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组织与管理,第一节 心理档案 第二节 机构管理,第一节 心理档案,一、界定 是记录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状况,用以评定、预测和监控个体心理行为的管理系统。 有迹可循,二、内容,个人一般情况 个人资料 在校表现 家庭环境 心理测量情况 心理咨询与诊断情况,个人基本信息 主要社会关系 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状况 职业兴趣和就业指导 动态更新管理系统 统计及预警功能 综合管理系统,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室必备档案资料包括: 1、学生心理档案。 2、心理咨询室台帐。 3、班级心理辅导记录。 4、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5、心理咨询记录(面询)。 6、心理咨询记录(电话)。 7、高危学生情况记录
2、。 8、与家长沟通记录。 9、与教师沟通记录。 10、给学校领导的建议。 11、心理预警记录。 12、教师心理援助记录。,三、当前问题,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缺乏 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慢,危机干预性不强 大多一次性收集数据,或只是简单的心理测量,缺乏动态更新和系统性 缺乏互动性 面子工程成份居多,务实者少,四、操作原则,团体测验 工具简易 电脑操作 少而精、分类建档,五、注意事项,认真填 注意保密(心理档案不应该随个人人事档案,而应在学生毕业时封存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注意共性与个性结合 注意档案内容收集和结果解释的科学性 切忌简单测评材料堆砌和应付检查,第二节 机构管理,一、机构 校长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 专职教师 辅导人员 学生服务人员 班主任 任课教师 家长,队伍,班主任 心理辅导教师 心理辅导工作者 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员,二、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室 心理测量室 心理松弛室 心理阅览室 心理活动室 心理观察室 团体辅导室,三、工作评估,课程 工作 队伍 活动室 辅导效果 辅导资料 组织管理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