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楼镇国培计划研课磨课教学设计学校: 杜楼镇中心小学 课题 三角形内角和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学生 提供者 徐烨课时 1 课时一、 教材内容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二、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
2、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教法上我主要运用了趣味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等。在学法指导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渗透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做中学、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统一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五
3、、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六、教学过程(可另附 A4 纸)第一,谈话激趣,设疑引新。上课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趣味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在三角形王国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你认识它们吗?三角形中各有哪些角?第二,猜测。通过出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说引出三角形的内角的概念,让学生自由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引出课题,以疑激思。第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操作感知。组织学生通过算一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2、小组合作。启发启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可以把角合起来看是多少?能用什么方法将三个角合起来。在探究学习中,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究,尽可能用多
4、种合理的方法,验证结论。3、交流反馈,得出结论。选择不同方法的代表,在展示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并通过观察对比各组所用的三角形,是不同类型的而且大小不同的,发现这一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对于任意三角形都是适用。在学生探究之后,我用课件重新演示了 3 种方法,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第四,灵活应用,拓展延伸。1、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度”在三角形内已知两个角,求第三个角。由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局限,我将先出示有具体图形的题目,再出示文字叙述题。在这之间指导学生注意一题多解。2、提高练习。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的度数,求底角或顶角的度数。3、拓展练习。针对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我设计的思考题是要求学生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的规律,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我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求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六、 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探究互动中去,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体验到探索的甘苦,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成长,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