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初探一、兴趣的作用兴趣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倾向,是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形成的。但也不能把兴趣完全归结为需要,因为它往往会由于客体的生活意义和情绪上的吸引力而表现出来。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总体归纳起来其基本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兴趣的定向作用。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学习什么,不学习什么,常常是由自己的兴趣来定向的。特别是一个人的志趣,不仅决定他的进取方向,更是奠定了其事业的基础。兴趣的这种定向作用,还表现在它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上。2.兴趣的动力作用。所谓兴趣的动力作用,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学生对于某个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
2、,常常就会成为推动他们去研究的动力。3.兴趣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具有促进作用。要想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经常改进学习活动的方式,改革学习工具,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为此,对于学习活动,不能墨守陈规,而要革新创造。兴趣可以使人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促进创造性态度的发展。二、兴趣的分类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也是推动学生努力寻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探索的认识倾向,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喜好情绪和专注的态度,也是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体育学习兴趣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体育学习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
3、兴趣。(2)根据体育学习兴趣维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体育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它总是伴随着某种体育活动而产生,活动终止学习兴趣也就停止或消失,也可称之为短暂兴趣;间接兴趣是由体育活动的目的或结果所引起的兴趣,不会因活动的结束而消失,逐渐引发稳定兴趣,它对坚持从事体育活动更为重要。在通常的体育教学中,新颖的活动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新颖感、兴奋感、刺激感等,这都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学生通过长期的体育学习认识到体育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身体能力,发展身心健康,还能够促进交往、锻炼意志品质,就会产生对体育学习的间接兴趣。学生体育学习的直接兴
4、趣和间接兴趣是密切联系、相互转化的。三、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并成为合格人才为目的和任务的。然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哪怕是能力再强的教师也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如何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设法吸引学生使其抱着增强体质的目的去参加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师要达到的目的。首先教育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正确处理体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要使学生懂得科学地锻炼身体,不仅可以长体力,还可以长技能,要使他们坚持自觉、认真、刻苦地上好每节体育课。其次要从多角度分析,告诉学生
5、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对提高文化课学习效率,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消除学习过程产生的疲劳有积极作用。提高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国内学者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激发的研究上。对于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激发方式主要有: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控制教学内容使之新颖且难度适中、教学方法创新、良好教学环境和课堂气氛的营造、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增加教学趣味性、增加运动实践、重视课外体育的开展、注重终身体育的培养、注重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等等。高一狠抓基础、高二深化提高、高三形成特色;并对体育课教学方法、
6、内容作相应改革;竞赛方法上突破竞技体育的模式,淡化竞技性,加强可练性、参与性,充分利用器械场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从智力特点看,男生偏于逻辑思维,注意多定向于物,他们的想象常带有逻辑性,擅长理解及抽象记忆;而女生则偏于形象思维,注意多定向于人,她们的想象常带有形象性,擅长机械、形象记忆。从非智力因素角度来看,男生的感情较为强烈且易外露,而女生的感情则较为含蓄、丰富、细腻。虽说男女之间智力并不存在优劣,但其一般性心理差异的存在,会导致体育学习兴趣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再者女生在初中阶段生理发育让其比较害羞,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出现了行为弱化现象。此外,目前学校体育教学所选择的教材内容,竞技项目所占的比重较大,学生从这些项目的学习中所直接感触到的是那些主体的、生动的、直观的客观事物,因此男生无论是智力、非智力特长在体育学习中都更容易得到发挥。从这一意义讲,男生更喜爱体育课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了,而女生的体育学习则需要发挥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提高和激发体育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学生兴趣采用专项课教学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行政班上课的模式,前者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与素质教育接轨,为学生长期进行体育锻炼进行了有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