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雾/低云使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主要有:雾、烟、霾、扬沙、扬尘、浮尘、吹雪/尘/沙等天气现象,本章将以雾为对象进行介绍一、 雾/低云的概述雾是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千米的视程障碍现象(能见度在 1000 米以上的雾,叫做轻雾) 。形成雾的基本条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有使水汽发生凝结的冷却过程和凝结核的存在。贴地气层中的水汽压大于其饱和水汽压时,水汽即凝结或凝华成雾。当雾抬升,离开地面则可称之为云。雾与低云同样不利于飞行,不仅使云高近于零,而且在有浓雾时,能见度也近于零.根据雾形成的天气条件,按天气学分类法可将雾分为气团雾及锋面雾二大类。气团雾是在气团内形成
2、的,锋面雾是锋面活动的产物。根据气团雾的形成条件,可将它分为冷却雾、蒸发雾及混合雾三种。根据冷却过程的不同,冷却雾又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及上坡雾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辐射雾和平流雾。二、 雾/低云对飞行的影响1.雾或低云会直接影响能见度,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影响目视距离,可能造成飞机看不清跑道等状况。2.在雾或低云状况下飞行,吸入大量湿气影响发动机功率同时会增大飞行阻尼。3.低云中飞行,云中飞行时飞机会产生飞机颠簸。飞机有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积冰。4.云中飞行时,有时会产生飞行错觉。飞行员产生错觉后,精神紧张,如果处置不当,容易造成飞行事故。低云会影响飞机着陆。它对飞行的影响与浓雾相似。三、平流雾/低
3、云1.平流雾的形成过程当暖湿空气流到冷地表时,通过湍流,下层空气的热量传递到地面使气温降低,空气达到饱和凝结成平流雾。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暖湿空气与冷地表之间温差较大适宜的风向和风速(2-7 米/秒)2.平流雾的生成原理暖湿空气水平流经寒冷地表或海面时,因暖湿空气受冷的地表影响,底层空气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为距离地表较远降温相对较少,这样就形成了逆温,叫做平流逆温。在逆温层以下,空气冷却而达到饱和,水气凝结而形成平流雾。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有两个: 一是暖湿空气与冷地表之间有较大温差;。当暖湿空气与冷地表之间有较大温差时,近地表气层的温度才能迅速降低,相对湿度不断增大才能形成雾。同时,在近地表气层中
4、形成平流逆温,有利于平流雾的形成。二是要有适当的风向和风速(2-7 米/秒)适宜的风向和风速不但使暖湿空气源源不断流向冷的地表或海面,而且能产生一定强度的湍流,使雾达到一定厚度。在我国大陆,平流多出现在沿海地区,海洋上空暖湿气流流经到冷的陆地上形成,以春夏季出现最多,随着季节的推移,逐月北上,2-4 月多出现在东南海沿岸,4-6 多出现在东海沿岸,5-7 月多出现在黄海,渤海沿岸。舟山、温州、浦东等机场受海上平流较多,容易出现平流雾/低云。湛江、北海、海口等机场在每年立春之后,会持续出现海上平流雾/低云等不利天气。除此之外大的水系周边也是平流雾多发的区域。如西安咸阳机场(地处关中平原,靠近泾河
5、、渭河) ;郑州新郑机场、济南遥墙机场临近黄河;武汉天河机场以南有大范围的湖区;宜昌临近长江;襄樊临近唐白河;无锡、常州临近太湖;合肥机场靠近巢湖等,上述地区冬季都是平流雾多发的区域。3.平流雾的特点:日变化不明显,一天任何时间可以出现。平流雾来去突然,生消迅速。一旦风向等条件适合往往可在几分钟内弥漫整个机场,若风向转变雾也随之消失;范围广,厚度大。可绵延几百到上千千米;厚度也可达几百到上千米平流雾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洋面上的暖湿空气流到陆地上面形成的。一年春夏出现最多。2-4 月多出现在南海沿岸,4-6 月多出现在东海沿岸,4-7 月多出现在渤海和黄海沿岸4.形成平流雾的天气形势:我国沿海和
6、邻近海的地区如果处于海上高压西部或陆上气旋或低压槽东部时,有暖空气从南面或东面的海面流过来,形成广阔的平流雾。常见的天气形势有四种:a.海变性高压西部b.太平洋高压西部c.旋或低压槽东部d.止锋获冷锋前部四、辐射雾1.辐射雾的形成条件:晴朗:易于冷却降温使水汽凝结,产生逆温,微风(13 米/秒):产生适当的湍流使辐射冷却扩散到适当的厚度(200-400米)近地面水汽充沛:夜间或凌晨温度露点差小,温稍有降低空气就能达到饱和2.辐射雾的生成原理在晴朗微风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随之降温。由于空气越靠近地面,受地表面的影响越大,降温幅度也就越大;离地表越远,降温越少,因而自地表开始形
7、成辐射逆温。随后地面辐射冷却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到最强。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热,逆温辐射也就自上而下的减弱消失。逆温辐射使近地面水汽积存下来而不能扩散到空中,这样由于空气冷却,近地面层水汽逐渐冷却达到饱和,产生凝结而形成雾,这就是辐射雾。辐射雾要求夜间晴朗,有利于辐射逆温的形成和空气辐射冷却,使水汽凝结。另一方面,微风(1-3 米/秒)对形成辐射雾也有重要影响,因为微风时,有不强的湍流存在,它既能使辐射冷却作用扩展到适当厚度(几十米到几百米)的气层中,又不大影响地面气层的冷却作用,所以有利于雾的形成。无风时,湍流极弱,辐射作用往往仅限于贴地气层中,多形成露霜或浅雾,不
8、大有利于辐射雾的形成。风速过大时,湍流作用太强,上层空气热量大量下传,不利于贴近地面层空气冷却;同时,风能带走近地面气层的水滴和雾滴,也不利于雾的形成。同时近地面有充沛的水汽,这样利于湿空气达到饱和。3.辐射雾的特点:日变化:一般形成与夜间至凌晨,日出前后最浓,以后随气温升高,会逐渐消失(一般在上午 8-10 点消散)年变化:一般辐射雾在秋冬季节最多。地理环境:多形成于陆地上。陆地上的辐射雾由于地形、下垫面、湿度、风、云等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地方性。我国四川、重庆地区是有名的辐射雾区4. 辐射雾的天气形势:主要发生在 200-400 米的气层中,所以与地面形势关系密切。冬季华北(北京、天津
9、、太原、郑州等机场区域)大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形势是最常见的大雾形势,当下一次冷空气影响时,大雾天气会明显好转。弱高压脊:辐射雾多出现在弱高压(脊)附近。这些地区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一般天气晴朗、少云。主要低层有足够的水汽就会形成辐射雾。(射雾多出现在弱高压(脊)附近。这些地区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一般天气晴朗、少云。主要低层有足够的水汽就会形成辐射雾。冬季一般在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之后,冷锋过境 3 天左右,影响区域开始回暖,气压场逐渐减弱,从地面天气图中可以看到区域内等压线明显变的稀疏,甚至出现无等压线通过的状况,此时出现大范围辐射雾的几率很大,且影响时间相对较长,范围比较大。)鞍形
10、场或均压区:这些区域气压梯度小,风速小,风向不定,遇到天气晴好,水汽充沛便容易形成辐射雾五、其它雾锋面雾:多出现在暖锋前后。我国的锋面雾多出现在南方梅雨季节的暖锋前后和华南准静止锋活动的地区。 (冬季,当有冷锋、高空槽等系统移动过程,在系统之前 200 公里以外,易于出现辐射雾等天气)蒸发雾:有暖水面蒸发形成的雾海雾:类似于海面上生成的平流/辐射雾,但凝结核是近海面层的盐分颗粒。上坡雾:湿空气沿山坡上升,经绝热冷却而形成的雾。我国天山北麓吹弱北风时常成雾城市雾: 大城市,工业区与郊区相比,空气中吸湿性凝结核多,风速也较小,对雾的形成特别有利。这种由城市影响而形成的雾成为城市雾。综合雾:综合以上各种雾的特性的雾。六、低能见度条件下飞行应采取的措施在能见度较差的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时,要时刻警惕天气转坏的可能性,一定要有预案,要选好备件场,要有足够油量,地面要打开一切助航设备。当着陆机场能见度已转坏时,准备进近的飞机应果断的区备降场。不要做勉强着陆,也不要盲目下降高度在低能见度条件飞行时,应充分利用各种地面导航设备。在雾中着陆下滑时,不要过早打开飞机上的着陆灯,以免在飞机前面形成光屏,看不清跑道在机场被雾笼罩,一时不会转好,飞行任务紧急时,在有条件的机场可以采取人工消雾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