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望岳【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 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3.品析诗歌语言的精妙,感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4.背诵并默写。【重点难点】1.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2.品析诗歌语 言的精妙,感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知识链接】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 石壕 吏 潼关吏 ,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 150 0 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称为“诗圣” 。【导学流程】 问题记录 一、 基础感知1.朗读诗 歌,要求:(1)出声朗读:
2、读准字音。标拼音及解释词语: 岱宗( )_ 造化_阴阳_ 昏晓_决眦( )_(2)品读:校准节奏,悟出重音,读出声调,定准基调。(3)美读:读出情感。2.结合注释讲述本诗大意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 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割出了明暗,宛如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涤荡胸中沟壑,飞鸟翩翩归巢。等到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二、深入学习21. 作者向岳而望,都看到哪些景色?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景色:青山、明暗、云、归鸟。特点:高大、壮丽。2.诗歌名为望岳 ,请问作者是怎么望的?(从写景角度考虑,如近观远望 等。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3、-此两句是远看。“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此两句是近看。“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此两句是细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两句是俯望。3.作这首诗的美景中有实有虚,请问哪句实写,哪句虚写?前六句为实写,写景中抒情,后两句是虚写,衬托出作者满腔的凌云壮志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立体地勾勒出泰山的壮美。4.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钟:聚集。是说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将大自然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意,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特点。割:分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
4、天蔽日的形象。5.思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三、堂测堂练对比阅读望岳 春望 ,结合背景来比较 两首诗在情感和风写作格上的不同处。春望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 ,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 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 零落的景象, 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参考答案:1.在内容上, 望岳写于作者年轻时,当时国力正盛,盛世中的青年才俊都有着报效国家的豪迈情怀,这一点在诗歌中表露无疑。 春望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战乱时期,民不聊生,诗歌中更多地展现了人民的疾苦与忧国忧民的沉重情怀;2.写作风格不同,写作望岳时,作者正年轻,写作语言流畅轻快,风格偏于浪漫主义;春望写作时,作者年纪已大,又逢乱世,写作风格已发展成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