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教研室 周云祥,第七章 课 程 理 论,第一节 课 程 概 述 一、课程概念P218广义课程P219它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以及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狭义课程P219特指某一门具体的学科。,二、课程类型,(一)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从重知识或重生活经验来分类) (二)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参考P219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参考P220 (四)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参考P220 (五)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为“正规课程”和“显在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和“潜在课程
2、”,三、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有关理论,(一) 知识因素学校课程必须要以人类的认识成果,“知识”的发展状况为基本依据 (二)学生因素 现代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课程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规律 (三)社会因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着相应的学校课程,影响和制约着课程目标的性质、课程设置的类别、课程选择的内容 参考:P223有关理论,第二节 世界中小学课程改革 和我国的新课改,一、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一) 国际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总趋势,(二)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与特色:,1、主要趋势:改革方向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战略目
3、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实施策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高学生国际间竞争实力。,2、各国特色,美国 英语(相当于我国的语文)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有三部分:语法、拼写、文献, 其中文献内容最多,厚达812页,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每篇文章都配有时代背景、文章分析、阅读理解,以及相关网址。内容极为丰富。 科学(相当于我国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性、科学性强 一是注重发现假设实验求证的自学; 二是内容现代,如在生命科学工具一节中,除介绍显微镜、X光之外,大量篇幅介绍电子显微镜、计算机断层扫描(CAT)、核磁共振(NMR)、激
4、光技术应用等现代技术。 选修课多:斯诺荷密斯中学54名教师开108门课程。,英国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社会方面的发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日本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
5、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韩国,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1月16日是韩国一年一度的高考日,这一天学生们要考完4门课程。上班族给考生让路,家长在校门口烧香,学弟学妹摇旗祈福.真的好紧张! 媒体称:如临大敌,比死刑更残酷,11月15日,在韩国首尔培花女子高中考场的入口处,应考学 生的低年级校友跪送考生进入考场,祈祷他们考试顺利。,爸爸们在神庙里焚香,妈妈们在校门口祈祷,二、课程改革的国内需要,(
6、一)课程设置影响了我国学生的素质,以前,由此造成很多学生的素质问题:,(二)课程 “难、繁、偏、旧”的问题突出,难难度过大内容过深要求过高,据改革前的调查:,繁课程繁多,重复多把简单的命题人为复杂化, 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偏偏于传授知识偏于考试科目 出偏题怪题各学科缺乏联系,如:初三语文 考核的问题是: 红楼梦中: 贾母的丫环是谁? 宝玉的丫环是谁? 最有反抗精神的 丫环是谁?,旧课程内容陈旧脱离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 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原高一语文第二册课文猎户颂扬的打豹英雄与保护现代野生动物的法规相抵触,,现代科学的,方法。,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根据国务院2001年颁发的
7、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P255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精神,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出以下新要求,(一)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P255,具体目标1:课程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具体目标2: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具体目标3: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
8、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体目标4:课程实施(教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体目标5: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具体目标6: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 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视频与课堂讨论:,魏书生
9、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五一劳动奖章”等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甚至有人把他称为“穿西装的孔子”,而他却始终认为自己最名副其实的称号还是“人民教师”。他上公开课1000多次,他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学导式教学法”, 开辟了教学改革的新领域。 Q1.他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目标的哪些要求? Q2.谈谈这种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二)我国改革中的课程结构蓝图P256,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10、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三)我国新课改对教学过程的两个要求P25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四)我国新课改对命题考试的要求P258,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
11、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五)课程改革的成效,新课程改革后目标初步得到实现初步打破单一的课程结构初步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校长、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各项教育目标在学生发展中逐步改善,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课程实施分析,我国中小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 一、课程计划P242 (一)含义P242 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
12、导性文件。以前称之为? 教学计划,(二)课程计划的内容P243(有八个方面),(1)规定培养目标 (2)规定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目 (3)规定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4)规定各门学科的开设时数 (5)规定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时间 (6)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7)规定考试、考查的要求 (8)规定管理与实施要求,说明有关注意事项,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二OO四年,二、课程标准P243,(一)含义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13、,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以前称? (二)课程标准的作用(1)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2)课程标准是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标准。,(三)课程标准的内容P243: 各科均有不同,如语文(1-9年级)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附录(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数学(1-9年级)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第二
14、部分 课程目标(总目标、学段目标);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各阶段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英语(1-9年级)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总目标、学段目标);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编写建议)。 作业:查阅与自己相关的高中课程标准专辑网页,(四)教师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1)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一是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熟悉教材体系;二是了解临近学科的课程标准 (2)要正确贯彻课程标准一是必须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教学二是适当补充现代发展的新内容和乡土教材,三、教材,(一)含义P243 它是根据教学大纲而确定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音像教材、或多媒体教材等。 (二)教师应用教科书的要求 (1)认真钻研,精通所有内容 照本宣科 (2)处理好教材体系与个人发挥的关系 离题太远 (3)适当补充新内容、新观点 自行其是 (4)教会学生会用教科书,用好教科书(乱写乱画或一字不画),特别是多媒体教材。,( 思考题参P246/P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