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水(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水系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原文题目为饿水 。课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回忆孩提时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两处细节描写:下雨时,在雨水中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痛快快” 、 “舒服” ,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并以此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设计理念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扣住“水的珍贵”展开,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别珍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做到生活中节约用水。在品
2、读课文时,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悟语言文字,理解中心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的含义,从而感悟水的珍贵及为村里人带来的欢乐,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渗透品析词语的训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深入揣摩、感悟文本。3、理解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快”,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课文 26 自然段,通过想象、联想、对比等方法,体验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苦与乐。 难点:体会文中生动描述的方法和全文所采用的“反衬”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27
3、课水。2、谁来告诉老师文章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课文围绕这句话,通过哪几个场景来表现水的珍贵的?(挑水;下雨天洗澡;一勺水消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走进那个缺水的小山村,真切地感受一下水的珍贵吧。二、精读课文,感悟描写,体悟情感。(一)请同学们先把目光先聚焦到第一个场景,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1、指名说感受,相机出示语句: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2、针对这句话,还有哪些字词让你感到震惊,为什么?(一个村子:人之多;十公里之外:路程之远;一处很小
4、:泉眼之小;一个小时:时间之长;一担:数量之少;)知道十公里多远吗?(你们学校到我们学校的距离)3、是啊,在这个严重缺水的村子里,水实在是太(学生跟说)珍贵了。4、课文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个句子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水的珍贵?(齐说:“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酒在我们城里人的眼里是最贵的,而水随处可见,更不要说用昂贵的钱来买,而在作者的村子里,水甚至比酒更值钱。所以是最珍贵的。)5、在那个水比酒还珍贵的村子里他们的生活怎样?(板书:苦)如果你也生活在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村子里,你会是怎样的感受?(苦不堪言,活不下去。)6、那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缺水的艰难和苦涩吗?谁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让你感到
5、震惊的字词。(指名读,集体读)7、回到中心句;乡亲们往返行程之艰苦,排队等候之辛苦,生活中缺水之痛苦,一想到这些,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课件相机出示,学生齐读)(三)那处很小的泉眼是全村人生命的源泉,但远水难解近渴,因而下雨天便成了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让我们走进第二个场景,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哪些语句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1、交流感受:屏显谈感受: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盼望的日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很长一段时间,有多少时间?你猜。)2、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你,你能一个月不
6、洗澡吗?你能两个月不洗澡吗?那你能三个月不洗澡吗?可在这个严重缺水的村子里,他们过得就是这样的生活。现在,天突然下雨了,怎么样?)3、这份痛快真是酣畅淋漓,咱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屏显: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水给我们的抚摸和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吃来自天空的水。4、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痛快)(高兴)(激动)(享受)(兴奋)(快乐)(幸福)(舒服)(惬意)5、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久旱无雨,天降甘露,你说该怎样读?6、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
7、(叫声)(欢呼声)(奔跑声)7、孩子们为什么如此欢呼雀跃?这可是久等难逢的雨呀!(四)雨停了,留给人们更多的是什么?深入第三个场景,请同学们自渎课文 3-6 自然段。在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旁写出你的感受,一会交流。1、学生读有关语句谈感受。2、下面让我们聚焦这句话: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课件相机出示,学生齐读)这句话中哪个词震撼了你?(相机点击“风干”)为什么?3、人们将要被风干,那我们四兄弟呢?(学生说:像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4、水呢?(学生说)课件相机出示:水被母亲用一把大锁锁在了水窖里,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8、学生齐读)(1)、质疑:平平常常的一把钥匙,为什么说它是权威、幸福和痛快的象征呢? (2)、教师小结:有了钥匙,才可以打开水窖,因此说它是权威的象征。有了钥匙,打开水窖后才可以享受到水的甘甜和清凉,因此说它又是幸福和痛快的象征。5、其实母亲想锁水窖吗?为什么?6、回到中心句:其实权威、幸福和痛快的背后是无奈和苦涩,是一种责任,一种爱。因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课件相机出示,学生齐读)7、学生读有关语句“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课件相机
9、出示),教师追问:这一句为什么让你感受最深?(师:还有同学要补充的吗?)8、这儿的“缓缓”与“倾注”是否矛盾?(点击“缓缓”与“倾注”)针对这一疑问,大家第一课时也敏锐地关注到了,咱们现在就来讨论讨论(即使是一勺水,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甚至是一种奢望了)说明水怎样?(珍贵)9、谁来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带给大家?(教师引读:顿时)10、那他们会舒服的怎么“啊啊”叫呢?谁来学一学?还会说些什么?11、让我们也来尽情地感受一下。(师引读“然后,”生接下去齐读)12、这一勺水带来的舒畅令我至今难以忘怀,通过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你们又感受到了些什么?)13、(课件相机出示第五自然段内容)学生自由谈体
10、会。14、同学们,这一段,作者在对水的描绘中连用了 4 个“滑”字,“滑”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学生说流、淌,教师追问“为什么不用流、淌?”15、引导:通过“滑”字,可以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我们把水想像成二三月的和风,想像成妈妈温柔的手,那这种感觉仿佛就是被(生说:抚摸的感觉。)多舒服呀!16、同学们,在感受到他们有水的快乐时,你想到了什么?(缺水时的苦)17、在这种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怪不得母亲会说:“你们真的饿坏了!18、这儿的“饿”是指肚子饿了吗?那指什么?那母亲为什么要把“渴”说成“饿”呢?从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是啊,天下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从“饿”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
11、们太缺水了,水,成了我们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19、因为缺水,人们对水自然会有一种期盼,会有一种渴望,那是一种怎样的渴望啊!回忆中,母亲的那句话是多么耐人寻味啊!(出示齐读:你们真的饿坏了!)(四)、领悟课文反衬的方法: 1、缺水给村里人带来“苦”,但是在作者的文章里,我们却丝毫找不到“苦”的影子,我们却发现更多的是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你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自由发表看法)2、教师总结:有限的水,越是给人们带来欢乐,越显得这水的珍贵,这是“反衬法”的运用。关于“反衬法”,其实我们在以前学过的课文里已接触过。比如三顾茅庐,课文里运用张飞的无礼反衬出刘备的诚心诚意。(五)、拓展,升华情感: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现在你不禁想说些什么?2、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只有珍惜今天有水的欢乐,才会少点明天缺六、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设计一则节水公益广告,唤醒人们节水意识。3、写一篇读后感。板书:水 挑水 (苦)最珍贵 反衬洗澡 (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教学设计教 师:王利平学 校:大顺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