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理高考练习卷.doc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7832406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高考练习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高考练习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高考练习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高考练习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高考练习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其等值线的数值 cba,读图回答 1 2 题。1等值线不可能反映的是 A海拔 B气压 C降水量 D气温【解析】A。该处为雅鲁藏布江,地形为山谷,等高线则向地势高的地方突出,而等值线的数值 cba,故不可能为海拔。2峡谷附近的察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原因是A地势高,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B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终年多雨C印度洋西南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D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解析】C。由于处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受来自印度洋西南气流带来的水汽的

2、影响,降水丰富,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图 1 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 12 题。3图中 P 等值线的数值为( )A711 米 B712 米C713 米 D714 米【解析】C。由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为 1 米,P 所在的等高线为虚线,而其它等高线为实线,说明 p 处地形被挡住,故 p 地等高线处在712 米和上面一条实线之间,故为 713 米。4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解析】A。由其等高线可知,该处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图示为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此时太阳直射点为北半球 Q 点,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

3、答 57 题。5图中 P 经线的经度可能是 A(90 一 m+n)E C大于(90 一 m+n)EC(90+m n)W D大于 (90+mn)W 【解析】D。由图可知:Q 与 M 地的太阳高度差为(m - n),而从 Q 点沿 Q 所在的纬线到 P 所在的经线所跨的经度则大于(n-m);如果 Q 为 90E,则 P 经线的经度小于(90-m+n)E;如果 Q 为 90W 则 P 经线的经度大于(90+m-n)W6图示日期地球上的极昼范围是 A(90 一 n)N 及其以北地区 B(90 一 n)N 及其以南地区C(90n)S 及其以北地区 D(90 n)S 及其以南地区【解析】A。直射点所在的纬

4、度和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负余,图示日期太阳直射在北纬 n则极昼的范围为(90 一 n)N 及其以北地区7,若 M 地有一直立物体,则该日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所扫过的图形(横线为南北方向,竖线为直立物体)为图 4 中的 【解析】D。该日该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且昼长夜短,故扫过的影子的弧度大于 180 度。图 2 为“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读图完成 89 题。8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A20N 附近 B25N 附近C30N 附近 D35N 附近【解析】C。从图中可以看出,北纬 30 度纬线上东经 95 度和东经 110 度差异最大。9我国东南地区年太

5、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A白昼时间短 B云雨天气多 C无沙漠分布 D洋流影响大【解析】B。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东南地区云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下图是根据国家授时中心给出方法,计算出的我国、地从 2008 年 10 月 1 日到2009 年 9 月 30 日的日出时刻。读图,回答 1012 题。10.图中、纬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 B.、 C.、 D.、【解析】C。下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的地方时也越早。11.2009 年 6 月 1 日,南半球与同纬度地区的昼长是 A. 12 小时 30 分钟 B.11 小时 30

6、分钟 C.18 小时 15 分钟 D.5 小时 45 分钟【解析】B。同一日期,北半球某地的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相同,春分地日出时间为 6:14,可推之其与东八区晚 14 分钟,6 月 1 日,地的日出时间为 5:45,则其日出的地方时为 5:31,故昼长为 12 时 58 分,夜长为 11 小时 2 分。12.当地夜达到一年中的最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洲北部热带草原地区的动物向南迁移 B.欧洲西部的游客大量涌向地中海沿海去度假C.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洋流自西向东流入南海 D.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解析】A。地夜达到一年中的最长时,即北半球的冬至,非洲北部热带草原枯黄,南部热带草原葱绿。右

7、图中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图中线段为等高线,读图回答 1314 题。13该地学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解析】D。由题意可知:砾岩颗粒最大,年龄最老,页岩颗粒最小,年龄最轻,从图可知,岩石年龄中老翼新,故为背斜,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故为山。14形成图示地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解析】A。背斜成山为地壳运动岩层上拱所致。图 3图 3 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15-16 题。15. 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

8、、褶皱、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断裂【解析】A。由图可知:断层两侧岩层不连续,故断层最后发生,侵入的岩层阻断了喷出岩,故侵入岩后发生,而褶皱最早发生。16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A.泥沙沉积 B.岩层断裂 C.侵蚀作用 D.水平挤压【解析】D。为喷出岩、 为沉积岩中的洞穴,为溶蚀作用、为形成不同岩层的界面、为岩石的弯曲,为地壳运动,水平挤压所致。图 9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 9 完成 15-16 题。17图 9 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A B C D【解析】C。由图可知, 处为山

9、坡鱼鳞坑的上部,有利于水分和土壤的保持。18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解析】D。鱼鳞坑阻断了水流。上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 19 题。19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解析】C。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地壳隆起抬升,导致水热条件的改变。图 4 是“某年 4 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 ) 、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 2021 题。20图 5 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图 5A B C D【解析】B。由图可知,该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系统图,故

10、东侧乙处为暖锋,向北移动,西侧的甲为冷锋向南移动。21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解析】D。图示地区为我国华北地区, 4 月份冷锋可能形成沙尘天气,而暖锋可能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右图为某地全年平均气温(30 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 22 题。22该地 7 月的月均温最接近A10B15C20 D25【解析】B。7 月一天中最高气温约 20 度,最低气温约 13 度,故平均气温约 15 度左右。图 1 表示海平面两

11、条闭合等压线,M 点吹西北风,回答 23 题。23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解析】B。M 处为西北风,则中心为高气压,风向右偏,可知为北半球。图 2 为北半球冬季某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气压数值 。图 3 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 2425 题。24图 3 中的甲处,最有可能位于图 2 中的 A地 B地 C地 D地【解析】C。甲处在冷气团一则且挨近锋面,则最可能位于地。25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述是 A温暖干燥 B低温阴雨 C风和日丽 D细雨连绵【解析】B。甲在冷锋后,为低温阴雨。二、综合题(50 分)26从 20

12、06 年开始,每年冬季黑龙江气象台都会加设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潜势预报,共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表示气象条件不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二级表示不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三级表示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四级表示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五级表示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在逆温现象影响下,早晚空气能见度低,且质量差,不但影响车辆交通状况,而且如果居民燃煤取暖,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 1: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 06100 米。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材料

13、 2:部分逆温类型及其成因比较(1)在几种逆温现象中,明显受地形因素影响的是 地形 逆温。 (2 分)(2)下图 a-e 表示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其中表示日出前逆温层情况的是 c 图(2 分)(3)在农、林业生产中,在用熏烟的办法防御霜冻时,常选择在傍晚进行,这样释放出的烟雾不会向高空扩散而弥漫在贴近地面的气层中,保温效果好。借鉴的是 辐射 逆温的原理。 (2 分) (4)黑龙江省冬季出现的逆温主要以 辐射 逆温为主。 (2 分)(5)黑龙江冬季为什么要加设一氧化碳中毒潜势预报?(4 分)冬季受冷空气影响,云量少,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多,容易出现逆温现象;冬季燃煤取暖,CO 排放量多,空气流通不畅

14、,容易造成浓度过高引发中毒。27读图 14“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简图”,比例尺是 1/2000000,请据图回答。 (7 分)类型 逆温成因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辐射逆温一般日出前达到最厚,日出后逆温就逐渐消失了。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降温较慢,于是产生逆温。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

15、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1)甲河段河道弯曲的原因是_。 (2 分)(2)请分别说明甲、乙两河段的河流特征。 (2 分)(3)如果甲区域河流特征仍在加剧,可能在乙区域存在什么问题?请推理原因。 (3 分)27 (7 分)(1)流速减缓,河流侵蚀以侧蚀为主,河曲发育。 (2 分)(2)甲: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大 (2 分)(3)水土流失(1 分) 原因:过樵、过牧等造成的植被减少;陡坡垦田;山区开矿,破坏植被等(写出 2 点可得 2 分)2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8)(1) 写出图中代表板块分界线的字母及对应

16、的边界类型。(2) 图中 A、C 两处岛屿在成因上有何差异。28. (8 分)(1) D消亡边界 F-生长边界 (2) A-冲积岛,外力作用流水的沉积形成; C-大陆岛,内力作用,板块挤压地面隆起而成。29.分析位于 520S 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问题(7 分) 。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4 分) 。根据图中资料分析 A、B 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3 分) 。29、 (7 分)(1)西侧降水较多,东侧降水较少(2 分) 受西风带影响,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2 分) 。(2)A 点气温低于 B 点(1 分) 两点纬度相当,海拔相同,但 B 点降水较

17、少,晴天较多(2 分) ,故气温相对较高。(亦可答受焚风效应影响)30 (16 分)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1)若 A 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 ) (2 分)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洼地 C低缓的平原 D宽敞的高原(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6 分)_(3)图中 B、C 两处锋面中,实际存在的是_锋面,说明判断的理由。 (6 分)_30 (1)A(2 分)(2)从风向上看,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从风速上看,甲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风速慢;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风速快;从性质上看,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

18、风寒冷干燥(6 分)(3)B(2 分) B 锋面位于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易形成锋面;而 C 锋面位于高压脊上,在高压脊附近,气压高于两侧,气流向外围辐散,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4 分)雅礼中学 2010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C C A D A D C B C B A D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D C D C B D B B C

19、B 二、综合题(50 分)26 (1)地形 (2)c(3)辐射、 (4)辐射 (5)冬季受冷空气影响,云量少,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多,容易出现逆温现象;冬季燃煤取暖,CO 排放量多,空气流通不畅,容易造成浓度过高引发中毒。27(8 分)(1)流速减缓,河流侵蚀以侧蚀为主,河曲发育。 (2 分)(2)甲: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大 (2 分)(3)水土流失(1 分) 原因:过樵、过牧等造成的植被减少;陡坡垦田;山区开矿,破坏植被等(写出 2 点可得 2 分)28、 (8 分)(1) D消亡边界 F-生长边界 (2) A-冲积岛,外力作用流水的沉积形成;

20、 C-大陆岛,内力作用,板块挤压地面隆起而成。29、 (7 分)(1)西侧降水较多,东侧降水较少(2 分) 受西风带影响,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2 分) 。(2)A 点气温低于 B 点(1 分) 两点纬度相当,海拔相同,但 B 点降水较少,晴天较多(2 分) ,故气温相对较高。(亦可答受焚风效应影响)30 (1)A(2 分) ;(2)从风向上看,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从风速上看,甲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风速慢;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风速快;从性质上看,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风寒冷干燥(6 分)(3)B(2 分) B 锋面位于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气压低,气流

21、向中心辐合,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易形成锋面;而 C 锋面位于高压脊上,在高压脊附近,气压高于两侧,气流向外围辐散,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4 分)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一般多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故也叫做“圣婴” 。秘鲁低处太平洋东岸地区,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盛行下沉气流,与此对应的太平洋西岸如澳大利亚东岸则有暖流经过,盛行上升气流,由此组成了一个大范围的大气环流。但当秘鲁寒流减弱以后,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流增强,使秘鲁沿海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在澳大利亚东岸,则由于下沉气流增强,形成大面积的干旱少雨天气。同理,我国也在太平洋西岸地区,与澳大利亚的情

22、况大体相同,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以后,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下沉气流增强,不容易成云致雨,导致我国尤其是北方降水偏少,异常增温,形成干旱天气。追问但当秘鲁寒流减弱以后,为什么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流就增强,两者有必然联系吗?回答气流上升和下沉都是相对而言的,在同一地点,这两种气流都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有时候势力大小不一样而已。就像你拔开暖瓶的塞子后,热空气上升,但是还有看不见的冷空气收缩下沉一样。当秘鲁寒流减弱以后,沿岸地表的气温会相对增高,空气受热上升的趋势将大于下沉气流,随着空气上升,空气中的水分就更容易遇冷凝结成雨,造成秘鲁沿岸的洪涝灾害。追问而在澳大利亚东岸,为什么下沉气流增强?回答澳大利亚东

23、岸就是太平洋西岸呀,附近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温度高,应当盛行上升气流。但是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西岸上升气流减弱(包括澳大利亚东岸),下沉气流将会增强,形成比往年温度更高和降水偏少的天气。秘鲁寒流通过秘鲁渔场,因而该渔场主要以冷水性鱼类为主。厄尔尼诺能使海水急剧升温,洋面平均温度骤升约 3-5 摄氏度。冷水性鱼类因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而大量死亡,致使鱼群数量锐减。 厄尔尼诺现象致使水中含氧量减少。因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厄尔尼诺现象招致海水温度升高,水中氧的含量降低,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秘鲁渔场位于东南信风带,在东南信风和近岸海域的离岸风作用下,盛行涌升流,鱼类食物丰富。厄尔尼诺现

24、象的爆发,会导致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渔场涌升流削弱,鱼类食物减少,鱼类数量因而减少。 综合以上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鱼类生存环境,致使鱼类数量减少,最终导致捕鱼量的减少。厄尔尼诺现象是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把热带地区的大气、海洋发生的异常信号传给热带的其他地区和中、高纬度地区,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自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后,全球天气、海洋状况和海洋渔业都受到了重大影响。每当厄尔尼诺出现时,秘鲁沿海的一些鱼因为人温升高不得不迁徙他处,但别的鱼被吸引过来了。秘鲁南部沿海的鱼类、扇贝、虾类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渔民们网不虚发,收成比平时好得多;同时,厄尔尼诺给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的沙漠地区带来的大量降雨,也

25、使这块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湖泊密布的草原。还有厄尔尼诺造成的大豆、可可、咖啡、橄榄等一些经济作物的大量减产,对于过热的国际市场来说并非坏事。大豆价格上升,豆油价格坚挺,咖啡、可可的出口前景看好,这些都可以限制各国之间不断增产压价的恶性竞争,使国际市场的期货价格处于一种比较合理的状态。另外,厄尔尼诺事件类型复杂,不同类型的厄尔尼诺事件气候影响也不相同。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厄尔尼诺事件的气候效应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特征。因此,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气候异常的可能性,而且也增加了气候预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厄尔尼诺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可以帮助抑制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活动。在美国,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为干旱的西南部地区带来有利的冬季降水,北部的冬季暴风雪将会减少,而佛罗里达州森林大火的风险也会降低。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加之沿海多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湾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于冷水性鱼类,特别是鳀鱼(喜 20以下的冷水)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