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oIP 自建好還是租賃佳? 不妨從遠航、生活工廠經驗找出最佳方式 詹子嫻台北 2007/09/13 前言:在精打細算的年代,不論是電費還是話費,企業都要看緊荷包,故近年來技術趨於成熟的 VoIP廣為企業接受。然而,導入 網路電話的方式眾多,不論自建、租賃或 IP Centrex,何種才是最適合企業的架構呢,IT 人員不妨參考遠東航空與生活工廠的經驗找出答案。相信企業在導入網路電話(VoIP)前,必定曾面臨究竟該選擇自建還是租賃的問題,哪種模式能為企業帶來較大效益。目前 VoIP租賃的方式可簡單分為 3種:第 1種、企業向網路服務供應商(ISP)承租線路與設備,如 IP交換機(IP PBX)或
2、網路電話閘道器(VoIP Gateway),約滿 12年後,企業就可獲得 VoIP設備,數位聯合(Seednet)、台灣電訊(TTN) 皆有提供此種服務。第 2種,整合廠商(SI)提供企業租賃,按設備規格、功能收費,例如岱凱與思科(Cisco)瞄準中小企業市場推出 96門與 200門語音系統的租賃服務,以 96門套裝方案為例,企業每月支付新台幣 2.6萬元,可獲得 Voice Gateway、PoE Switch與96支 IP Phone,5 年買斷。第 3種則是 IP Centrex,企業不須自行採購設備,而是使用電信業者局端的大型交換機,以承租線路多寡計費。儘管市場上已有租賃模式,但企業仍
3、以自行建置為多,租賃與自建可有其優缺點,以下將介紹遠東航空與生活工廠 2個案例,供 IT人員參考,找出最適合自家企業的方式。自建案例遠東航空遠東航空(簡稱遠航)於 2005年將企業網路架構轉為 IP化,網路上除了跑數據資料、航空定位系統,為了將效益極大化,開始將語音搬到網路上,利用 VoIP Gateway與交換機串連,完成各機場外站與總公司間的 VoIP環境。爾後,為便於上海、北京、韓國濟洲島、越南、柬埔寨等駐點人員溝通,並降低國際電話費,遠航希望讓 VoIP跨越企業內網之外,便展開第 2階段的導入工作。由於第 1階段已採購約 20台的網路電話閘道器,為避免投資浪費,遠航尋找可與既有設備整合
4、的 IP PBX,但由於每個外站的駐點人員僅有 3位,在成本考量下,採取讓外派人員透過筆記型電腦使用軟體電話(Soft Phone)的方式,透過網際網路(Internet)連回台灣的 IP PBX註冊使用。不過,遠東航空資訊部專員林鎮坪表示,系統匹配是導入的最大問題。當初是在與現有 Gateway整合的條件下尋找系統,故限制較多、選擇變少,因此花了不少時間評選及測試產品。將 VoIP架構延伸到國際通訊的好處,直接反應在數字上,林鎮坪表示,駐外站同仁常與台灣總部、旅行社聯絡,現今透過電話上下車機制,確實省了不少錢,特別是上海部分。為了讓同仁容易使用,遠航資訊部避免多次撥號,設定只要撥 26開頭的
5、 4碼分機,系統便會直接將電話轉到 IP PBX出去。另外,考量駐外人員思鄉情切,特地申請了 4條外線,鼓勵同仁打家裡電話時,可先經由台北遠航下車,如此只要支付市話或長途電話的費用,節省成本。不過,Soft Phone模式仍有不便之處,如行動性,或是必須打開電腦才能使用,因此下階段計劃於外站架設 VoIP Gateway,就可在機場駐點直接撥打 VoIP。為何選擇自建,林鎮坪認為,以 ISP租賃的模式為例,對遠航而言有 2個問題,第1、通話埠數 (port)太少,由於 ISP提供的 Gatway多為 1、2 埠 port的架構,但航空業通訊需求高,常和總公司、旅行社、一般客戶聯繫,若同時只能允
6、許 2個人通話,實在無法符合要求。第 2、侷限於台灣島內通訊,由於 ISP的業務範圍僅限於台灣,難以延伸至外國分點,因此在評估國際電話需求後,仍決定自行建置。租賃案例生活工廠約 2004年,生活工廠就開始評估 VoIP產品,當時規劃自行建置,以 Gateway串連總部與全台 150家門市。不過, 導入後,常發生斷線、聽不清楚等問題,幾乎每月開會都被罵,令資訊人員傷透腦筋生活工廠資訊部副理張誠祥回憶,並指出每當 VoIP斷線,只好再撥傳統 PSTN溝通,節費效果難以凸顯。之後便開始尋找補救方案,當時合作的 ISP業者建議使用虛擬私有網路 (VPN),並將數據資料、金流(線上刷卡)以及語音整合到
7、VPN上,張誠祥指出,測試 1個月後VoIP品質確實改善許多,可說是從 50分變為 80分,便向上級稟報希望更換設備。不過,如此一來,等於宣佈前次近新台幣 80萬元的投資浪費了,但考量品質以及投資報酬率後,有了上層支持,生活工廠決定向 ISP租賃,不須立即投資大筆資金就可轉換系統,提升品質。至於第 1次導入不盡理想的原因,張誠祥表示可能是頻寬不足,且透過 Internet傳輸,導致 QoS出現問題。由於生活工廠各門市的頻寬為 1M/64k,但若全面升級頻寬,成本太高,而新設備能在不需全面增加頻寬的情況下,改善通訊品質,是決定更換系統的最大因素。目前僅在區域辦公室、教育中心、核心業務等 20家通
8、話量大的門市提升頻寬,其餘門市不變,但是當門市同時線上刷卡、打 VoIP時,效果仍略遜於 PSTN,不過,仍較以往改善許多。 使用至今,每月門市電話費總額約減少 20萬元,連中華電信的專案業務也打電話來詢問是不是有使用 VoIP張誠祥說。生活工廠選擇租賃除成本考量外,設備可切合企業需求亦是另 1個原因,由於各門市電話系統使用上單純,僅有 1條外線,也不須要太多功能,一般 4或 8 port的VoIP產品反而是種浪費,因此才會選擇 ISP的 1 port Gateway。自建或租賃優缺點 端視企業資金、通訊情況差異而不同上述 2個企業業務性質、需求不同,選擇了不同的建置方式。舉例而言,遠航外站的
9、通訊係以長途、甚至是國際電話為主,且常與總部、旅行社連絡,設備 port數需求也較高,並認為租賃方案成本較高,因此選擇自行建置。不過,為了與早期的 Gateway相容,導致第 2次導入的選擇變少,是自建系統容易發生的問題。而生活工廠門市眾多,且以企業網內(On-Net) 溝通為主,電話埠數不須太多,因此可選擇 port數少、功能簡單的設備,加上若全面更新設備成本過高,經評估後租賃較能滿足當下需求。同為零售業的屈臣氏則是選擇自行建構。台灣屈臣氏資訊部副理張善宏表示,會選擇自建都是經過評估過的,估算長期成本,自建比租賃更划算,且屈臣氏全台分店多達400家,通話數多、使用率高,換算下來,自建成本很快就可攤提,因此才會選擇自建。除了從現有 IT架構、行業特性來評估,預算通常是選擇企業租賃的主要因素,雖然租賃不一定比較省,但屬於經常性費用,而非固定資產,故資金運用靈活度較高。而企業自建有較高的掌握權,但相對風險較大,如同生活工廠的第 1次建置的不良經驗,並且未來還可能面對系統更新、升級與否的困擾,事前謹慎評估是不二法門,因為從失敗中學習的代價通常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