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 5000 米级海试中国科技部于 2002 年将“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 )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 7000 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 2011 年 8 月 18 日,完成 5000 米级海试回国。从 2009 年 8 月开始,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先后组织开展 1000 米级和 3000 米级海试工作。2010 年 5 月 31 日-7 月 18 日,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 3000 米级海上试验中取得巨大成功,共完成
2、 17 次下潜,其中 7 次穿越 2000 米深度,4 次突破 3000 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 3759 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 3682 米,并创造水下和海底作业 9 小时零3 分的记录,验证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 3000 米级水深的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 2011 年 7 月 26 日, “蛟龙”号在北京时间 26 日 6 时 12 分首次下潜至 5038.5 米,顺利完成5000 米级海试主要任务(并在海底放置一龙形木雕) 。我国深潜器的作用:一方面,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进行机动、悬停、正确就位和定点坐坡,有效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
3、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另一方面, “蛟龙号”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可以开展:对多金属结核资源进行勘查,可对小区地形地貌进行精细测量,可定点获取结核样品、水样、沉积物样、生物样,可通过摄像、照相对多金属结核覆盖率、丰度等进行评价等;对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喷口进行温度测量,采集热液喷口周围的水样,并能保真储存热液水样等;对钴结壳资源的勘查,利用潜钻进行钻芯取样作业,测量钴结壳矿床的覆盖率和厚度等;可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检测,完成其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 (作用好多,好长的一段,猪大致看下就好,
4、其实还有一项,这里没有说明,深潜器对保护国家主权和海洋利益作用巨大,通过深潜器探测大陆架延伸,像联合国相关部门提供证据,可以证明那些海洋属于本国所有,俄罗斯在不久前就通过深潜器在北极的海底树立一面俄罗斯国旗,宣誓主权) 。世界上主要深海潜水器(看看拥有深潜器的国家,很明显,大国才有实力拥有深潜器)深海潜水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是海洋技术开发的最前沿与制高点,利用它可取得海底世界的宝贵数据和资料,用于深海资源勘探、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未超过 6500 米。中国研制的 7000 米载人潜水器
5、,将成为目前世界下潜工作深度最深的载人潜水器。1、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美国是较早开展载人深潜的国家之一。1964 年建造的“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是他们的代表作,可以下潜到 4500 米的深海。1985 年,它找到“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残骸,如今已经进行过近 5000 次下潜,是当今世界上下潜次数最多的载人潜水器。美国于 1968 年还建造了 6000 米级潜深的载人潜水器“海涯”号,重量为 26 吨。由于建造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其性能落后,1974 年改装后归海军使用,现已退役。2、俄罗斯“和平 1 号”潜水器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拥有载人潜水器最多的国家,比较著名的是 1987 年建成的“和平 1
6、 号”和“和平 2 号”两艘 6000 米级潜水器,带有 12 套检测深海环境参数和海底地貌的设备,最大特点就是能源比较充足,可以在水下待 17 个小时至 20 个小时。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很多镜头就是“和平 1 号”和“和平 2 号”探测的镜头。 (原来是这样,傻子才知道)2007 年 8 月 2 日由两艘“和平”号载人潜水器联合完成的俄罗斯“北极2007”海洋科学考察,使这两艘载人潜水器再次引起世人瞩目。3、日本“深海 6500”号日本 1989 年建成了下潜深度为 6500 米的“深海 6500”0 号载人潜水器,重量为 26吨,水下作业时间为 8 小时,装有三维水声成像等先进的研究观察装置,可旋转的采样篮使操作人员可以在两个观察窗视野下进行取样作业。它曾下潜到 6527 米深的海底,创造了载人潜水器深潜的世界纪录。 “深海 6500”载人潜水器已对 6500 米深的海洋斜坡和断层进行了调查,并被用于对地震、海啸等的研究。4、法国“鹦鹉螺”号潜水器法国 1985 年研制成的“鹦鹉螺”号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 6000 米,重量为 18.5吨,可载 3 人,水下作业时间为 5 小时。它具有重量轻、上浮下潜速度快、能侧向移动、观察视野好、可携带一个小型水下机器人等特点,已完成过多金属结核区域、深海海底生态调查以及搜索沉船、有害废料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