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承瑶族文化 创办特色教育巴马县东山乡中心小学东山乡中心小学位于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县东北部山区东山乡,地处红水河北岸,毗邻大化县北景乡和东兰县三石镇。学校占地面积 6996 平方米,目前建筑面积 5500 余平方米。有 15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912 人,其中瑶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96.6%,教职工 31 人。整个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正值积极钻研、勇于探索时期,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提供了雄厚的人才资源。多年来,学校遵照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的指示精神,结合当地瑶族独特的文化资源,学校实施瑶族文化进校园计划,以“传承瑶族文化,创办特色教育。 ”为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大力挖掘和弘
2、扬瑶族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一、了解瑶族文化,激发学生兴趣。瑶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关于瑶族来源问题,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 ”或“五溪蛮”,原居住地在长沙、武陵两郡,即今之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瑶族先民古称“尤人” , “尤”是其自称,也是今瑶族的自称。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瑶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缔造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早在秦汉时期,荆蛮中的一支瑶族先民,就活动在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平原地区。但因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推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瑶族人民为了生存,被迫不断向南迁移,由
3、平原,越丘陵,入溪谷,进山区,辗转流离,最后只得在荒山野岭中寻找落足之地,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在长期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披荆斩棘,垦地造田,栽种树木和土特产品,为开发祖国南部山区做出重要贡献。东山乡是红水河边上一个瑶族同胞集居地,全乡 13000 多人口中有 98%的人口为瑶族。这里有三个瑶族支系,一个支系是布努瑶,另一个支系是土瑶,还有一个支系是安定瑶。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如五彩斑斓的刺绣,著名的射弩、铜鼓舞和民间流传的歌谣等等。这些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独放异彩。学校把瑶族文
4、化融入校园文化当中,通过视频、板报、活动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瑶族文化,让学生了解瑶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乡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开设地方课程,优化教学结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和主体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标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课程结构调整,就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东山乡是瑶族聚居地,结合本地瑶族文化特色和基于培养学
5、生热爱中华书法文化,因此学校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展示本校的办学特色,成功开办了一个“瑶族文化会聚班”和一个“书法班”。“瑶族文化传承班”开设地方瑶族文化课程,主要是在音乐、美术、体育三个科目上下功夫。音乐课在保证乐理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力求让学生掌握本地瑶族舞蹈、铜鼓敲打、木叶吹奏演奏等技艺;美术课了解和掌握雕刻、刺绣等工艺;体育课在保证教育部门课程项目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加射弩、打陀螺、打鸡毛毽等瑶族传统民间娱乐性地方课程。三、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瑶族精神。巴马县党委、政府领导对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十分重视,每年都举办瑶族“著祝节”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布努瑶的“著祝节” ,这天,每个寨子都会举行
6、蔡祖仪式,全寨的男女老少都会欢聚一堂,打铜鼓,唱瑶歌,跳起瑶族独有的猴舞和陀盘舞。学校抓住这一民族特色,将当地瑶族特色文化“请” 进了校园。在东山乡中心小学校园内,凡进校的孩子都要学习地方瑶族歌舞和传统技艺,在当地少数民族节日或是学校的重大节日,都要有瑶族本土的舞蹈文艺节目表演。事实证明,学校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又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双重效应。四、理念引领行动,特色树立品牌。俗话说“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 ”东山乡中心小学围绕巴马县分管教育的黄雷副县长提出的“一校一特色。 ”的办学新思路和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教育新理念和本地瑶族文化特
7、色,放眼学校长远发展的未来,开创性地开展特色教育。自从学校开办特色教育以来,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巴马县电视台、河池市电视台、广西电视台以及中央电视台相继报道学校的特色教育办学成果。2012 年“六一”儿童节,学校开展了大型的“东山乡中心小学瑶族文化游乐体验活动” ,举办了一场“六一儿童节瑶族文化汇演”活动,活动现场吸引了各级新闻媒体,自治县县长和民族、文化、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亲临指导。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活动视频在各级电视台播出,活动图片在网络上盛传。2012 年中国“祝著节” , “瑶族文化传承班”的学生又登台展演,以优美的歌舞和民族技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目前,自治区文联 “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将落户东山乡中心小学,挂牌成立“巴马瑶族文化传承学校”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特色教育的发展,树立自身品牌。瑶族族文化进校园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未来的机遇挑战,我们认定了目标,风雨无阻。有党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体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东山乡中心小学2012 年 10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