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_缪丽华.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887621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_缪丽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_缪丽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_缪丽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_缪丽华.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Vol.5 No.2 Jun. 200938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缪丽华 ( 中国湿地博物馆, 浙江 杭州 310012)MIAO Li-Hua( China National Wetlands Museum , Hangzhou 311300)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Ecotourism in Xixi Wetlandin Hangzhou摘 要 湿地生态旅游是基于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生的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它可以实现旅游者回 归自然、 体验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保护湿地生态环

2、境的愿望。 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文章总结了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该地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及前景, 并就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湿地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等提出建议。关键词 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与保护 西溪湿地 杭州Abstract Wetland ecotourism relies on abundant wetland tourismresources and can be in many different forms of tourism activities. Itallows tourists to realize their willing of

3、returning to nature, experiencing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 customs and protecting wetlandenvironment.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vailable information,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Xixi wetland ecotourismwere analyzed, and advantages and prospects of ecotourism werediscussed.

4、Proposals were made on model of wetland tourism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wetland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Key words Eco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Xixiwetland, HangzhouDOI: 10.3969/j.issn.1673-3290.2009.02.082009 年 6 月 第 5 卷 第 2 期39湿地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 章家恩, 2005) ,是立足于城市湿地资源、吸

5、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释放或激发其强烈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开发模式 ( 吕君等, 2006 ;王金伟等, 2008 ;赵秉栋等, 2004)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城区西部,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 10.08 km 2 。近年来,杭州市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对西溪湿地的宣传、保护和改造,使之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西溪湿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积淀和区位优势,为杭州市城市形象的优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湿地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 业 对湿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全新

6、的旅游方式,也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组成部分,其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与环境最相适宜”的旅游。杭州市委、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从初始阶段便给予较高的定位,确定了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的原则,有效避免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划滞后、环境保护意识差等问题。1.1 政府高度重视, 投入巨大,景观改造已见成效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于 2003 年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该工程由一期、二期、三期 3 大区块组成,总投资 87.6 亿元。其中,一期工程于 2003年 8 月开工,占地 3.46 km 2 ,

7、投资 21 亿元,已于 2005 年 5 月 1 日正式对外开放; 2007 年 10 月二期工程建成并对外开放,二期加强了对西溪湿地农耕生态环境保护,保留了合建港、包家埭约 2 km 2 的一级生态保护区。三期工程于 2007 年 10 月启动,投入资金 30 亿元,目前已有限开园。 2005 年2 月 1 日西溪湿地以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幽雅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1.2 生态旅游产品多样, 旅游资源挖掘充分充分挖掘旅游本底资源是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措施。在科学评估、系统整理的基础上,目前,已按照“先易后难、先实后虚和先小投入再大投入”的原则,

8、依据西溪湿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点,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生态旅游需求。秋雪庵、梅竹山庄等 8 个一期开发的景点,基本体现西溪冷、野、淡、雅的景色特点。2008 年 3 月,世界旅游组织副秘书长塔勒布瑞法等考察西溪湿地时,认为虽然西溪湿地是一个新开发的旅游项目,但他们感觉到这里的管理模式已非常先进,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进行更多的市场推广,表示愿意帮助西溪湿地加强与世界湿地组织的联系,让世界上更多的游客知道西溪湿地。1.3 文化交流、 科普教育活动频繁且具特色为深入挖掘、推介西溪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拓海内外旅游客源市场,使西溪融入“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的旅游整体形象,有关部门加

9、大西溪湿地的宣传力度,策划组织各种类型的生态旅游宣传和科普教育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文化交流活动有 2008 年 4 月举办的摄影家专业交流。该活动由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台湾中国时报社、澳门摄影学会等单位组织,邀请来自港澳台、北京和浙江本地的 80 多位优秀摄影家汇聚西溪湿地,拍摄交流,出版了大型摄影画册及在海内外举办旅游图片展。先后建成并启用了莲花滩观鸟区、周家村科普展示馆、杭州湿地植物园等多个科普教育站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已被中国科协正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举办湿地论坛、爱鸟周、西溪三堤十景评选等方式,向世人展示

10、了湿地的功能,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坐落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计划 2009 年下半年建成的中国湿地博物馆,是集宣传、教育、研究、交流、收藏等于一体的现代专业博物馆,开馆后将全面展示我国湿地资源管理与保护成就,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和传播湿地科学知识。1.4 游客数量明显增加, 生态旅游开发效果凸显资料显示, 2005 年 5 月 -2007 年4 月西溪湿地已累计接待游客 145 万人次,仅 2006 年就接待 70 多万人次。自 2008 年底电影非诚勿扰上映后,西溪湿地景区名气骤增,游客数量也成倍增长,春节黄金周期间,吸引游客达 1.13 万人次。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

11、肯定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西溪湿地管委会在协调游客与湿地自然环境间的关系时,提出不是在开发强度上做文章,而是对湿地进行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理念,通过科学论证,确定目前的游客日容量不能超过6 000 人。同时,为使原生态的区域保持自然演进形态,湿地保留了近2.7 km 2 的区域为生态封育区,不对游客开放。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Vol.5 No.2 Jun. 2009402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前景2.1 区位优势突出, 游客资源充足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交通便利,天目山路、文三路、文一路、外环公路均可直达,距杭州市中心点武林门仅 6 km 。而杭州则

12、地处东南沿海,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陆路、空中及水运交通便捷顺畅,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钱塘江、大运河“黄金水道”将杭州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区位优势明显。多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积极实施西湖综合保护、背街小巷改善等大工程大项目,并免费开放环西湖旅游景点,城市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中国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国内外来杭参观考察游览的游客逐年增多,据统计, 2008 年来杭的国外游客有 221 万人次、国内游客 4 551 万人次,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及湿地科普教育,有

13、着丰富的游客资源和广泛的受众群体。2.2 物种和植被类型多样性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们的保护意识造就了西溪湿地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植被类型。西溪湿地鸟类区系十分丰富,包括湿地鸟类、平原鸟类、山地鸟类、农田鸟类和城郊鸟类等多种类型,共有鸟类 15 目 39 科 126 种,分别占杭州鸟类目、科、种的 93.7% 、 97.5% 、67.0% 。 已鉴定的昆虫共 133 科 417 属477 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有17 种 ( 蒋科毅等, 2008) 。 鱼类 14 科 35属 45 种;两栖类 1 目 4 科 10 种;爬行类3 目 8 科 15 种;兽类 5 目 7 科

14、14 种。西溪湿地有野生维管植物 91 科204 属 254 种 ( 李紫芳等, 2007) ,其中蕨类植物 8 科 9 属 9 种,种子植物 83 科195 属 245 种;徐利平等 (2008) 报道该区水生植物 38 科 64 属 99 种。植物区系特征明显,有 l5 个分布区类型和6 个变型。自然植被可划分 5 个植被型组, 6 个植被型, 20 个群系组和 20个群系,以水生植被型和沼泽植被型的草本沼泽植被亚型为主。2.3 景观特色浓郁西溪湿地共有 4 种景观类型,即水体、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景观。QulckBird 影像图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影像图分类后产生大量斑块,总数目达到 13

15、 343 个 ( 戎良, 2007) 。其中耕地景观斑块数目为 6 153 个,斑块总数的 46.2% ,是斑块数目最多的景观类型,其次是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斑块,分别为 3 429 和 2 314 个,数目最少的是水体景观斑块,共 1 447个,仅占总数的 10.8% 。各类景观的最大斑块指数大小依次为水体、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景观,湿地内成片连通的水体形成较大的斑块,有利于湿地整体环境的重塑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此外,部分林地 ( 柿林、竹林、枣和桑林等 ) 景观也是作为农业景观而存在。部分濒临水域的荒地已新长出芦苇 Phragmites communis 、荻 Miscanthussac

16、chariflorus 、斑茅 Saccharum arundinaceum 、芒尖苔草 Carex doni1ana 、垂穗苔草 C.dimorpholepis 、双穗雀稗 Paspalum distichum等湿地原生植物,正逐步向原生态湿地景观演替,这些都进一步说明西溪湿地具有明显的湿地特征和浓郁的农业景观特色。2.4 文化积淀深厚杭州有 8 000 年文明史、 2 200 余年的建城史,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而西溪风景区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已有 1 000多年历史。清雍正西湖志载:“西溪,在西湖北山之阴,由宝石山背陆行,绕秦亭山,沿山十八里

17、,为宋时荤路,抵留下,水道由松木场进古荡,自古荡以后,并称西溪。”相传战国时荀子曾耕读于西溪,历史上曾有庙 108 座,寺院 60 多处,名泉 18 处,还有 50 多处名人别墅及诸多名人古墓 ( 蔡云超等, 2007) 。南宋高宗曾欲在此建皇城,后改址于凤凰山,但有大臣上请旨问西溪如何定夺,赵构思忖良久,口敕“西溪且留下”,此地也就有了“留下”的名称。历代文人墨客或游览赏景或雅集,为西溪留下大量优美的诗文、书画,清康熙和乾隆二帝也曾游历西溪并留下御诗数篇。作为次生湿地、农耕湿地、人文湿地,西溪湿地承载着湿地农耕文化,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脉,体现出中国湿地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2.5 地方经

18、济发达, 且具备城市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杭州位于中国东部最具经济活力的上海经济圈、苏南及环杭州湾经济圈三个经济板块交汇区,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 2008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 781亿元,财政总收入 910 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连续两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杭州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保护、开发西溪湿地, 2003 年 8 月启动、总投资近 90 亿元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以及中国湿地博物馆建设项目便是很好的例证。杭州西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人工

19、湿地的2009 年 6 月 第 5 卷 第 2 期41样板,西湖从古到今一直被高度重视,综合整治工程改善了西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风景区内水体样式更加丰富,丰富多彩的水生植物群落极好地体现了滨水景观之美 ( 孔杨勇等, 2008 ;许远等, 2004) 。杭州在西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和改造,湿地旅游开发和 管理,人文景观的发掘展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3 讨论与建议尽管湿地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湿地生态旅游的原则是明确的,即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必须促进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整

20、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但仍需明确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深化西溪模式的理论研究。湿地生态旅游的基本模式包括湿地自然生态旅游模式、湿地文化生态旅游模式、复合型生态旅游模式和人工湿地生态旅游模式 ( 张春丽等, 2007) 。部分学者在讨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时提出“西溪模式”,认为在建设过程中要抓住“规划、保护、管理、研究” 4 个环节 ( 高乙梁, 2006 ;李朝秀, 2008) ,但此“西溪模式”并未针对城市湿地生态旅游的理论体系、技术内涵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作者认为,“西溪模式”应定位为复合型生态旅游模式,即将城市湿地资源与其他资源

21、(如农业观光、湿地博物馆等)统筹考虑,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形成叠加效益和整体优势,增强湿地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西溪湿地保护主要体现在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生态旅游,山区多被交通不便、投入资金或宣传不足等因素阻滞 ( 阎伍玫等, 2009) ,而湿地自然保护区则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但是,上述不利因素目前不会成为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限制条件。有鉴于此,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的重点应该是保护,要根据城中次生湿地的特点,坚持保护第一。旅游及景观改造规划要自觉遵守和充分体现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

22、精神,强调湿地的保护和生态重建,突出西溪湿地的特色和个性,努力寻求科学保护与适度利用的平衡点,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为手段,改善水质,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和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利用市场营销手段推广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努力通过地理品牌个性,建立、加深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识别和认知 ( 卢东等,2008 ; Caprara , 2001) 。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特色和地理品牌个性体现在自然旖旎的湿地风光、深厚多样的人文积淀、质朴古老的民俗风情、江南特有的生态文化以及现代人的休闲生活方式等。目前,西溪湿地正以其独特的次生湿地特色申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申办第一届中国湿地文化节。进

23、一步发掘西溪湿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人文特色,突显其城市湿地的地理品牌地位,与西湖并联推向国内外旅游市场,将为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打造,加快“东方休闲之都”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杭州市综合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参 考 文 献蔡云超, 俞寰亭 .2007. 杭州西溪湿地保护利用之管见 ( 一 ). 技术与市场( 园林工程 ) , (2): 16-19高乙梁 .2006.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湿地科学与管理,2(1): 55-59孔杨勇, 夏宜平 .2008. 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 . 北方园艺,(2): 168-170李朝秀 . 2008. 湿地保护和利用

24、的典范 . 浙江林业, (8): 12-13李紫芳, 张放, 华桂芳 .2007. 杭州西溪湿地现有维管植物区系多样性研究 . 浙江农业科学, (6): 655-658卢东, 曹忠鹏, 周 琇 .2008. 地理品牌个性在旅游市场中的应用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4(5): 468-470 , 457吕君, 刘丽梅 .2006.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学分析及启示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6): 136-140戎良 . 2007. 杭州西溪湿地景观格局研究分析 . 杭州 : 浙江大学, 1-92王金伟, 李丹, 李勇, 等 . 2008. 生态旅游 : 概念、 历史及开发模式 .北京第二

25、外国语学院学报, (9):24-303 徐利平, 刘慧春 . 2008.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资源调查 . 浙江农业科学, (5): 555- 558许远, 杨向荣 . 2004. 湿地植物在新西湖景区的应用与建议 . 浙江林业科技, 24(5): 34-37阎伍玫, 桂拉旦, 桂清波, 等 . 2009.山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以粤西北旅游区为例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5(1): 84-86章家恩 . 2005. 生态旅游学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50-180张春丽, 刘继斌, 佟连军 . 2007. 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三江平原湿地为例 . 安徽农业科学, 35(

26、24): 7579-7581赵秉栋, 赵军凯 . 2004. 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与生态学原理 . 山西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31(4): 31-35Caprara G V. 2001. Brand Personality: How toMake the Metaphor Fit?Journal of EconomicPsychology,(22): 337-395.收稿日期 : 2009 03-09基金项目 : 浙江省科技厅科技重大项目 (No: 2008C12069) 资助。作者简介 : 缪丽华 (1966-) , 女, 江西上饶人,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湿地科学与文化展示、 城市文化传播。 E-mail: ( 注 :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