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动机燃烧新技术Hcci发动机均质充量压缩着火 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燃烧是一种全新的燃烧方式。是将燃料、空气及再循环燃烧产物所形成的预混合气被活塞压缩,自燃、着火、做功的过程。一、HCCI 燃烧方式概述HCCI 是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被压缩直至自行着火燃烧的方式。随着压缩过程的进行,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已混合均匀或基本混合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多点同时达到自燃条件,使燃烧在多点同时发生,而且没有明显的火焰前锋,燃烧反应迅速,燃烧温度低且分布较均匀,因而,只生成极少的 NOx 和微粒(PM) ,在低负荷时具有很高的热效率
2、。HCCI 发动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超低的 NOx 和 PM 排放。2燃烧热效率高。HCCI 发动机的热效率甚至超过了直喷式柴油机。3HCCI 燃烧过程主要受燃烧化学动力学控制。4HCCI 发动机运行范围较窄,HCCI 发动机燃烧受到失火(混合气过稀)和爆燃(混合气过浓)的限制,使发动机运行范围变窄。对于高十六烷值燃料,由于 HCCI 发动机燃烧非常迅速,在高负荷工况下(混合气浓度大)易发生爆震;对于高辛烷值的燃料,由于 HCCI 燃烧为稀薄燃烧,发动机在小负荷工况下容易失火。5HCCI 发动机 HC、CO 排放偏高。这主要是由于HCCI 燃烧通常采用较稀的混合气和较强的 EGR,因缸内
3、温度较低造成的。二、柴油机 HCCI 燃烧的特点实现柴油机 HCCI 燃烧要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是柴油粘度大,挥发性差,难以形成均质混合气;二是柴油作为高十六烷值燃料,容易发生低温自燃反应,均质混合气的燃烧速度控制困难,易造成粗暴燃烧。柴油 HCCI 的燃烧放热表现出特别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放热曲线上较小的峰值)与低温化学动力学有关(冷焰或蓝焰) ;第二阶段(放热曲线上较大的峰值)是主燃烧期;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焰前反应,焰前反应放出的热量加热了余下的充量,同时余下的充量继续被压缩,经历短时间的延迟后,余下的充量达到着火条件,几乎同时着火,使放热率迅速升高,表现在放热曲线上出现大的峰值。因此
4、,HCCI 燃烧速度较快,燃烧始点和放热率对压缩过程中充量的温度、压力等很敏感,控制起来很困难。如果 HCCI 燃烧控制得较好,则可在拓宽的大空燃比范围内进行高效稳定的燃烧,循环波动压力小,工作柔和。三、柴油均质预混合气形成方式均质混合气的形成是实现对 HCCI 燃烧控制的第一步。国际上采用的柴油均质预混合气方式包括:进气道缸外预混、缸内早喷射和晚喷。a缸外预混 HCCI即在进气冲程把柴油喷入进气管,与空气混合形成预混合气。采用进气道喷射,利用进气涡流来强化混合气的形成,是提高混合气均匀度的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但要求较高的进气温度来促进柴油的蒸发,需要安装加热装置和进气道燃油喷射系统,并且不利
5、于柴油机冷启动。早期的研究中多采用这种方法制备混合气,最早进行研究的美国西南研究院曾采用这种方式引入混合气,燃料在进气道喷出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气,进气门开启时混合气进入缸内压缩、着火。柴油由于挥发性较差以及壁面撞击,采用此法将导致较高的 HC 和 CO 排放以及燃油消耗量的增加。b缸内早喷 HCCI该方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柴油 HCCI 预混合气形成方式。即在压缩冲程的早期,柴油被喷入气缸,随活塞上行逐步与空气混合,直至发生自燃着火。由于柴油密度大,而压缩冲程早期缸内空气密度较小,高密度的柴油喷入低密度的环境中贯穿度较大,因而燃油撞壁现象严重,这会降低燃油的雾化与混合程度,进而导致排放增
6、加、油耗上升等问题。为了改善燃料的雾化与混合,柴油机 HCCI 喷油提前角远大于传统柴油机,使柴油与空气在着火前充分混合。另外,改进喷油器设计、改变燃烧室形状、适当组织缸内气流等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柴油的雾化与混合。缸内柴油早喷成功应用于产品的典型代表是日本丰田公司的UNIBUS 燃烧系统。与缸外预混柴油 HCCI 相比,早喷柴油HCCI 具有以下 2 个优点。(1)压缩冲程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高于进气门开启时进气管内的温度和压力,有助于柴油的雾化和混合。压缩冲程早期喷油,降低了对进气温度的要求,减少了混合气爆燃的倾向。(2)采用压缩冲程早期喷油方案,可以只需要一套供油系统满足 HCCI 和
7、传统直喷柴油两种方式。c缸内晚喷 HCCI在接近上止点或在上止点之后,把柴油喷入气缸,同时采用大量预冷的 EGR、加强涡流和降低压缩比等措施实现点火延迟,使柴油着火恰好发生在喷射结束之后。尽管缸内晚喷形成的油气均匀度不如进气道喷射和缸内早喷均匀,但 NOx 和 PM 排放仍然低于传统柴油机。柴油机缸内晚喷 HCCI 燃烧的典型代表是日本 Nissan 公司的 MK 系统。MK 系统通过推迟喷油,大 EGR 率(使氧浓度降到1516)延长滞燃期,使喷油完全在滞燃期内完成。为了提高混合率,MK 发动机的涡流比提高了 12,并优化燃烧室设计加快油气混合。在 MK 燃烧的负荷范围内,NOx 可降低 9
8、0以上,烟度低于 1 个 Bosch 单位。四、柴油机 HCCI 燃烧的影响因素(一)进气温度的影响HCCI 燃烧的着火时刻对进气温度十分敏感,随着进气温度的提高,将出现着火提前的现象,因此,控制缸内温度将是控制 HCCI 燃烧着火时刻的一个关键因素。一般通过调节进气温度控制 HCCI 燃烧以及着火始点。(二)负荷的影响1低负荷工况HCCI 柴油机运行在低负荷工况时,循环供油量小,混合气浓度稀,而反应物浓度是影响燃烧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之此时缸内温度较低,使 HCCI 燃烧的着火时刻显著推迟,甚至出现失火现象。在出现失火循环后,后继循环爆发压力往往突然升高,这是由于失火循环残余的部分燃油在缸
9、内,导致下一循环油量增加,引起爆发压力突升。2高负荷工况HCCI 柴油机运行在高负荷时,循环供油量大,此时缸内温度高,混合气浓度大,使燃烧反应的速度加快,从而容易引起着火过于提前的现象。过快的燃烧速度将造成压力升高率迅速增大,并出现燃烧压力振荡现象。燃烧粗暴时,相关的噪声、振动和冲击负荷增大,容易造成发动机零部件损坏,同时 NOx 的排放也急剧升高,限制了 HCCI燃烧的负荷扩展。(三)EGR 的影响废气再循环(EGR)能提高进气温度,改变混合气的着火特性,从而影响着火时刻。引入废气再循环的目的还在于它稀释了混合气的浓度,能有效减缓燃烧速度,降低燃烧噪声,为大负荷区 HCCI 燃烧控制提供了一
10、种有效手段。同时,废气再循环能够回收一部分废气的能量。(四)气门正时的影响改变配气正时可以改变缸内残余废气量和缸内温度,增大气门负重叠期(提前关闭排气阀,延迟开启进气阀) ,使缸内残余废气量增大,残余废气再压缩的温度增加。残余废气的高温有利于燃料的蒸发,形成均质混合气,同时较高的缸内温度又会使 HCCI 燃烧的着火时刻提前,从而容易造成大功率状态下工作粗暴,并引起最大输出功率下降。(五)压缩比的影响压缩比是另一个影响燃烧相位较大的因素,改变压缩比可以改变混合气的密度和压力,从而对其自燃温度产生影响。改变压缩比的主要方法是调整燃烧室容积、工作容积和改变配气相位。在利用可变压缩比控制 HCCI 方
11、面,Lund 技术学院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比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很大,压缩比增加则热效率增加,而燃烧效率减小,导致热效率增加量的减少,研究还发现,高压缩比可替代进气预热。当压缩比高达 171 时,绝对有效效率上升,NOx 排放下降,但是因为反应时间缩短,CO 排放增加。该试验HCCI 的可实现转速范围分别为 10005000r/min,负荷范围处于怠速和 0.44MPa 平均有效压力之间。随着压缩比提高,稳定 HCCI 燃烧所需的热 EGR 率降低,因此用冷 EGR配合高压缩比可以控制燃烧速度,从而扩大 HCCI 运转工况范围。柴油机 HCCI 燃烧具有超低的 NOx 和 PM 排放,具有很高的能量转换率,这对传统柴油机来说,不但保留了原有的节能优势,还大大降低了排放,使其性能更加完美,这无疑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不过,柴油机 HCCI 燃烧的HC 和 CO 排放偏高,有待进一步降低。另外,影响柴油HCCI 燃烧的因素多,使得难以控制,必然要采用双模式运行方案。即中、低负荷时,采用 HCCI 燃烧方式;高负荷时,使用传统模式。随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柴油机 HCCI 燃烧的控制将更加完善,真正达到实用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