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轮定位1、注销后倾:汽车的纵向平面内(汽车的侧面),主销上部向后有一个角度,称为主销后倾角。这个后倾角的存在使路面对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产生一个促使车轮绕主销轴旋转的力矩,它的方向正好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在此力矩作用下,将使车轮回复到原来的中间的位置,从而保证汽车能稳定地直线行驶,故此力矩称回正的稳定力矩。但此力矩也不宜过大,过大会使转向沉重。主销后倾角一般不超过 23 度。现代车前为了提高行驶速度,普遍采用扁平低压胎,轮胎变型增加,引起稳定力增加,因此主销后倾角可以减小甚至接近零,有时为负值。2、主销内倾: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汽车的前后方向),主销上部向内倾斜一个角度,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
2、角称为主销内倾角。主销内倾角也具有使车轮自动回正的作用。主销内倾角愈大或转向轮偏转角愈大,转向轮自动回正的作用就愈大。此外,主销内倾角的另一个作用是使转向轻便。3、前轮外倾: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前轮中心平面向外倾斜一个角度称为前轮外倾角。轮胎呈现“八”字形张开时称为负外倾,而呈现“v”字形张开时称正外倾。前轮外倾角具有提高转向操纵的轻便性和车轮工作安全性的作用。如果空车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直于路面,则满载时车桥将因承载变形而可能出现车轮内倾,这样将加速汽车轮胎内侧的偏磨损。另外,路面对车轮的垂直反作用力沿轮毂的轴向分力将使轮毂压向外端的小轴承,加重了外端小轴承及轮毂紧固螺母的负荷,降低它们的使用
3、寿命,严重时会损坏外端的锁紧螺母而使车轮松脱,造成交通事故。因此,为了使轮胎磨损均匀和减轻轮毂外轴承的负荷,安装车轮时预先使其有一定的外倾角,以防止车轮内倾。但是外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也会使轮胎产生外侧偏磨损。现代汽车将外倾角一般设定为 1 度左右,有的接近垂直,有的为负值。4、前轮前束:俯视车轮,汽车的两个前轮并不完全平行,而是稍微带一些角度。在通过两前轮中心的水平面内,两前轮的前边缘距离小于两前轮后边缘距离,两个距离之差称为前轮前束。前轮前束的作用是为了消除由车轮外倾而引起的前轮“滚锥效应”。车轮有了外倾角后,在滚动时,就类似于圆锥滚动,从而导致两侧车轮向外滚开。由于转向横拉杆和车桥的约束使车轮不可能向外滚开,车轮将在地面上出现边滚边向内滑移的现象,从而增加了轮胎的磨损。为了消除车轮外倾带来的这种不良后果,在安装车轮时,使汽车两前轮的中心平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这样可使车轮在每一瞬时滚动方向接近于向着正前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和消除了由于车轮外倾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前轮前束可通过改变横拉杆的长度来调整。可根据各生产厂所规定的测量位置,使两轮前后距离差符合规定的前束值。一般前束值为 012mm,有的汽车为与负前轮外倾角相配合,其前束也取负值即负前束(如上海桑塔纳轿车前束为-1- 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