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物理《7-1电功》教学设计教科版.doc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7849441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7-1电功》教学设计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7-1电功》教学设计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7-1电功》教学设计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科版九年级7-1 电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的含义。 (2)理解焦耳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日常生活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小组的讨论与交流,课堂踊跃发言,了解电能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学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

2、道电功及其单位,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理解焦耳定律。 【教学难点】 理解焦耳定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展示电费通知单,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电费是怎样计算的呢?从电费通知单中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展开积极讨论:(1)电费反映了消耗电能的多少;(2)电能表测量消耗的电能。 一、电功 1引出课题 我们消耗了电能,这些电能到哪里去了呢?与学生一起观察教科书图7-1-2 ,并讨论。 2电功的概念 总结学生的结论,得出电功的概念: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学生观察并思考:电暖气把电能

3、转化为内能;洗衣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给蓄电池充电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日光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3电能表 (1)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电功。 (2)电能表的单位:kWh(度)。 (3)电能表的读数: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1)学生练习并熟悉 kWh 和 J 的关系 1kWh=3.6106 J (2)计算 9 月份消耗电能是多少 kWh。二、电流的热效应 1热效应概念 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时,电能转化为光和热,灯丝变得灼热而发光,这是电流的热效应。给灯泡通电,灯泡的亮度不同,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观察不同亮度的灯泡: (1)灯丝的粗细不同。(2)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灯丝,电阻不同。 (3)灯泡

4、的热效应跟灯丝的电阻关系。 将两条粗细一样,长度不同的镍络合金丝( R1、 R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通电一段时间后,这两段镍络合金丝产生的热量( Q1、 Q2)猜想是什么关系? 积极思考,对各种可能提出猜想。 (1) Q1Q2(2) Q1Q2 (3) Q1=Q22设计探究实验 能否利用手边工具验证你的猜想?你打算怎样验证你的猜想?能否按步骤详细地写下你的方案?要求填写验证方案部分。老师可适当提示学生如何判断产生热量的多少,参照图 7-1-7或图 7-1-8。写出各自的验证思路。要求并适当指导各小组讨论修改方案。 各小组就探究方案展开讨论。各小组确定实验方案后,教师组织进行实验。 小组展开实

5、验,记录下相关现象。 根据各小组实验情况,提示: (1)两段镍铬合金丝串联,什么物理量相等? (2)为显示产生热量的多少( Q1、 Q2),要控制什么条件一样? (3)你的什么现象说明产生热量多? 在教师的提示下,各小组进一步探究总结结论。 3学生探究实验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验证卡。 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填写验证卡。 组织各小组讨论得到小组结论,要求组内推举一位同学准备向全班汇报,全班总结交流实验结论。 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统一结论,并挑选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该组的实验结论。 4总结 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结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相等时间内,电阻较大的导

6、体比电阻较小的导体产生的热量多。 汇总后,全班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针对实验结论展开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给出焦耳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Q=I2Rt ,强调各物理量的单位。理解焦耳定律,了解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物理学史的内容。 实际生活和生产中,许多地方要利用电热,但也有要防止电热的,对照图 7-1-10,分析它们各自是利用电热还是防止电热的,是怎样利用和防止电热的? 结合图示分析教科书中的实例,如何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三、焦耳定律 结合生活提出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的例子。 举出生活中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 (1)电功的概念及其单位;(2)电能表;(3)焦耳定律;(4)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五

7、、课后练习 让学生完成“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 2 题、第 3 题,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 【实践活动】 完成“发展空间”中“走向社会:做一个家庭用电器的调查”。 【教学反馈】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知道电功的概念及电能表的使用,理解焦耳定律。难点是焦耳定律。 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可用归纳演绎的教学方法。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过程中不能直接定量地测量,只有通过电流的热效应间接定性地比较电功的多少,要说明什么现象能说明产生热量多。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时,探究过程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而不是整个过程,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焦耳定律的表达式可由前面研究热效应后提出。结合生活和生产,讲解利用和防止电热,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