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2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 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由此可见,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无进步或者发展。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如
2、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情感沟通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充当知识的讲授者和解惑者,同时也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该首先尊重、理解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绪上的变化,给与相应的关心,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 ,有了良好的感情上的沟通,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让上课既紧张又松弛,有张有弛,使学生不但学到化学知识,而且得到愉快的心理满足。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学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
3、重要条件。”只有对知识发生兴趣,才能孜孜以求,自觉探索。我做了这样几种尝试: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根据教学内容设问众所周知的:为什么霓虹灯有各种不同的色彩?为什么金刚石特别坚硬?汽水瓶一打开为什么有很多气泡翻腾?夜光表为什么会发光?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得他们急于了解为什么。2、充分利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比如镁条的燃烧令人惊叹,使他们联想到节日的焰火、照明弹,浸过酒精的手帕却烧不坏、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蓝紫色火焰,一连串有趣的变化引起了令学生欢呼雀跃,他们初次接触化学,就感到了它浓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一
4、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使学生们想学、爱学。除演示实验,还可以适当的添加开放性、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设计实验、完成操作、得出结论,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促使他们认真观察、分析、思考,促进了智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尝到了科学探究的甜头。3、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奋点,每一节课都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设计精彩的引言,或者结合化学知识适当地增加一些化学故事、化学理论产生过程所经历的沧桑、化学家的成长事迹、化学问题的争论、化学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等等。4、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与实际联系比较突出的地方,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5、,指导他们课外做些简单、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如自制书签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断得以激发和巩固,也强化了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5、用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表扬学生的机会,即使只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作业批改中,作业错了不只画个“”了事,还要尽量抽出时间写上“再看看 ”、“再想想”、“再试试” 、“ 最近有进步” 、“很棒呀” 之类的批语。“ 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做出适时、适当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
6、学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三个方面,即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教学准备包括:1、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比如:提醒学生在课前将本节知识浏览一遍,将重点和难点做好标记。2、 “备学生” 即在确定上课思路及内容前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原有的知识基础,顾及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使教学内容有效地贯彻实施。3 、 “备教材” 即备课时严格参照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充分挖掘各种资源,以夯实“双基”知识为主,拓展实用性和探究性。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新课讲述部分,首先开课要由浅入深,先把课标
7、上强调的基础知识点交待清楚,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能以一种轻松、自然的心态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讲授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来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如何。遇到比较难的章节,先下发学案,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课堂上多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被动的作听众;鼓励学生的笔记要有“个性” 、“越乱越好”,既不要求学生的笔记按照板书一字不漏的照抄,而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随时标注出难点和体会。教学的评价应围绕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即能体现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也能指导教师在“二次备课”中更加完善教学设计。四、实验与多媒体
8、技术相辅相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同时以声、光、色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做实验的同时如果再辅以多媒体技术将实验的背景材料如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以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手段展示出,会更加生动形象;有一些无法课堂完成的实验更是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比如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各种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后果以及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等,通过多媒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行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尤为重要,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值得我们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