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区国土资源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一、以“双保双服务 ”为导向,全面落实年度目标任务 (一)主动服务,保障发展取得新成效 1、完成年度规划调整,优化发展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工作方面,今年来对 XX 市域铁路 s1 线一期工程(XX 区段) 、XX 市洞头至鹿城公路龙湾永中至海城段工程、浙江省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灵昆阁巷段(龙湾段) 、XX 市区天然气输配工程东部高压管线(东向门站-海城调压站)线路截断阀室、温州空港新区管委会申报的龙湾滨海工业园明珠路二期(滨海四道路-经五支路)市政道路等 13 个项目,涉及 812 亩用地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同时,按照新增建设用地预留指标
2、使用有关规定,对全区 10 个项目,申请 426 亩新增建设用地预留指标和 57 亩基本农田指标进行了审查,使有限的预留指标在规划期内能够确保我区各重点项目使用。 2、做好用地报批工作,满足发展需求。今年来,我局通过积极谋划、实时跟进,统筹安排全区用地需求。市政府安排我局新增年度计划为 370 亩(耕地 276亩) ,已完成 20xx 年度中心城区内项目报国务院批准用地项目 15 个,总用地面积 512 亩(涉及新增建设用地 479 亩,农用地 440 亩,耕地 392 亩) 。完成农转征报批组建 11 个批次,涉及用地面积 1187亩(其中城区内 814 亩,城区外 373 亩) 。完成 X
3、X 市域铁路 s1 线一期工程(龙湾段)主线及配套、温州永强机场新建航站区配套工程、XX 市洞头至鹿城公路龙湾永中至海城段工程一期等组件报批工作,总计面积 1986 亩,有效保障了一批重点项目及民生工程用地需求。开展状元桥村及普门村未征农用地流转工作,分别核给住宅用房安置指标 9215.64、5052.69 平方米。发布 2013 年度报批项目经省政府批准后征收土地公告 11 个、相应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113个,共涉及 6 个街道,65 个村,总面积 174 公顷;涉及需缴纳的征地补偿费 14368 万元,应核给社保人数 4281 人,返还住宅安置指标129462 平方米,有效保障被征地农
4、民基本权益。 3、推进土地开发提速,集约节约利用。今年 XX 区转而未供任务 3600 亩,目前已完成供地 4487 亩,完成率为 125%,其中 2005 年前(含 2005 年)要求全部消化完毕,已消化 2184 亩。 (前三年(2011-2013)批次供地率目标分别要求达 90%、80%、50% ,分别已完成 72%、 76% 、36% 。 )供而未用任务 3860 亩,要求清理率达 90%,已完成清理3662 亩,清理率达 94.86%。村二三产指标消化任务 300 亩,完成率为 100%;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任务 750 亩,已完成 904 亩,完成率为 120%。2006 年以来闲置土
5、地处置率达 96.3%(要求达 87%) 。前三年新供建设用地按期开工率达 98.48%(要求达 90%) 。市政府下达给工矿仓储用地供应任务为 400 亩,目前已完成 833 亩,完成率达 208%,超额完成任务。商住办出让 9 宗 463 亩,出让金收取 16.8亿元,有效保障了区域发展用地需求。 同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龙湾的供地率稳步提升,在今年 12 月份国家土地督察局上海局的专项督察中,XX 区的前 5 年供地达到了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中前五年供地率达到 60%以上的要求,这是XX 市本级唯一达标的一个区。 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方面。完成编制实施细则、
6、年度计划及配套实施政策,成立区低效开发办集中办公,全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从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今年市级下达的任务 3000 亩,我区自加压力核定任务3400 亩,列入 2014 年度实施计划的再开发项目中,已有 60 个再开发项目已报区再开发办备案或审批,涉及用地面积 3076.74 亩。全年共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3613.92 亩,完成率为市级下达任务的 120.91%。其中:启动商住再开发项目 10 个、788.63 亩,城中村改造项目 8 个、439.36 亩,道路、公园绿地公共基础设施和村公益事业项目 25 个、1164.08 亩,低效闲置土地收回再开发项目 9 个、587.
7、55 亩,综合整治类项目 5 个、357.18 亩。另有 13 家企业完成“优二强三”工作,用地面积约 277.12 亩。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使我区进一步提升了土地有效利用率。 (二)优化结构,保护资源得到新提高 1、推进土地整理工作。今年来,我局在完成既定耕地垦造任务的基础上,自加压力,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提升现有耕地质量。市级下达给我区全年垦造耕地任务数为 400 亩,截止目前已经完成 513 亩,新增耕地面积 414 亩,完成率达103.5%。在建标准农田项目 2 个,已完成项目区面积 1088 亩,建成标田 812 亩;另有项目面积为 822 亩,规划可建成标准农田 592.
8、9亩,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 97%左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任务数为200 亩,目前已经省政府批准立项,计划拆旧区建设用地复垦157.791 亩,安排建新区用地 150.528 亩,进一步充实了我区的后备耕地资源,将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深化土地执法监察。在打击非法用地方面,深入贯彻落实XX 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巡查考核办法 ,严格落实巡查责任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年出动巡查 590 次、参与 1508 人次,发现现行违法用地 41 宗,涉及土地面积 126.39 亩,立案并作出行政处罚共 38 宗,涉及违法用地面积 66.59 亩,合计收缴罚没款 52.1 万元。开展非法
9、采矿专项巡查 142 次,参与 433 人次,扣押挖机 13 台,立案并作出处罚 2 宗,收缴罚没款 10387 元。在 4 个非法采矿易发点安装视频监控,对违法盗采者起到震慑作用。在卫片执法工作中,确定立案查处 19 宗、拆除复耕 3 宗,涉及土地面积 7.12 亩,其中耕地 5.03亩,收缴罚款 7.688 万元,全区“违占比” 比例为 5.39%,各街道比例均控制在 10%以内,做到了“零约谈、零问责”。在加强依法行政方面,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3 件,未办结 3 件;行政诉讼案件 15件,一审 10 件 ,二审 5 件,其中撤销(确认违法)0 件,维持 12件,未办结 3 件。在接待来
10、信来访中,准确把握群众利益诉求点,逐件落实受理、交办、答复等各个环节的责任,采取针对性措施,取得工作主动权,全年接待群众来访共 16 批30 人次,调处信访件 194 件,其中群众来信 57 件,来电 45 件,各类交办单 76 件,做到次次有答复,件件有落实。 3、开展矿山生态治理。大力推进“四边三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完成“矿山三化”考核任务。完成瑶溪底岭下矿区实施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529 多万,绿化矿区面积约 8.2 万平方米。对永中黄石山桥北(省重点)、联合 (市重点)两处废弃矿山进行治理,目前已全部完成工程验收。加强矿山企业管理,对辖区内 4 座持证矿山进行
11、动态检查,完善矿山界桩、告示牌、台账建立和开采情况。开展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加大规费收缴力度,共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 54.456 万元,采矿权出让价款 2080.833 万元,出具压覆矿证明 36 宗、注销、延续采矿权许可证各一宗,使矿山管理更规范,创建环境更生态。 (三)提速提效,保护民生再上新台阶 1、做好地籍管理工作。今年来,共办理土地登记发证 4699 宗(其中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证3571 宗,发放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 7 宗,宅基地使用证 147 宗,查封登记 173 宗,解查封 42 宗,抵押登记 105 宗,注销登记 574 宗) 。实现土地证、房产证、契整“三证联办” ,
12、窗口全年发证 213 宗,其中交易登记 115 宗,初始登记 106 宗。完成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共涉及 6 个地籍区 92 个地籍子区 626 宗地。完成 58192 宗国有土地登记档案的清理工作,并对 9428 宗档案进行整改。完成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建立“土地登记岗位职责、土地登记服务承诺制度” 等一系列登记制度,同时狠抓制度落地。完成地籍管理系统数据更新和修改,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 2、积极维护民生权益。积极化解原经开区范围移交的房地产项目土地证办理难题,为分局“十大项目建设之一”,年初计划化解历史遗留项目 5 个,目前已破解 10 个,超额完成 100%,涉及住户约 1400 户。着力
13、破解农民建房难、宅基地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研究起草XX 区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及登记发证工作实施细则 。积极开展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工作,清理中介服务,实现审批提速。压缩土地登记时限,抵押注销登记时限由 5 个工作日缩至即办;套房分割登记由 15 个工作日压缩至 10 个工作日;竣工验收变更登记由 8 个工作日压缩至 5 个工作日,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 3、加强地质灾害治理。为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我局及时编制了XX 区 2014 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修改完善了分局汛期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联合区应急办和永兴街道防汛指挥部举办的“2014 年度地质灾害防汛防台演练” ,参演人员达 6
14、0 多人,让群众了解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应注意的事项、转移路线和避险安置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反应处置能力。开展金岙龙东拉沟段公路两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作,总投资约 400 万元,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 63%。在“ 麦德姆”和“凤凰”等强台风影响期间,对全区地质灾害点进行加密巡查,安排 24 小时值班,发布预警预报 9 次,出动人员 144 人次,累计发送气象预警信息 846 条。8 月中旬,在瑶溪街道白楼下村实现了一起地质灾害成功预警预报案例,避免了约 20 余人的人身伤亡和 40 余万元的财产损失,是温州地区首起地质灾害成功避让案例。 (四)强基固本,队伍形象展现新风貌
15、1、优化服务发展软实力。完成分局机关大楼翻新装修工程,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办公环境,并结合“六上”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实现 “一步一风景、一层一主题、一楼一文化”。开展固定资产清理工作,对分局机关财务账面上报废的固定资产一一盘查清理处置,置换新增设备名额,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网格化管理。出台全员考绩责任制度,层层任务细化到部门、责任量化到人,做到履行职责有规定,检查考核有标准,追究责任有依据。打造“国土于心 服务于行” 品牌,积极响应 XX 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展窗口“无休日 ”服务,土地房产登记 “三证联办”服务等。对我局相关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进行梳理,梳理出区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 19
16、 项,属地管理 117 项,省市委托下放 1 项,并统一规范及时上网公示,保证权力清单透明、公开。 2、扩大宣传报道影响力。开展 “4.22”世界地球日、 “5.12”防灾减灾日和“6.25” 土地日宣传活动,以知识竞答等方式提高群众积极性,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11 余份,及时有效传达了国土资源各项重点工作及政策走向。与教育局、团委等联合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争做国土小卫士”活动,通过举行一次征文比赛、上一堂专题班队课、出一期珍惜用地黑板报等活动,全年被区委区政府、市局以上信息报道 30 余篇;其中、破解用地瓶颈、加快工业供地工作被 XX 市委办报省委办做典型报道,低效用地再开发、审批
17、提速提效等工作被浙江国土资源通讯报道, “四边三化 ”矿山治理工作被 浙江国土资源杂志刊发报道,土地开发提速工作被区府办专报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国土资源工作的影响面。 3、提升信息建设保障力。打造以“阳光政务” 、“阳光规划”、 “阳光执法”等位核心的“阳光国土”工程,在区门户网站上建立专栏,定期、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国土资源政务、规划等信息 300 余条。建立分局官方微博,完善区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内容,新增表格下载、进度查询等,发布信息 1344 条,排名全区第五。完成 5.4 万宗档案扫描工作,共扫描档案 95.4 万页,有效提高档案的查询率、准确率、利用率和及时率。继续开展遥感监测“一张图” 建设,完成三类基础底图及五类业务数据的录入,共计 4300 余宗,同时强化成果运用,开展培训 3 次计 110 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一张图管地、一张图管矿、一张图防灾”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