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体系分析中文师范 071 朱云 0701012009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由洪宗礼主编。这本教材一共六个单元,各个单元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文本编排,同时将诵读欣赏、语文实践活动等几大版块优化组合,紧密联系,为既定主题服务。在课改之下,语文教材能否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是衡量本教材的重要标准。笔者认为这本教材符合了这项标准,分析如下: 1、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成了有效结合。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明确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十分明显,但如果过分强调“工具性” ,那么“人文性”就会相对欠缺。因此,教材选文必定应达到“文质兼美”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从中体会
2、人文情感,激发学习语文的欲望。如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说明文松鼠 ,布丰生动活泼的文笔赋予了松鼠灵性,一反以往说明文枯燥难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语文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如今语文教学提倡“教教材” ,以前那种局限在课堂,与学生生活隔离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了。本册教材重视语文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在生活中创设学习情境。如特设专题“荷” ,这就将语文转移到了生活和社会这样更宽广的学习背景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3、注重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个维度。新教材较好的体现了上述的三个维度,并且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
3、:七年级下册各单元后设置诵读欣赏、写作、口语交际并在若干单元后设置与实践活动,这就分别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探究性学习和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促进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一、教材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1、在教材编排,作业设计,活动安排上,有利于学生在体会语文“人文性”之余,还能充分掌握其“工具性” 。每一个单元后,都涉及了口语交际、语文活动实践等版块,这就能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学会运用语文,使语文不局限于书本。比如:“做一回小记者” 。2、在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上,六个单元的主题涉及了人物、童年、建筑、动物、新闻以及诗词,这些单元主题与当前时代紧
4、密结合,也更加贴近了青少年学生,拉近了语文学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3、在教材选文质量上,选文范围跨度大,涉及古今中外,并且很多都是出自名家之手。这就有利于学生从中感受优秀作品的魅力,品读语言。在这种感知鉴赏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文学欣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品位。4、具体单元的情景教学作用: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物风采” ,涉及的人物既有受人敬爱的伟人,也有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平凡人。这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得到熏陶。第二单元主题是“童年趣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味自身童年,与作者产生共鸣。第三单元主题是“建筑艺术” ,选取的是世界各地的经典建筑,较之一二单元,发生一个转
5、折,将学生真正开始引入审美的素养培养的轨道。第四单元主题是“动物世界” ,介绍各种动物,帮助学生真切深入地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第五单元主题是“信息传播” ,主要选取了有历史意义的,有代表的新闻通讯报道,使学生接触更多文章体裁,扩大语文知识面,加强民族荣誉感、自豪感。第六单元主题是“诗歌拔萃” ,古诗与现代诗交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二、教材内部构件(一) 、知识系统七年级下册知识系统的基本特点是:1、随文编排。选文重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这表现在贴近学生生活。教材也注重选文本身的知识性。2、系统呈现。本册教材中有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附录等一系列的设置。这就将知识布局系统化,集中化。3、
6、零星渗透。在每篇课文后面以及文章页面下方都穿插着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字音字词、词义注释等等,有利于学生在自学或预习。4、补充插入。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诵读欣赏部分,该部分的文章是对选文系统的补充,不仅补充的是不同类型的文章,也还包括知识点。5、灵活扩充。教材中常常对知识点进行扩充,扩大学生眼界。如在课文下方有对作者生平、作品介绍,这就是以注释形式出现,对文学常识进行扩充。(二) 、选文系统1、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选文符合新课标要求,范文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选文典范,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本教材选用了现当代名家名作,词章优美,内蕴丰富,有利于学生审美内蕴的提升,综合美感的理性提升。(
7、2)中外古今纵横博览,题材涉及诗歌、散文、说明文等题材,内容风俗多彩,古今博览,人文与科学有机结合,各有侧重。(3)文白结合,服务主题,相辅相成。本教材以服务单元主题为宗旨,白话文与文言文交织,文体没有固定设置位置。2、诵读欣赏诵读欣赏版块是对选文的补充与提升,服务于单元主旨,涉及诗词、散文等广泛体裁。希望促通过课后诵读,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也由此体现了语文的熏陶作用。3、名著推荐与阅读 通过推荐名著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册推荐了经典名著西游记 ,符合学生阅读水平,小说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4、综合性实践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册教材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 ,其中
8、包括语文实践活动,写作,口语交际,而且每一单元的侧重不同。前三个单元注重口语交际,后三个单元则安排了语言实践活动,六个单元后面都写作训练。各有侧重,贯穿写作,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本册教材追求“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这一宗旨,并通过写作训练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三) 、助读系统助读系统包括单元提示,课文注释,课后练习等要素。本教材的助读系统仍是围绕单元单元主题,将阅读,诵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写作五个版块组合,互相联系,从而组成单元。而且本册教材还特有附录这一版块。本教材的单元提示位于每单元篇首,提纲挈领的对本章节内容和主题进行概括,让学生对本单元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与阅读的兴趣,别具
9、一格,体现出编者匠心独具。在古典诗词散文下均有课文注释,及时把对文中难点予以注释,减小阅读困难,帮助了学生自学或预习。课后练习则针对课文重点难点闪光点进行命题,与教学目标一致,进一步帮助巩固学生所学。附录安排了应用文示例,语法简表,字词表 3 个项目。文体示例以及语法简表鲜明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征,字词表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四) 、作业系统课后练习属于作业系统,具体分为整体感知题,揣摩品味语言题,多解创意踢,记忆积累四类。特点是:重视知识输入,鼓励多元解读。这就体现出作业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有对知识的迁移与独创。课后一般设有三到四个练习,主要涉及对课后关键字词
10、句的理解,评价感情的把握,重点字词句段的掌握,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积累与整合,有利于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教程,把基础累实,进而提升素养。下面以本册教材第一单元为例,展示教材优点。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 ,包括五篇讲读课文童年的朋友 、 一面、 我的老师 、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 赵普 ,两篇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周总理,你在哪里 ,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和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经会写一些简单的叙事文章,现要求学生学会写人,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又一要求。单元内容的设计,符合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
11、域,注重联系生活等有关要求。本单元共选取了六篇写人的文章。从人物形象看,有在困境中依然乐观并对“我”充满无私的爱的外祖母,有关心进步青年成长的文学大师鲁迅,有慈爱、公平、伟大的蔡芸芝先生,有眷恋祖国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有位居人臣、以天下为己任的赵普,有世人敬仰的周恩来总理。走近这些人物,会被他们的伟大精神品格所感染,同时也会提升自身的精神品格境界。再从选文体现的写作技巧来看,本单元既突出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又暗含了写作技巧的引导,如以小见大、对比反衬、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选材取材的方法、详略得当处理材料的方法等。这些娴熟的技巧无疑使人物的个性更丰满独特
12、,焕发人性光彩。故而,我们也要让学生习得这些技巧,并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本单元还设有“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意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想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既能掌握采访必备的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组织活动及口语交际的能力,那就必须让学生懂得采访时怎样才能波动采访对象的心弦,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从而敞开心扉,然后在采访中进行实践,并注意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这一环节既进一步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又是单元知识的拓展与迁移。最后,笔者想提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本册教材创新地加入了“信息传播”单元。但是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新闻通讯不如记叙文或说明文等文体那样来得熟悉,教材想丰富选文体裁形式的原意是好的,但是仅仅一个单元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应用该文体。这样看来,这一单元的设置就显得有“鸡肋”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