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析美的本质2008 年 8 月 8 日是一个意义非同寻常的日子。就在这个夜晚,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的开幕式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纵观整个过程,除了激动人心的点火仪式外,那贯 穿始终的绚丽缤纷 的烟火、出人意料的精彩文艺表演、 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服饰以及变幻莫测的舞台灯光,都让我这个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了一种感觉美。那么,什么才是美呢?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将在本文中作一个浅要的分析。长期以来,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四种 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 主观论” ,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太。吕荧在 1953 年出版的美学书怀中就提出“ 美是 观念” 的论点。他 认为,同是一个东西,有人以为美,有人
2、以为不美,同一个人对美的看法,前后也有变化,就是因为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第二种观点是“ 客观论” ,以蔡仪为代表。蔡仪在 40 年代出版的新美学中就提出了“美是客 观的” 和“美是典型”的理论。他认为 ,美在客观事物本身,不在人的意识的作用,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美的东 西就是典型的东西。 这次讨论中,他 进一步阐发了这一 观点。他指出,物的形象是不依 赖于鉴赏者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者而存在的。客观事物的美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而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即事物的典型性。在他看来,任何客观事物,一方面当作个别事物而存在,另一方面又当作种类的显示而存在,是
3、个 别的东西和种类的东西的统一。美的事物是在个别性中充分地体现着种类的一般性。他认为,正因为美在事物本身,所以美不是社会基 础 的反映,不随着它所反映的基础的消灭而消灭。因此,许多古人认为美的事物,今人也认为美。第三种观点是“ 主客观统一 论” ,代表人物是朱光潜。朱光潜在解放前的美学2论著中就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而是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解放后,他批判了自己这一观点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提出了自认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的“主客观统一” 说。他首先区分了“物” 与“物的形象”,认为“物的形象 ”一方面不能脱离 “物”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它是物在人的主观条件(意识形态和情
4、趣)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是第二性的。因此,“物的形象”既有客 观性,又有主观性,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不是 “物”本身,所以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他将美定义为:客观方面某些事物的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他认为,既有主 观性又有客观性的“ 物的形象”就是“艺术形象”。所以只有艺术才有美,美是艺术的特性。他强调,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因此,美也带有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第四种观点是“ 客观性与社会性 统一论” ,以李 泽厚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但 这种客观性不是指物的自然属性或典型性,
5、而是指物的社会性,他认为,美与善一样,都只能是人 类社会的产物,它 们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在人 类之前,自然界本身无所 谓美丑。自然美是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结果。也就是 说,自然 对象只有经过 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人化的自然,只有在自然 对象上客观地揭开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时候,它才成为美的。他认为,应从实践对现实 能动作用的探究中,来深刻论证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从主体实践对客 观现实的能动关系中来看美的诞生。他强调“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认为,就内容来说,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来说,美又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我认为美是纯主观的,美根本就不
6、具有客观性。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礼记里3说:“美恶皆在心中。”柳宗元说:“夫美不美,因人而彰。”18 世纪英国唯心主义经验美学的代表休谟说:“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 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我国美的主观论的代表高尔泰举了个例来说明美的主观性: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之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少什么,但是蛤蟆并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美” ,是人 觉得它不美。 在这个例子中,美的主观性充分显现出来了。通俗一点说,美是人们的一种感觉,那种 认为“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观点是再荒谬不过了。不管是日夜星辰、山川河流、天鹅、蛤蟆,还是卢浮宫的门面,它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状
7、态, 这种存在的状态可并不添加上天的主观色彩,只是感觉这种存在状态的人,才自作主张地认为是美是丑,对于这种美与丑,人 类在某些方面取得一致,就毫不犹豫地认为这种一致是事物的固有特性。蝴蝶鲜艳,又能翩翩起舞,所以人类就认为它美;而蛤蟆皮肤色暗,粗糙, 还有可怕的毒腺,所以就是丑。以上只是就美的本质的主客观之争作了简要分析,并未给它下个明确的定义。那么,美是什么呢?1903 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第一话便是:“美的本质问题经常被作为一个 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而放弃。 ”哈比吕把美的本质的探讨称为一项“困难 和难以接受的任 务” 。美是美感的根源,撇开美而谈美感和艺术,如引无源之水,缘无本之木,任
8、何美学体系,都必 须回答什么是美的 问题。现在比较流行的是“ 美是人的本质 力量对象化” 或者“劳动创造了美”, 俨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美的实践观的旗号。同美的统一论一样,美的 实践 论也是在逃避美的本质之争,对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根本就未作说明。实践论引入了“ 人化的自然”、 “劳动创造了美”等新 观点,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美,这是美学的一大创举,也是实践论显得合理的原因,至少它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人们对美的认识。其实, 实4践论最想表达的是人在美的认识上的主观能动性,这倒是美的主观性的很好说明。而法国启蒙运动创始人伏尔泰曾提出一些关于美的重要见解,他认为有两种美,一种是不稳定的,相对的。他
9、说:“美往往是非常相对的,在日本是文雅,在 罗马就不文雅;在巴黎是时髦的,在北京就不时髦。 ”另一种则是普遍的,不变的 。他说有些行为是全世界都觉得美。又如他认为审美趣味既有普遍性和辨别其好坏的标准,又有特殊性,没有绝对的规格。在一般性的协调一致中,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每个国家造成了一种审美趣味。总而言之, “美既是永恒的,又是可变的;既是稳定的,又是流动 的,两者是 对立的统一。 ”美究竟是什么?该怎样来把它的特性和概念统一起来? 我认为美是一种 发展的文化共识。这种文化共识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人对事物的共同看法,是对某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有利于人类自身的普遍看法;这种文化包括了物质
10、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 风尚等等。伏尔泰所说的美其实就是美的文化共识的一些特性,由此,我们可以轻易的得出美的一些特性。 (一)区域性。或称民族性,即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对美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他们形成的文化共识的差异所造成的。古希腊以身体的强悍、各部分之间比例的协调为美;缅甸姑娘则以长颈,带铜圈为美,这二者在人体上的审美标准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 (二) 时代性。 美带有很深的时代痕迹,在 这里不再作 说明。 (三)动态变化性。 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它不是静止,而是富有朝气的动态变化。美随人类实践的 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人类思想在不断演变,因此人类审美文化共识的标准也
11、随之改变。美的动态变化性,充分展现了人在美的认识5上的主观能动性。也许一些思想前缘,有影响力的人的观点或者某些爱好、行 为会影响一个世代的审美标准。所谓楚王好细腰,唐王喜丰腴,造成了全国民众 审美趣味的改变和仿效成风。美的动态变化性还道出了人与动物在审美意识的根本区别。动物审美意识不仅少,缺乏交流,更谈不上美的文化共 识,它只能局限在某些方面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更可能是自发的,与生俱有,而不是通 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动物的美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美感。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进行思想交流,对古代思想批判继承,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于是美的文化共 识逐 渐走
12、向成熟,达成妥协、统一。与此同时,持不同美学观点的人也相互争论,相互指责,有影响力的不同思想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引导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各种流派在不断产生,复古,成长,消亡,所以才有美的动态变化性。由此 还可以推 论,美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美的文化共识只是不断变化,或者被继承, 发扬光大;或着更新,被遗弃。 (四)稳定性和普遍性 。 有些美是普遍的,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有些行为无论在哪里都会觉得是美 。具有普遍性的美,一般就具有稳定性,但美的稳定性是有条件限制的,美在缓慢的演变过程中有相对的稳定性,就是说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形成的美的文化共识不可能一夜之间全改变。一些美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流行不长久
13、;而有些美,却永远地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头脑中,无论任何场合,任何 时间都被认为是美。也许我的上述观点还较粗浅,但不管怎样,我 们绝不能否认美的存在,也 应该明确它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就让我们用一双双慧眼去大胆追寻生活中的美吧!浅议中外哲人对美学本质认识的统一性李 刚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6摘 要: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的基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美的本质是中外美学思想的共同点。该文试图从中外美学思想的不同论述中,找到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或统一性,不言而喻,这种统一性便代表了人类对美的本质的共同认知。中图分类号: B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173
14、0 (2010) 0220111202黑格尔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概述恩格斯说:“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 ”作为哲学一个部门的美学,如果说,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那么,黑格尔则是这一美学体系的集大成者。比起前人,黑格尔的美学,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整。黑格尔之所以创造了一个庞大的美学体系,这与他有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思想和方法的一部纲领性巨著。他称此书为他哲学体系的导言。 精神现象学中意识向绝对知识的全部发展都建立在自我意识“异化”为对象和“扬弃”对象,即扬弃“异化” 的辩证运动上。黑格尔用这样一种否定性的唯心辩证法来论证他
15、体系的根本原则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性,构造起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 精神现象学以纲领和萌芽的形式表达了黑格尔哲学体系及其组成部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马克思称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是“黑格尔的圣经” 。黑格尔把美学视为艺术哲学,他把艺术由一般经过特殊再到个别的发展过程作为他的美学体系和美学范畴体系建构的线索。他的整个美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一般的部分,研究艺术美的普遍理念,即作为理想来看的艺术美,主要分析了“美” 这个中心范畴。二是特殊部分,研究从艺术美概念发展出的一系列特殊表现形式,即三种艺术类型,主要分析了与这些艺术类型相对应的美学范畴,崇高、美和丑。三是个别部分,研究艺
16、术美的个别化,即艺术的类和种及其系统。1. 1 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是把艺术美作为理想来看待的。他把艺术美放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先验的分析。艺术美是符合其理念本质,是理念本质显现为具体形象。就美7是理念而言,是说它作为理念,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而且是作为符合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东西来思考的,就美是理念的外在的实现而言,即“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中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 2 这个定义包含着极重要的哲学美学价值首先,在理念的运动中把握了理性与
17、感性的统一。在黑格尔看来,感性的客观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 ,而是要把它的存在的直接性否定掉 ,这种感性存在于美里仅仅被看作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体相对立,理念的感性显现运动是理念本身所包含的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感性的东西并不外在于理念,就像人的肉体并不外在于人的精神一样,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二,从对理念的把握上揭示了必然和自由的统一,从而确立了美是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从这一定义出发,黑格尔认为,从美对主体心灵关系上看(把握美的理念的方式看) ,“美既不是用在有限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知性) 的对象,也不是有限意志的对象”, 也就是说美的理念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对象(知
18、解力对象) ,也不是单纯的实践对象(意志的对象) ,“美本身却是无限的、自由的。 ”在审美中,主体达到了理性认识和意志自由相统一的关照,客体成为独立自存,本身自有目的欣赏对象。这样,在美中有限和无限,必然和自由,主体和客体就达到了高度统一。黑格尔总结道:“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起了只有欲和加以利用,所以美的对象既不显得受我们人的压抑和逼迫,又不显得受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 ”其三,从理念自身的出 发和伸展之中,揭示了美是人类心灵实践的产物。人不仅以认识方式来认识自己,而且“ 人还通过实践8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 印证 自己的本
19、质存在,即马克思说的“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如一个小孩把石头抛到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他的作品,在这作品中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美正是人实践活动的成果。其四,从理念的内在外在方面的关系中揭示了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黑格尔看来,“ 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总而言之 ,在黑格尔那里,美是理性与感性、自由与必然、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一般与个别、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黑格尔关于“ 美是理念的感性 显现” 这个命题,综合了康德、席勒、谢林等人的美学思想,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与美学思潮对立统一起来,结束了西方美学近代形态的对立。2 中国道家艺术
20、本体论“道家艺术本体 论”, 源于两千五百年前老子的 道德 经。 道德经中虽无一处直接谈文学艺术,但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却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方法论意义。2. 1 大道无形美在本体“道家艺术本体 论” 认为:真正的艺术不是艺术品,而是艺术品之外的艺术本体;美的极致不在艺术品,而在艺术品中蕴含的艺术本体;艺术的品格不取决于艺术品,而取决于艺术本体。 “道家艺术本体论”,起源于道家宇宙本体论。老子认为:第一,“道”先天地而毋万物。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可见,“ 道”既是宇宙的根源,又是
21、艺术的成因,既是万物的本质,又是艺术的本体,即有形后面的无形,具体后面的抽象,现象后面的本质,形式后面的内容,物质后面的精神。意在笔先,无中生有,艺术是作家思想的载体,精神的显现,意念的阐释。2. 2 物是道的外化道德经四十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物而存于物,物生于道而9载道,一般、抽象、本质只能通过个别、具体、形象而形式地、物质地存在。但“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庄子秋水)语言既有表情的功能,又存在达意的局限。语言只可阐述物之粗糙、粗俗、粗浅部分 ,而接近艺术本体之精深美妙之意却不可言传。因为本体是绝对、无限、永恒的 ,语言却是相对、有限、
22、短暂的,相对难以阐释绝对,有限难以囊括无限,短暂难以兼容永恒。一方面,言不尽意,美不可言,另一方面,道必文载,意必言传,如何表现艺术本体之美呢,唯一的办法便是“寓言”式的“立象尽意”。2. 3 “道”是不可直接感知的超物质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 。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如何从作品中把握无声无息、无形无状的艺术本体呢? 老子提出“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脯,见天道”,认为只要采用超 经验 、超感官、非逻辑、无过程的灵感、顿悟和直觉,便可“ 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主张充分调动主体的美学意蕴。2. 4 美是“道” 的感性显现老子认为,作为万有本体的“道” 是不可言说
23、的,但并不是 说“道”是不可感知的,而且应该说,感知“ 道” 认识道是人最庄 严崇高的使命,所 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如何见“道”,老子明确指出,人自身只有通 过“无为”的修正 ,回归于本体,才能见“ 道”,而“无为”其实恰恰正是对自身功力心 态的克服与限制 ,这与审美现象发生的前提“非功力心 ”,是完全一致的 ;同时见“道”是一个直接感知的过程,即是感性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是“道” 的感性显现,是道家艺术本体论的核心。3 “道”与“理念”的辨析通过以上阐述,我们不难看出,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 的感性显现,而从中国道家艺术本体论也得出了美是“道” 的感性显现的结论;只要我们注意到,黑格尔这里所说的“理念”即是他所讲的 “绝对精神”,而“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看来就是宇宙万物10的本质,那么“ 道” 与“理念”的内涵则是完全一致的。中外哲人对美学本质认识竟是如此惊人的统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不言而喻,这种统一性代表了人类对美的本质的共同认知。参考文献:1孙云英.道德 经的美学意蕴J .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6, (2).2张黔.设计艺术 美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