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贺岁片看得是戏,不热闹不成戏,在电影中,热闹好看是贺岁片的标准之一,那些艺术影片可以靠边站了,而喜剧片,功夫片便成为了贺岁片的主流。 2013 贺岁片前瞻分析 龙年贺岁档从 11 月 29 日至翌年的 2 月 14 日,历时 78 天,堪称史上最长。中国内地贺岁档之所以能占据这么长的周期,是因为国人不仅有过圣诞节和元旦的习惯,更重要的农历新年也是不可替代的头等重要节日,再配合上 2 月 14 日的情人节,中国内地贺岁档逐渐也就形成了结合东西方重大节日的超长档期。 2013 贺岁档时间:2012 年 11 月 29 日-2013 年 2 月 14 日 点击查看:贺岁片上映时间表(完整版) 20
2、12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上映:11 月 20 日 票房 4.558 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导演:李安;上映时间:11 月 22 日 票房 4.4 亿 一九四二 导演:冯小刚;上映:11 月 29 日 票房近 3 亿 王的盛宴 导演:陆川;上映:11 月 29 日 票房 6900 万 飞扬的青春 导演:陶明喜;上映:12 月 5 日 铁线虫入侵 导演: 朴正宇;上映:12 月 6 日 我老公不靠谱 导演:阮世生;上映:12 月 7 日 笑过 2012 导演:游晓锦;上映:12 月 7 日 小鱼吃大鱼 导演:査传谊;上映:12 月 7 日 人再囧途之泰囧导演:徐峥;上映:12 月 12 日票房
3、12.6 亿 柠檬 导演:章家瑞;上映:12 月 12 日 异度迷局 导演:徐杰;上映:12 月 14 日 一代宗师 导演:王家卫:上映:12 月 18 日票房 2.57 亿 血滴子 导演:刘伟强;上映:12 月 20 日票房 7172 万 十二生肖 导演:成龙;上映:12 月 20 日票房 8.8 亿 大上海 导演:王晶;上映:12 月 22 日票房 3.3 亿 西游降魔篇导演:周星驰;上映:2 月 10 日票房 11.41 亿(截止 3 月 3 日)2012-2013 年贺岁档繁荣收官 100 天 68 亿创下记录一、创纪录的贺岁档:赢家赚爆 炮灰一片从 2012 年底2013 年初,整个
4、贺岁档期间上映电影 60 部,华语片为 47 部,好莱坞大片仅有 5 部,分别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007:大破天幕杀机、霍比特人 1:意外之旅、侠探杰克和悲惨世界。贺岁档总票房约为 68 亿,其中华语片份额超过 80%,可谓战绩骄人,和西片强势的去年形成强烈反差。这一时段共诞生 14 部过亿电影,其中 9 部过两亿,6 部过 3 亿,4 部过 5 亿,3 部过 8 亿,2 部过 10 亿。目前最高票房仍是“泰囧”,西游降魔篇仍在向华语片最高票房纪录冲击。以下,我们可以看看贺岁档都创造什么纪录。单片最高票房:人再囧途之泰囧 12.66 亿单日最高票房:2013 年 2 月 14 日 2.018
5、亿单片单日最高票房:西游降魔篇 2 月 14 日 1.223 亿单日最高观影人次:2 月 14 日 420 万最快破 10 亿记录:西游降魔篇 15 天其中,12 月 21 日12 月 24 日,12 月 29 日-1 月 3 日 10 天过亿,2 月 10 日-2 月 16 日与 2 月 23 日 8 天均破亿,也创造了史上破亿日次最高的记录。此外,人再囧途之泰囧创造 22 天单日票房过 3000 万的神话,而西游降魔篇有 7 天的单日票房都超过 7000 万。几乎是国产片压倒进口片的格局,三部电影,西游降魔篇、“泰囧”和十二生肖与其他电影的差距无限大。而排名第四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是贺岁档
6、初期的重要推动力。仅是这十部电影就占据贺岁档总票房的 9 成,可见在少数电影爆赚之时,也有很多小片、甚至像血滴子、王的盛宴这样的大片,上演着炮灰惨剧。中国电影市场,看似繁荣,也确实从中探视出观众的消费能力和市场待挖掘的潜力,但远远没达到成熟的类型结构。二、热点事件回放:中国电影在争议中成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全民解读热随着李安拿到奥斯卡,这部电影在观众心中地位又提高一份,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成功是贺岁档最振奋人心的,它以文艺片的内核打动无数观众,得到全民解读和追捧,它所拥有的正能量恰恰是国内影坛最缺乏的东西,所以这部电影的成功,完成了对国民的一次洗礼般的导向,也见证着国民审美有所提高的事实。王的盛宴
7、水军门这是贺岁档最大的污点,得到制片方的亲口承认,是中国电影最负面的时刻。暗地操作的水军除了粉饰自我,亦构陷他人,中国电影的道德感被全然践踏。水军,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目前普遍的一种宣传手法,但这种毒瘤式的存在,是最低端的,也是最恶劣的,一经曝光,始作俑者其实最深受其害。大片流年失利冯小刚不灵了,一九四二不但不如预期,还以赔本收场。血滴子、大上海等电影都遭遇滑铁卢,惨淡落幕。王的盛宴备受唾骂,更好不到哪去。说到底,这些电影或者不顾虑观众的感受,或者没搞清观众要的是什么。一味制造苦难,或者一味装逼说教,没有正向的精气神,也没有抚慰人心的力量。人民喜剧人民爱随着西游降魔篇、“泰囧”、十二生肖三部电
8、影大获全胜,也说明观众最爱的仍是喜剧,但它不应当被扭曲,也不该脑残,而是类型明确、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富于亲民精神,这事实上并不是太难把握的。票房好,和投资无关,和阵容无关,最关键的是态度,如何把握观众的心理需求,这才是最重要的。文艺片的两极争议这也是个绝交的时节,一代宗师、“007”、云图甚至是西游降魔篇都有巨大的争议,观众的吐槽、影评人的论战,无不说明中国电影被解读的程度,已经迈上了一个台阶。这其实是可喜的。但争议亦能反映出这些电影的问题,超前、守旧是对是错,文艺腔和观众的距离仍在,但文艺片的市场进步已经非常明显。三、贺岁档格局:不再是大片一统江湖有票房,无口碑的历史翻过去了,如今的国内市
9、场,再不是填鸭式的局面,而是进入观众自由选择的新时期。从票房来看,获利最多的电影绝不是投资最多、明星阵容最强的,而是无心插柳的“泰囧”,以及荒腔走板的西游降魔篇,前者就是个小成本制作,而后者也和传统“大片”印象相去甚远。但这两部电影却胜在笑料丰富,有通俗精神、亲民色彩,算是国产商业电影的完美示范。巨额投资的国产大片不再一统江湖,一九四二的失利,血滴子、大上海、王的盛宴的溃败,让这些“代沟”严重的电影付出了代价,强扭的瓜不甜,在中国电影市场未饱和之前,观众的确可以被“绑架式”观影,但一旦市场达到多元化程度,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便进入优胜劣汰的时期。“泰囧”和“西游”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报复性观影”的
10、结果,它道出观众的需求和常年需求错位之间的矛盾,最终喷发而出。回想去年金陵十三钗高票房仍赔本的现实,中国电影大片主宰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但与此同时,文艺片如一代宗师、云图等电影成绩不菲,也是可喜之处,文艺青年数量在增长是不争事实。然而就整个大环境说,普通青年还是占了大多数,如何能健康地迎合和吸引他们,才是电影人需要考虑最多的问题。四、从贺岁档看市场的潜力与渴望最近几个月的市场宛如奇迹,每日过亿都不再稀奇,甚至出现单片单日过亿这样的壮举,2012 年 12 月票房超过 25 亿,2013 年 2 月超过 21 亿(只有 28 天),“泰囧”、十二生肖和西游降魔篇的贡献是决定性的,它们直接让售票厅
11、成了火车站。这样的观影狂潮也充分暴露出观众的消费能力和待挖掘的市场潜力。相比之前票房聚焦在一线城市的现实,“泰囧”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垄断”,它在二三四线城市的“大丰收”,才是它最终成就奇迹的根本,它对盘活地方城市、小影院的市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二生肖同样对症下药,思路明确,要打也要笑,堪称是最合格的爆米花大片,西游降魔篇不但有星爷的群众基础,也有喜剧的里子,和爱情片的小情怀,这些亲民元素,都有助于挖潜市场,也成就了他们破纪录的票房成绩。在这些作品之后,中国市场的底限再也难以估量,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说很快就有 15 亿票房的电影诞生,以“西游”、“泰囧”的铺垫来看,这个目标也许不久之后就
12、会实现。目前中国的影院数量、银幕数量都在增长,也是促进票房繁荣的原因,观众数量在上涨,看电影逐渐变成一种时髦的现象,中国电影市场还远没达到饱和,但与此同时的问题是,院线的电影愈多,炮灰亦愈多,如何解决“两赚八赔”的局面,行之有效地解决观众们的“饥渴”,产业链上仍然需要逐渐完善和整合。五、贺岁档之后的市场预期:淡季不淡整个 2013 年贺岁档,虽然有一月的喘息期,但二月的票房明显回勇,西游降魔篇还未到衰退期,霍比特人 1:意外之旅风头正劲,三月份的票房仍然备受期待,它也必然会改变 3 月批片横行市场惨淡的格局。目前,2013 年 1 月、2 月两个月票房共计 37.5亿,超过去年前三个月 37.2 亿的总和,考虑到本月尚有生化危机 5:惩罚和虎胆龙威 5投入市场,整个第一季度的票房必然会超过 50 亿关口。而随着几部电影赚疯了的现实,今年市场上必然有乘热打铁的跟风之作,譬如“泰囧”的续集就早已敲定,喜剧想必会成为整个 2013 年的最重要类型,加之未来的暑期档、贺岁档的大制作,年度的票房必然还会有一个飞跃。2012 年全国票房突破 170 亿,考虑观众增加、银幕增长和类型丰富等各种客观条件,中国内地票房 2013 年有望突破 200 亿大关,这不是什么幻想,而是中国市场已经越来越没什么不可能的状况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