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新近做了个题目,是一个文科综合,里面有道说到地理。赤壁之战中,应该是冬天,盛行西北冬季风,然而那时候诸葛亮“借”到了三天的东南风,问如何解释?回复: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有人经过考证却认为是虚构的。不过从赤壁之战中,长江江面盛吹东南大风,到后来曹军败走华容道又遇上倾盆大雨,这在天气形势上看来,当时很象是一次锋面气旋天气。锋面气旋在我国,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它是一个发展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其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空气从外围向中心流动,呈反时针方向旋转。所以,处于气旋前部(即东部)的地方,吹东南风;气旋后部(西部),吹西北风(如左图)。气旋
2、内部盛行辐合上升气流,能造成大片降雨区。因此,当连续吹东南风时,往往预示天气将要变坏。天气谚语说:“东南风雨祖宗,西北风一场空”和“东风雨,西风晴”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另外,也有人这样去分析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从现代天气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地方受到移动的闭合的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是顺时针转变的。就是说,当冷高压开始移到海上,高气压后部盛行的东南风就会暂时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冬季冷高压南下过程中移动迅速,尾随南侵的后一股冷空气很快又到;所以,东南风持续的时间很短,人们往往忽略。而通晓天文地理的诸葛亮,他的家就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是掌握这次东南风出现前的征兆的,所以他准确地作出了中
3、期天气预报。这样看来,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份,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这是符合天气演变规律的。(问天网)回复: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答案多说是锋面气旋,而且老师的解释也颇为清晰。但是老师能否推论一下这个锋面气旋的来源呢?就是说,他大概是在何处形成的呢?关于高压反气旋我有所疑问,既然是天气很短,个人认为三天已然是很长了。还有,副高南移是否也会有影响?回复可是我网上查到的资料却是这样的:总括来说有两种可能。1.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为气旋,气流逆时针流入。这样,在低压东部
4、的赤壁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2.也有可能是在赤壁东边出现了一个小高压。北半球的高压为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流出。这样,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大家还应注意到这些:“是夜大雾弥漫,江面上雾气更浓”、“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由于晚上出现大雾,翌日天气晴好,且风小,我们可以粗略地判定,这场大雾是辐射雾。这是因为辐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气层稳定,风力微弱,且往往预示着天气继续晴好。辐射雾多产生于高气压控制的天气中,因此应该是第二种可能。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借”东风的经过应该如此:一个小高压在赤壁以西形成,并逐渐向东移。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
5、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第二种解释好精彩的高考题“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天气图再现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36, (36 分)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 120 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 3 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说明 A 地在未来 30 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18 分)(2)简要回答 B 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14 分)(3)C 山的名称是 ,它已被列入 名录。(4 分)【答案】36(1)A 地未来 30 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
6、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 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2)B 城市(为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她的要冲,(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 (东西向,武汉是)长江航线 (黄金水道)及汉扛与长江的交汇处的(重要)河港;(南北向,武汉位于)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此外,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相连接。并有公路、航空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3)庐山世界遗产(世界人类遗产等)。【三国赤壁之战背景: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 208 年 12 月 7 日)这一天,
7、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该题是每年我讲天气气候的应用时,最经典的例题,2009 年全国文综高考试题中有类似题、“三国”材料出现。本人认为是呼应以往高考题,追捧当年热门电影三国赤壁之战】图 2 中,H 地给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 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 68 题。6H 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8、( )A800 米 B1500 米 C1800 米 D2100 米7上午 10 时,H 地气温为 12 ,甲聚落气温为 17 。到 15 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 B18 C21 D24 8甲聚落第三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39(20 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 4,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
9、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材料二(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今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困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阴,西和谐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熟收不箪食壹将以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三国志 诸葛亮传图 4 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1)据图 4 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12 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当时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