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浅谈小学低段趣味识字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12 年秋 学 校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目 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趣味游戏点燃热情1(一)表演识字 1(二)找朋友 21、摘水果 22、动物找食 23、拆贴生字 24、找伙伴 2(三)你我猜猜猜 2二、童谣儿歌释放热情 3(一)巧编歌谣识字 3(二)诵读姓名识字 4 三、生活识字激发热情 4(一)校园生活化识字 5(二)家庭生活化识字 5(三)社会生活化识字 5参考文献 61浅谈小学低段趣味识字摘要小学低段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小学生以后积累字词、运用字词的关
2、键基础时期。如何千方百计调动小学生的识字热情,使孩子们在识字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显得至关重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依循新课程理念的指导,笔者认为趣味识字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笔者试图从趣味游戏、童谣儿歌和生活识字三方面探究趣味识字,结合教学案例浅谈收获和反思。关键词小学低段 趣味 识字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目标。小学低段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小学生以后积累字词、运用字词的关键基础时期。如何千方百计调动小学生的识字热情,如何在识字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趣味识字无疑是一条较好的途径。趣味识字符合儿童心理
3、发展的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使孩子们乐意接受。同时,趣味识字恰恰迎合了孩子们乐于游戏和喜欢新奇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情趣性,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展,有较强的实效性,以下笔者从三方面探究如何开展趣味识字:一、 趣味游戏点燃热情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不但使注意力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游戏是每一个学生自愿参与而又乐此不疲的活动,是学生兴趣所在,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和最好的老师。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教师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识字学习环境,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点燃学生自主识字的
4、兴趣,同时能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并最终实现及早独立识字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常常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表演识字低年级学生活泼天真,喜欢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扬,而上台表演则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个愿望。在表演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尽情发挥,把自己当成所演的角色,自得其乐。教师将各种小动物的头像戴在学生头上,让他们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动物的名字。例如,课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课文中动物的一些信息,课上让学生戴上小猫、小鸡、小狗、老虎、啄木鸟等头饰,先让孩子们看
5、表演,再学这些动物名字的这些字,孩2子们学习乐趣高涨,积极参与,学习效率极高。老师也可以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地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就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二)找朋友游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可以促使低年级学生自发性地产生积极的、愉悦的和浓厚兴趣的状态。把游戏与识字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并合理转化,使学生的学习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变厌烦为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我们采用了四种“找朋友”的识字
6、方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杨、扬” , “刻、孩” 、 “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2动物找食老师在黑板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画,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3拆贴生字我们将一些合体字拆开,分别贴出来,让学生或小组合作来组合。小学生都爱动手,喜欢拆卸手中的玩物。对他们来说,拆贴生字就像拆分一个玩
7、具或一架机器一样神奇而有趣。一名学生边贴边念,其他学生在他念对后再跟读一遍,同时大声表扬他“对,对,你真棒” 。如日、月、明” , “土、也、地” , “不、正、歪” , “女、子、好” ,在单位时间内谁组合得又快又准即获胜。学生们激动地说:“老师,我们最喜欢做游戏了,想不到做游戏还能识字,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们一定要学好给老师添光彩!”4找伙伴老师把生字卡片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学”字说:“我是学 ,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习”的学生马上出来和“ 学”合在一起,说:“我是习 ,我和学组成学习 。 ”(三)你我猜猜猜学生喜欢猜谜语,猜谜语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一项游戏活动。根据儿童好奇心
8、强这一特点,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能激起他们识字的愿望。3根据汉字的特点,教师可以将一些生字编成形象的字谜让学生猜。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人在内,猜一字”(肉)。学习一些比较直观、便于理解的字,可以采用看图猜字的游戏。如图片上有很多树,学生猜是“林”字;图片上有水有鱼,学生会猜“渔”字。如此有趣的猜谜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生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除了教师编字谜学生猜,还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根据生字的特点,自编字谜识字。这样在每一课的生字教学时,学生都会编出不少精彩的谜语来。如:“奈” ( 一大二小) , “大” ( 一人) , “夷” ( 一
9、人腰上挂把弓) “雨”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等等。事实证明,这样学习生字,学生乐此不疲,兴趣很高,同时又激发和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游戏可以这样开展:一孩子背对着另一孩子,后面的孩子抬起右手,伸出食指,在前面孩子的背上写字,边写边说笔画、笔顺, “作业本 ”认真感觉,多次练习后,后面的孩子随意写字,前面的孩子猜字。这种游戏具有挑战性,除了可以和同伴玩,还可以找老师一起玩,跟爸爸妈妈一起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何愁生字教学不会有趣、高效呢?二、童谣儿歌释放热情(一)巧编歌谣识字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念童谣背儿歌,因为童谣儿歌通俗易懂,读起来又琅琅
10、上口、亲切流畅,有的孩子还能手舞足蹈,极大地释放孩子们识字的热情。例如,学“春、夏、秋、冬”这四个字时,可编成童谣“三人同日去看花,百日朋友是一家,禾火二字平头坐,夕阳桥下两个瓜” ,学生觉得念起来特别有意思。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仅记住它们的音,它们的形,而且能正确理解它们的“义” ,音、形、义在这个儿歌中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这不岂是识字教学的最终目标吗?童谣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低年级孩子尤为喜欢。在识字教学中,无论是教生字的发音,还是教生字的字形,都可以运用大量的儿歌,有的是传统的儿歌。例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两人
11、同坐一块大石头” ;如教“法、丢”时,可以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带新,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斜戴帽,丢、丢、丢;“去”字边上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如在教学“秘密”这两个字,因为是同音字,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很容易把它们所处的位置颠倒过来。学生一旦对这两个字前后位置产生混淆,再想纠正,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因此,教师在教这个词时,要改变单纯的说教,采用了与学生编儿歌的形式来区分“秘密”两字前后的位置。于是,教师告诉学生, “秘密”这两个字是同音字,平时小朋友很容易混淆,容易把它们的位置弄错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加偏旁,有说编儿歌,有的说
12、换偏旁,还4有的说比较法等等。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呢?大家认为编儿歌比较好。对这两个字,我们该怎么编呢?孩子们积极思考起来,最终“mi,mi,mi,秘密兄弟容易混;老大秘密藏禾旁,老二秘密藏山上。 ”在集大家的智慧后诞生了。又如给“毯”字编为:“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又如给“省”字编为:“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这样组成的识字儿歌,形象生动,学生喜读易记,效果很好。歌谣识字是字形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只有从学生实际和汉字本身的特点出发,开发识字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合作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才能真正达到
13、提高识字效率和发展学生语言的双重目的。(二)诵读姓名识字生活中处处蕴藏着识字资源,学生姓名便是其一。一年级开学,我们就可以把学生姓名编成合撤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带领学生诵读。如:背书包,上学校,班级朋友真不少,个个好,个个妙,听我给你来介绍。付佳睿、李思琦、孙鹏飞、赵翔宇,王龙翔、张新宇、曲柯珍、邵天宇。李克鹏,孙婉瑜、刘继良、葛德玉,邢雨、林伊和储旭,上学不畏风和雨。四十五个好朋友,欢欢喜喜乐无边,同学同玩同进步,你追我赶奔向前。用孩子们的姓名作为识字教学资源,拉近了识字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也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我们还可以把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家居摆设等都编成儿歌,让孩子诵读,进一步扩
14、大识字的范围。三、生活识字激发热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生课程资源和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发现,注重引导,无论是校园里还是生活中识字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善于利用识字渠道,不仅能够有效增加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识字活动融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相互融合,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
15、能够陶冶5情操,而且对于培养生活才干和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习惯是百益而无一害的。(一)校园生活化识字 学校是一个文化氛围极浓的场所,处处都会展现出汉字的无穷魅力。首先我们让学生熟悉自己的教室,认识门牌中的“班、级”,然后观察教室内的板报主题,从醒目的大标题开始认起,由优秀学生领读、带学;再让学生走出教室,认识学校内各种功能用房的门牌,如:舞蹈训练房、蒲公英画室、微机室、语音室、合唱团、书法家、餐厅、学生公寓等;最后观察校内的宣传标语,如:学风“文明勤奋、自立创新”、警句“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等。因为学生对这些较熟悉,甚至有一部分已经认识了,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认读下来。还可以在校园中
16、运用文字,加强学科整合,全方位识字。 (二)家庭生活化识字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合而为一作用巨大。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创设家庭的一种识字环境,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学生进行家庭识字。关注识字意识,加强识字实践性,从认识父母的姓名、单位等,最后扩展到认识亲戚朋友的姓名、称呼、家庭住址、单位等。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册、电话联络、上门家访等形式,鼓励并指导亲子阅读,以阅读促识字。经常带孩子买东西,参加社交活动,出入公共场所。超市是一个动感教室,酒楼和快餐店是香味教室。例如:超市的物品琳瑯满目,有很多食物和用品都是儿童经常接触的,食物方面像:雪糕、乳酪、香肠、苹果、香蕉、面包;用品方面像:沐浴露
17、、洗发水、肥皂等。超市在物品架上都有每项物品的名称和价目,家长可以与儿童一起到超市购物,随机教导儿童学习这些物品的字形。(三)社会生活化识字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把儿童昨天、前天、以往所观察到的带入课堂,实现时间上的延伸。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18、,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主要通过以下四大渠道识字,将识字活动渗透于学生生活。宣传广告类:标语、电影海报、横幅、招牌、路牌、橱窗宣传上的通知、商店名称等;商品名称类:玩具、食品、水果等的说明书、外包装等;电子媒体类:6电脑、电视、CD 片、录音机、车站时刻通知等;图文类:故事书、连环画、漫画、报纸、卡通书、拼图、地图等。趣味识字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孩子建立音、形、义的认识,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孩子们学习文字的热情。趣味识字有效地促进了小学低段学生学习汉字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孩子们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孩子们在学习文字中尽情想象、快乐表达、大胆创造。参考文献1王克可.诵读姓名巧识字J. 小学语文教师,2013, (78):55-562雷国山.让识字变得有情趣J. 小学语文教师,2011(6):793金虹.识字教学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2011(1):524马红.写写写,猜猜猜J. 小学语文教师,2011(78):1545闫敬连,余文森.教育改革与前瞻M.嘉兴:教育出版社,2011,6陈爱红.给优化识字支两招J.小学语文教师,2011,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