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脂监测的临床意义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总胆固醇 TC、磷脂 PL、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 FFA、糖脂等。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将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 36 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因此,检测血脂时,常在饭后 1214 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短期饥饿也可因储存脂肪的大量动员,而使血脂含量暂时升高。因此要求进完晚餐 12 小时后在抽血检验。 目前临床上常用检测项目有血清(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血浆脂蛋白 LP、载脂蛋白 Apo、磷脂 PL、游离脂肪酸 FFA、过氧化脂质LPO、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2、 LCAT、脂蛋白-X 等检测。这些项目对于诊断和协助诊断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有重要的意义。总胆固醇 TC临床意义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着明确关系;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及停止粥样斑块的进展。血清胆固醇水平受年龄、性别等影响。 导致 CHO 升高的生理因素: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紧张、血液浓缩。妊娠末三个月时可能明显升高,产后可恢复。 增高:常见于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肝外阻塞性黄疸、脂肪肝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贫血、肝硬化、严重营养不良(如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甘油三酯 TG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
3、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死亡或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塞)成正相关。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受年龄、性别和饮食的影响。 TG 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1) 家庭性高 TG 血病,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血症。(2) 继发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糖原累积症、甲状腺功能不足、肾病综合征、妊娠等。(3) 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常有家庭性集聚现象。TG 减低见于以下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肝功能严重低下,极易引发脂肪肝等症。血浆脂蛋白 LP 包括:(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临床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清中颗粒最小、密度最大的一组 LP,被视为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 LP,且 HDL-C 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成负相关。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肥胖、吸烟和严重营养不良等。血脂监测的临床意义 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 脂蛋白(a )增高:目前一般认为脂蛋白( a)高于 0.3 g/L,则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可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和某些癌症等。 脂蛋白(a )降低:见于肝脏疾病、过度饮酒、应用烟酸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