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分布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初步学习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通过巧设情景,置疑问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指图、阅读课文、讨论、举身边例子、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种循序诱导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发
2、展学生的智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做天气预报来创设情境引入本课。然后指出,气温和降水是天气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同时也是气候最重要的两大要素。本节课就来学习气温。二、,讲授新课:1、展示图片,让学生指出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指出气温对人2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影响,引导学生举例,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过渡:气温对人们很重要。你知道现在的气温是多少吗?学生的答案不一,指出人对温度的感觉是不准确的,必须依靠测量才能得出准确的气温。2、实物展示测量工具温度计,引导学生使用和读数。播放气象站测气温的百叶箱图片,使学生了解气象站怎么测气温。然后提出:“我们自己可以测量气温吗?”引导学
3、生学习 62 页活动,让学生口述测量气温的方法,练习温度计的读数以及日平均气温的计算,类似的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通过上述过程,使学生掌握测量气温的方法。过渡: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气温是有差别的,那么同一个时间世界各地气温都相同吗?3、指导学生阅读图 4-6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初步学习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习等温线的相关知识,可以和等高线相联系,得出相关规律,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然后给出读图指导如下: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是什么?和纬线有什么关系?这说明什么?用铅笔描一下 20 等温线,观察在哪里发生了的大的弯曲?这些地
4、方有什么共同点?3注意在北半球有一条封闭的 0 等温线,这是什么地方?它比周围气温高还是低,为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分步骤学习如下:让学生注意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和纬线大体上平行,说明气温的分布受到了纬度的影响。让学生观察等温线数值变化和纬度的分布有什么相关之处。从而得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的规律;让学生在图上找出气温高于 20的地方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低于10 的地方主要是南北极圈以内。使学生注意到等温线的弯曲说明了同一纬度气温可能不同。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弯曲明显,说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另外注意到青藏高原处气温异常,比同纬度陆地要低,得出规律:同纬度陆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
5、而降低。总结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A、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B、 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C、同纬度陆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4、学习教材 P62、63 页“世界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和“世界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活动题。小结:1 月是北半球的冬季最冷月,是南半球夏季最热月;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最热月,是南半球的冬季最冷月。冬季海洋的气温高,陆地的气温低。所以一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陆地的气温高,海洋的气温低。所以七4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三、巩固练习。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最高气温在洲北部,年平均气温约在C以上。(2)世界最低气温在洲,年平均气温约在C 以下。(3)在北纬 30 附近,年平均气温在 0C 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 10C 多的地区是,其低温的主要原因是。(4)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而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与北半球相比较为。四、板书设计一、气温1概念2测定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同纬度陆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