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稀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学生姓名: 李小明 学生学号: 200610302218 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2006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曾兴 助硕 二一年六月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I摘 要稀土资源一直作为工业现代化的催化剂,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稀土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然而稀土的出口现状却不容乐观,出口管理不完善,出口数量偏高,出口价格偏低,出口地理方向过于集中等等,都成为了稀土出口发展的绊脚石。研究我国稀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对于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出口价格、出口依存度、出口地理方向等方面对中国稀土出口现状
2、进行分析,找出中国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力图对中国稀土出口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促进中国稀土出口健康稳定地发展。关键词 稀土,出口,现状,对策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IIABSTRACTThe rare earth resource, a catalyst for the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has a vital strategic position. The rare earth of china has occupied the first place in the world, but the present cond
3、ition of export is not optimistic.The management is not perfect.The quantity of export is high, but the price rules is low. All of these phenomena above have become the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s export. Researching the actuali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are earth export of our c
4、ountry has significant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Chinese rare earth professions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analyse Chinese rare earth export though the quantity of Chinese rare earth, export prices, export debt dependency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and so on. Finding out the problem and the
5、 reasons in all aspects, and then we figure out feasible countermeasure, providing valuable guidance to promote the exports of Chinese rare earth so that it can develop healthily and steadily.Keywords rare earth,export,present ,countermeasures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目 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一、中国稀土出口研究的理论基础 2(一)
6、比较优势理论 2(二)战略性贸易理论 2(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二、中国稀土出口现状 4(一)全球稀土资源分布情况 41、稀土的基本概念 42、全球稀土资源分布情况 43、中国稀土资源的情况 5(二)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和出口额 5(三)中国稀土的出口依存度 6(四)中国稀土出口地理方向 6(五)稀土出口的国际市场环境分析 81、经济环境 82、政治、法律环境 83、文化环境与商业习惯 84、自然环境 8三、中国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 9(一)中国稀土开发方式的粗放 9(二)中国稀土的出口依存度过高 9(三)中国稀土出口地理方向相对集中 9(四)中国稀土出口价格过低 9四、
7、中国稀土出口存在问题的原因 11(一)中国稀土行业科技水平偏低 11(二)中国稀土出口缺乏科学管理 11(三)中国稀土出口缺乏行业协会的监督和支持 12(四)中国稀土出口没有有效的谈判机制和话语权 12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五、中国稀土出口的对策 13(一)加强稀土出口管理 131.调整和优化中国稀土行业结构 132.合理控制中国稀土出口配额 133.出台稀土行业长期发展规划 14(二)提高稀土行业技术科研水平 14(三)调整稀土出口的地理方向 15(四)加强稀土行业协会的支持 15(五)建立有效的稀土出口定价模式 151.以企业联合的方式整合行业结构 152.行业制定出口价格协商机制
8、 163.推进稀土出口谈判机制的建设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1绪 论我国稀土产业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加工和市场应用的工业体系。目前,中国稀土占据着几个世界第一:储量世界第一, 生产规模世界第一, 出口量世界第一。中国稀土产量的60%用于出口, 占国际贸易63%以上, 而且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中国如何从目前的稀土生产、消费大国向稀土强国转变,是国内稀土学者所共同期待的,所以中国稀土存在的许多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国稀土的出口状况,虽然有所改善,却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稀土出口的一
9、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炼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对中国稀土的出口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使中国稀土行业能够更加科学地发展。21、中国稀土出口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国稀土出口的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以下四方面的贸易理论为中国稀土的出口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 ,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
10、劣势”的产品。因为稀土属于中国的优势矿资源,所以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确定了稀土出口的必要性。(2)战略性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最早提出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该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之上,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对战略性产业的扶持,创造、培育贸易优势,达到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目的。稀土也是属于一类战略性矿资源,在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政府就应当对稀土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创造和培育稀土的贸易优势。(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雷 蒙 德 弗 农 (Raymond Vernon)1966 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
11、提出的。费农认为: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的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以稀土为例,目前的中国稀土产业还属于开发阶段,竞争地位优势明显不足,这就成为了目前中国稀土出口的一些基本状况存在的理论解释。(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又称“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 , “钻 石 理 论 ”。其由哈 佛商 学 院 教授 迈 克 尔 波 特 (Micha
12、el E. Porter)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中提出,属于国 际 贸 易 理 论 之一。3钻石理论认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四项环境因素尤其重要,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在这四项关键因素之外,还有政府和机会两项辅助性因素,这六项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钻石体系。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准则,说明了影响中国稀土贸易有许多因素,从钻石体系中的六项关键因素为起点,能找出稀土产业存在的不足和应该改进的措施。442、中国稀土出口现状中国稀土的
13、出口现状是进行中国稀土出口研究的重点,可以从中国稀土出口的现状中看出中国稀土出口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全球稀土资源分布情况1.稀土的基本概念稀土金属(rare earth metals)又称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B 族中钪、钇、镧系 17 种元素的总称,常用 R 或 RE 表示,包括钪(Sc)、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其中稀土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轻稀土(又称铈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重 稀 土 (又称钇组
14、):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稀土有工业“ 维生素” 之称, 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 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稀土金属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应用稀土可生产荧光材料、稀土金属氢化物电池材料、电光源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 致 冷 材 料 、磁光存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等。 2.全球稀土资源分布情况目前世界已探明稀土储量为1亿吨(REO) 1,主要稀土储藏国有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其分
15、布图如下:图2.1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图1 REO 指稀十会属氰化物含量。美国和世界稀十矿主要足氟碳铈矿和独居石。氟碳铈矿主要产于中国和美国,占世界稀土资源的人部分,独居杠(产十澳人利哑、巴西、中国、印度、马术西哑、南非、斯里兰卡、泰国和荚因)的储量次之。其余的稀十资源主要是磷钇矿、离了吸附型稀十矿、铈铌钙钛矿、磷矿石、磷灰石、异性矿,作为副产品的独居石、磷钙钍矿和提铀废液。5中 国 , 52%俄 罗 斯 , 19%美 国 , 13%澳 大 利 亚 , 5%印 度 , 1%其 他 , 10%中 国俄 罗 斯美 国澳 大 利 亚印 度其 他(数据来源:2004年中国稀土学会年鉴第346页)3.中国
16、稀土资源的情况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是世界第一稀土资源大国。中国稀土工业储量为5200万吨,远景储量为2.1亿吨,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南北两大块:北方以白云鄂博特大型铁-稀土多金属共生矿为主,是轻稀土资源,工业储量为4350万吨,约占我国稀土工业储量的8O。南方以离子型中重稀土稀土矿为主,是中国特有的新型稀土矿。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于20世纪5O年代,5O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内蒙古白云鄂博铁一稀土多金属矿床;60年代中期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离子型矿床;70年代发现山东微山稀土矿床,80年代发现四川凉山大型稀土矿床。目前中国具有开采价值的稀土资源遍及东南西北,有内蒙古、
17、四川、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山东等20个省、自治区。稀土的开采以稀土资源储量为依据,中国稀土工业经过40余年的努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88年,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达到2.964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到2008年,中国全年稀土矿产品产量已达到了12.45万吨,近几年的稀土矿产品年度产量如下表:表2.1 2004年-2008年中国稀土产量(数据来源: 稀土信息2005年-2008年第3期,2009年第4期)从表中可得,稀土产量逐年增加,如果按这个速度增长,中国稀土的第一大国的位置在若干年之后将会不复存在。(二)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这是用货币金额表
18、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稀土出口量和出口额,这里主要指稀土每年统计的出口贸易数量(以重量年 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产量(吨) 98310 118709 132506 120800 1245006REO 计)和出口金额(以货币美元计) ,以 2004 年至 2008 年为例:表 2.2 2004 年-2008 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及出口额(数据来源: 稀土信息2005年-2008年第3期,2009年第4期)从表中可以看出稀土的出口量从 04 年至 06 年是一个增长的过程,而 07 年和 08 年稀土出口量大幅下降。稀土的出口
19、额基本上是属于一个上涨过程。从表中得知,稀土的出口量和出口额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三)中国稀土的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在李晓红的从无缝钢管生产格局和出口依存度现状分析我国淘汰落后无缝钢管装备的必要性 2中讲到:“全国无缝钢管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即出口依存度” 。所以引用其上,可以得出中国稀土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即中国稀土的出口依存度。通过表 2.1 和表 2.2 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稀土出口的依存度如下:表 2.3 2004 年-2008 年中国稀土出口依存度图 2.2 近年来中国稀土出口依存度曲线图0.00%20.00%
20、40.00%60.00%80.00%100.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出 口 依 存 度 变 化 图2 邓家姝,卢标,邓家恂.解读中国稀土J.中国金属通报.2009,(1):36-39年 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出口量(万吨) 5.33 5.53 5.74 4.90 4.17出口额(亿美元) 4.95 5.52 7.81 11.79 9.60年 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出口依存度 54.22% 46.58% 43.32% 40.56% 33.49%7出口依存度的过高,证明了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很不成熟,出口依存度
21、的过高代表了中国稀土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国际市场对稀土商品的认可程度过高,而实际上中国稀土贸易占世界稀土贸易的 70%以上,稀土的出口依存度过高只能说明中国缺乏稀土资源的储量保护措施。(四)中国稀土出口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 国 对 外 贸 易 额 的 地 区 分 布 和 国 别 分 布 的 状 况 , 即指 该 国 的 出 口 商 品 流 向 和 进 口 商 品 来 自 哪 些 国 家 ( 地 区 ) 。 中国稀土出口地理方向则是指稀土出口的主要流向国家(地区) 。资料表明,中国稀土出口的主要国家就是日本、美国和法国。2004 年至 2008 年,每年出口到这三国
22、的稀土数量如下图所示:图 2.3 近年来日本、美国、法国进口中国稀土数量04000800012000160002000024000280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吨日 本美 国法 国(资料来源: 稀土信息2005年-2008年第3期,2009年第4期)以 2004 年为例,从表 2.2 和图 2.3 中数据可以得出,出口到日本、美国、法国的稀土量与稀土出口总量对比如下:图 2.4 2004 年中国稀土出口分布图2004年日 本 , 43%美 国 , 32%法 国 , 19%其 他 , 6%日 本美 国法 国其 他8通过表 2.2 与图 2.3 中数据对比,可以得出
23、出口到日本、美国和法国三国的出口量占每年中国稀土总出口量的占有比,如下表:表 2.4 近年来日本、美国、法国进口中国稀土比例(五)稀土出口的国际市场环境分析市场环境是指影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系列外部因素。稀土的国际市场环境则是影响到稀土生产和出口的一系列外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指稀土出口流向的主要国家的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文化以及自然环境。以稀土出口流向的主要国家:日本、美国为例,进行稀土国际市场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这两国的经济都十分发达,其两国的贸易总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第一,在世界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两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它们是世界工业品和资本的主要输出国,在国际
24、贸易中主要进口大量的土特产品、燃料及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均为债权国。所以,稀土的大量进口是满足于它们“资本密集型”特征的。尽管近几年的金融风暴首先影响到这两个国家,但是在稀土这一特定资源的性能支配下,稀土的进口仍然是两国所必须的。2.政治、法律环境美国属于宪政联邦共和制,而日本属于君 主 立 宪 国,美国和日本政治体制都是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两国的政治格局体现了稀土政策的较为不平稳性,因为政党之间的执政更替,将会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产生极大地影响,从而对稀土贸易产生未知的不稳定性。然而两国的法律制度是非常完善的,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稀土出口到这些
25、国家,不会产生太大的有关法律层面的纠纷。3.文化环境与商业习惯美日两国的消费观念都以提前消费为主导,特别是美国这一最大进口国的地位就是其国民的消费带动起来的。而其中美日两国大众对高科技水平产品有着浓厚兴趣,而稀土是高兴科技技术的催化剂,特别是在电子元件的生产上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从而可以看出美日对稀土的依赖程度是很高的。4.自然环境年 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占有比 93.70% 84.18% 75.13% 79.27% 67.15%9这里的自然环境分析,一方面是从两国的稀土储藏和产量来进行分析。日本没有稀土的自然储量,而美国虽然有稀土储量,但是其产量很低,所以两
26、国的稀土应用都是依靠进口。另一方面是从美日两国同中国的贸易交通路线进行研究。日本是中国的邻国,在同中国的稀土贸易中,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可以在稀土贸易中节省出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运输成本;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指海上贸易,目前全球海上交通发达,所以对于在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中国来讲,稀土贸易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93、中国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中国稀土现状的分析,可以找出中国稀土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研究的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中国稀土开发方式的粗放中国稀土的开发方式包括稀土的开采和分离,中国稀土的开采模式,主要是矿洞开采,一些大型矿洞在大矿业的支持下,都能达到机械化开采
27、,而许多零散的稀土小矿洞,由于大企业不愿意投资,所以都是由小型企业乃至私人老板进行开采,这样就使得开采方式几乎都是由人工进行开采。而稀土的分离,也同样存在着技术层面的问题,稀土分离技术的不成熟,使稀土的分离不能达到标准,不能提炼出高质量的稀土产品。稀土的开采和分离的粗放,导致了稀土的开发存在着两大严重的问题,一是浪费,二是污染。任意一类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都与其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稀土也不例外。稀土的开发状况直接制约着稀土的出口,而稀土的出口也反作用于稀土的开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稀土的行业发展。(二)中国稀土的出口依存度过高从稀土出口依存度中可以看到,2004 年的稀土出口依存度为 54
28、.22%,可以看出每年的稀土出口依存度都在逐步降低,这一方面是跟近几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稀土政策的不断改革,比如稀土出口管理配额的实施。尽管如此,稀土出口的依存度仍然较高,据有关材料证明,在 1999 年以前,稀土出口配额未实施的时间里,稀土出口依存度更高。(三)中国稀土出口地理方向相对集中从图中可以看出,日、美、法三国的稀土出口占有比从 04 年到 07 年都在75%以上。虽然 08 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其占有比有所下降,但是其占有比值大的状况不会轻易改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知道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特别是与美日的贸易与日俱增。特别是在稀土出口的问题上,由
29、于出口集中化程度过高,稀土出口贸易将严重被这些国家所制约,其贸易风险程度将会大大增加。(四)中国稀土出口价格过低通过整理表 2.1 和表 2.2 中的数据,可以得出近年来的稀土出口综合平均价格如下图所示:10表 3.1 近年来中国稀土出口平均价格这样计算下来,可以得出,稀土的出口价格从 2004 年的 9.287 美元/千克升到了 2008 年的 23.022 美元/千克。这是一个增长的过程,这样的现象直接证明了目前的稀土价格过低,没有达到与其真正价值相匹配的价格,所以出口价格还会不断上涨。可以说稀土价格在不断上涨是令人满意的,可目前的价格仍然是悲观的。以铁矿石为例,目前,中国多数钢厂 201
30、0 年 4 至 6 月的进口铁矿石价格在 105至 110 美元每吨之间,铁矿石的年总消费量约为 7 亿吨,而 2008 年的稀土价格23022 美元每吨,中国稀土出口量 4.17 万吨。通过对比,7 亿/4.17 万=16786.571 是远大于 23022/110=209.291 的,这样的对比说明了,稀土的出口价格还远远没有达到其价值。稀土出口价格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外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由于买方集团的过于集中,联合对稀土价格进行了打压;另一方面则是稀土出口的混乱竞争,导致稀土出口的定价没有进行统筹的规划与安排。年 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平均价(单
31、位:美元/吨)9287 9982 13606 24061 23022114、中国稀土出口存在问题的原因中国稀土出口以上四个主要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因为中国稀土行业内本身就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可以找到中国稀土出口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中国稀土行业科技水平偏低稀土属于资源性矿产品,开采和分离技术成为了稀土行业科技水平评判的对象。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中国稀土开发的粗放,即在开采和分离加工层面都有科技水平偏低的缺点。首先,稀土开采,除了一些大型的稀土开采矿业以外,大部分小型稀土矿业,即所谓的“煤老板”式的开采,主要还是依靠民工的原始的挖掘和来回人工背矿。由此可见其开采方式上的“零科技
32、水平” 。其次,稀土生产装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普遍实行计算机全线封闭监控,使得生产效益、产品合格率和回收率都比我国高出35个百分点。最后,稀土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稀土消费量98%99均用于传统产业,用于高新技术仅占1一2。近年来发展到7一8 远低于日本35的先进水平。(二)中国稀土出口缺乏科学管理“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然而,当发达国家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而加以保护和大量储存的同时,中国却对其进行“大甩卖” ,导致欧美每年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进行囤积,一旦资源短缺,它们就抛出库存以压低价格。为扭转这一令人
33、痛心的局面,2009 年 4 月,国土资源部下达了新的稀土矿开采控制指标,并实行限制出口和加收出口税和费用。可是,在 2008年 12 月商务部发布的2009 年稀土出口企业名单上,入册的企业只 20 家,而在此之前,我国稀土出口企业竟有 200 家之多。我国稀土出口管理体制不完善,调控不力。目前中国实施稀土出口非关税措施的主要方式是出口配额。出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或根据政府间贸易协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出口实行数量限制。国家从1999年起采用稀土出口配额措施,但出口配额下达不及时,使稀土产品;滞留在工厂和港口。外商趁机削减合同迫使稀土产品降价;一些企业有订单没配额许可证
34、,而有些不直接生产稀土产品的企业和贸易公司却在大肆倒12卖配额许可证,企业受损严重。(三)中国稀土出口缺乏行业协会的监督和支持目前主要的稀土行业协会有:赣州市稀土行业协会、江西省稀土行业协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协会、江西省稀土学会、上海市稀土学会、四川省稀土行业协会、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南京稀土应用研究会、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尽管中国各地的稀土行业协会已经纷纷成立,然而各行业协会只限于门面摆设,仅仅只是为稀土各企业提供单
35、纯的稀土各种信息,并没有真正地实行行业的监督和实际帮助作用。(四)中国稀土出口没有有效的谈判机制和话语权出口谈判是出口贸易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稀土出口谈判直接关系着稀土出口的定价模式。而从目前来看,中国稀土出口根本没有有效的谈判机制使中国掌握稀土定价的话语权。以铁矿石贸易定价模式 3为例,现行的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始于1981年。一般每年的交易从4月1日开始,到来年的3月31日止,作为一个财务年度。在前一年的第四季度里,各主要钢铁生产国的代表企业,如日本的新日铁、韩国的浦项制铁、中国的宝钢、欧洲的阿塞洛米塔尔等与世界铁矿石三大主要供应商 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CVRD)、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BH
36、P Billiton)以及力拓集团(RioTinto)进行年度铁矿石贸易谈判,以确定当年的年度交易价格。每年的铁矿石谈判的进行都让人感觉触目惊心,但是可以看出铁矿石的谈判机制都是垄断铁矿石出口的卖方集体掌握铁矿石价格的一种手段。从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稀土出口谈判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出口秩序混乱,卖方没有联合起来与买方进行谈判,而是各自为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造成很少的一部分稀土出口企业能从中获利,而大部分的稀土出口企业只能在这样的稀土谈判机制中造成巨大亏损,使稀土价格的话语权流落到买方利益集团手中,却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3 张帆.论国际铁矿石定价模式及我国的谈判地位J.对外经贸
37、实务.2009, (10):90-9213135、中国稀土出口的对策通过对中国稀土出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找到了稀土出口问题的关键点,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对于解决各个出口问题的对策。(一)加强稀土出口管理目前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远远未达到公平竞争的规范市场,这必须要由具有权威性的行业主管部门出面组织采取措施,有目的的导向,及早解决问题。1.调整和优化中国稀土行业结构 稀土目前的行业是一种混乱的、初始的行业结构状态,我国稀土矿产存在着严重的生产过量和出口过多与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从整个稀土资源统一调配的角度,加以统筹考虑,妥善安排生产和出口,妥善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我国的稀土问题并不是个简单的禁
38、止出口的问题,而是将稀土的生产与出口限制在一定规模,既要出口,又要限产保价,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问题。这其中,既有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又有生产与出口管理方面的问题、投资与税收政策方面的问题。要调整和优化中国稀土行业结构,就应当借鉴国际铁矿石巨头的发展模式,将稀土行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对稀土产业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在规范行业运作的同时,逐步建成20家左右的骨干企业集团。要以规划和政策为依据,以持续、健康的发展行业经济规模为基础, 制定出稀土行业门槛标准, 以推进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 推动企业发展品牌建设和集团化建设。二是全面积地清理不合格的私人企业,特别是许多的
39、地方“煤老板”的严重滥采乱伐状况,由国家控股,建立各地稀土国有企业,并逐步收购和并购那些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稀土企业,进而达到能与稀土这种战略资源相匹配的行业结构状态-国家垄断。2.合理控制中国稀土出口配额从出口依存度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稀土出口的依存度是偏高的,所以控制稀土出口依存度是必要的,而控制稀土的出口依存度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便是合理地控制稀土出口配额。限制稀土等战略资源出口是我国不可剥夺的权力。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明确指出:“每个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主权。为了保卫这些资源,每个国家都有权采取适合于自己情况的手段,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包
40、括有权实行国有化或把所有权转14移给自己的国民,这种权利是国家充分的永久主权的种表现。任何一国都不应遭受经济、政治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胁迫,以致不能自由地和充分地行使这一不容剥夺的权利。 ” 所以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政策措施的实施是有理可据,有法可依的,任何国家或利益团体都不能强加施压给中国稀土出口的配额管理。必须要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推进稀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出台,配合商务部完善出口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稀土产品出口税号,严格稀土出口企业资质认定,完善稀土出口配额分配办法,防止资源流失。只有严格地控制稀土出口配额,才使稀土能有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空间,才能使中国稀土定价权牢牢掌握
41、在我们手中。3.出台稀土行业长期发展规划稀土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只有国家指定相关规划才能科学地控制稀土行业的长期发展。而稀土行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就一定要做到稀土开采控制、稀土矿企标准、稀土出口控制、稀土产业整合等等一些列的政策措施的出台。稀土属于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优势矿产资源储备的目的,是保护优势矿产资源、调节市场。尽管自2007年起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为了加强宏观调控和改善行业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2007年起,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这是国家对稀土生产实行总量控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稀土办公室也于2006年11月30日在包钢宾馆组织召开了2007年稀土生产
42、计划工作会议,对指令性计划草案进行了说明,并给有关地方和稀土行业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稀土行业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国家必须出台一个稀土行业长期的发展规划,并且要大力地宣传和落实发展规划在各个时期的措施和任务。不能只单单依靠政府-稀土企业这一简单的模式,而要通过社会公众的力量,在整个社会中树立一种稀土观念。这种稀土观念必须通过新闻、网络、教育、精神文明宣传等各种手段来进行稀土知识普及。(二)提高稀土行业技术科研水平稀土资源应用广泛,目前每 6 项新发明,就有 1 项需要稀土资源。稀土资源的质量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假设一下,如果中国的稀土质量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那么稀土进口国会更多地选
43、择高质量的稀土,从而使中国稀土价格的地位能有一定的提升。我们应当积极更新生产设备,能自主研发的要靠自主研发,不能自主研发的要努力从国外进口。要努力提高稀土产品质量,减少稀土的浪费,为进口国提供多个高质量稀土品种,从而增加稀土的价值量,进而提高稀土出口价格。最后,要努力增设稀土科研机构以及增加稀土科研资金,提高稀土研究人员待15遇,积极发展稀土工作者到国外参观学习,推动与国际现代化接轨。(3)调整稀土出口的地理方向我们从稀土出口的集中化调查可以看到,稀土出口的大部分都集中在日、美、法三个国家里,与其说中国是世界稀土垄断出口国家,倒不如讲日本、美国这些国家对稀土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中国稀土产业必须
44、要认识到这样一种不利的状况,必须要重新审视我国稀土的出口方向,并且加以调配。首先,我们已经知道稀土资源应用广泛,许多行业都需要这种工业“维生素” ,所以应当从行业的角度进行探索,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优势行业的稀土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然后针对这些行业所对应的国家进行稀土出口方向的重新审视。其次是对应已经重新审视出的国际市场状况进行稀土出口方向的调配,调配后的稀土出口状况必须是在世界性范围内的供需平衡条件下,控制稀土出口过于集中的现象。只有这样,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他人所控制。(四)加强稀土行业协会的支持要积极推进全国稀土行业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在稀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45、推进行业自律,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促进行业间的交流。 。中国的各稀土行业协会,应当积极配合各地稀土行业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将政府的政策、思想转达给协会内各稀土行业。另外,稀土协会内部各企业之间应当积极沟通,互相帮助,控制稀土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共同抵御稀土出口价格下调的危机。最后,全国各省市之间的稀土协会也应当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使稀土行业能有更为健康的发展未来。(5)建立有效的稀土出口定价模式稀土出口价格永远是国内外所关注的问题,稀土出口价格过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如何调整稀土的出口价格是改善稀土出口状况的重中之重。本人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必须要建立
46、中国稀土自己的出口定价模式。建立定价模式就要做到以下三方面:1.以企业联合的方式整合行业结构稀土企业除了政府宏观调控达到稀土产业的集团化整合之外,稀土厂矿企业自己应当积极加强联合,实行企业股分制。外引内联,实现集团化、公司化,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发展。利用集团或公司的人才,设备、工艺、技术、管理、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带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产品优势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16另外,国内稀土强地,如国内两大稀土产地的地方政府,内蒙古的包头市与江西的赣州市应当在全国范围内牵头,对当地稀土企业的部分产
47、品进行了积极收储,建立稀土贸易联合公司,统一经营稀土产品的销售与进出口贸易。如同铁矿石巨头一样,中国稀土企业的集团化联合,必然会使中国稀土在国际上的地位能有一个非常的提升,在出口定价上也会占据非常大的优势。2.行业制定出口价格协商机制稀土企业之间的混乱价格竞争状况是出口定价权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各个稀土矿产企业不应当只顾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而应当看到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当前我国稀土出口秩序相对混乱,同是稀土矿产企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有出口资质和没有出口资质的,存在不同的利益选择,从而大大削弱了中国在稀土定价中的话语权。这种出口秩序的混乱表现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以及没有出口资质的违规出口。从而,借鉴铁矿石的定价模式,使建立中国稀土卖家联盟,即制定稀土出口价格协商机制是解决稀土定价权的一个重要的、必要的举措。3.推进稀土出口谈判机制的建设通过借鉴铁矿石的定价模式,可以粗略地判定中国稀土出口谈判机制为:必须要以卖方联盟的机制建立为基准,以卖方联盟派出代表,与稀土进口方进行谈判,统一制定出一段时间内的稀土的出口价格。稀土出口谈判机制的建设主要在于稀土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互相协作,其次是国家以及各地稀土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只有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谈判机制的建设。目前稀土出口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