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高中物理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学案.doc

  • 上传人:scg750829
  • 文档编号:7846513
  • 上传时间:2019-05-27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22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物理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学案.doc
    资源描述:

    1、117、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热辐射及热辐射的特性,了解黑体与黑体辐射 2、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了解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3、了解能量子的概念 【自主学习】一、黑体与黑体辐射一、黑体与黑体辐射1热辐射: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_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2黑体:某种物体能够_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1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_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2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_

    2、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_的方向移动 三、能量子1定义: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_即:能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 叫做_2能量子大小: h ,其中 是电磁波的频率,h 称为普朗克常量h_Js,( 一般取 h6.631034 Js)3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是量子化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这种现象叫能量的量子化【基础巩固】1、关于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叙述正确的有 ( )A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B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C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无关D黑体

    3、辐射无任何实验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3、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为 1018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约为 60 m ,普朗克常量丸:663 x10 34Js,则进人人眼的光子数至少为 ( )A1 个 B3 个 C .30 个 D300 个3、某广播电台发射功率为 10kW,在空气中波长为 1875 m 的电磁波,试求:(1)该电台每秒钟从天线发射多少个光子?(2)若发射的光子四面八

    4、方视为均匀的,求在离天线 2 5km 处,直径为 2m 的环状天线每秒接收的光子个数以及接收功率?2学后反思:172 光的粒子性:科学的转折【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2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3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重点、难点】重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自主学习】一、光电效应定义:在 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 的现象,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认识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如右图,光线经窗口照在阴极 K 上,便有 逸出 光电子。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存在饱和电流在上图的实验中,保持

    5、光照的条件不变,在初始电流较小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 ,但是存在一个 ,即:光电流达到此值以后,即使增加电压,光电流也不再增加。(2)存在遏止电压在上图的实验中,即使电压为 0,光电流也不为 ,只有将所加电压反向的时候(在光电管间形成使电子减速的电场) ,光电流才可能为 。使光电流减小到 0 的反向电压称为 ,用符号 表示。遏止电压的存在表明: ,初速度的上限应该满足关系: 。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的光,遏止电压都是 ,与光照强度 ,这表明:光电子的能量只与 有关,而与 无关。(3)存在截止频率实验还表明,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 c时,即使不施加反向电压也没有光电流,这表明

    6、已经没有 了,这个频率称为 ,也就是说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 时,将不发生光电效应。(4)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当入射光频率超过截止频率 c时,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几乎在照到金属时 产生光电流,这个时间不超过 。三、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按照经典电磁理论,对于光电效应该如何解释?还应得出如下的结论:3(1) (2) (3) 但是这些结论与观察到的现象不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在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光子理论,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四、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1、内容: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 组成的。频率为 的光的能量子为 ,这些能量子称为 。 (h 为普朗

    7、克常量)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电子 ,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逸出后的 。由能量守恒可得出:W0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做的功,称为逸出功。E 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3、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强大,光子数多,释放的光电子也多,所以光电流也大。电子只要吸收一个光子就可以从金属表面逸出,所以不需时间的累积。 从方程可以看出光电子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从光电效应方程中,当初动能为零时,可得截止频率: hWc0五、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 1915 年证实了爱因

    8、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h 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说成功地说明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荣获 192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由于研究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特别是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获得 1923 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六、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 粒相互作用,因而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2、康普顿效应1923 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 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这个现象称为:。3、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的揭示了 ,前者表明:,后者表明: 。七

    9、、光子的动量P= 【基础巩固】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了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2利用光子说对光电 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来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3光电效应的规律中,经典波动理论不能解释的有 ( )A入

    10、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射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C 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 109sD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 率时,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4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但光照射到光电管上 ,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 )A入射光 太弱 B入射光波长太长C光照时间短 D电源正负极接反5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Ek 随入射光频率 v 变化的 Ekv 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 328eV,锌的逸出功是 334eV,

    11、若将两者的图象分 别用实线与虚线画在同一个 Ekv 图上,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 )6用绿光照射金属钾时恰能发生光 电效应,在下列情况下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是 ( )A用红光照射金属钾,而且不断增加光的强度来源:学科网 ZXXKB用较弱的紫外线照射金属钾C用黄光照射金属钾,且照射时间很长D只要入射光的波长小于绿光的波长,就可发生光电效应7在做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时, ,把某金属板连在验电器上,第一次用弧光灯直接照射金属板,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一个角度,第二次在弧光灯和金属板之间插入一块普通玻璃,再用弧光灯照射,验电 器的指针不张开。由此可以判定,使金属板产生光电效应的是弧光灯中的( )A可见 光成分 B红

    12、外线成分 C无线电波成分 D紫外线成分17.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学习目标】 (1)知道光、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2)知道德布罗意假说的内容,公式表达;(3)了解物质波的验证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德布罗意波及德布罗意波波长计算粒子同样具有波动性。难点:理解德布罗意波(物质波)及表现规律。【自主学习】1. 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实验基础。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现象又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 。52正确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1)少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2)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

    13、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3.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与经典波和经典粒子的概念不同(1)眀条纹是光子到达的概率较大,暗条纹光子到达的概率较小,这与经典波的振动叠加原理有所不同。(2)光的粒子性是指光的能量不连续性,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光子,没有一定的形状,也不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与经典粒子的概念有所不同。4.物质波1924 年,法国物理学家徳布罗意提出: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也叫徳布罗意波。物质波的波长: ,其中 是普朗克常量。mvhp【基础巩固】1下列

    14、现象中,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A)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B)光的干涉和衍射(C)几束光交叉相遇后,继续按原来方向前进(D)光的直进2很容易观察到无线电波的波动性,而很难观察到 射线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这是因为( )(A)无线电波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B) 射线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C) 射线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得多(D)无线电波与 射线的产生机理不同,无法进行比较3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凡是光的现象,都可用光的波动性去解释,也可用光的粒子性去解释(B)波粒二象性就是微粒说与波动说的统一(C)一切粒子的运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大量光子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少

    15、量光子往往表现出粒子性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光的粒子性,牛顿提出的微粒说和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是相同的(B)关于光的波动性,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和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说是相同的(C)光的波粒二象性就是既可以把光看作宏观概念上的波,以可以把光看作微观概念的粒子(D)光了说和光的波粒二象性都没有否定光的电磁说6通过对光的本性认识不断深入,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使我们知道粒子也可以具有 性,微观世界具有 的规律。7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现象是( )(A)光电效应 (B)光的干涉(C)光的衍射 (D)光的色散8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证明光具有 ,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 ,因此光具有 。617.4 概率波

    16、 不确定性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光波和物质波都是概率波 2了解“不确定关系”的具体含义【重点难点】1、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和不确定关系的概念 2、难点: 对量子化、波粒二象性、概率波等概念的理解;对不确定关系的定量应用【自主学习】1经典粒子:粒子有一定的_,有一定的_有的还具有电荷有关。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任意时刻的确定的_和_以及时空中确定的_。2经典波:经典的波在时空是弥散开来的,基本特征是:具有_ 和_,即具有时空的周期性3 概率波: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_引起的,而是光子自身_的性质,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波动的规律确定,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4不确定性

    17、关系:(1)定义:在经典力学中,一个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是可以同时测定的,在量子力学中,要同时测出位置和动量是不太可能的,这种关系叫_关系。(2)表达式:_【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BX 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2频率为 v 的光子,德布罗意波长为 =h/p,能量为 E,则光的速度为 ( )AE/h BpE CE/p Dh 2/Ep3经 150V 电压加速的电子束,沿同一方向射出,穿过铝箔后射到其后的屏上,则 ( )A所有电子的运动轨迹均相同 B所有电子到达

    18、屏上的位置坐标均相同C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坐标可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D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受波动规律支配,无法用确定的坐标来描述它的位置4下列属于概率波的是( )A 水波 B.声波 C.电磁波 D.物质波5关丁微观粒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于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做匀速运动. B.光子受到恒定外力作用时一定做匀变速运动.C.只要知道电子的初速度和所受外力,就可以确定其任意时刻的速度.D.运用牛顿力学无法确定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6.若某个质子的动能和某个氦核的动能相等,则这两个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为( )A.1:2 B.2:1 C.1:4 D.4:17.运动的电子束穿过某一薄晶体时能产

    19、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束的运动速度越快,产生的衍射现象越明显.B.电子束的运动速度越慢,产生的衍射现象越明显.C.产生衍射现象的明显程度与电子束的运动速度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8.一个电子被加速后,以极高的速度在空间运动,关于它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在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电子上下左右颤动着前进.C.电子运动轨迹是正弦曲线. D.无法预言它的路径.9.关丁微观粒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于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做匀速运动. B.光子受到恒定外力作用时一定做匀变速运动.C.只要知道电子的初速度和所受外力,就可以确定其任意时刻

    20、的速度.7D.运用牛顿力学无法确定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10.运动的电子束穿过某一薄晶体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束的运动速度越快,产生的衍射现象越明显.B.电子束的运动速度越慢,产生的衍射现象越明显.C.产生衍射现象的明显程度与电子束的运动速度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一个电子被加速后,以极高的速度在空间运动,关于它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在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电子上下左右颤动着前进.C.电子运动轨迹是正弦曲线. D.无法预言它的路径.12.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e、初速为零的电子,经加速电压 U 加速后,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21、 .(普朗克常量为 h)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代替光镜的光源,放大倍数可达数万倍,e2Uh这是因为( )A. 电子束的波长短. B.电子束的频率小. C.电子束不具波动性. D.电子束不具粒子性. 第十七章 章末测试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关于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下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 B.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 律: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故

    22、图线不会有交点,选项 C、D 错误另一方面, 辐射强度的极大值会向波 长较短方向移动,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C光的圆孔衍射实验 D康普顿效应实验解析:选 AD.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现象的出现,使光的电磁说出现了无法逾越的理论难题,只有认为光子具有粒子性才能很好解释上述现象,故 A、D 支持光的粒子性,而 B、C 支持光的波动性,故选 A、D.3减小狭缝宽度,屏上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增大,这可以理解为( )A更窄的狭缝可以更准确地测得粒子的位置B说明粒子更多地到达了中央亮条纹以外的地方C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增大,说明粒子的

    23、位置不确定性更大了D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增大,说明粒子在垂直于原来动量方向上的动量增大答案:AD4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P 处为亮纹,Q 处为暗纹,现在调整光源和双缝,使光子一个一个通过双缝,则过去的某一光子( )A一定到达 P 处 B不能到达 Q 处8C可能到达 Q 处 D都不正确解析:选 C.单个光子的运动路径是不可 预测的,只知道落在 P 处的概率大,落在 Q 处的概率小,因此,一个光子从狭缝通过后可能落在 P 处也可能落在 Q 处5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C在光的单缝衍

    24、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越大D任何一个运动物体,无论是太阳、地球,还是小到电子、质子,都与一种波相对应,这就是物质波物质波是概率波答案:ACD6如图所示为一真空光电管的应用电路,其阴极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为4.51014Hz,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B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C用 0.5 m 的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D光照射时间越长,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解析:选 BC.在光电管中若发生了光电效应, 单位时间内 发射光电子的数目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光电流的饱和值只与单位时间内发射光电子的数

    25、目有关据此可判断 A、D 错误波长 0.5 m的光子的频率 Hz610 14Hz4.51014,可 发 生光电效应,所以,选项 B、C 正确c 31080.510 67频率为 的光照射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若以频率为 2 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材料,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 )A2E k BE khCE kh DE k2h解析:选 B.根据爱因斯坦光电 效应方程 Ekh W 0 知,当入射光的频率为 时,可计算出该金属的逸出功 W0h E k.当入射光的频率为 2 时,光 电子的最大初 动能为 E k2hW 0E kh.8.用同一光电管研究 a、b 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

    26、得到光电流 I 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 U 的关系如图 .则这两种光( )A照射该光电管时 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 光的临界角大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 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 a 光的偏折程度大解析:选 BC.由图可知 b 光照射时对应遏止电压 UC2 大于 a 光照射时的遏止电压 UC1.因 qU mv2,12而 hW mv2,所以 b 光照射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A 错,且可得 ba,ba,故 D 错,C 对 b 光折12射率大于 a 光折射率,所以 a 光临界角大, B 对9一束波长为 7105 m 的光波,每秒

    27、钟有 31015 个光子通过一个与光线垂直的平面另有一束光,它传输相同的能量,但波长为 4105 m那么这束光每秒钟通过这个垂直平面的光子数目为( )A. 1015 个 B310 15 个712C. 1015 个 D. 1015 个127 214解析:选 C.由题意得 n1 n 2 ,代入数据得hc1 hc231015 n 2hc710 5 hc410 5n2 1015 个,故选 C.127910.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动量 ph/ 客观存在,也遵守有关动量的规律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哑铃形的装置可绕通过横杆中点的竖直轴 OO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其中左边是圆形黑纸片,右边是与左边大小、质量相

    28、同的圆形白纸片当用平行光垂直正面照射这两个圆面时,对于装置开始时的转动情况( 俯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顺时针方向转动B逆时针方向转动C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都有可能D不会转动解析:选 B.光具有粒子性,光子打在物体的表面上 时,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压力,该压力可由 Ftnp求得( n 为光子数)光子打在黑色物体表面上,将被吸收,而打在白色物体表面上时,将会被反射,动量变化较大,因而圆形白纸片的圆面所受到的作用力大,从而产生逆 时针方向转动,故 A、C、D 错误,应选 B.11科学研究表明: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这些守恒定律有任

    29、何例外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如人们发现,在两个运动着微观粒子的电磁场相互作用下,两个粒子的动量的矢量和似乎不守恒的,这时物理学家又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现将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光子与一个原来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碰撞,碰后自由电子向某一方向运动,而光子沿另一方向散射出去这个散射出去的光子与入射前相比较( )A速率增大 B波长增大C频率增大 D能量增大解析:选 B.根据康普顿效应可知,光子与自由电子发生碰撞后能量减小,频率减小,但波长增大,所以选项 B 正确12根

    30、据不确定性关系 xp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4A采取办法提高测量 x 精度时,p 的精度下降B采取办法提高测量 x 精度时, p 的精度上升C x 与 p 测量精度与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备有关Dx 与 p 测量精度与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备无关解析:选 AD.不确定关系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试图确定坐 标和相应动量中的一个,必然引起另一个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结果与 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是否完 备无关,无 论怎样改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都不可能逾越不确定关系所给出的限度故 A、D 正确二、计算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

    31、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 分) 氦氖激光器发射波长为 632.8 nm 的单色光,试计算这种光的一个光子的能量为多少?若该激光器的发光功率为 18 mW,则每秒钟发射多少个光子?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子学说,光子能量 Eh,而 c,所以 E hcJ3.1410 19 J,合 1.96eV.因为发光功率等于光子的总能量除以单位时间,6.6310 343108632.810 9所以 1s 内发射的光子数为 n 5.7310 16(个) PtE 1810 313.1410 19答案:1.96 eV 5.7310 16 个14(10 分) 经 1104 V

    32、 电压加速的电子束,其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用上述电压加速的质子束,其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m e0.9110 30 kg,m p1.67 1027 kg)解析:由功能关系得 eU mv2,12v1 m/s2eUme 21041.610 190.9110 305.9310 7 m/s,则 1 hmev1 6.62610 340.9110 305.93107 m1.2310 11 m.10v2 m/s2eUmp 21041.610 191.6710 271.3810 6 m/s,则 2 mhmpv2 6.62610 341.6710 271.381062.8810 13 m.答案:1.2310 1

    33、1 m 2.88 1013 m15.(10 分) 如图所示,伦琴射线管两极加上一高压电源,即可在阳极 A 上产生X 射线( h6.6310 34 Js,电子电荷量 e1.610 19 C)求:(1)如高压电源的电压为 20 kV,求 X 射线的最短波长;(2)如此时电流表读数为 5 mA,1 s 内产生 51013 个平均波长为 1.01010 m 的光子,求伦琴射线管的工作效率解析:(1)X 射 线管阴极上产生的 热电子在 20 kV 高压加速下获得的动能全部变成 X 光子的能量,X光子的波长最短由 WUehhc/ 得 m6.210 11 m.hcUe 6.6310 34310821041.

    34、610 19(2)高压电源的电功率 P1UI100 W每秒产生的 X 光子的能量 E nhc/0.1 J,功率 P2 0.1 WEt效率为 100%0.1%.P2P1答案:(1)6.210 11 m (2)0.1%16(12 分) 波长为 0.71 的伦琴射线使金箔发射光电子,电子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区域内做最大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 rB1.8810 4Tm.试求:(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金属的逸出功解析:(1)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洛 伦兹力 m evB,v .v2r erBm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mv212 e2r2B22m J1.610 1921.8810 4229.110 314.9710 16 J3.110 3 eV.(2)入射光的能量E eVhc 6.6310 343.01087.110 111.610 191.7510 4 eV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金属的逸出功Wh Ek1.4410 4 eV.答案:(1)3.110 3 eV (2)1.4410 4 eV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学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8465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