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食品物性学”教学经验.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841790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物性学”教学经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食品物性学”教学经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启发式方法在“食品物性学”教学中的运用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陈野,张泽生 在谈启发式教学时,人们常常与注入式相联系,二者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但不能说,讲授就是注入式,谈话、讨论就是启发式。所谓注入式,一般是指不看对象,不管学生领会与否,让学生呆读死记,其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甚至窒息学生的智慧,压抑学生的才华。启发式是指整个教学过程都应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启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从而使“教”与“学”同步,将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克服了教师枯燥无味地灌输和垄断课堂的现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2、题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呢?笔者在食品物性学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启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要使学生学好食品物性学,必须启发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又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是产生积极性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用渊博的知识,生动的实例,向同学们讲述食品物性学的研究领域和发展前景。使同学知道了解食品物性特征是食品开发与生产的基础,食品物性研究已渗透到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例如进行焙烤食品学习时,首先要了解面粉的物性,如面粉颗粒度,面粉的成分,添加水分的多少等,这些直接影响着面团的流变特性,从而影响最后的产品

3、的质构,为什么市场上的面包,同样的重量,大小有很大的差别,这里固然有所用菌株以及焙烤工艺的原因,但面粉的物性也在起着决定性的因素。要想生产出好的产品,必须要了解原料的物性,用这样的方式诱导学生学习食品物性学课程的意向、愿望和兴趣,激发起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有了学习热情,学好食品物性学课程就有了内在力量和基础,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能顺利进行了。二、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启发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总希望同学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但时常是事与愿违,其原因是在于“教”与“学”的双方。对教师来说,除了清楚、明白地讲述教材内容,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外,还应采取多种手段,用更积极的措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把食品物性学的理论知识与活生生现象相联系,启发学生提高学习注意力效果很好。例如,学习液态食品的流动特性时,流动液体具有粘性,首先让同学回忆日常生活中倒水和倒油的现象,油是稠的,流动慢;水是稀的,流动快。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现象?若不让它们流动还会出现这些现象吗?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这时课堂显得格外安静,此刻,学生的心理状态是迫切需要听取教师来解释上述现象的本质。可见,用形象、逼真的生活现象来启发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唤起求知的欲望,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师的讲授上,比采用粗暴生硬的手段来维持课堂纪律要积极的多,不仅学生容易接受,而且教学效果好。三、找出差异,启发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任何一类事物

5、都具有相同与不同之处,总是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差异,通过比较异同点,启发学生判断“是”与“非”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时应启发学生去寻找事物的异同点,去比较,去鉴别,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在学习黏性流体的流变学理论,讲授假塑性流体和胀塑性流体的分类时,非常不容易将两类区分。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先讲胀塑性流体,并举生淀粉糊的例子。当往淀粉中加水,混合成糊状后缓慢倾斜容器时淀粉会像液体样流动。但如果施加更大的剪切力,用力快速搅动淀粉,那么淀粉糊反而变“硬” ,失去流动性质,若用筷子迅速搅动,其阻力甚至能使筷子折断。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们去寻找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同时寻找与

6、之相反的流体有哪些?教师不把内容讲尽讲完,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两种流体的特性,不但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判断的过程中锻炼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四、采用类比推理,传授新知识推理是由一事物判断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判断与类比推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类比的形式,进行逻辑推理,传授新知识。比如,学习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形态特性时,以淀粉为例,淀粉质量如何与物性密切相关,如果淀粉颗粒在过量水中加热,它们会吸水膨胀,使处于亚稳定的直链淀粉从淀粉颗粒中析出进入水相,从螺旋结构伸展成线性结构,在氢键作用下形成微晶区域,浓度足够高时形

7、成凝胶。根据已知的淀粉结构,它是由几千个单糖基组成的,而其它碳水化合物也是由几百到成千组成的,依此类推,同样的道理,其它的碳水化合物也有同样的性质,在离子和氢键作用下,聚电解质多糖间发生交联,可以形成凝胶体。所以说,用类比启发法式教学,不但有利于传授新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发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五、指点思路,启发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师讲课时,不要轻易把问题的答案全盘端出,应注意对学生指点启发,引其思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由学生自己做出回答。比如在学习到建立液态食品流变特性模型处时,通常只介绍用改变流量的方法,实现对流速的调节,如节流调速,容积调速等,事实上其它途径也可进行调速,影响流变模型的建立,但教师不必立刻做出答案,可启发学生分析速度公式,VQ/A,以次找出影响速度 V的因素,从而学生就会得出,除改变流量 Q 影响速度 V 之外,有效作用面积也是影响速度的重要因素,这时,教师在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用改变有效作用面积来提高运动速度有哪些有缺点,对液料物性是否有影响?它们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启发式教学,不仅将前边讲述的食品主要成分机构形态及变性的知识连贯起来,还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参考文献1 徐文森.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李云飞等. 食品物性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