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最初的文明 (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至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尼罗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爱琴文明 黄河、长江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前言 第一节、埃及文明的发生 第二节、古王国和第一中间期 第三节、中王国和第二中间期 第四节、新王国的强盛与衰落 第五节、古埃及的文化与宗教,前 言,一、近代埃及学的兴起与研究古埃及的主要史料 二、古埃及历史分期 三、参考书目,埃及学(Egyptology) 的兴起: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重要事件: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激起了西方人对古埃及的好奇心。 1822年,商博良成功释读象形文字,打开了进入古埃及文明的大门。 1858年
2、,马利耶特创建埃及博物馆。 1881年,在帝王谷发现集中存放的古帝王木乃伊40具,包括几乎所有的埃及历史上功业最为卓著的雄主,如阿莫西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 1922年,霍华德卡特成功发掘图坦卡蒙墓。 代表人物 法国商博良(1790-1832),释读象形文字; 德国理查德莱普西亚斯(1810-1884),埃及文物的编目、编年; 法国奥古斯特马利耶特(1821-?),创建埃及博物馆,帮助埃及建立文物的发掘、管理制度; 英国威廉马太弗林德斯比特里(1853-?),深入研究古埃及文物、建筑。相关资料:刘文鹏埃及学的诞生、发展与现代的研究,世界历史1994年1期。,商博良和罗塞塔石碑,J
3、ean Franois Champollion (December 23, 1790 - March 4, 1832 ),The Rosetta Stone,罗塞塔石碑复制件,罗塞塔石碑,研究古埃及的史料,三大类:(1)古埃及的遗迹和文物;(2)古埃及文字资料;(3)埃及周边国家留下的有关古埃及的文物和文献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第(1)(2)类资料。 古埃及史料汇编类著作介绍: 德国的Sethe在世纪初出版的 Urkundtn des aegypfischen Altertums ; 美国的Bueasted在世纪初出版的 Ancient Records of Egypt;M.Lichtheim于世
4、纪年代出版的三卷本 Ancient Egyption Literature. 相关网站: http:/ http:/www.virtual- http:/,古埃及历史分期,前王朝时期:涅伽达文化、期(4000-3100B.C.),社会分化、王权标志; 早王朝时期:1-2王朝,3100-2686B.C,各洲走向统一; 古王国时期:3-6王朝,2686-2181B.C,君主专制、金字塔的修建; 第一中间期:7-10王朝,2181-2040B.C,分裂割据; 中王国时期:11-12王朝,2040-1786B.C,Nds的兴起; 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17861567B.C,喜克索斯人入侵; 新
5、王国时期:18-20王朝,1567-1085B.C,帝国、扩张、宗教改革; 第三中间期:21-25王朝,1085-751B.C,祭司争权; 后王朝时期:26-31王朝,751-332B.C,埃塞俄比亚人的统治,波斯入侵; 希腊罗马统治时期:332B.C-642A.D。,参考书目,古代埃及史,刘文鹏,商务印书馆2000年。 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化史,蒲慕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人类早期文明的“木乃伊”古埃及文化求实,德汉尼希,朱威烈等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守望和谐古埃及文明探秘,颜海英,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埃及考古学埃及古代建筑、雕刻与绘画,穆斯塔法埃尔埃米尔,科学
6、出版社1959年。 古埃及探秘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法)Jean Vercoutter原著,吴岳添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解剖古埃及,(英)巴里克姆普著,穆朝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节、埃及文明的发生,一、古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居民 沙漠与尼罗河;哈姆-塞姆语的融合;kmt 二、埃及文明的发生(前王朝时期) 涅伽达文化期(4000-3500B.C),私有制出现,对立与战争王权标志,城墙。 涅伽达文化期(3500-3100B.C),阶级分化,国家出现画墓、白冠、诺姆、蝎王。 三、统一的君主制国家的初步形成(早王朝时期) 美尼斯的传说; 那尔迈王的军事扩张和成就; 埃
7、及的统一; 君主制国家的初步形成。,世界气候类型图,古代埃及地图,尼罗河,尼罗河全程落差,尼罗河流域全年流量变化,蝎王权标头 希拉康波里,Naqada II.,前王朝时期的诺姆国家,“诺姆”(nome)一词,中译或作“洲”,来源于希腊文 nomos,是希腊人对古埃及传统的省区的称呼, 古埃及自己称之为sepat,今天的埃及共和国称呼其省区为 governates. 前王朝时期的诺姆国家的特点:A、较小,人口不多,面积不大,一般在20km2左右。B、有自己的专名、旗帜、保护神和政权机构。C、一般以一个城市为政治、宗教中心,联合附近的农村公社而成。 前王朝时期重要的诺姆国家:上埃及的希拉康波里、涅
8、伽达、阿拜多斯,下埃及的布托、赫里奥波里斯、舍易斯等。 诺姆国家出现的意义:标志着埃及国家已经形成。各诺姆国家之间的联合或征战成了统一的专制王国在古埃及的出现。 王朝时代的诺姆:统一王朝建立之后,诺姆从原来的地方性小王国变成统一王朝之下的各个省区。早王朝时期,上埃及有16个诺姆,下埃及有10个诺姆。埃及最盛时有42个诺姆,上埃及22个,下埃及20个。中央王朝与地方诺姆的关系是导致古王国、中王国或盛或衰的关键因素。,第1王朝(约公元前3100前2890年)王名表,荷鲁斯名 本名 统治年数 纳尔迈(Narmer) 美尼(美尼斯) 阿哈(Aha) 伊提(阿托梯斯) 哲尔(Djer) 伊提(阿托梯斯)
9、 47(50) 杰特(Djet) 伊泰尔提(Iterty) 登 (Den) 卡斯提(Khasty) 5560 阿涅德吉布(Anedjib)麦尔伯比阿(Merpebia,Miebis) 7 塞麦尔凯特(Semerkhet)伊里涅梯尔(Irynetjer) 9 夸阿(Qaa) 夸阿(Qaa) 25曼涅托埃及史第1卷开头:“在洪水之后的埃及王朝,接续亡灵、神人,第一个王家成员8王,其第一个人为提斯的美尼斯统治了62年。” 此表根据刘文鹏古代埃及史106页及http:/、FRANCESCO RAFFAELE的Late Predynastic and Early Dynastic Egypt上的资料制作
10、。,第2王朝(约公元前2890前2686年)王名表,荷鲁斯名 本名 统治年数 海特普塞海姆威(Hetepsekhemwy) 海特普(Hetep) 勒涅布(Reneb) 努布涅菲尔(Nubnefer) 尼涅特捷尔(Ninetjer) 勒涅特捷尔(Nynetjer) 45- 47温涅格(Weneg) 19塞尼德(Sened)伯里布森(Peribsen) 伯里布森(Peribsen) 阿卡(Aka)(?) 涅菲尔卡索卡尔(? Neferkasokar) 8哈谢海姆 (Khasekhem) (在王表中空白) 21(?) 哈谢海姆威(Khasekhemwy) 哈谢海姆威(Khasekhemwy) 17伯
11、里布森(Peribsen)为塞特名,哈谢海姆威(Khasekhemwy)为荷鲁斯名和塞特名,那尔迈调色板 希拉康波里,埃及,约公元前3100年,1995年于阿拜多斯出土的一块石板上,刻有第一王朝诸王的名字,其中纳尔迈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从右向左)。,那尔迈权标头图刻 希拉康波里,埃及,约公元前3100年,早王朝时期君主制国家的初步形成,(1)王权的神化 构成埃及国王“伟大的名字”的全部五个王衔中,三个出现于早王朝:荷鲁斯名、两夫人名、树蜂名。王衔表示国王与神的关系和国王的神性。 (2)王家与国家职事的设置 王室事务:如“两宝座的管理人”、“在国王面前的他”、“与王家事务有关的人”。 中央行政:“
12、王之屋”(意为“王家命令的秘密之主”)、“同伴”(地位高的官员)、分另受命管理上下埃及国库的“白屋”和“红屋”。 地方行政:“涅亨的管理人”、“帕的管理人”。 (3)墓葬的反映 前王朝时期的画墓仅一个墓室。早王朝时出现马斯塔巴墓:地下有多个墓室,配有地上建筑,并有陪葬、殉葬。,早王朝时期的奢华王墓,阿拜多斯乌姆卡伯地区发掘出的一座地下砖造墓室被认为属于第一王朝的哲尔王。墓室面积为21.5*20平方米。其周围还有一系列的陪葬墓室338间,这个墓群的总面积为70*40平方米。这无疑是阿拜多斯第一王朝时期众多王墓中最大的一个。周围陪葬墓中共发现了318具骸骨,其中后宫275人,仆人43人。在王墓1.
13、52公里半径的范围内,还葬有国王亲信和政府官员共269人,他们可能也是为哲尔王殉葬的。在第一王朝诸王墓葬中,这是规模最大的集体殉葬。,第二节、古王国时期(3-6王朝,2686-2181B.C)和第一中间期(7-10王朝,2181-2040B.C),一、古王国时期的王朝与统治形势的演变 二、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三、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政治 四、金字塔的建造 五、古王国的衰落和第一中间期,帕勒摩石碑,第五王朝时期的遗物。上面记载有第一到第五王朝时期历任国王的名字,同时,还使用一个“格子”简单的记载国王统治时期每一年的重大事件。,m,萨卡拉王名表(Royal List of Saqqara),
14、作于拉美西斯二世时期,1861年于一座神庙中被发现。上面记载了自阿涅德吉布至拉美西斯二世之间58位国王的名字(事实上只有47位)。其中第一中间期和第二中间期的诸王被略去了。,阿拜多斯王名表(Abydos Table),在19王朝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的前任)的神庙里被发现,上面记载了76位埃及国王。,一、古王国时期的王朝与政治形势的演变1,1、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686-前2613年)的统治 (1)王朝世系:曼涅托:第三王朝由孟斐斯的九王组成。 考古资料所能确定的第三王朝王名表,王 名 王 衔 统治年数 尼布卡(Nebka) 萨纳克特(Sanakhte) 19 乔赛尔(Djoser) 涅特捷利
15、赫特 (Netjerykhet) 19 乔赛尔特提(Djoser Teti) 塞凯姆凯特 (Sekhemkhet) 6 卡哈巴(Khaba) (“拉库纳”) 6 胡尼(Huni) 24,(2)重大事件:乔塞尔修建阶梯金字塔;乔塞尔 特悌远征西奈半岛。,一、古王国时期的王朝与政治形势的演变2,2、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13-前2498年)的统治 (1)王朝世系:曼涅托:“第四王朝包括了属于不同家系的,孟斐斯的八王。” 考古资料所能确定的第四王朝王名表 王 名 王 衔 统治年数 斯涅弗鲁(Snefru,sneferu) 涅布马特(Nebmt) 24 胡夫(齐奥普斯)(Khufu,Cheops) 麦
16、吉杜(Medjdu) 23 拉杰德夫(Redjedef) 克赫拍(Kheper) 8 哈夫拉(Khafre,Chephren) 乌塞勒艾布(Useryeb) 25 鲍富拉(?) 孟考拉(Menkaure,Mecerinus) 卡克赫(Kakhe) 28(18) 舍普舍斯卡弗 (Shepseskaf) 舍普舍斯克赫 (Shepseskhe) 4 戴德弗普塔赫(Dedefptah) 2 (2)重大事件: 斯涅弗鲁征服努比亚; 金字塔的修建; 胡夫、哈夫拉统治时”封闭所有神殿“。 与西亚的关系。,第四王朝的国王们,斯涅弗鲁,哈夫拉,孟考拉和他的王后,胡夫,斯涅弗鲁派到西奈的采矿者留下的刻石,一、古王
17、国时期的王朝与政治形势的演变3,3、第五王朝(约公元前2498-前2345年)的统治 (1)王朝世系:曼涅托:“第五王朝由厄勒藩汀的八王组成。” 考古资料所能确定的第五王朝王名表 王 名 王 衔 统治年数 乌塞尔卡弗(Userkaf) 伊尔玛阿特 7 萨胡拉(Sabre) 尼布卡乌 14 卡卡伊(Kakai) 涅菲里尔卡勒 (Neferirkare) 10 伊 吉(?)(Izi) 舍普舍斯卡勒 (Shepseskare) 7 拉涅弗勒弗(Raneferef) 7(?) 伊尼(Iny) 尼乌舍勒 (Niuserre) 1 (3) 孟考霍尔 (Menkauhor) 孟考乌 8 伊卓吉(Izozi)
18、 捷德卡勒 (Djedkare) 39(?) 乌纳斯(Unas) 30 (2)重大事件:第五王朝前三王据说是太阳神拉的儿子(见韦斯特尔纸草);乌塞尔卡夫为太阳神拉捐献了1704斯塔特耕地(见帕勒摩石碑)。,一、古王国时期的王朝与政治形势的演变4,4、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345-前2181年)的统治 (1)王朝世系:曼涅托:“第六王朝由孟斐斯的六王组成。” 考古资料所能确定的第六王朝王名表 王 名 王 衔 统治年数 特提 (Teti) 塞赫太普托威 12 乌塞尔卡勒(Userkare) 1(?) 培比一世(Piopi、Pepy ) 麦利列(Meryre) 49 安提厄门扎耶弗(Antyemzae
19、f) 麦然拉 (Merenre) 14 培比二世(Piopi、Pepy ) 涅菲尔卡(Neferkare)勒 94(?) 麦然拉二世(Merenre ) 1 尼托克丽丝(Nictocis) 2(?) (2)重大事件: 维西尔美列卢卡的显赫; 尼托克丽丝女王执政。,特悌和维西尔美列卢卡之墓,Saqqara, Pyramide und Totentempel des Teti,Mastaba des Mereruka, Riss,Mastaba des Mereruka, Ka-Statue in der Scheintre,珀比二世雕像,二、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1、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活
20、 (1)农业和畜牧业:农业技术总的来说还很原始,以木、石农具为主,铜器渐多,使用重犁、畜力在农业活动中广泛应用;局部的水利灌溉系统;农作物种类丰富。畜牧业发达,牲畜为财富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手工业门类众多,技术高超,建筑、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造船、制陶、纺织、装饰品制造等都很发达。 (3)商业和对外贸易:一般以物易物,谷物为一般等价物。对外贸易由国家控制,以获取奢侈品为主,与腓尼基、蓬特、努比亚等地的商贸活动较多。 埃及古王国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稳定的王朝政治。 2、土地占有情况 可分为三个层次:国家(或诺姆)占有的土地; 上层集团的私有地,如王室领地
21、、神庙土地、官僚贵族土地。这类土地上的劳动者主要是“麦尔特” 。 小生产者或村社土地:“尼苏提乌”的身份?,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农业和畜牧业,渔猎图(第四王朝),农作图(第六王朝),Fischfang/ Saqqara, Mastaba des Kagemni,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手工业,大金字塔墓室的减压设计,胡夫太阳船,第四王朝的家具,三、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政治,1、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维西尔”协助国王处理政事,其下有管理各方面事务的大臣;州长至少在形式上已归国王任命;设置上埃及、下埃及官邸;军队、司法的最高权力都属于国王。(“书吏”群体的出现表现了行政事务的职业化倾向,
22、不过此时官职的设置还较随意。) 2、绝对王权的确立:国王对国家事务有无上权力:行政权力(决策权、任免官员)、军权(军队直属国王)、司法权(王命即法律)、财权(除王室经济之外,国王可控制国家的土地、劳动力、对外贸易);国王对其臣民有无限权威;国家可干涉、处置宗教事务。 3、王权的进一步神化:第五王朝诸王开始采用“拉之子”衔;国王被认为是神的后裔和活着的神;国王被认为具有神的属性,是权威、正义、真理的化身。,古埃及的书吏形象,四、金字塔的建造,1、金字塔释名:英文pyramid,来源于希腊文pyramis(pl. pyramides),本为古希腊人日常食用的一种三角形面饼的名称,古希腊人因金字塔的
23、角锥体形状与此类似而这样称呼它。古埃及人可能称金字塔为“mr”(角锥体)。 2、金字塔建筑的起源与演变:古埃及王墓形式自然演变的结果,与古王国时期的拉神崇拜有关。古埃及王墓形式的演变:方形的马斯塔巴(早王朝)层阶金字塔(第三王朝)角锥体金字塔(第四王朝以后)岩墓(新王国)第四王朝的斯涅弗鲁统治时期是金字塔建筑定型之时。 3、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 4、金字塔建筑的兴盛与衰落 古王国常被称作“金字塔时期”,第四王朝是金字塔建筑的极盛期,此后日渐衰落,至第二中间期后不再建造。,大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群复原图,金字塔建筑的起源和演变,5、达赫舒尔弯曲金字塔,1、早王朝时期的马斯塔巴,2、早王朝时期阶梯状
24、的马斯塔巴,3、乔塞尔阶梯金字塔.,4梅登金字塔,6红色金字塔.,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学者们做实验研究怎样用古埃及人的铜、石工具建造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的衰落,中王国时期平民的金字塔墓,第五王朝乌那斯的金字塔,第六王朝珀比二世的金字塔,五、古王国的衰落和第一中间期,古王国衰落的原因:中央集权统治的崩溃和地方势力的兴起。 第一中间期:第7-10王朝,公元前2181-2040年。 第7王朝:至少有9王,大约在公元前2181-2173年之间; 第8王朝:有6王,大约在公元前2173-2160年之间; 第9-10王朝为“赫拉克利奥波里期王国”统治时代。第10王朝与兴起于南方底比斯的第11王朝对峙了约
25、一个世纪。 第一中间期的主要特点:软弱的中央行政机关,半自治的行省,敌对的王朝,国内的战争,异族入侵,低洪水的水位,饥馑,人民大起义。 反映第一中间期的主要资料:聂非尔列胡预言、祭司安虎同自己灵魂的对话、对美利卡拉王的教训。,聂非尔列胡预言 该纸草收藏于原列宁格勒国立博物馆,原为第十八王朝时学校使用的手抄本,内容系托言第四王朝斯涅弗鲁法老时代一位名为聂非尔列胡的智者所作的预言。一般认为此文反映了第一中间期埃及的混乱情况。以下译文摘自北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10-14页。,埃及的河流空了,人(可以)徒步涉过。人们找不到能行般的水。河床变成了沙滩。沙滩上没有水,河床上也没有水 敌人从
26、东方兴起,亚洲人来到了埃及一切好东西都不见了,这个地方枯竭了,这是亚细亚人满布各地的苦果。 人们拿起了武器,(因之)大地变得混乱人们将仇恨地对待(自己的)同胞,为的是使人缄默。 土地缩小了,(但是)它的行政人员却很多。土地荒凉不毛,(但)税却很重,只有很少的谷物,但量斗却很大,而且量时总是满得上尖。 没有武器的人(现在)变成武器占有者。人们(恭敬地)向以前鞠躬行礼的人鞠躬行礼。我告诉你,那最下面的到了顶上,他的变动就像我的腹背的转动一样大。人们住在坟场上。穷人发了财穷人吃着供祭的面包,仆役们在欢乐。,Prophecy of Neferty,There is a great lector of
27、Bast, O sovereign our lord, called Neferty. he is a commoner valiant in his arm, he is a writer excellent in his fingers. let him be brought for His Power to see him. Then His Power, may he live, prosper and be well, said Go and bring him to me. Then he was brought to him at once. and he was on his
28、stomach in the presence of His Power, may he live, prosper and be well. Then His Power, may he live, prosper and be well, said Come then, Neferty, friend, Tell me some fine words, choice phrases to entertain My Power at hearing them. And the lector Neferty said, (on) what has happened, or what is to
29、 happen, O sovereign, may he live, prosper and be well, my lord? So His Power, may he live, prosper and be well, said, on what is to happen, for today is already happened and goneAnd he stretched out his hand to the chest of writing equipment, and took out a papyrus roll and writing palette, and pre
30、pared to write down what the lector Neferty would say, as a man of knowledge in the East, belonging to Bast in her rising, as a child of the province Ruler-Anedj.,祭司安虎同自己灵魂的对话 此文是祭司安虎对自己的灵魂(“巴”)以谈话的方式把他的苦恼转移给它。他所苦恼的就是当时所发生的巨大“骚乱”。以下译文转引自刘文鹏古代埃及史。,我注视着已往发生的事情,情况是在整个大地发生的。变化正在发生,不像去年那样。一年比一年更骚乱。大地正在破坏
31、,变成了荒地给我各城和各洲都在悲叹中。所有的人同样受害(当)每天黎明来临时,形势照已发生的事情而倒退。 从祖先以来未曾发生过(这样的)灾难。人人因它而沉默。整个大地在万分的忧虑中,没有一个人没有不正当的行为;完全一样地正在犯罪。心灵是悲哀的。惯于服从统帅的人,(现在)是统帅屈服于他的人,两者是心甘情愿的。,对美利卡拉王的教训 这是第10王朝国王阿赫托伊三世对其继承人美利卡拉王的教训,它是针对当时地方贵族割据分立的局面,提出如何巩固自己的王朝地位和“为王的一切规则”。教训中涉及了对三角洲的边防建设,对南方底比斯政权的“和平共处”关系,特别阐述了如何颂扬政府的官员,改善战士的待遇,如何关怀和公正地
32、对待人民,并且要求尊重和祭祀神灵。The instruction for king Meri-ka-re载普利查德古代近东文献(J.B.PritchardAncient Near astern Texts),第414418页。以下译文转引自刘文鹏古代埃及史。,看哪,卑鄙的亚细亚人他是外国人的(真正的)中心,他的墙是军事的,而他的士兵是许多的我使北方打败了他们,我俘虏了他们的居民,并且获取了他们的牲畜(我)用市民居住并用人民,满布大地的哨兵充满,以便对抗那附近的他们的武装。 不要作恶,忍耐是美德。 要尊重贵族并使你的人繁荣昌盛。 提高你的大人物,这样他们将执行你的法律,富有的人在他自己家里是不会
33、偏心的。 有害的人,要消灭他,要杀死他。 不要邪恶地与南部地区(交往),因为你知道与官邸城市(底比斯)有关的预言他们没有侵犯(我们的边界),正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我也要对着它的在塔乌特的南疆赞美这个与南方地区和好,担子脚夫带着礼物来到这里。,南、北王朝的对峙,安太夫二世墓壁刻图,第三节、中王国时期(11-12王朝,2040-1786B.C)和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1786-1567B.C) 中王国时期概况: 社会经济方面:私有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这在阶级关系上的反映就是涅杰斯的兴起及其活跃于政治舞台; 政治方面:王权依靠涅杰斯战胜了地方贵族; 对外关系方面:埃及开始越出尼罗河谷寻找新的土地;
34、文化方面:埃及的古典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一、统一王国的重建与中王国王朝世系的演变 二、中王国时期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的变化 三、中王国时期的内政与外交 四、中王国的衰落 五、第二中间期,一、统一王国的重建与中王国王朝世系的演变,1、两地和统一与中王国创建公元前2040年前后,第11王朝第5王孟图霍特普二世统一了上下埃及。,Mentuhotep II,Mentuhotep II,一、统一王国的重建与中王国王朝世系的演变2,2、第11王朝国王世系的演变 孟图霍特普(安太夫I,Antef I.) 21332118BC 安太夫II(Antef II.)2117-2069BC 安太夫III(
35、Antef III)2068-2061BC 孟图霍特普二世(Mentuhotep II.)2060-2010BC 孟图霍特普三世(Mentuhotep III.)2009-1998BC 孟图霍特普三世(Mentuhotep IV)1997-1991BC,一、统一王国的重建与中王国王朝世系的演变3,3、第12王朝国王世系的演变 阿美涅姆赫特一世(Amenemhet I)1991-1962BC 塞索斯特里斯一世(Sesostris I.)1971-1928BC 阿美涅姆赫特二世(Amenemhet II)1929-1895BC 塞索斯特里斯二世(Sesostris II)1897-1878BC 塞
36、索斯特里斯三世(Sesostris III.)1878-1843BC 阿美涅姆赫特三世(Amenemhet III.)1842-1797BC 阿美涅姆赫特四世(Amenemhet IV.)1798-1790BC 索布克尼弗鲁 1789-1786BC,12王朝的国王,Statuette of Amenemhat III,Statue of Senusret I,一、中王国时期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的变化1,1、社会经济状况 (1)大型水利灌溉系统的兴建与维护法雍地区的开发,增加了2500公顷的土地;观测尼罗河水的涨落;修筑堤坝,控制尼罗河水流;中央王朝统筹管理全国各区域用水。(阿美涅姆赫特一世时,“
37、州的分界严格被确定,规章也被制定,涉及了每一区域的尼罗河水可用于灌溉的供应部分。”) (2)进入青铜时代出土有青铜雕像、钵子等,尼罗河第3瀑布附近发现中王国时期的青铜杯、镊、匕首、剃刀。(3)大规模的采矿业与水上运输业 采矿远征队多次远征西奈半岛和努比亚,通过远征直接控制矿业的生产。塞索斯特里斯三世开凿了在瀑布中开放的运河,将上埃及与下努比亚连接起来。(4)对外商贸联系的扩大 小亚细亚:耶路撒冷北边人盖塞尔出土埃及产的花岗岩雕像等物,还有埃及风格的建筑物。在腓尼基发现中王国的狮身人面像和人像。 两河流域:1935年在12王朝神庙(上埃及陶德的阿蒙神庙)的废墟中发现四个铜箱子,装着两河流域的印章
38、、护身符等物。 南欧:在法雍湖边的卡呼恩城发现克里特的陶器,在克里特发现埃及风格的石瓶。,中王国时期的青铜器具,(model) tools,中王国时期的工艺品,中王国时期的对外关系,在巴勒斯坦叙利亚一带出土的埃及风格纹饰的印章,中王国时期的文学作品如船舶遇难记讲述到蓬特的航海故事;辛努海特的故事谈到当时埃及与今叙利亚地区的联系。,Tale of Sanehat,Nobleman and overlord, governor and canal-cutter, sovereign among the Syrians One known to the king directly, his favo
39、urite, the Follower Sanehat He says: I am a Follower who follows his lord, a servant of the family-quarters of the king Of the noblewoman, abounding in favour, Kings Wife of Senusret in Khenemsut Kings Daughter of Amenemhat in Qaneferu, Neferu, lady of reverence,二、中王国时期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的变化2,2、阶级关系的变化 (1)涅杰斯
40、(nds)的兴起涅杰斯(Nds)原意为“小人”(或译作“穷人”PoorMan;或译作“市民”Citizen),是下层自由民。在第一中间期里成为一个小私有者阶层,是当时各诺姆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王国时期,一些涅杰斯占有了土地和奴隶,有的任高官(如11王朝的财政大臣伊提),有的成为高级祭司(如聂非尔列胡)。涅杰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也随经济发展和阶级分化而发展、分化。早在第一中间期就出现了“强有力的涅杰斯”,正是他们在中王国时成了土地占有者和奴隶的主人,成了大官,成了王权同地方贵族进行斗争的重要支柱。但另一部分涅杰斯却成了“贫穷的涅杰斯”,他们不能捍卫自己的权利,甚至可能从自己的土地
41、上被赶走。 (2)奴隶人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战俘,另外可能还有债务奴隶以及罪犯被罚为奴隶的)在军官虎舍贝克的铭文中说,国王两次赏赐给他奴隶,第一次是60个;第二次是100个。在布鲁克林纸草35.1446号背面的铭文中记载说,一个奴隶主拥有95个奴隶,他们从事着奴隶主家中的各种劳动:家仆、厨师、教师、酿酒工、皮鞋工、纺织工、仓库看门人、理发师、讲故事的人、花匠等。,中王国时期的涅杰斯,伊提说:这就是我,靠自己的手腕而奏效的善良的涅杰斯。这就是我,底比斯的伟大栋梁,在亨提特受到尊敬的那个人。我计有十群山羊,(同时)还有看管每群羊的人。我得到过两群公牛和一群驴。我得到过小牲畜。我制作了一艘(长为)5
42、0(肘)的船,而另一艘(长为)30肘。 格伯林出土的伊提石碑。伊提为11王朝初的财政长官。他是靠自己的手臂而强有力的涅杰斯,他是靠自己的手指而优秀的书吏,他是显贵的人,他拥有比他的同行更多财富的人。 聂非尔列胡预言中大臣这样对王介绍聂非尔列胡。,三、中王国时期的内政与外交,1、地方贵族与神庙集团势力强大中王国也被称作埃及史上的封建时代,这个时期的国王虽然致力于建设中央集权,但在很长时间里不得不与地方贵族和神庙祭司共享权力。11王朝统一下埃及时,除撤换了原喜乌特的诺马尔赫之外,对原属10王朝的其他 洲长及原支持底比斯政权的南方洲长均未触动,让他们继续统治本洲,若国中之国。12王朝展开对地方贵族的
43、斗争:划定各洲边界;阻止各洲为扩大地盘进行战争;严令洲长履行职守,保证国家的各项供应。经过几世努力,地方势力受到打击,一些洲长已非世袭而是由国家任命。 2、官僚政治的建立12王朝王权的加强有其政治、经济根源。经济方面主要是控制了尼罗河水的灌溉事业,掌握了农业生产的命脉,政治方面主要就是依靠涅杰斯,提拔非贵族出身的人充当官吏和军官,由此培养了一个可与贵族抗衡的新贵阶层官僚阶层,并建立起了强有力的官僚政治。有西方史家称12王朝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民主王国”,“一个知识与正义的黄金时代”。 3、中王国时期的对外关系,杜阿乌夫之子赫琪给其子珀比的教训,这篇教训的核心部分是描述和对比各种职业的特点和地位
44、,推崇书吏的崇高地位及其优越性,列举了铜匠、木匠、理发师、农民、织工、洗衣工等各种不同职业的悲惨处境。这位父亲强调,当一个书吏,在成年时“他就达到地方官的位置”,可以因当书吏而“得到王家俸禄”,生活安逸。相比之下,体力劳动者的生活则充满艰辛痛苦。 学习写字要用心,学会了什么重活都可以甩得远远的,还能当名气很大的官。书吏是不用干体力活的,却能指挥别人你不是有书吏写字用的玩意儿吗?就是那玩意儿,能把你和划浆摇橹的区分开来用心学习吧,实在没有什么可与学习相比。在校学习一天,得到的好处一辈子也享用不尽。 金属制造工十个手指就象鳄鱼爪子,身上的臭味比鱼卵还难闻种田的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十个手指从来来得
45、闲,两条胳膊被风吹得干瘦如柴。他休息的地方如果他真能休息的话,是烂泥地。他不生病时,和牲畜一起分享他的健康,得病了,就在牲畜中挤块地皮躺下。 你看,除了书吏之外,没有一种职业不受领导者的约束,而书吏本身就是领导者。,中王国时期的对外关系,四、中王国的衰落,中王国时期经济虽有很大发展,社会矛盾一直十分尖锐。 1、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古王国时期村社组织尚存,农民有地可耕。而在中王国时期,村社组织多半解体,下层民众几乎被抛入无依无靠的境地。国家的强制税收,地方洲长的剥削,使下层民众长年劳作而收获甚微。 2、王权同地方贵族的矛盾 3、王室内部的矛盾12王朝统治时期宫廷内争一直非常激烈。第12王朝之
46、后,统一的王权又不复存在,13王朝偏安底比斯一隅,于是开始了第二中间期。,五、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1786-1567B.C),1、第二中间期地方王朝的分立与社会的矛盾斗争 (1)地方王朝的分立,13王朝,1786-1633BC(153年),首都伊悌托威,后期可能因喜克索斯人入侵迁都到南方的阿拜多斯。 14王朝,1786-1603BC(183年),首都克索伊斯。 15王朝(喜克索斯人所建),1674-1567BC,首都阿瓦利斯。 16王朝,具体情况不清楚,大约是附属于15王朝的一个喜克索斯人政权。 17王朝,约1650-1567BC,首都底比斯。,(2)社会的矛盾斗争,第二中间期发生了声
47、势浩大的人民大起义,起义者废黜国王,驱散官员,导致行政系统崩溃。 反映第二中间期人民大起义的材料为伊普昧陈辞(或译为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 看啊,国家开始被一些不知法律的人夺去王权了。看啊,人们起来叛乱,反对那蛇标,那疆土无边的国家所隐藏着的秘密,已经为人所知。上下埃及之王的秘密已为众所周知。 国王被暴徒废黜,金字塔所掩盖的已经变成了空虚。国家的首长逃亡,国家的长官被驱散各地政府机关已被打开,它们的清单已被夺去。(书吏)已经被杀,他们的文件已被夺走。地籍书吏的文件已被毁损,埃及的谷物已成为公有财产。议事室的法律纸卷已被抛出,在公共场所,任人们在上面践踏,在街头,任贫民把它们撕碎。 大地象陶钧一样翻转起来。贫民已变成财富的所有者,而不能为他自己制作便鞋的人现在是财宝的占有者。所有的女奴隶随便讲话。奴隶变成了奴隶的占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