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榆次二中高二地理期中.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829337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次二中高二地理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榆次二中高二地理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榆次二中高二地理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榆次二中高二地理期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榆次二中高二地理期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共 8 页-第 1 页2012-2013 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60 分)下图中,三条等值线的数值关系为 abc。回答 12 题。1若三条线为北半球等压线,则甲处吹A.偏西风 B.偏东风C.南风 D.东北风2若三条线为等高线,MN 处不可能是A.集水线 B.分水线 C.山谷 D.小河3.下图为某沿海岛屿 20纬线的地形剖面及该地甲、乙两地气候统计,该岛甲、乙两地( )A1 月降水量最大 B2 月6 月的降水逐月增加C7 月气温最低 D8 月12 月气温逐月递减 4.下图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 8 月表面水温图(单位:)。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

2、正确的是( )A B C D读下列四幅图,回答第 57 题。共 8 页-第 2 页5.图中的地理现象,出现在南半球的是( )6在图中 D 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影响下,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B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C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多雨 D我国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7关于 CD 两个天气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是中心为低压的气旋 BC 是中心为高压的气旋CD 是中心为低压的反气旋 DD 是中心为高压的气旋8.下图为欧洲 1 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洋流 B地形 C海陆差异 D自然带差异9关于下面四幅图所示

3、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为亚热带气候,且降水季节变化相同B的形成原因相同,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C分布在不同半球,但降水出现季节相同D的形成均与西风带有关,各大洲都有分布资料:降水变率是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共 8 页-第 3 页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 abcd 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 1083mm 、986mm 、679mm、642mm。读资料和图回答1011 题。10.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A四地

4、降水绝对变率相等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增D相对变率 c 城市小于 a 城市11.该年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C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D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读右图。回答 12-13 题。12甲岛全年盛行 ( )A东南信风 B西风C西北风 D极地东风13乙岛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A终年温和湿润 B雨热同期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终年高温多雨 14.下列四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中与杭州白昼时间最短的时刻相一致的是( )A. a B. b C. c D. d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 8 日(多云)9 时到 9 日(

5、晴)18 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517 题。共 8 页-第 4 页15图示的气温最低值可能是( )A9 B8 C6 D416下列气温变化最剧烈的时间是( )A8 日 15 时左右 B8 日 22 时C9 日凌晨 D9 日正午前后17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 日 15 时左右 B8 日 22 时左右C9 日 15 时左右 D9 日 18 时左右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材料。据此回答 18、19 题。日 期 1 月 1 日 1 月 2 日 1 月 3 日平均气温( ) 12 0 2气压 (百帕) 1 002.5 1 005.0 1 007.5天气现象 晴,1

6、2 级偏北风 中雪,68 级偏北风 阴转晴,23 级偏北风18、引起该气象观测点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低气压 D台风19、这次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20、下面所示四幅图中,常用来表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的是 雾和霜都是由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凝结而成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122 题。共 8 页-第 5 页21气象台发布消息称,某地今天可能会出现霜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该日为阴天该日为晴天该霜冻最可能出现在白天该霜冻最可能出现在晚上A BC D22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

7、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加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干燥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甲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 2324 题。232011 年 2 月乙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A B C D24关于甲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B该国人口密度较大地区C该地河流流量小,含沙量大 D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25.日本 1 月 0等温线与北纬 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 1 月 0等温线与北

8、纬 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B日本 1 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 1 月南北温差大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D日本 1 月晴朗天气多,中国 1 月日照时间短图例河流共 8 页-第 6 页26.东亚地势的总特点表现为(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 B.中部高、四周低,高差较大C.东南高、西北低 D.自西北向东南降低27.有关东亚,叙述正确的是A.东亚各国都是工农业发达的国家 B.东亚均为发展中国家C.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D.东亚各国都以稻米生产为主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 28-30 题28.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

9、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太阳辐射 C 土壤 D降水29导致 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30导致 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M、N 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二、主观题(共 40 分)31.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图中、 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其成因分别是_;_。(4 分)共 8 页-第 7 页(2)图中、 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2 分)(3)、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

10、解释。(4 分)3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单位:hPa)”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7 分)(1)图中 EF 是脊线还是槽线?_(1 分)(2)A、B 、C、D 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_。(1 分)(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_,就气流状况而言属于_(气旋/反气旋),此季节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_风。(3 分)(4)该季节,如果 A 锋移动速度较快,这时我国北方常出现_天气。如果 B锋能形成降水,那么雨区在 B 锋的哪一侧_?(2 分)3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9 分) 共 8 页-第 8 页(1)A 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说明此时气温受_的影响显著。B 图此时等

11、温线分布特点是_,说明此时受_的影响显著。 (4分)(2)B 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_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因。 (3 分)(3)B 图中有一处地区等温线特别稠密,请简要说明原因。 (2 分)34.读下图,回答问题。(14 分)(1)冬季,A 地区的降水比 B 地 ,原因是 。 (3 分)(2)C 岛北侧的海域年降水量较 ,原因是 。 (3 分)(3)日本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比重较小,原因是 。该国的人均耕地只有 0.04 公顷,比我国还少,但粮食自给有余。其粮食生产的特点是 。 (4 分)(4)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 ,原因是 。 (3 分)(5)图中 D 地区形成城市的区位因素有 。 (4

12、 分)D1404030ABC寒流 暖流 城市带 共 8 页-第 9 页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B C A A B A D B C D B C B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B B D A D D D D C A C B B A3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的成因、分布等。根据轮廓特点可判断两个大洲分别为大洋洲和南美洲。地位于 2535的大陆东岸,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位于 3040的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两地同位于西风带,但由于地形的阻挡,差别较大,

13、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虽然同属热带雨林气候,面积相差悬殊,从大气环流上看,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地形上看地位于大分水岭迎风坡,平地小,位于亚马孙平原上,面积广阔。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2)地形的阻挡(3)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平地狭小;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处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32(1)脊线 (2)A、C (3)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反气旋 偏北 (4) 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锋前(或 B 锋的北侧)33(1)与纬线平行;纬度(太阳辐射);与等高线

14、平行;地形 (2)32;吐鲁番盆地,海拔低,气候干旱,少云雨,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夏季温度高 (3)等温线稠密处是天山山地,海拔高,气温随高度变化大34.(1)多,冬季 A 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2)少,C 岛北侧受东南风影响小 (3)境内多山,平原狭小 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高,小农经营,生物科技发达,水利工程量大。(4)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靠近码头,路上交通便利;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造价低共 8 页-第 10 页(5)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基础好,工业发达,海运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