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复习(简单实用).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88343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复习(简单实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复习(简单实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复习(简单实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复习(简单实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复习(简单实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偏义复词; 5.词类活用。,一 通假字,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音同形似,“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音近形似,音同形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蚤”同“早”,早早地,音近形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邀

2、请。,二、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 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造成古今异义的原因,( 一) 词 义 扩 大 ( 二) 词 义 缩 小 ( 三) 词 义 转 移 (四) 感情色彩变化 (五)词义强化或弱化 (六)名称说法发生改变,( 一) 词 义 扩 大,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词义的扩大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如,“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 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二) 词 义 缩 小,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 “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

3、黄金。,( 三) 词 义 转 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 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古代“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 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 现一般指“嗅觉”。,(四) 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又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五)词义强化或弱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当今表示埋怨、责备。,(六)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 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目不识丁”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已改用“少”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