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2010 年 10 月底以前,学校党委中心组组织了一次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之后党委宣传部又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座谈会。以下是我在学习和查阅资料后的一点理解和心得。关于十七届五中全会,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 ,充分认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并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全面把握“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切实领会四
2、个“更加注重”和五个“坚持”的重要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上来。四个“更加注重”即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科学发展观是党的行动指南之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所以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
3、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
4、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强调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出。五个“坚持”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都要全面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权威人
6、士透露,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通过“十二五”规划,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一些影响全局和长远的改革任务,将集中在这五年完成。第一大热点: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提高经济动力活力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要素市场发育迟滞,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理顺;国有经济调整尚未到位,垄断行业改革有些还未破题;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等等。权威人士指出,当前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结果,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和短期性逐步显现出来。扩大内需,最终要靠市场和社会力量,在“
7、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改革中,要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第二大热点: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较强,应该有条件、有能力在“十二五”时期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权威人士分析,要在坚持基本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财产,同时尽快扭转城乡、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趋势,逐步形成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因此,将会加大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8、。第三大热点: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推进城镇化“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 50%,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随之会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破除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是“十二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大体制问题。权威人士认为,其中,有两个方面需要重点强调。一是进城农业人口的城镇化问题,特别是上世纪 80 年代后出生的农村人口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融入城市的意愿更为迫切。二是土地问题,我国城镇化将持续以每年 1 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快速推进,一部分农村土地要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将会产生巨大的土地级差地租,这些财富由谁来分配?按照什么机制来分配? 如何从制度安排上既
9、能保护农民利益 ,又能促进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对这些问题,要在 “十二五”规划中给出一个明确答案。第四大热点:政府转型堪称“牛鼻子”,控制政府收入增速“第一次改革主线是体制转轨,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经济总量。第二次改革主线是发展方式转型,目标是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实现民富国强。 ”权威专家表示,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第二次改革,对后 30 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这其中的关键是政府转型。 ”政府转型决定“十二五”改革全局。权威人士具体建议,以缓解收入差距为目标,“十二五”初期要尽快启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控制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幅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实施工资谈判制
10、度和工资定期增长制度。同时,应确立政府在“十二五”收入分配改革的约束性指标,推进财政上的“省直管县”向行政上的“省直管县”过渡;将发展潜力非常大的大城市增设为直辖市,将部分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增设为副省级城市。继续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执行权,建立执行机构。强化监督权,成立独立的监督委员会。五中全会透出的 5 大“新意”新意一消费、投资、出口顺序变化公报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本次全会关于 “消费、投资、出口”的表述,是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后
11、做出的策略调整。以前常常把出口、投资和消费比喻成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全会公报中消费、投资和出口再度被提及,只是顺序已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意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具可操作性公报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表示,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十一五”期间也有所提及,但本次全会公报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了“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前提,这就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更具体化,操作性更强。新意三首提国土空间高效利
12、用公报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就是把整个国家的国土划分为比如说经济发展优先区、生态保护区域等不同区域,从未来整个发展的格局、布局来看,要按这些功能分区来进行经济建设,进行项目、路网、城市、工业区的布局。保证国土空间高效利用,目的就是在未来要按照国土空间的功能来布局项目,进行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新意四将文化产业上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公报
13、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支柱性产业,这个提法是比较新的。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软实力,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所谓支柱产业,就是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生产方式都会有影响作用的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文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进步,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是会有影响作用的。新意五根据现实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推进目标公报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14、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次全会公报强调改革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在改革问题上态度非常明确。公报还根据改革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推进目标,这是有针对性的表述。公报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提出得相对比较具体,比如提到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等重点任务。这就和以往的表述有所区别。社保体系全覆盖: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保体系,才能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让百姓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
15、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展望“十二五” ,健全社保体系应重点加强哪些方面:瞄准“空白点” 。比如,新农保让农民“养老不犯愁” ,但城镇居民养老还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下一步应加紧制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此外,还应当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机关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继续扩大覆盖范围。目前社会保险扩面参保的重点人群有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原“家属工” “五七工”等。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当前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均有各自的制度体系,未来一段时间要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改深化实惠多:五
16、中全会公报指出, “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十二五”阶段,深化医改需要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等五项重点改革。通过深化医改,百姓可以得到以下实惠:平时少得病。新医改倡导预防为主,通过扩大和加强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体系建设,到 2015 年,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全体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看病更方便。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是“十二五”医疗卫生发展的一个亮点。通过完善全科医生长期服务基层的政策,使社区医院摆脱人才困境,切实履行“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使城乡群众不出社区和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基
17、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降低医药费。 “十二五”期间,国家通过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增强弱势人群救助能力,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措施,切实减轻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人口发展求均衡:人口国情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基础。五中全会把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新要求。“十二五”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
18、逐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到突出位置。切实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把好出生人口素质第一关,着力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力度。实行男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政策,各项惠民政策中要体现对女孩家庭的照顾和倾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积极、健康、保障、和谐的人口老龄化战略,迎战“未富先老”的冲击。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快体制创新,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十二五”时期有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19、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指导性,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目标的制定“长短结合” ,即将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十二五”相结合,同时对“调结构” “改善民生”等突出问题加重了分量。“十二五”的 10 大任务:建议部署的“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三个方面,共十项任务。分别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20、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项任务中扩大内需在 “十一五” 建议中也被提及,但未独立成篇。同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是首次独立成章,并且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解读“包容性增长”: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包容性增长” 。什么是“包容性增长”?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种是看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平衡,因此,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另一种是要进行
21、理性思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复杂、比较系统的概念。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既要看到问题和困难的存在,又要想尽办法解决。“包容性增长”是只要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和方式,都可以在以人为本的实践观点指导下试一试,都可以接受。要允许探索的过程中有失败,允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这个判断符合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表达了亿万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感受。这五年,我国经济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能够胜利完成的。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
22、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这五年,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 10.2%和 8.3%,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结束了,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全面实行了,逐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这五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23、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进展,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是极为不易的。下一个五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五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就必定能够书写我国发展史上又一个五年的崭新篇章。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作出的这个战略判断,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具有重大战
24、略意义,为“十二五”宏伟蓝图确立了战略方位,为我们满怀信心迈向“十二五”提供了奋斗坐标。放眼世界,从大势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是我国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中又孕育着机遇。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
25、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奠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立足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提升了发展本领、创新了发展理念,我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群众发展的热情与愿望十分强烈,这些为我们再上新台阶奠定了信心和实力的基础,蓄积了强劲的发展势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决定了我们再上新台阶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这是我国发展存在的内部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不利条件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
26、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践的深刻把握,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入贯彻,科学揭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在我们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回首过去,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只有
27、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和奋力推动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科学发展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就做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注:本文是自己所写加上百度资料整合编辑而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