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身结构车身结构含有以下分类:两厢车 三厢车 掀背车 旅行车 硬顶敞篷车 软顶敞篷车 跑车 MPV SUV两厢在国外,两厢车通常叫做“hatchback”,也就是掀背的意思,但是这与我们国内叫得掀背车有所区别。在国内,两厢车是指少了突出的“屁股”(后备箱)的轿车,它将车厢与后备箱做成同一个厢体,并且发动机独立的布置形式。这种布局形式能增加车内空间,因此多用于小型车和紧凑型车。下图为标准两厢式轿车:三厢三厢式汽车:轿车的标准形式。我们常见的轿车一般是三厢车,它的车身结构由三个相互封闭用途各异的“厢”所组成:前部的发动机舱、车身中部的乘员舱和后部的行李舱。在国外,三厢车通常叫做 Sedan 或 s
2、aloon。下图为标准三厢轿车:掀背车掀背车在国外往往指的是两厢车,英文翻译为 Hatchback,而国内所指的掀背车则是那些外形与三厢车相似,也有突出的后备箱,但是整个后备箱盖和后车窗玻璃是一体的能够一起打开的,在国外通常称为 Quickback 或 Fastback,译为“快背”,相对短小的后备箱以及相对动感的尾部线条,让掀背车在视觉效果上更优于三厢车。国内常见的掀背车有MG6、斯柯达明锐、马自达睿翼轿跑版等。下图为标准的掀背车:旅行车在英语中,旅行车通常称为 wagon,奥迪称为 Avant、宝马称为 Touring、而奔驰称为Estate,一般来说大多数旅行车都是以轿车为基础,把轿车的
3、后备厢加高到与车顶齐平,用来增加行李空间。Wagon 的优点就在于它既有轿车的舒适,也有相当大的行李空间。旅行车是在人类崇尚自然、热衷旅游的风潮下衍生出来的一种轿车派生车型,与 SUV和 MPV 相比,它的购买价格和使用成本都较低,而且具有更灵巧的车身,便于驾驶和停放,因此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在欧洲)的民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内消费者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带着家人,开着旅行车,一起出门远行,已成为都市车族的新时尚。旅行车不仅能够长途跋涉,而且空间足够大,可以携带充足的旅行装备。同时,在日常城市生活当中,硕大的行李箱空间也十分实用。而中国较早出现的旅行车就是桑塔纳旅行版,而广州标致
4、 505SW 在当时也能见到。下图为标准旅行车:跑车跑车一般为双门设计,车身较低、造型流畅,有着比较强烈的运动感,座椅为双座或2+2 式设计,与其他级别车型区别比较明显的是,跑车的发动机可以有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形式;而且其车顶形式也有硬顶、硬顶敞篷和软顶敞篷三种。跑车的种类很多,有追求性能的,如兰博基尼 Murcielago;有的只追求样子,比如起亚速迈等。随着市场的发展,跑车也不再局限于两门设计,比如奔驰 CLS 就是四门轿跑车的引领者。 下图为标准跑车:敞篷车敞篷车英文名为 Roadster/Cabriolet/Convertible,一般是指带有折叠式可开启车顶的跑车,造型通常为两门两
5、座或者两门四座,根据车顶材料可以分为软顶敞篷车和硬顶敞篷车。当然也有敞篷 SUV 和敞篷豪华车,如日产 Murano CrossCabriolet 和迈巴赫Landaulet。日产 Murano CrossCabriolet 迈巴赫 Landaulet 软顶敞篷车 软顶敞篷车通常为两门两座或者两门四座的设计,车顶的材料通常为帆布,乙烯或塑料为车顶材料,配以可折叠的支架。车顶的收放可以分为手动和电动。代表车型:甲壳虫敞篷版、MINI 敞篷版、保时捷 Boxster、奔驰 E 级敞篷版。软顶敞篷车的优缺点:优点:重量轻、便宜、折叠后占用空间小。缺点:隔音、隔热、安全性较差。下图为标准软顶敞篷车:硬
6、顶敞篷车硬顶敞篷跑车是指车顶为金属材质,自动折叠后放入后备箱内,硬顶敞篷也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最早应用在奔驰 SLK 上,合上篷后造型与普通跑车没有太大区别。代表车型:奔驰 SLK、宝马 Z4、标致 207CC。硬顶敞篷车的优缺点:优点:密封性、安全性高,造型更加协调。缺点:造价高,占用后备箱空间大。下图为标准硬顶敞篷车:SUVSUV 是 Sport Utility Vehicle 的简写,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功能车,是一种同时拥有旅行车般的舒适性和空间和一定越野能力的车型,现在的 SUV 一般是指那些以轿车平台为基础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通过性的车型。除了上述车型
7、外,纯粹的硬派越野车、混型车 Crossover,如牧马人、宝马 X6、酷搏等,也都归属于 SUV 级别。由此也引出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SUV 不但类别繁多、车身尺寸有大有小,而且价格也是横跨几万元到几百万元的区间。 SUV 的热潮最早从美国延烧开来,不仅欧美地区在流行,连远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厂商也开始开发 SUV 的车款。由于受到 RV 休旅风气的影响,SUV 的高空间机能和越野能力,已经取代旅行车成了休闲旅游的主要车型。SUV 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车款。然而好景不长,SUV 的市场受到了阻碍。石油危机造成油价数度飙涨,传统的 SUV 由于为了顾全越野能力,采用高刚性的底盘和悬吊系统以及四
8、轮传动,造成车重偏重,为了得到足够牵引力,SUV 也都采用高功率高排气量的引擎,加上重视越野和空间,使用高底盘和高车身的设计,风阻系数偏大,种种原因,SUV 的油耗远比轿车高很多,在油价飙涨的时代,SUV 瞬间从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车型变成了最不受消费者欢迎的车型,SUV 的退潮使的 SUV 的发展暂时停顿了下来,但也让轿车和旅行车重新获得发展的空间。不过,危机也是转机。所有车商重新检讨并改善 SUV 的最大缺陷高油耗。现在的新式SUV 和过去的传统 SUV 相比,车体的重量已减轻了不少,同时外观也更加流线型,引擎也更省油,SUV 的油耗瞬时降低且不失越野性,但也有车厂为了让 SUV 更省油,放弃
9、了高底盘、四轮传动和高刚性的悬吊系统,虽然失去了部分越野能力,但也也让油耗降的更低,SUV 的省油化加上石油危机的解除以及休旅风气持续延烧,SUV 终于获得重生并热卖了起来。下图为标准 SUV:MPV简介MPV 是指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从源头上讲,MPV 是从旅行轿车逐渐演变而来的,它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即多用途车。特点MPV 同面包车存在明显的区别。面包车是单厢式结构,即乘客空间和发动机共同在一个框架结构内,发动机被安放在驾驶员座位的后下方。采用这种布局,车体结构简单,但是整车高度相对增加,同时
10、车内空间增加,发动机噪音相对较大。并且由于前排座椅处在全车的最前面,在发生正面撞击事故时驾驶员及前排乘客前方的缓冲空间很小,所以安全系数较低。现在的 MPV 首先是要具备两厢式结构,布局以轿车结构为基础,一般直接采用轿车的底盘、发动机,因而具有和轿车相近的外形和同样的驾驶感、乘坐舒适感。由于车身最前方是发动机舱,可以有效地缓冲来自正前方的撞击,保护前排乘员的安全。许多MPV 都是在轿车平台上生产出来的;如广州本田的 MPV 奥德赛,其车型开发完全是按照轿车的理念进行的,这点是 MPV 与轻型客车最大的不同。 MPV 拥有一个完整宽大乘员空间,这使它在内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也是 MPV最
11、具吸引力的地方。车厢内可以布置下 7-8 个人的座位,还有一定的行李空间;座椅布置灵活,可全部折叠或放倒,有些还可以前后左右移动甚至旋转。起源1983 年 11 月,克莱斯勒第一款、也是全球第一款厢式旅行车现身市场。这款车被分别命名为普利茅斯大捷龙和道奇卡拉万(Caravan),这个系列的车型也被命名为“MINI Passenger Van(缩写为 MPV)”,在北美的广告中克莱斯勒将其称之为“神奇旅行车”。这种类型的车在我国早期被称为“子弹头”,因为整个车型看起来非常像一颗飞驰的子弹。MPV 的鼻祖 大捷龙虽然福特和通用对这个类别的车并不看好,但在此后的第一个销售年度里,大捷龙和卡拉万的销量
12、达到了 21 万辆,远远超过了预先的盈亏平衡估计点。在那个经济低迷的年代,厢式旅行车为克莱斯勒的扭亏为盈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7 年,欧洲人重新演绎了 MPV 的含义,他们把 MPV 定义为“Multi-purpose Vehiche(多功能车)”。从此以后,MPV 被越来越多的车企所接受,现在几乎每个厂商旗下都有至少一款 MPV 车型。ESP博世是第一家把电子稳定程序(ESP)投入量产的公司。因为 ESP 是博世公司的专利产品,所以只有博世公司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才可称之为 ESP。在博世公司之后,也有很多公司研发出了类似的系统,如丰田的 VSC 和宝马的 DSC 等。 ESP 全称是:(E
13、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包含 ABS 及 ASR,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ESP 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侧滑传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控制单元通过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发出控制指令。有 ESP 与只有 ABS 及 ASR 的汽车,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 ABS 及 ASR 只能被动地作出反应,而 ESP 则能够探测和分析车况并纠正驾驶的错误,防患于未然。ESP 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特别敏感,例如汽车在路滑时左
14、拐过度转向(转弯太急)时会产生向右侧甩尾,传感器感觉到滑动就会迅速制动右前轮使其恢复附着力,产生一种相反的转矩而使汽车保持在原来的车道上。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范围,如果驾车者盲目开快车,现在的任何安全装置都难以保证其安全。如果您还不明白 ESP 的工作原理可以看以下视频:DSC由于 ESP 名称已经被德国博世公司注册。故其他公司开发的电子稳定系统只能使用其他名称。如宝马的 DSC。它的性能类似德国博世公司的 ESP,它可以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并在起动或加速时保证所有车轮的牵引力。它能探测到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的最初迹象,DSC 将做出动作,防止车辆发生甩尾现象。 VSCVSC 的全称为
15、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是丰田公司研发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VSC 作为车辆的辅助控制系统,它可以对因猛打方向盘或者路面湿滑而引起的侧滑现象进行控制。当传感器检测出车辆侧滑时,系统能自动对各车轮的制动以及发动机动力进行控制。 VSC 可在车辆行驶时随时监测由各传感器所提供的车辆动态信息,以了解车辆目前的状况。当车身打滑时,各传感器信息与平稳行驶的数据不同时,系统据此判断出车辆出现打滑情况,自动介入车辆的操控,以油门及制动控制器来修正车辆的动态。由于所有打滑现象均是因为部分车轮超过了该车轮所能承载的附着力所造成的,因此针对打滑问题而开发的 VSC 系统可提供高标准的主动
16、安全。当前轮或后轮的抓地力达到极限时,汽车转向的稳定性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车辆转弯行驶时,如前轮首先达到抓地极限时,则会引起转向不足,此时驾驶员怎么打方向盘也不能减小转弯半径,从而难以循踪行驶,出现转向失灵。而如果后轮首先达到附着极限,则将造成甩尾现象,车辆本身会变得不稳定。VSC 系统通过对不同车轮独立的实施制动,使车辆产生相应的回转力矩,以避免推头或甩尾的现象发生。为抑制前轮的侧滑,首先制动后轮,以产生向内旋转运动,然后对四个车轮制动,使车速降到某一水平,以平衡旋转运动,使转向在转弯力的范围内进行。当出现后轮侧滑时,外前轮被制动,以产生向外旋转的运动,确保汽车的稳定性。定速巡航定速巡航用于
17、控制汽车的定速行驶,汽车一旦被设定为巡航状态时,发动机的供油量便由电脑控制,电脑会根据道路状况和汽车的行驶阻力不断地调整供油量,使汽车始终保持在所设定的车速行驶,而无需操纵油门减轻了疲劳,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车速变化,可以节省燃料。一般情况下,当驾驶者踩下刹车踏板或离合器时定速巡航会被自动解除。定速巡航控制区域一般在方向盘后方或者集成在多功能方向盘上。奔驰的定速巡航控制杆定速巡航的使用条件1 原则上定速巡航要在高速公路或全封闭路上使用。 因为在非封闭路上,复杂的路况不利于交通安全。2 雨天禁用,雪冰天禁用。3 盘山路或弯路过多,要禁用。因为我们在正常出弯路的情况下,要适当加油提供更大的转向力。定
18、速巡航状态下车辆自动维持车速恒定,油门由行车电脑控制,往往给弯路行车带来危险。如果在这种条件下,应当适当控制车速。4 道路上车辆太多,也不适合定速巡航。自适应巡航自适应巡航也可称为主动巡航,自适应巡航类似于传统的巡航控制,系统包括雷达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模块。司机设定所希望的车速,系统利用低功率雷达或红外线光束得到前车的确切位置,如果发现前车减速或监测到新目标,系统就会发送执行信号给发动机或制动系统来降低车速使车辆和前车保持一个安全的行驶距离。当前方道路没车时又会加速恢复到设定的车速,雷达系统会自动监测下一个目标。 主动巡航控制系统代替司机控制车速,避免了频繁的取消和设定巡航控制,使巡
19、航系统适合于更多的路况,为驾驶者提供了一种更轻松的驾驶方式。 大众 CC 和丰田皇冠自适应巡航操作详解一汽-大众 CC 只有顶配车型才配备了自适应巡航,从车辆的外观就能看出这是不是一辆具有 ACC 的车型,该功能的探测装置安装在前脸大众的车标内,在没有该功能的车上,车标则是镂空的。当自适应巡航激活后,可以通过拨动控制杆上的“DISTANCE”按键来调整与前车的距离。丰田皇冠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只配备在 3.0 Royal Saloon 尊享版及其以上的车型中,同大众 CC 一样,它的自适应巡航的感应装置也隐藏在车标处,你会很容易发现它的车标设计和没有该功能的车型有着明显不同。启动 ACC 的方法十
20、分简单,在定速巡航状态下,只需按动方向盘上画有小车符号的按钮该功能便会激活,但前提是车速要大于 40Km/h。轮胎速度等级简介 速度等级表明轮胎在规定条件下承载规定负荷的最高速度。 速度级别 速度(km/h) 速度级别 速度(km/h) A1 5km/h K 110km/h A2 10km/h L 120km/h A3 15km/h M 130km/h A4 20km/h N 140km/h A5 25km/h P 150km/h A6 30km/h Q 160km/h A7 35km/h R 170km/h A8 40km/h S 180km/h B 50km/h T 190km/h C 6
21、0km/h U 200km/h D 65km/h H 210km/h E 70km/h V 240km/h F 80km/h W 270km/h G 90km/h Y 300km/h J 100km/h ZR 240km/h 以上车体结构按照车身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两种。非承载式车身我们现在接触的非承载式车身车型比较少,多数是卡车、专业越野车之类。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这种车架一般都是矩形或者梯形的,布置在车身的最底部,我们平时是看不到的。下图就是一个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我们可以看到上面很多的横纵梁构成一个矩形结构。车架承载着整个车体,发动机、悬挂和车身都安装在车架上。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车架上有用于固定车身的螺孔以及固定弹簧的基座。所以从理论上说,即使没有车身,单是一个车架“裸奔”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车身的作用是什么呢?显而易见,为了给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以及为了美观。理论上说,即使没有车身,单是一个车架“裸奔”也没问题这种结构的最大优点就是车身强度高,钢架能够提供很强的车身刚性,也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对于载重车和越野车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驾驶过这种车的人应该有所体会,悬挂对路面颠簸的反馈在车内的感觉要轻微很多,这是因为有些车的车身和底盘之间采用降低振动的方法连接在一起,所以在走颠簸路面时更平稳舒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