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三变异单元练习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类发生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 ( )A.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B.碱基对发生替换改变C.缺失一小段 DNA D.增添一小段 DNA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突变B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率高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D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3棉花某基因上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发生了改变,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该基因转录出的 mRNA 上的部分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B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C该细胞
2、中转运 RNA 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4如图,曲线 a 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 a 变为 b、c、d 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B诱变剂增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C. d 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D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5用人工诱变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质粒上的某基因模板链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CCGCTAACGCCGCGAACG,(可能相关的密码子为:脯氨酸CCG、CCA ;甘氨酸GGC、GG
3、U;天冬氨酸GAU 、GAC;丙氨酸GCA、GCU、GCC 、GCG;半胱氨酸UGU、UGC)那么黄色短杆菌将发生的变化和结果是( )A基因突变,性状改变 B基因突变,性状没有改变C基因和性状均没有改变 D基因没变,性状改变6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不能7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说明 ( )海拔高度 5000 m 3000 m温度 19 25 19 25突变率/百万个体 0.23 0.63
4、 0.21 0.63A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引起的B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关系较大C果蝇在 25时突变率最高 D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28美国新奥尔良德班濒危物种研究中心的“夜光猫”在紫外光下它的眼睛、牙床和舌头发出鲜艳的橙绿色的荧光。中心主任贝齐德雷瑟说培育“夜光猫”的目的是想了解外源基因是否可以安全地移植到猫科动物的基因序列中。 “夜光猫”这一发出荧光的变异来源 ( )A不可遗传的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9右图为某动物个体(基因型为 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最密
5、切的激素是雄性激素B1 上 a 的出现可能属于交叉互换,也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此细胞分裂后可产生两两相同的 4 个子细胞D此细胞等位基因分离仅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10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株度过“危机”成为细胞系;基因型为 AaBb 的生物繁殖过程中,产生了基因型为Ab 的后代;R 型活细菌与 S 型细菌的 DNA 混合后转化为 S 型活细菌;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环境改变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
6、境改变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11请分析并指出下列杂交组合中是错误的 (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12利用单倍体培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具有的突出优点是 ( )A.可以迅速获得纯系植株 B.可以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C.可以获得无籽果实 D.可以大大提高变异频率13右图是某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a-f、a +-f+代表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对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含 4 个 DNA 分子B该细胞中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C该 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导致缺失部
7、分基因D该细胞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 adc+bef 的配子14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粒可培养成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二倍体水稻B二倍体水稻与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四倍体水稻属于同一物种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的后代为含三个染色体组的三倍体水稻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稻穗、米粒变小的单倍体水稻15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 F1,F 1再自交得到 F2;另一种方法是用 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3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 F2中重组类型、
8、纯合子各占 58、l4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 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细胞学基础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但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确认16将某种植物、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到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B由 过程形成的植株属于新物种C若的基因型为 AaBbdd,则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1/4D由到过程会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二、非选择题:17图 1 为具有 2 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 的一个 A 基因和乙植株(纯种) 的一
9、个 B 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 (已知 A 基因和 B 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图 1(1)突变产生的 a 基因与 A 基因以及 a 基因与 B 基因的关系分别是_ _ 。(2)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_ _ 引起的。(3)若图 2 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 ,表现型是_ ,请在图 2 中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4)若乙发生基因突变的部位为某一侧芽,则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为什么?可用什么方法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 自 然 生 长 幼 苗 秋 水 仙 素 花 粉 秋 水 仙 素 多 次 射 线 处 理 种 子 经 多 次 选 育 植
10、 株 幼 苗 植 株 植 株 植 株 418在一封闭饲养的稳定遗传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科研人员为研究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让上述这对有毛小鼠继续杂交,仍有无毛小鼠出生,让无毛小鼠与亲代有毛小鼠回交,生产出 10 只无毛小鼠和 12只有毛小鼠,其中无毛小鼠雌、雄各 5 只,有毛雌小鼠 7 只,有毛雄小鼠 5 只。(1)科研人员初步判断:小鼠无毛性状的出现是由种群中的基因突变造成的,而不是营养不良造成的;控制无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科研人员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 _ 。(2)已知无毛由隐性基因 a 控制,有毛由显性基因 A 控制,无毛雄鼠能正
11、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由于无毛小鼠有极大的科研价值,需要将其扩大繁殖,请利用上述回交实验得到的小鼠做实验材料,选用最佳实验方案来获得无毛小鼠。最佳实验方案:_。方案选择的理由(用遗传图解表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B5.A6.B7.D8.C9.A10.A11.C12.A13.C14.C15.C16.D二非选择题:17(1)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2)一个碱基的替换( 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 (3)AaBB 扁茎缺刻叶 见图 (4)该突变为隐性突变,且基因突变发生在乙的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试管苗,让其自交,其子代即可表现突变性状。18.(1)因为小鼠无毛性状可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种群中常见性状为有毛,出现无毛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回交后代中有毛和无毛性状没有性别的差异 (2)让回交后代中的无毛雄性小鼠和亲本中有毛雌性小鼠杂交 遗传图解见图(要求:符号、基因型和表现型完整)P: aa() Aa ()5无毛小鼠 有毛小鼠F1: Aa aa有毛小鼠 无毛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