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问题与思考,1、同学们认为中学生心里问题都有那些?2、他们的都是什么样的?3、中学生心理障碍有那些?,一、中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形式,1、思维异常 2、情绪异常 3、意志异常 4、性格异常,思维异常:,1、自卑及罪恶妄想:自我贬低、自我谴责,自己犯了大罪。 2、被议及逼迫妄想:把与自己无关的言语,谈论等看做是对自己的讥笑。 3、臆想心理疾病妄想:自认为生理功能发生变异,然而毫无其事,4、自大妄想:自认为才智过人,高地位,高权利,喜欢炫耀自夸,而实际不是这样。 5、被影响妄想:认为有人用手段给他灌输某种观念,影响他的思想,产生不安。,情绪异常:,1、麻木无情:对周围的事物采取冷漠
2、无视,无情绪反应或减退。 2、喜怒无常:在情景没有变化的条件下,哭笑,爱恨表现失常。 3、固定不变的情绪反应:患者心境由一种支配,对其他的不作反应。,4、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他的情绪与当时的情景不符,强刺激引起小反应等反应失常。 5、长久的紧张焦虑:长久焦虑,伴有忧虑,烦恼,不安等情绪。,意志异常:,1、意志缺乏:行为盲目,缺乏决断的能力, 2、强迫行为:在某种心里冲动下,无意的,反复的做同一行为,且自己不能控制。 3、固执行为:不顾主客观变化,坚持错误的决定。,4、排斥行为:不能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孤行自己的做法,和别人相反。 5、运动障碍:由于生理疾病影响产生,表现:坐卧不安,过度紧张,颤动
3、,木疆等。,性格异常:,主要表现在事物态度上: 1、对现实不满,发牢骚,怨天恨地 2、不关心集体,他人。缺乏同情,幸灾乐祸。 3、严于责人,损人利己,不好相处。 4、自大或自卑羞怯。 5、学习消极懒惰,忽冷忽热。无理想远见。,行动方式上: 1、优柔寡断,无自信;易受暗示,无主见。 2、性格粗暴,无自制;鲁莽,不顾后果。 3、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4、自由散漫,逞强好斗等。,二、常见的心理障碍,1、情感障碍 2、意志障碍 3、智力障碍 4、人格障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差或情感反常。 1、激越式:情绪高涨,容易冲动,激怒,情感反应失调,男同学居多。 2、低弱式:感
4、情脆弱,情绪低沉,焦虑,恐怖,什么都怕,遇到打击,就受不了。,意志障碍:,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薄弱,缺乏行为目的性和一致性。 1、意志缺乏,自认放流。犹豫,拿不定主意,无主见。别人给什么就是什么,容易上当, 2、意向倒错,意向矛盾,目的与行为相违背,知道不对,还要坚持,在无意义的事件上固执己见。,智力障碍:,主要表现:智能活动上的不协调和低能。 1、记忆障碍:缺损,减退,好遗忘,考试焦虑,成绩低下,对前途无信心。悲观厌世。 2、思维障碍:思维贫乏,判断、概括、推理能力差,虽刻苦学习就是学不好,导致心情烦躁,自卑等。,人格障碍:,表现:人格内在发展不协调。在一种或几种人物特征的强度上超过了正常范
5、围,情绪反应,动机,行动异常。 1、偏执人格:异常固执,自我批评过高,心胸狭窄,嫉妒,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2、反社会人格:思想信念和行为常与社会矛盾,以相反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别人都不对,只有自己的对,看不惯其他的东西,和老师学生对着干。,三、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一)中学生自身的弱点: 1、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形成。 2、心理结构缺陷。不完整,经不起打击。 (二)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1、陈旧风俗,电视,网络,影响。 2、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三)家庭环境的不良。 1、父母溺爱的教养, 2、家庭的破损结构,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的孤独与失衡。 (四)学校教育的失误。 1、重智育,轻德育。 2、教育方法不当。 3、不良的校风校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