为了延长渗径,减小水力坡降。当临水侧有稳定的滩地时,对于透水堤基或上覆浅层弱透水层的透水堤基可采用黏土铺盖予以处理,铺盖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 m。当临水侧表层土体的渗透系数远远小于深部地层土体的渗透系数甘寸,其铺盖的防渗效果不太明显。4.2.3 帷幕灌浆这种方法是在堤防迎水侧堤基打孔,采用压力灌浆的方式,以堵塞堤基中大的渗漏通道,减小渗透流量。这种方法一般适

21、用于透水层较浅的堤基。4.2.4 排渗井这种方法是在背水侧打孔,以便降低堤内覆盖层的承压水头,从而有效地防止管涌的发生。排渗井法一般适用于覆盖层较厚的情况,完好的排渗井可以削减大部分水头。如果定期采用潜水泵抽注水双向洗井的方式冲洗排渗井,可以延长排渗井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使用效果。4.2.5 减压沟当覆盖层较薄时可采用减压沟排渗,减压沟应深入透水层以下 1 m 的地方。为了保证减压效果,减压沟应填人透水性能较强的砂石料,颗粒分布应下粗上细。减压沟的布设形式最好为暗沟,因为明沟易受风沙和地表水的影响而发生堵塞,另外暗沟维护也比较方便。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透水层为粉细砂的堤基,采用排渗井和减压沟

22、进行堤基防渗效果较差,因为粉细砂容易使排渗井和减压沟发生淤堵。4.2.6 土工膜土工膜一般适用于透水层较薄的堤基。该方法是采用开槽机开槽,然后将土工膜置入槽中,再在两侧灌入黏土进行堤基垂直防渗。与其他垂直防渗措施相比,采用土工膜法比较经济,当然,采用土工膜进行垂直防渗受到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限制。如果堤基中存在有大量的石块或纯中粗砂情况,一般不宜采用土工膜进行垂直防渗。另外,若堤基地下水位较高、施工场地地基很软,致使施工设备不能放置或放置后带负荷工作时地基不能承受其压力,也不宜采用土工膜进行垂直防渗。4.2.7 垂直防渗墙垂直防渗墙是利用专用机具在堤基中建造槽孔,以泥浆固壁,然后在槽孔中填充相关

23、的混合物,从而形成连续的防渗体。垂直防渗墙的结构形式有以下三种:(1)悬挂式防渗墙。由于悬挂式防渗墙的底部仍位于相对强透水层中,因此对堤基防渗效果不明显。黄河干流的一些堤段,堤基土层结构比较单一,主要由透水性较强的沙性土组成,局部夹有黏性土层透镜体,上部黏性土覆盖层厚度较小,沙性土下无相对弱透水层,防渗墙只能位于透水性较强的沙性土中。若悬挂式防渗墙布设在堤身,则可有效解决堤身裂缝、洞穴、土质杂乱、密实度不够等问题。(2)半封闭式防渗墙。半封闭式防渗墙穿过相对强透水层,进入相澍弱透水层,而相对弱透水层下面还有相对强透水层。一般而言,这种方法对于解决堤基渗透稳定性效果较为明显。其防渗效果主要与相对

24、弱透水层的厚度及连续性、相对强透水层的厚度、相对强透水层及相对弱透水层各自的渗透系数、江河泓切割情况等因素有关。由于半封闭式防渗墙没有隔断墙内外地下水的通道,因此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几乎没有影响。(3)全封闭式防渗墙。全封闭式防渗墙穿过相对强透水层,其底部也进入相对弱透水层中,而相对弱透水层以下无相对强透水层。对于全封闭式防渗墙,其底部一般深入到透水性较弱的基岩或深厚的黏土层中。相对强透水层较厚时,其施工成本较高,而且施工难度也大。由于全封闭式防渗墙截断了地下水的渗径,因此该方法的防渗效果非常显著,但正因为全封闭式防渗墙的这 特点,易造成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不畅,因此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负面

25、影响。5 结语渗流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于各种挡水、蓄水建筑以及土木工程施工中,无法避免渗流发生。但是随着研究手段、工艺的不断进步,对渗流研究程度不断深入,已能够对不同工程环境下渗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相应采取合适的措施控制渗流,虽然无法避免也掌控之,将渗流控制在工程安全的范围之内。当然渗透水流对于堤防安全构成重大隐患,因此,在修筑堤岸时,针对水工结构的渗透破坏必须采取安全措施:(1)修筑堤坝,尤其是修建干流大堤时,要尽可能在选址中避开堤基松散层;土料要选用密实的粘土,不用砂土及有机质丰富的土粒;(2)为减少集中渗水对堤岸冲刷造成的险情,堤身断面要足够宽,堤坡宜平缓,条件许可时,宜用水泥石块护坡

26、,新老堤身施工接头处要结合严密;(3)进行渗流计算,采取适当的防渗措施;(4)经常巡检可能发生管涌地段,及时进行除险加固,一旦管涌险情出现,要不惜代价,加以堵漏,防止溃堤灾难的发生。参考文献:1吴持恭,水力学(第四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12朱伟,山村和也.堤防地基渗透破坏机制及其治理.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9.043曾友丽,葛建,水工结构渗透破坏及渗透稳定机理研究,南通建筑专科学校,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刘广胜,赵维炳,基坑施工中渗流对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河海大学 土木学院,江苏 南京 1999.045张伟民,土坝在水库水位下降期的滑坡机理,广东省北江大堤管理局,广东三水 2004.036张祥,王瑞骏,李炎隆,土工膜心墙围堰渗流及边坡稳定分析,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 2008.087朱崇辉,王增红,刘俊民.粗粒土渗透破坏坡降与颗粒级配的关系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8朱伟,山村和也.堤防地基渗透破坏机制及其治理.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99焦建华,渗流计算,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010.12.3010陆付民,李建林,堤防防渗加固方法研究,三峡大学土木水龟学院,湖北宜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