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城关区社区教育深化工程实施方案(讨论稿)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 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 类 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和城关区关于进一步加快“ 教育最 优化城区 ”建设的决定,推 动社区教育持久深入发展,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方案。一、 指导思想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承担公民意识和文明素质教育、下岗待业人员和进城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社区学前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社
2、区居民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以及发展各种学习型组织等方面的任务。发展社区教育,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2 -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区域统筹,因地制宜,由点到面、循序渐进,推动我区社区教育事业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区和打造最优化城区,提供有力保障。二、工作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社区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努力实现社区教育的普及发展。到 2015 年初步形成区域特点,开放共享,便
3、民惠民的社区教育体系,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具体工作目标是:1以创建学习型城区为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最大可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2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 3 -源,建立较为完备的社区教育投入、管理、督导、评估制度,建成具有城关特色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3. 提高全区居民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认识,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全面启动社区教育,提升辖区居民整体素质。努力将我区建设成全国社区教育的示范区。4. 建立完善社区教育健
4、康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网络。5. 建设以社区教育学校为主的社区教育阵地,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先行试点的街道、社区居民的学习率要达到 50%以上,其它街道、社区居民学习率要达到 30%以上。6. 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打造“人人学习、处处学习” 的学习型城区,使学 习型组织 的建成达到 50%以上。7. 积极开展以学校后教育为重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8. 整合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构建面向社区居民学习的资源平台,教育资源 50%以上都要向社区居民开放,有重点地开展教- 4 -育培训活动,使社区居民培训率达到 40%以
5、上。提高社区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最终实现教育强区的目标。三、工作任务(一)开展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面向社区居民大力开展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文化艺术、知识技能、生活常识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和宗教文化等的教育,自觉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要加强社会公德和社会诚信教育,努力打造社区人员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面向社区老年人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以及体育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改善社区民生,促进社区和谐,提高社区整体发展水平。(二
6、)建立健全领导管理体制1.成立城关区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主任,24 个街道办事处、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农林局、区科技局、- 5 -区体育局、区精文办、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区政府目标办等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委员会成员。委员会下设社区教育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负责制定工作规划,研究有关政策,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广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参与,评估检查各社区工作。2. 各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全面领导和协调各自辖区内的社区教育工作,并接受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和监督。
7、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组成为主任一人,副主任一到二人,成员二到三人。3.各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和协调辖区内的社区教育工作,并接受区、街道办事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的领导和督查。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组成参照街道办事处相关办公室人员组成执行。(三)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和体系1. 建立健全三级纵向培训网络。一是成立兰州市城关区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二是建立街道社区学校。在 24 个街道成立社区学校的基础上,教育培训实体要具备健全- 6 -的组织管理,适用的教育场所,合理的师资结构,必要的教育投入。三是建立社区文明市民学校。每个社区都要建立社区文明市民
8、学校,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原则,加强基层社区教育建设。2.构建各类专业教育横向网络。各街道、各社区要在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好普法教育(公德教育)、健康教育(医疗保健)、妇女教育、婚姻教育、家政教育、科普教育、社区文化(休闲教育)、婴幼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龄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外来人口教育,积极梳理整合各类专业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涵盖各类专业性教育的横向网络。3. 构建信息教育网络。着力抓好政务网、教育网和街道、社区网络衔接工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进而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现代教育网络平台。4.加强社区教育的能力建设。加强与辖区教育平台的整合沟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
9、化教育手段,拓展社区居民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培训质量,引导和加强各街道社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 7 -5.加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建设各街道要整合辖区内的教育资源,使辖区的教育、各种文化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充分挖掘人力、物力及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面向居民大力开展教育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服务。6.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引进、开发各类课程资源,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培育社区教育优质课程,推动社区教育内容向系列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增强社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7.发展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 项目。各街道要根据 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逐步形成“ 一街一品” 的局面,使我区社
10、区教育形成特色项目和“品牌” 项目。(四)建立完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1. 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学历大专以上)为骨干、兼职教师为主体,适应我区社区教育需要,富有社区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街道社区学校应设 1 名以上专职教师,社区文明市民学校暂不设置;街道社区学校、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应按照教学工作的需要聘用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可以抽调中、小学骨干教师,在培训后充实到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中。- 8 -2. 各街道社区学校和社区文明市民学校要建立一支由社区教育志愿者组成的教师队伍。积极吸纳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和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社区教育工作的志愿者行列,以解决社区教育的师资问题。同时,还要建立城关区社区教
11、育人才库,为提升全区社区教育的质量提供人才储备和人才保证。(五)积极开展各类培训1. 积极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重点开展好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工作,完善各类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推进机制与区域协调机制。2.组织开展面向社区成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文化生活教育,全年安排各类教育培训达到人均 30 学时,年参培总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 40%以上。3.组织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到当年下岗职工数的 90%以上。4. 组织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活动,与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相结合,培训率达 40%以上。5.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参加老年教育活动的人- 9
12、 -数达到老年人口的 40%以上。6. 组织开展特殊群体(残疾、特困家庭等群体)的教育培训活动,学习覆盖面要达到 40%以上。7. 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体系。办好家长学校,使青少年家长满意率达到 90%以上。8. 组织开展婴幼儿教育,特别重视 06 岁散居儿童的教育,使婴幼儿与家长受教育面达到 90%以上。9. 组织开展农民致富骨干培训,年培训人数要达到青壮年人口的 10%以上。组织开展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区年培训人数达到 1500 人以上。四、实施步骤2011 年,重点抓好“社区学校” 建设,以建 设“社区学校”的经验指导和带动全
13、区社区教育工作,力争到年底全区每个街道只少区建成一个“ 社区教育示范社区 ”,即在全区再建 2030 个“社区教育示范社区”。2012 年,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社区”、 “学习型城市”- 10 -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推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制定“学习 型家庭标 准” 、“学习型企业标准”、 “学习型机关标准”、 “学习型社区的标准”。每年表彰一批 “学习 型组织”先进单位。2013 年,力争全区 60%以上的社区达到市教育局制定的“社区教育示范社区”的 标准,创建 12 个全国社区教育的示范街道,使我区社区教育工作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2014 年,制定城关区学习型组织评估标准,对辖区学习型组织进行评估,坚持做到“四重三促原则 ”,即重创建、重过程、重实效、重发展,通过评估达到:促改、促建、促发展,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力求质量,工作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走过程。2015 年,力争使我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使 20%的街道建成全国示范街道;10%的社区建成全国示范社区。五、保障措施1. 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领导,靠实责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不断探索和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