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一).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858286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克拉克瓷的工艺复古(一)“早在明代,中国产的克拉克瓷如同今天美国产的 Iphone4一样,风靡全球。”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江建新在欧美国家较为传统的家庭、大小古玩店,及艺术品的拍卖场上,会偶尔看得到一种中国明代的青花瓷。器物之上,除了当时民众喜闻乐见的纹饰外,往往还会有多帆船、城堡、郁金香等符合西方人审美的元素。不仅如此,它们还有一个纯西方的称谓 克拉克瓷。400多年前,这批精美的青花瓷被运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进行了公开拍卖,此次拍卖几乎轰动了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因为昂贵、稀有,这些青花瓷基本只用作陈设,很少实际使用。初见青花瓷器的欧洲人当时也不知道它的名称,因为是从克拉克号上卸的货,

2、就有了“克拉克瓷”的别名。在这批克拉克瓷到达之前,欧洲没有瓷器。他们的陈设器、餐具都以金属器、木器和陶器为主。而那次著名的拍卖会后,这种既美观又耐用的青花瓷很快风靡了整个欧洲,进而走入了美洲、亚洲上流社会和平民家庭。这种特殊的、似乎专用来出口的青花瓷,原先一直被误以为产于江西景德镇,但实际上,景德镇很少出土这样的瓷器。偶有出土克拉克风格的青花瓷,也会比大宗的克拉克瓷更精致一些,其主要产地还是在福建平和。始烧于明代中期的克拉克瓷,伴随着海禁政策和月港的衰亡,到清代早期已经绝迹。其生产工艺也因此失传。直到福建省工艺美工大师 林俊的出现,才让克拉克涅槃重生,再度出现在世人面前。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

3、遗产“克拉克瓷“传统技艺传承人林俊(右)与国际陶艺鉴赏评论家曲德敬在探讨“克拉克瓷“烧制工艺陶艺大师林俊:29 年坚守只为那笃定的钟情小心翼翼地打开刚买来的宝贝“碎片”,这次,林俊花了 1500块钱。用 29年,他从钟情到复兴克拉克瓷,这一路,走得挺艰难,可他从不言悔。一开始收藏没闲钱,他利用“副业”挣钱买进陶瓷;着手复兴克拉克瓷,靠变卖收藏的汝窑和古董家具,才换取到建立研究基地的资金。一直以来,林俊有个复兴梦:盼着克拉克瓷能走得更远,未来 3年,找到 5个以上传承人,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碎片”的底蕴和文化。29年收藏,只为一份笃定的“钟情”林俊钟情于陶瓷收藏,是因为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而林

4、俊的父亲,常收藏一些书法、字画、陶瓷。1983年,林俊开始收藏陶瓷。“收藏需要资金,但我没有,所以我每天早早把工作忙完,建了一家钢管家具厂,下海赚的钱买进陶瓷。”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少人都会把家中的陶瓷卖出,换取现金,因此林俊占了不少“小便宜”,买到珍贵的陶瓷。“到了 1997年,我已经收藏了 200多件漳窑(白釉米色,开冰裂纹,又称米黄釉)。后来我接触到漳州窑(青花开光,集中在明清时期生产、出口的贸易瓷),有一部分漳州窑是克拉克瓷。”收藏陶瓷,早就变成了林俊生活中的习惯。两年后,中国古陶瓷协会开漳州窑研讨会,邀请 300多位古陶瓷研究的专家、学者,林俊也在受邀之列。“我当时收藏的漳州窑有几百项

5、,成为一个系列,会后有 200多位专家到我家参观,并鼓励我把收藏的瓷器、烧制工艺等出成工具书。”这次研讨会,是林俊研究克拉克瓷的动力。林俊下定决心,要研究陶瓷的化学成分、窑炉结构、窑具等。早出晚归、寻找标本。而不少次无功而返,林俊总会交代窑址附近的农户,请他们在挖掘出陶瓷后,一定要联系他。每次淘到新的陶瓷标本,他会带着标本,赶到潮州博物馆、德化等地进行实物核对,确定其特征、造型。漳州窑的特征是什么?林俊的答案是:底部粘沙、装饰风格呈现明显中西文化的陶瓷是漳州窑,漳州窑的代表是克拉克瓷。“克拉克瓷的装饰图案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受华安写意、大写意的画风影响,迎合了中东人民的喜好,因此克拉克瓷在欧洲很

6、受欢迎。”一部电视专题,让他开启复兴梦一部电视专题报道,让林俊开始思索,要真正地去复活克拉克瓷。2007年,央视 4套走遍中国栏目来到漳州,寻找复活的克拉克瓷,拍摄组一路寻找克拉克瓷的踪迹,最终在林俊家中,拍摄了仅有的八个开光的克拉克瓷。而后,林俊请拍摄组再到漳州,拍出复活的克拉克瓷下集。但复兴的路走得很艰难,漳州瓷艺术馆的解说员李女士说,这几年林俊为了复兴克拉克瓷,吃了不少苦,而这些辛酸苦闷,也只有林俊一人独自承担。原来,当时没有多少钱的林俊,靠变卖自己收藏的汝窑和古董家具,才换取到建立研究基地的资金。2008年,林俊总算如愿以偿,创办了克拉克瓷研究所,担任所长,和一些专家,如陶瓷研究专家、

7、“活国宝”耿宝昌老先生,进行克拉克瓷理论研究。并于同年 7月,在平和创办了克拉克瓷研究基地,进行克拉克瓷的复制还原、恢复烧窑制作工艺等研究。“当时家里,妻子没二话,很支持。而手工制作是最关键的,因为每一个用手工制作出来的成品都是仅此一个。老师傅是我从广东高薪请来的,他的手工艺了得。”除了拉坯师傅,还需要绘画创作团队,这些也都是林俊一个个去求来、请来的。研究基地建立之初,林俊高薪聘请了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地的传统制瓷老师傅。很快地,他发现要仿制出像样的漳州窑平和克拉克瓷,还得有熟悉平和制瓷传统工艺的当地人。随后,他找来熟悉克拉克瓷传统工艺的师傅,并将基地学徒工的招收范围定格为平和本地人。过程很艰辛,但复兴之路,他仍旧要走下去。制作克拉克瓷必须的工序 手工上釉(资料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