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856053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思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汇总1、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质浓度的方法增加值?答案:不可以,溶质加的太多,不是稀溶液,就不能符合凝固点降低公式了。2、冰浴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案: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3、搅拌速度过快和过慢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案:在温度逐渐降低过程中,搅拌过快,不易过冷,搅拌过慢,体系温度不均匀。温度回升时,搅拌过快,回升最高点因搅拌热而偏听偏高;过慢,溶液凝固点测量值偏低。所以搅拌的作用一是使体系温度均匀,二是供热(尤其是刮擦器壁) ,促进固体新相的形成。4、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答案:根据稀溶液依

2、数性,溶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5、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使用范围内如何?答案:稀溶液6、凝固点下降是根据什么相平衡体系和哪一类相线?答案:二组分低共熔体系中的凝固点降低曲线,也称对某一物质饱和的析晶线7、为什么要用空气套管,不用它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减缓降温速率,防止过准予发生。8、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离解时质点数增加, 变大,而从公式 可看出, 会偏小。fTfBBAKmMTBM9、为什么要初测物质的凝固点?答案:防止过冷出现,节省时间10、为什么

3、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案:由于新相难以生成,加入晶种或控制搅拌速度11、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必须减少过冷现象吗?答案:若过冷严重,温度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尝试溶液的凝固点,测得的凝固点偏低。12、测定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答案:由于随着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的不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在步冷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段,只出现折点.13、选做溶剂时, 大的灵敏度高还是 小的灵敏度高?答案:大的fKfK14、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过冷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答案: 0.5,最好是 0.2,15、溶剂和溶

4、质的纯度与实验结果有关吗?答案:有16、如不用外推法求凝固点,一般 会偏大还是偏小?答案:大fT17、一般冰浴温度要求不低于溶液凝固点几度为宜?答案:2-318、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少,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答案: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析出的固体少测 越准确。BM19、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缔合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缔合时时质点数减少, 变小,而从公式 可看出, 会偏大。fTfBBAKmMTB20、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多,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答案:不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答:随

5、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析出的固体多会使凝固点下降的多, 变大,所测 会偏小。fTB实验七十三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一、预习提问1、什么是稀溶液依数性质?稀溶液依数性质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非挥发性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后,其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冰点降低、渗透压等值只与溶质的分子数有关而与溶质的种类无关,这四种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2、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在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首先要能很好的溶解溶质,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不适用,一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其次凝固点不应太高或太低,应在常温下易达到。3、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6、是否可用增加溶液浓度的办法来增加 T值?为什么?答、不行。浓度太大,会使溶液太快凝固,浓度太小,会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不明显,测量误差会增大。 4、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空气夹套?过冷太甚对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防止温度下降过快,使结晶过程易于观察。过冷太甚影响实验准确性,造成误差。加入晶种或控制搅拌速度。5、实验中,加入萘的时候,不小心将萘附着在内管壁上,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使溶液的浓度造成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6、为什么纯溶剂和稀溶液的的凝固曲线不同? 答、纯溶剂凝固时组成不变,所以凝固时的温度也不变,直到所有液体都凝固时温度才会继续下降,所以纯溶剂的冷却曲线上有个平台。

7、而稀溶液在冷却凝固时,液态的浓度会发生变化,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也会下降,所以稀溶液的冷却曲线没有平台,而是一个向下的斜坡。二、思考题:1、简述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基本原理答: 化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分子量是一种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方法。稀溶液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对析出物是纯溶剂的体系)与溶液中物质的摩尔分数的关系式为: =T f* - Tf = KfmB,式中,T f*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f 为 溶液的凝固点,m B 为溶液中溶质 B 的质量摩尔浓度,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它的数值仅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8、。 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Kf并测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T,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 WB(g)和溶剂 WA(g),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mB为: mB=1000WB/MBWA,式中,M B为溶质的分子量。代入上式,则: MB = 1000KfWB / fWA(g/mol) 因此,只要取得一定量的溶质(W B)和溶剂(W A)配成一稀溶液,分别测纯溶剂和稀溶液的凝固点,求得 T f,再查得溶剂得凝固点降低常数,代入上式即可求得溶质的摩尔质量。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下,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各有什么影响?答:用过冷法测分子质量

9、靠的是依数性。即依靠溶质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注意,依靠的是粒子的数目而不是分子的数目。如果发生缔合或解离,自然是导致所测得的粒子所并不等同于分子数,那测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自然有偏差。解离使粒子数增多,表观上是分子数增加,于是测得的分子量变小。缔合和生成络合物使粒子数减少,于是测得的分子量比实际的要大。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答:根据溶液凝固点的下降值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就不是稀溶液,太少凝固点下降值太小,误差大。4、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答:凝固点降低公式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和强电解质稀溶

10、液。其次凝固点不应太高或太低,应在常温下易达到。如:水、苯、环己烷等。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所以在电解溶液中不适用上式计算,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过冷太甚对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过冷现象是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象,原因一般是由于降温过快或溶液中较干净,没有杂质晶核放置过冷首先要放慢降温速度,一定要非常缓慢,然后再适当搅拌或加晶种,不过你测凝固点应该用不上晶种,只需要慢慢降温就行了,会有晶体析出的。6、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11、是否可用增加溶液浓度的办法来增加 T 值?为什么?答:不可以;实验中,由于溶剂析出后,剩余浓度变大,显然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严格做法应作冷却曲线,但由于冷却曲线不易测出,而真正的平衡浓度又难以直接测定,所以实验总是用稀溶液,并控制条件使其晶体不易析出,并用起始浓度代替平衡浓度,对测定结果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提高实验的准确度。7、什么是稀溶液依数性质?稀溶液依数性质和哪些因素有关?答:非挥发性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后,其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冰点降低、渗透压等值只与溶质的分子数有关而与溶质的种类无关,这四种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因素:只取决于溶剂的种类、数量和

12、溶质分子的数目。8、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若过冷程度太大对结果有何影响?两相共存时溶液系统和纯溶剂系统的自由度各为多少?答:过冷程度太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溶剂系统的自由度为 1,溶液系统的自由度为 0。9、什么叫凝固点?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答: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适用于非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溶液。不能用于电解质溶液。10、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空气夹套?过冷太甚有何弊病?答:为了防止过冷太甚;过冷程度太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

13、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11、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实验测量成败的关键是什么?答:搅拌速率的控制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每次测定应按要求的速率搅拌,并且 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的时候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1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加入萘的时候,不小心将萘附着在内管壁上,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若不小心将萘附着在内管壁上,则溶液中的溶剂含量将减少,导致实验结果偏大。1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答:因为凝固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先测一个近似凝固点,可以再测凝固点时减小误差使误差范围小于 0.006。 c

14、 以内,保证测定值得精确。14、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答: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溶质在溶液中的表观摩尔质量将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1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测定环已烷和萘丸质量时,精密度要求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同。在测定环已烷的质量时,质量与体积有关系,所以在量取环己烷的体积时要使用移液管;在测定萘丸质量时,精密度要求高,因为溶质用量的考虑原则是根据稀溶液依数性范围确定,太多不符合稀溶液,太少凝固点下降值不明显。16、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在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首先溶质能在此

15、溶液很好的溶解,不出现解离,缔和,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等现象,另外此溶剂的凝固点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应很容易达到。17、为什么纯溶剂和稀溶液的的凝固曲线不同?答:在纯溶剂的冷却曲线中,曲线中的低下部分表示发生了过冷现象,即溶剂冷至凝固点以下仍无固相析出,这是由于开始结晶出的微小晶粒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同温度下普通晶体的饱和蒸气压,所以往往产生过冷现象,即液体的温度要降低到凝固点以下才能析出固体,随后温度再上升到凝固点。溶液的冷却情况与此不同,当溶液冷却到凝固点时,开始析出固态纯溶剂。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在冷却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线段。因此,在测定浓度一定的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的固体越少,

16、测得的凝固点才越准确。同时过冷程度应尽量减小,一般可采用在开始结晶时,加入少量溶剂的微小晶体作为晶种的方法,以促使晶体生成,溶液的凝固点应从冷却曲线上待温度回升后外推而得。18、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寒剂温度的温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答:寒剂温度应控制在 35。 C。寒剂温度对实验结果也有很大影响,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19、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实验所用的内套管必须洁净、干燥?答:因为的内套管是用来装纯溶剂环己烷的,如果内套管不是洁净干净的, 那么测得的就不是纯溶剂的凝固点,而是参有杂质的溶液的凝固点,会导致测得的凝固点不准确。20

17、、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搅拌速度的控制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怎样控制搅拌速度?答:凝固点的确定较为困难。献策一个近似凝固点,精确测量时,在接近近似凝固点时,降温速率要减慢,到凝固点时快速搅拌。三、书后思考题(1)什么叫凝固点?凝固点降低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答、凝固点就是大气压下固液两态平衡共存的温度。凝固点降低公式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由于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之间的复杂的作用力,所以该公式不适用于电解质溶液(2)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过冷现象是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

18、象,原因一般是由于降温过快或溶液中较干净,没有杂质晶核。放置过冷首先要放慢降温速度,一定要慢慢慢慢慢,然后再适当搅拌或加晶种,不过你测凝固点应该用不上晶种,只需要慢慢降温就行了,会有晶体析出的。(3)为什么要使用空气夹套?过冷太甚有何弊病?答、防止温度下降过快,使结晶过程易于观察。(4)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答、因为凝固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先测一个近似凝固点,精确测量时,在接近近似凝固点时,降温速度要减慢,到凝固点时快速搅拌。(5)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影响如何?答、加入的溶质的量约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0.5左右。加入太多,会使溶液太快凝固,加入太少,会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不明

19、显,测量误差会增大。(6)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答、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缔合和生成配合会使测量值偏大,离解会使测量值偏小,不适用上式计算,一般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稀溶液。四、选择题:1、寒剂温度对实验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温度( )会导致冷却太慢, ( )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 B )A 过高、过高 B 过高、过低 C 过低、过低 D 过低、过高2、实验所用的内套管的要求(A )A、洁净并干燥 B、只要干燥 C、只要洁净 D、都不需要3、实验中,什么时间(C )对贝克曼温度计采零最合适。A、一进实验室时 B、内套

20、管装纯溶剂前 C、感温元件放入纯溶剂前 D、任意时刻4、常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来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其中最常用来测定质量的是:(D)(A)蒸汽压降低 (B)沸点降低 (C)凝固点降低 (D)参透压5、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仅适用下列哪一种溶液( D ) (A) 浓溶液 (B) 稀溶液 (C) 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 (D) 非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6、用凝固点下降法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用到贝克曼温度计,本实验需要精确测定( C ) (A) 纯溶剂的凝固点 (B) 溶液的凝固点 (C) 溶液和纯溶剂凝固点的差值 (D) 可溶性溶质的凝固点7、在 20室温和大气压力下,用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若

21、所用的纯溶剂是苯, 其正常凝固点为 5.5, 为使冷却过程在比较接近平衡的情况下进行, 作为寒剂的恒温介质浴比较合适的是( A ) (A) 冰-水 (B) 冰-盐水 (C) 干冰-丙酮 (D) 液氮 8、测步冷曲线时,样品应( D )(A)后期快速冷却而前期缓慢冷却 (B)快速冷却 (C)前期快速冷却而后期缓慢冷却 (D)缓慢而均匀地冷却9、差热分析和步冷曲线法类似,也是测物系相变温度,但( A )(A)差热分析更精确 (B)步冷曲线法更精确(C)二者精度差不多 (D)不好说10、下列哪种曲线是纯溶剂环己烷的冷却曲线:(a)11、环己烷的冷却曲线中两相平衡时的条件自由度为多少?(A)A.0 B

22、.1 C.2 D.312、用凝固点降低法测萘的摩尔质量时,寒剂(冰水混合物)温度要控制在什么范围?(C)A.0左右 B.-1-0 C。35 D.7913、本实验测环己烷凝固点时应用量取ml 的环己烷。 (C)A.量筒;50ml B.量筒;50g C.移液管;50ml D.移液管;50g14、向环己烷中加萘的时候有少部分药品掉了出来,由此会导致萘摩尔质量发生什么变化。 (B)A.无影响 B.偏高 C.偏低 D.以上选项均错15、实验中如果发现溶液过冷过甚,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什么(B)A.将该溶液倒掉,再重新开始 B.停止实验,将溶液重新加热溶解后再测其凝固点C.不做任何处理,继续下面操作 D.向

23、该溶液内倒热水16、在将仪器安装完后,取自来水的体积为冰浴槽体积的( D ) ,然后加冰屑。A 1/2 B 1/3 C 1/4 2/317、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的关键是( C )A、控制温度 B、控制药品的用量 C、控制搅拌速度 D、以上都不是18、在纯溶剂环己烷精确凝固点的测定,当环己烷溶液的温度降至高于近似凝固点的(A )温度时迅速取出冷冻管。A 0.5 B 0.3 C 0.1 D 119、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时,测定的结果会比实际值( C )A.无影响 B.偏高 C.偏低 D.以上选项均错20、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缔合或生成络合物时,测定的结果会比实际值( B )A.无影响 B.偏高 C.偏低 D.以上选项均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