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果树区划以中国自然地理特点及果树对生态条件的适应程度为依据,而划分的果树带或生产区域。 中国果树区(带)可分为 8 个果树带:一、耐寒落叶果树带:位于中国东北部,即沈阳以北至黑龙江的黑河。年平均气温 0.5-7.3,1 月平均气温-13.0-23.5,7 月平均气温 22.8-24.9,绝对最低气温-33.1 -45.2;年降水量 472.7-729.9mm;无霜期 125-150 天。6 K+ L/ N9 v9 L+ Z9 ?主要果树为:小苹果、秋子梨、李、杏、山楂、榛子、越橘、山葡萄、树莓、醋栗、穗醋栗等。根据此带的自然条件,其南部可发展秋子梨、小苹果、山楂、李及杏;其北部可发展小苹果
2、、李、树莓、醋栗、草莓、越橘、山葡萄等。: ?4 p5 # s& Z3 U二、干旱落叶果树带:位于中国北部,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北承德、怀来及北京怀柔以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甘肃兰州、青海西宁以北地区。界限内年降水量一般低于 300mm,年平均气温 6.9-10.8,1 月平均气温-6.2 -12.6,7 月平均为 18.7-27.2,绝对最低气温为-22.5 -31.8,绝对最高 38.0-48.1;无霜期 150 天以上。/ q* n& F3 B2 d%分布最广的果树为杏、梨,其次为沙果、槟子、海棠,再次为葡萄。此外,桃、苹果、洋梨、李、核桃、枣、石榴、无花果、扁桃和阿
3、月浑子等也有一定数量的栽培。三、温带落叶果树带:主要落叶果树均在此带内集中生产。其界限在干旱落叶果树带和耐寒落叶果树带以南,包括辽宁南部、西部、河北、山东、山西、甘肃、江苏和安徽部分、河南中、北部,陕西中、北部以及四川西北部。年降水量多数在 600-700mm。年平均气温 10-15,1 月平均气温为-7.6-0.5,7月平均气温 23.6-29.7,绝对最低-15 -29.5;无霜期 200天左右。栽培最多的果树为:苹果、梨、枣、柿、葡萄、杏、桃、板栗、山楂等;核桃、石榴、银杏、樱桃等也有较多栽培;在沿海宜大力发展甜樱桃、洋梨、无花果、草莓等水果;华北平原及黄河故道的沙荒碱地可发展梨、枣和葡
4、萄;山区则宜发展板栗、核桃、杏、柿等干果。+ o9 F# y% N0 w H& B( a: e& H四、温带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由温带落叶果树带向南,至30N 线左右。其南界东起浙江钱塘江,西经江西上饶、南昌,湖南岳阳,沿长江西北行至湖北宜昌,再西经四川苍溪、茂县,而至汉源一线。年平均气温为 15.0-18.6,绝对最低气温-5.9 -13.8;平均年降水量 1000mm 左右;无霜期 250-300 天。本带内仍以落叶果树为主,主要树种有:桃、梨、枣、柿、李、樱桃、板栗、石榴等,苹果、山核桃也有少量生产栽培。还有部分常绿果树:如柑橘、梅、枇杷、杨梅、香榧等。重点可发展桃、柑橘、李、梨、樱桃
5、等果树。6 m, V# 7 + Z,五、亚热带常绿果树带:位于落叶、常绿混交带以南,东起台湾的台中向西经福建的泉州、漳州,再经广东潮汕、佛冈至广西梧州、桂平,西至云南开远、临沧,南界大致在 23N 左右。年平均气温 17-22。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3 -4;年降水量为 1500mm 左右;无霜期 300-350 天。本带内果树大宗为柑橘、龙眼、荔枝、枇杷、橄榄和杨梅;热带果树如菠萝、香蕉;落叶果树中沙梨、枣、柿、李、板栗等均有少量栽培。: / q0 C0 z7 h& F$ G7 a# ?* U六、热带常绿果树带:中国台湾、海南及南海诸岛。年平均气温在 21以上,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1;年降水量
6、 1500-2100mm;全年无霜。本带主要栽培热带果树,以香蕉、菠萝为主,尚有番木瓜、芒果、树菠萝、黄皮、番荔枝、椰子、人心果、油梨、韶子(红毛丹)等少量栽培。发展重点为菠萝和香蕉。2 + Y6 g( K4 B- u七、云贵高原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以贵州全部、云南绝大部分以及四川凉山州。海拔一般在 1500-2000m 之间。一般在海拔 800m 以下的河谷地带,栽培着热带果树,如香蕉、菠萝、芒果、椰子、番荔枝、番木瓜等果树;800-1000m 地带为亚热带果树栽培区,有柑橘、荔枝、龙眼、枇杷、石榴;海拔 1300m以上则为温带落叶果树,如苹果、梨、桃、李、核桃、板栗等。“ r) W, i% 八、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包括西藏全部、青海绝大部和四川昌都地区,海拔多数在 4000m 以上,有野生的光核桃等少量果树。大部栽培果树主要分布在青、藏的河谷地带,栽培着少量的苹果、桃、核桃、李、杏等。西藏东南部2000m 以下低海拔的河谷中,还有少量亚热带和落叶果树栽培,如柑橘、梨、枇杷、石榴、葡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