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边坡监测方案 1.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838612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监测方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边坡监测方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边坡监测方案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边坡监测方案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边坡监测方案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边坡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基坑工程目前需开挖汽车坡道,其中:在 2#坡道北侧距基槽开挖线 56M 有一栋 7 层楼建筑,在 4#坡道东侧距基槽开挖线 56M 有一轻轨铁道。为了保证这些部位的边坡安全,拟对其进行沉降、位移观测。 2、编制依据本次监测方案是依据 JGJ/T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有关变形观测的规定设计的。 3、观测方法 3.1、 基本水准点的布设 边坡位移基准点在基坑边坡位移变形影响不大的稳定地点,即在基坑开挖上口线的边沿延长线上,一般距基坑开挖线 5m 以外,以确保观测点数据的准确、可靠。沉降观测基准点在建筑基坑深度 2 倍距离以外,稳定可靠不易被破坏处埋设三个基本水准点,构

2、成基本水准网,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依据。基准点埋设采用先挖一直径约 1.0m 的孔,深度约 1.2m,在孔内浇注一水泥墩,于水泥墩中间埋置一直径 20mm 的螺丝钉作为观测基准点。 3.2、 位移观测 为了采用信息化施工和保证基坑边坡安全,在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边坡位移观测工作,以便根据边坡位移情况及时进行施工指导和提前采取处理措施。 边坡位移观测采用光学经纬仪(ET-02 精度2“)进行,观测点设置在基坑周边的土钉墙面板和护坡桩顶连梁上,按 20m 间隔设观测点(详见观测点平面位置布置示意图) ,用以测量边坡的水平位移。在基坑开挖且第一步土钉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准点和观测点的

3、埋设,并记录其原始值;从开挖第二步土时开始进行边坡位移变形观测,观测周期 1 次/天;直至基坑开挖完成和边坡位移变形趋于稳定后,观测周期改为 1 次/23 天;连续三次观测结果相同后,可将观测周期延长至 1 次/1 周。其间可根据施工进度和变形发展及遇特殊气候或外界条件影响,如下雨、下雪、冻融、地表水入渗、超载等时,应随时加密观测次数。一般每 7 天向监理和甲方汇报一次监测结果。如发现变形异常,应及时停止基坑内作业,分析原因,采取还土、坡顶卸载和增补锚杆等加固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直至变形趋于零或地下结构至0.00 时,经有关部门同意可停止观测。一、 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廊坊万达广场位于廊坊市

4、市中心,永丰道南侧,金光道北侧,文明路东侧,新华路西侧,本工程的总规划用地面积 13.158 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 69.5 万平方米,建筑用地红线轮廓呈矩形,南北长约 389m,东西宽约 351m。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坑开槽资料,该项目基坑可分为回迁部分基坑、住宅及酒店部分基坑以及商业部分 3 个基坑,各个基坑中间为规划的步行街,施工时为主要的施工通道。3 个基坑深度在 8.9m-13.6m 之间;基坑中间的土体宽度在 5.5-51m 之间。本工程只进行住宅及酒店部分基坑的变形观测。二、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简介1. 工程地质根据勘察报告,工程场地的天然地层属第四系全新全新统(Q4) 上

5、更新统(Q3)冲洪积层,根据地质年代、成因及工程特性自上而下可分为 15 个工程地质层。基坑开挖深度内主要涉及填土粉土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各层分布较均匀,局部有较大起伏及透镜体交互成层。2. 水文地质根据勘察报告,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0.803.3m 浅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基坑开槽深度范围内主要含水层为1 层粉砂,2 层粉砂。三、 监测的依据1) 本工程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2) 各标段勘察报告 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07)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 建筑

6、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四、 监测项目及工作量具体工作量见下表:工作量表序号项目 数量 备注1 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 6 点 2 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117点 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支护结构的特点、所处的周边环境的要求,基坑开挖监测项目设置以下几项:1、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沿冠梁每隔 15.020.0m 设置一个水平位移观测点,监测随着基坑开挖的不断加深和地下室施工进行,监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变化发展情况。监测标志的布设采用嵌入测钉法布设(如图),在布点处用铁锤将专用测钉直接砸入冠梁中,圆帽的下边缘与地面齐平,保证稳定。

7、如埋设不便,则用红漆标记。详细点位、编号见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布点平面图。五、监测方法简介1、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观测施测时采用受现场环境条件的限制较小,施测较容易,精度较高的极坐标法进行观测。仪器架设测站点,固定后视方向,测量出测站至各测点的角度与距离,并进行现场数据记录,回到内业,使用自编 Excel 程序进行观测数据处理,计算出各测点的坐标值,将每次测得的坐标值进行差值计算,从而求取每次的点位位移量。六、基坑监测工期及频率1. 监测工期自基坑开挖时算起,至地下室施工至0.000 后一个月结束现场监测工作。2. 检测频率(1)在基坑开挖深度小于 5.0m 时,每隔 2 天对所有监测项目

8、监测一次。如出现渗漏水等现象,及时与甲方协商观测事宜。(2)基坑开挖深度超过 5.0m 时,每隔 1 天对所有监测项目监测一次。如出现异常情况或险情,则每天监测一次,甚至一天 24 小时连续监测,以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3)基坑开挖到底部及基础底板施工期间,每天监测一次,以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4)基础底板浇注完毕,则每隔 2 天监测一次。(5)基坑回填时,每 3 天观测一次。预计观测周期为 4 个月,观测次数为 70-80 次。注:以上监测频率随现场施工进度会有一定调整。七、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表监测项目 速率(mm/d) 累计值(mm)支护本身沉降、位移监测 2 40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见

9、监测报警值表)时,及时向甲方及有关部门报告并加强监测措施。八、使用仪器和设备序号施工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生产厂家设备参数1 全站仪 南方 362R 1 套 中国 (2mm+2ppm2)2 RTK 中海达 V8 Star 1 套 中国(2.5mm+110-6D)3 办公电脑 联想 1 套 中国 4 打印机 惠普 1 套 美国 九、质量保证措施1.在“廊坊万达广场基坑监测”工程中严格遵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确保质量。2.派熟悉仪器使用方法和性能的测试人员进场,并严格按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进场前做好仪器设备的标定工作,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初始

10、值的测试不得少于三次。基坑开挖施工前提供以下资料给各有关单位:1) 监测项目各测试点的平面布置图2) 各监测项目所采用的各测试仪器的型号、规格及各测试仪器和元件的标定资料;3) 各监测项目的初始数据。4.监测人员接甲方通知二天内进场,并服从工程总进度需要。5.监测人员必须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测试完毕后应签字备查。6.监测数据应及时校核,如有异常应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十、数据处理及成果提交所有监测项目,均应在施工前取得经三次以上观测的初值。在施工期间,监测人员提供下述中间成果:1、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报表所有成果均应采用计算机处理打印,并定期(按施工阶段)提供各监测项目特征点的曲线图。整

11、个监测工作结束之后整理绘制各类特征点变化曲线图,并在二周内提交完整的技术报告书。十一、文明施工与安全1. 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的管理要求,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2. 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3. 技术负责人为兼职安全干部,按照“ 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负责项目组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对全组人员安全作业、文明施工和自我保护的宣传教育。4. 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基坑边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进入工地现场作业严禁穿拖鞋。5. 施工现场作业结束后做到落手清,严格执行总包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规定。十二、建议与说明在施工期间,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无误,现场测点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业主应及时提醒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随时保证监测点设施完好,使监测不受施工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